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
分类号: G322.742
页数: 2
页码: 570-5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2013年,山丹县“八五”期间,围绕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推广计划”“丰收计划”、形成完善的以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膜下滴灌为主的三大农田节水技术体系,推广应用综合增产技术,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农田节水技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等农业科技推广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山丹县 科技推广 农业

内容

“八五”期间,围绕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推广计划”“丰收计划”,农业以中低产田改造和“吨粮田”“双千田”、油纤兼用亚麻高效田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建成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一个,日光温室509座,全县普及推广面积38万亩。“九五”期间,以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群众增收为目标,组织开展“种子推广年”和农业“双十”工程等活动,带动实用科技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有了新突破,全县推广地膜面积52万亩,新增产值2080万元。特别是地膜油菜、地膜洋芋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油菜平均亩产达248.3公斤,比露地油菜亩增产48.1公斤;地膜洋芋平均亩产达3500公斤,比露地种植亩增产1200公斤。全县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98个,筛选出小麦新品种黄鑫9688、陇春17号、甘春20号、油菜品种华协1号等适应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2001—2007年,围绕油料、脱毒马铃薯、啤酒大麦、亚麻等支柱产业开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6%。以微型薯网室化栽培、一膜多用、旱地西瓜穴拱棚栽培、黄参人工高产栽培、优质牧草种植等新技术为重点,全县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点37个,落实130多项试验示范项目,综合示范面积达4.6万亩。2000年后,孜然、茴香、黄芪等中药材在东乐乡山羊堡村试种成功;引进晋谷28黑谷子试种成功。2004年大面积推广甘啤4号大麦新品种和大西洋马铃薯新品种。2007年主推马铃薯接卸播种、起垄、覆膜、膜上覆土、收获、测土配方施肥等6项技术,推广面积11.26万亩,项目区平均亩产2753公斤,比前三年亩产增加253公斤,亩增产效益177.1元。
  2010年后,全县形成完善的以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膜下滴灌为主的三大农田节水技术体系,推广应用综合增产技术,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农田节水技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据测产统计,三年总节本增效1.38亿元,亩均节本增效425.98元,总节水3644.8万立方米,亩均节水112.8立方米。通过实施彩色马铃薯引种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宜祁连山冷凉灌区种植的黑美人、黑金刚、红美人、天籽一号4个新品种,使平均亩产增加20%以上、亩均增收60%%以上,建成2468亩示范基地,平均亩产3500公斤,总产836.8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2073万元。2013年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研究的双孢菇层架式立体栽培技术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方式,有效增加栽培面积,降低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节省生产成本,对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