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957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编 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38
页码: 521-558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1989年至2013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办学、教师、教师管理、体育的情况。
关键词: 教育 山丹县 概况

内容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建山丹卫学,设儒学教授和训导主持教育和学务,这是山丹官办教育的最早记录。明末,全县人口万余,有条件上学的孩子寥寥无几,山丹卫学每年只招文武生员各12人,乡下无官办学校,不过一些地方已有启蒙性质的私塾。清沿袭明制,依明卫学例保留儒学编制,历任山丹知县大多重视文化教育,经百多年的孕育,山丹教育日益兴旺。清代全县乡试中文举7人,考选贡生219人。清代后期,私塾教育有所发展。境内私塾有两种:一种是富有人家聘请老师教育家族子弟的,如黑城(霍城)的何氏家学;一种是无意于仕途的科举人物设帐授徒的。当时,在私塾任教的赵生楷(贡生,位奇十里堡人)、张全贞(贡生,新河人)、张铭鉴(廪生,芦堡人)、曹清(举人,民乐永固人,时属山丹),均为名师,从学者甚多。
  民国时,改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小学校,吸收前清秀才童生入所学习,培养教师。后各乡设中心小学。1944年,开办山丹县立初级中学。至1949年,全县有初中1所(在校学生60多人),完全小学8所,保国民学校49所(在校学生3160人),教师100人。
  1949年以后,境内学校数量快速增加,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幅提高。1951年,各乡设冬学与民校,成立识字班,开展扫盲运动。1954年推广苏联教育教学经验,各校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查各方面进行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57年后山丹掀起大办教育之风,办起农业大学、工业大学、卫生学校、山丹师范学校,不久即停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事业遭到干扰,教学质量下降。
  1978年后,教育事业走向正规。政府加大教育投资,鼓励多渠道办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1990年,包括场矿企业学校在内,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0所、完全小学108所、九年制学校4所、村办教学点21所。1991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1996年,被国家教委命名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县。到2013年,经过不断合并调整,教育资源优化,全县共有中小学校(园)50所(不包括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独立高中1所、农村中心小学7所、城区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独立初中2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1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5所、教学点12个。中小学在校学生2.1万人,教职工2055人。有17579名学子考入大专院校。教育战线涌现出王怀德、李忠杰、王道明、方立国、石黎明、龙作联、李玉芳、刘世俭、毛瑞兰等国家级优秀教师,陈三治、郭清岚、张克俭、高松青、祝涛、王臻寿、高银凤、何大德、杨兴辉、梁积功、何永清、周艳春、梁乾胤、王以明、荆小兰、朱小虹等省级优秀教师,赵炳文、杨永伟、刘天魁、王克强、陈新路、姜洪荣、朱惠兰、李杰等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 学前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 1989年,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山丹县幼儿园。20世纪90年代前,农村没有幼儿园和学前班,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进入90年代,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开始附设学前班,有大班、中班。1996年开始,城区和农村的小学都陆续附设学前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办学前班收费来补充学校短缺的经费和为进入一年级学习打好基础。学前班教师都是学校低薪聘用的初中生,月工资40—100元。2000年后,学前教育管理逐年规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幼儿园进行等级评定,幼儿园按等级收取费用,幼教工资待遇逐年提高。到2010年,农村公办幼儿园招聘的幼教被全部辞退,只有部分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仍被城区小学附设的幼儿园招聘为幼教。
  2000年农村大部分小学开办园舍独立的幼儿园,2006年南关小学附设幼儿园。2012年春,东乐乡利用原东乐中心小学校园设立东乐中心幼儿园。2013年,陈户乡改造利用岸头小学校园设立陈户乡中心幼儿园,霍城镇经过改造,在东关小学校园设立霍城镇中心幼儿园。至2013年,全县有公办幼儿园44所(包括独立幼儿园和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学前班),经市教育局综合评估认定,山丹县幼儿园、清泉幼儿园、东乐乡中心幼儿园和陈户乡中心幼儿园,晋升为甘肃省一类幼儿园。
  【幼儿园选载】
  山丹县幼儿园
  创建于1972年。历经40多年的发展,是一所集绿化、美化、童趣化、教育化为一体的公办幼儿园。园所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1平方米,绿化面积1370平方米。2013年有幼儿400多名,开设大、中、小8个教学班;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保育员8人,保健员1人;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0人。园所各功能室和用房齐全,保证幼儿饮食安全和卫生安全。
  近几年来,幼儿园始终朝着设施现代化、环境童趣化的方向努力,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改善园所设施、教学用具和幼儿学习生活用具:有卫生保健室、隔离室、图书阅览室、玩教具室、电子备课室、家长接待室、综合活动室;保教楼内有8个集寝室、盥洗室、卫生间为一体的活动室,桌、椅、床、巾、杯等幼儿生活用品齐全;活动室内有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太阳能热水器及饮用水净化设施、户外活动场地有沙池、蹦蹦床、荡荡椅、秋千、多功能滑梯等大中型玩具,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室内外环境布置彰显童真童趣,使幼儿获得丰富的体验,为其提供宽松愉快的活动场所。
  民办幼儿园 1990年前后,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区转移,县城仅有的一所幼儿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1995年民办幼儿园在城区应运而生,涌现出爱心幼儿园、蓓蕾幼儿园、育苗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006年建成金贝贝幼儿园、七色光幼儿园、新华幼儿园和宝贝乐幼儿园。2012年又办起博兴幼儿园。2010年开始,农村有了民办幼儿园,如东乐十里堡幼儿园、陈户范营幼儿园。2012年建成位奇中心幼儿园、霍城周庄幼儿园。
  学制与课程 幼儿园学制为三年,设小班、中班、大班,招收4到6周岁幼儿。农村除了规范的幼儿园外,附设的学前班多为混合编班。城区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只设大班。2000年,幼儿园教材改为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等六个科目。2001年9月,幼儿园六课教学划分为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五个科目。以这五个科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新世纪素质教育为版本的教材。农村各园所教学课程安排和内容设置采用以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写的语言、数学、常识、保健、美术五门课程为主,省地补充教材为辅的方式进行。
  2006年,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科学五科目实行单科教学。2009年,使用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教材,语言、数学、音乐、健康、美术、社会、科学七科目实行单科教学。2012年9月,幼儿园使用由甘肃省保育院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由县新华书店统一发行。
  教学与管理 教学以活动为主,坚持“教养并重,保教结合”的方针。县幼儿园是幼教的龙头,教学比较规范。在教学管理中,不断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抓备课、上课,组织制作教具,大力提倡信息技术教学,体现幼儿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游戏性、趣味性特点。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幼教优质课评比活动和市、县城乡支教观摩活动。
  2007年以来,乡镇学区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组织幼儿教师到县幼儿园观摩学习,规范教学行为。各幼儿园围绕新《纲要》精神,教育活动体现“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特点,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开展室内区角游戏和户外器械游戏活动。通过活动增长幼儿生活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幼儿动手、动脑、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园期间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方式,早晚由家长定时接送,中午在集体寝室午睡并安排保育员管护,“一日三餐两点”(早9点入园,晚17点离园),实行接送签字制度。为确保安全,幼儿食品采购实行登记制度,每日饭菜留样保管。2012年7月,组织全县80多名幼儿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幼教培训。2013年6月,组织举办了幼儿保育员技能大赛活动。
  幼儿园收费 公办幼儿园收费按照县教体局和县物价局审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
  2005年,县幼儿园每人每月收取保教费65元、杂支费25元。农村幼儿园按类收费:三类每人每月收取保教费30元、杂支费12元;四类每人每月收取保教费25元、杂支费8元。2013年,省级一类幼儿园,日托160元/生/月;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学前班按四类收费,90元/生/月;民办幼儿园按县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费。
  第二节 学前班
  城区学前班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区学前教育仍比较薄弱,仅有一所能容纳百人的公办幼儿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学前教育认识的逐步提高,城区学校的学前教育应运而生。
  东街小学学前班 1987年秋,学校始设学前班1个,招收6周岁儿童入学,学制1年。课程设置为语言、数学、美术、体育、音乐、唱游、自然、科学等,使用人教版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教材。2013年,增至4个班,学生360人,教师8人。日常管理中,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对学前班的管理注重克服“小学化”的倾向,合理组织和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实行与其他年级不同的作息时间表,早上9∶00到校,下午4∶50放学,有效控制幼儿在校时间。
  南关小学学前班 1987年设立学前班,招收区内6周岁儿童进行学前启蒙教育。采用省编教材,开设语言、计算、常识、音乐四门课程,每周30课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常规教育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习基础知识,熟悉校园生活,接受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初步训练,逐步习惯集体生活。1987年秋季开校,设学前班两个,招收幼儿86人。至1995年,学前班儿童数增至216人,班额数增加到3个。2001年,招收区域内6周岁儿童人数开始回落,降至180人以下。后每学年设学前班2个。2006年,学校将“逸夫楼”腾出附设幼儿园,并将学前班合到幼儿园。2013年,招收幼儿500多人。
  城关小学学前班 1998年学校创建后,每年秋季开学时招收两个学前班,班额控制在65人左右,每天在校时间控制在5小时以内,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每课35—40分钟),开设语言、数学、常识、美术、体育、唱游六门课程。按照学前教育教材,对学前儿童传授简单的文化知识,进行文明守纪、尊敬老人、珍惜粮食、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关爱学生等教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情趣。
  农村学前班
  农村学前班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初,只在经济比较好的村镇和规模较大的学校附设。1996年后,除个别规模太小的学校外,全县大部分乡镇的小学都开设学前班,真正形成规模到了2000年。
  2000年9月,境内所有小学都附设学前班,分中、大班。到2001年,规模较大的学校都将学前班改设为幼儿园。2006—2011年,全县农村中小学进行结构布局调整,合点并校后,各幼儿园自然撤销。各中心小学均开办幼儿园,为当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便利。
  第二章 九年义务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989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有学校163所,其中初中及九年制学校16所,小学147所。至2008年,有学校103所,其中初级中学及九年制学校17所,小学86所。2011年,经过规模较大的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有独立初中2所,九年制3所,乡镇中心小学8所,城区小学2所,农村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15个。至2013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36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3所,城区小学2所,农村中心小学7所,农村完全小学14所,教学点8个。形成了以独立初中和九年制并存,城区小学为统帅,农村一乡一中心、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并存,寄宿、走读相结合的教育格局。
  城区学校设置 1990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进城求学之风盛行,城区小学学生剧增。东街小学学生数增至近3000人,使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1997年,县上将县教师进修学校迁往职教中心,在此修建城关小学,1998年建成并实施招生。1999年,山丹一中改为独立高中,停止初中招生,自此,城区小学毕业生全部由山丹二中招生。2002年,在山丹培校增设初中部。2009年,培校初中部迁至南关小学,后将南关小学更名为南关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9月,山丹育才中学建成并招生。至此,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校形成“221”结构(两所独立小学,两所独立初中,一所九年制学校)。
  农村学校设置 1989—1996年,农村基本上是“一村一小学”“一乡一初中”的格局。距小学较远的自然村都设有教学点。从2009年起,针对农村小学生源不足、过于分散的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必要的调整。教学点全部撤并。育才中学建成后,对全县农村学校布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农村独立初中及九年制初中部(除三中和马场初中外)全部摊销。各乡镇在原初中学校的基础上设中心小学,除保留一小部分规模较大的村级小学外,其余小学全部撤销。形成“一乡一中心”“一场一小学”“初校完校并存”“两所九年制保留”的格局。
  【学校选载】
  山丹二中
  山丹县第二中学(简称“山丹二中”)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约278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7938平方米,是山丹县学生人数最多的初级中学。2013年学校有教学班48个,学生2768人,教职工17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4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学校建有高标准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和微机室,均达国家二类标准;有藏书4.6万册、面积690平方米的图书室1个、电教室2个、白板教室10个。
  学校绿化、硬化面积8500平方米,校园广场、文化长廊、喷泉雕塑相得益彰,楼道内、教室内装饰
  美观雅致。环境整洁优雅,育人氛围浓厚。
  学校曾获“甘肃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张掖市“标准化管理优秀学校”“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山丹县“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市、县“文明单位”“诚信单位”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山丹三中
  山丹县第三中学(简称“山丹三中”)始建于1958年,被冠以山丹县第二中学、山丹县第五中学、山丹县育红中学、山丹县花寨中学等名称,1983年更名为山丹县第三中学沿用至今。1996年停办高中。2008年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2012年9月,增办幼儿园。学校地处山丹县大马营乡花寨子村,占地面积29882平方米,建筑面积7276平方米,绿化面积8989平方米。2013年,有初中教学班3个,小学教学班6个,幼儿教学班4个,在校学生316人,教职工53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0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本科学历22人)。
  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绿色环保学校”,获张掖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准化管理优秀学校”“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初级中学示范学校”“卫生模范单位”“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绿色环保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丹县“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育才中学
  山丹育才中学(简称“育才中学”)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建成,是一所全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面积14.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近1.6亿元。校计划招生规模3000人、开设教学班60个、可容纳寄宿生2500人。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180人(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116人)。有来自全县8个乡镇的学生2172人,设43个教学班。
  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张掖市“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中小学标准化心理咨询室”“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节水学校”“绿色文明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丹县“平安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1989—2000年,农村小学学制为五年制,城区小学学制为六年制,初中学制为三年制。2001年,农村小学实施“六五改”学制。2002年,初中年级改为七、八、九年级。至此义务教育阶段学制改为九年一贯制。从1994年开始,中小学课程设置发生较大变化。小学一至四年级使用义务教育新课程,五、六年级还继续使用过去的统编课程;各年级学科类课程每周课时总量26课时,活动总量每周保持在30课时以下。初中全部使用义务教育新课程,按每周5个工作日安排课程,各年级学科类课程每周课时总量33课时,活动总量每周保持在33课时以内。1996年底,全县通过省政府组织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
  【新闻作品选载】
  山丹提前两年实现“两基”
  本报山丹讯(王更珍)山丹县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通过省政府对扫盲单位的验收后,去年年底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两基”单位的验收,提前两年实现“两基”,这是该县依法兴教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山丹县出台了10项兴教政策和措施,33名县级领导包乡联校、建点抓面,每人带头救助一
  名失学儿童,纪检执法部门定期检查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违反教育法规的不良行为,各级政府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工作,通过实施“双轨”目标管理,使校舍建设、仪器配套、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以来,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达3471万元,目前,全县50%以上的学校建成了地、县级标准化管理优秀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分别达99.7%、97.8%、99%和99.5%。全县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普及率分别达99.8%和94.4%。与此同时,县上始终坚持“一扫二堵三提高”的原则,采取抓建档、抓职责、抓复核和抓保证的长效措施,使全县青壮年非盲率达97.2%,“普九”和高标准扫除文盲的各项指标均达或超过了省定标准。(原载《甘肃日报》1997年1月20日第四版)
  1999年秋,个别中小学开设微机课。2000年春,农村部分小学一年级以上开设微机课。同年秋,全县小学四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2001年,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2003年,中小学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教育。2004年,各中小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有些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2008年,县教体局统一下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方案。2011年,按照上级增加体育课时的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进行统一规定。
  重视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2002年春开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每周1课时。2003年秋,教育部颁布《品德与社会课标准》和《品德与生活课标准》,全县一年级开始进入教育改革实验,使用新教材。2004年秋,全县小学各年级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及教学内容。1993年,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初中开设思想政治课。2003年春开始实施新课标,全县中学执行《思想品德课标准》《思想政治课标准》,初中设思想品德课、高中设思想政治课,每周设置课时2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学校普遍开展“为家乡发展献一策”活动,培养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开展“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活动,鼓励学生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好准备。各学校组织成立文学艺体社团,举办校园经典诵读、歌咏比赛等活动;开展“学会感恩,尊敬师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活动,建立“乡村少年宫”,开辟精神文明新阵地。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乡村少年宫示范点3个(山丹三中、育才中学、清泉镇双桥学校)。开展“文明学校”“绿色学校”“示范家长学校”“书香校园”“诚信学校”等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第三节 考试与评价
  20世纪90年代前后,全县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在校内、年级内、班内进行单元小结考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省、市、县三级组织的统一考试、升学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学生试卷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大考、小考、层层考、经常考造成学生负担重,教师心理压力大。
  2000年,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每学期只考两次(期中和期末)。六年级实行全县毕业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由教体局统一组织考试,以乡镇学区(或中心校)为单位设置考点,县教体局下派考点巡视。九年级按省、市规定由教体局组织中考(会考),市教育局下派巡视。每学年末教体局组织对初中和小学各抽一个年级进行统一检测,县局统一安排,各考点组织考试,监考人员乡际之间或是城乡之间插花安排。凡是县局安排的统一考试或检测,评卷工作都由县局组织集中统一阅卷。
  “知心姐姐”报告团为学生做报告(2013年 摄)
  2003年,教体局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小学按照区域位置、办学条件、规模大小划分为三类进行评价;初中按照城区初中、农村中学、九年制初中三类进行评价。改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方法,调动教师教学的性,增强竞争意识。对学生的评价,小学采取“等级+评语”的方式进行,不以分数给学生排名;中学按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规定各等级占一定的比例,但对D等学生评价上则须慎重对待,规定D等学生不能超过5%。
  2005年,教体局制定《山丹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按分区域(城区和农村)、分类别(初中、九年制)、分层次(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参考率)对学校进行评价。2008年对评价办法进行修改,2011年又进行完善。具体方法是:小学分为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初中分为初中I组和初中II组。由于新建的育才中学生源主要来源于原各乡镇中学,将育才中学和山丹三中、总场中学分在同一组。区域分类为城区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学校、城关小学;农村小学——各乡镇中心小学:霍城、李桥、位奇、清泉、大马营、马场、陈户、老军、东乐(其他小学、教学点包括在内);初中I组:山丹二中、南关学校;初中II组:育才中学、山丹三中、总场中学。
  第三章 高中教育
  1989年,县内有山丹一中、山丹二中、山丹三中、山丹煤矿学校和山丹马场总场中学5所高中学校。1991年,山丹二中高中部撤并到山丹一中。1996年9月,山丹三中高中部撤并到山丹一中。1998年,山丹煤矿学校改制为职业高中,并于1999年撤销高中部。1999年8月,山丹一中停招初中生,2001年9月过渡为独立高中。2010年8月,马场高中部搬往山丹培校。自此,全县有2所独立高中学校。2012年11月,山丹一中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次年2月命名挂牌,进入全省高中学校前50名之列。本章所记各节内容,主要指山丹一中。
  第一节 教学管理
  管理体制 1986年,高中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由校长负责学校全局工作、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新体制。各高中相继设立办公室,设主任1人,干事若干人。
  从2001年开始,山丹一中为山丹高中教育的主体所在。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
  师德师风报告会(2008年 摄)
  探索先进的管理方式。将值周制度改为值日制度,值日小组由若干人组成,由学校领导带队,对学校一天的教育教学、纪律卫生、上学放学、住校生就寝等事宜进行全方位督查管理,狠抓教研机构建设。教研机构主要由教导处和各教研组组成。教研组包括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政史地音体美组、理化生组及后勤组等。由校长、抓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各教研组组长等负责,领导及具体实施教研活动。实行年级组管理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推行年级组分部管理,由中层领导兼任年级主任,把党支部设在年级组,使管理重心下移,靠前指挥,把年级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促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落到实处。
  改革教研组管理体制,实行学科组与年级组、备课组紧密配合的两级教学研究体制,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听课、教研等活动进行量化管理,促使精细化管理在具体教学方面得以落实。改革门卫管理制度和楼栋管理制度,安排专职楼管员,对校园和楼栋进行全天候管理,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理。
  学制与课程 1996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首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的一部分列出,高中课程计划只规定“周课时数”和课程安排示例表,除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外,按照县教体局的规定,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安排选修课和活动课。
  2001年起开设电脑课,后又开设综合性学习课。从2002年起实行语文、数学、外语与综合课考试。文科综合课为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课为物理、化学、生物。2010年,甘肃省全面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5月,学校出台《山丹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实行并推进新课程改革。
  管理制度 1995年,山丹一中制定实施《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简称《内管方案》),理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2000年秋季制定《教案管理认定办法》和《高中复习阶段作业批阅量的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更规范科学,学校教学检查更具客观性、可操作性。2005年将教研组改设为学科组,在各年级分设语文备课组、数学备课组、英语备课组、理科综合备课组和文科综合备课组。由各备课组组长负责同头学科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作业批改检查、课程进度、教学研讨、培优竞赛等教学活动。由学科组领导各备课组,教导处统一管理。2010年将每个年级划分为两个部组,施行年级分部管理。出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实行新课程改革。2011年下发《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工作规范50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例》《副班主任聘任制度》。提出“凝心聚力谋发展,创先争优提质量”的学年奋斗目标。2012年修订《学生一日常规》《教师听课、说课、评课管理规定》《新老教师拜师结对活动方案》《考试管理制度》《学业水平测试奖惩方案》《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规定》等。2013年成立教学督导组,抽调经验丰富的老教师5人,配合教导处,对全校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跟踪督导评估。
  考试与评价 20世纪90年代起,除学校正常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外,高三年级学生还要参加月考、诊断考试。高中三个年级学生还要在分春季、夏季、秋季三个时段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高一考地理、历史;高二考物理、化学、生物;高三考数学、政治、语文、外语。由省教委统一命题,地(市)教委统一组织阅卷。各科以百分计,60分为及格线,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全部及格者发毕业证书;有
  一门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发结业证书。
  2010年,山丹一中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和《学业水平测试奖惩方案》,实行并推进新课程改革。2011年取消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毕业标准为学生在学业成绩、学分、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同时达标准。普通高中生的毕业考试分为统一考试、学校自主考试、开放式考试三部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必修模块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统考:选修模块可以由学校组织毕业水平测试。此外,
  山丹一中高考表彰大会(2011年 摄)
  学校对学生高中学习期间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教师、同学、自我评价,各次作业和竞赛成绩等内容进行成长记录,用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综合考量学生。学业成绩采用等级制评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实际考分和等级,记录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纸质与电子系统)和省、市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考试成绩等级分A、B、C、D四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考察成绩分A、B两级,分别为合格、不合格。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成绩按最高的一次记录。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离校后允许参加3次考试。而学业成绩也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学分修习成绩合格、全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达规定要求,发给高中毕业证书。
  第二节 学校德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多年努力,山丹一中“尊师、爱生、笃志、勤学”的校风基本形成。学校倡导的“三苦精神”转化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学习。“乐学、勤思、刻苦、好问”的学风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1993年,山丹一中高中学生严存宇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1997年,香港回归,政教处组织“庆七一迎回归”活动。2000年,开展“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学习讨论,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辨别正邪善恶能力的培养,颇见成效。2001年,制定《学生惩罚规则》,学生违纪处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半年、勒令退学、开除学籍。2003年开设思想政治课,同年,民乐、山丹两县交界处发生地震,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8000元。2009年提出“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五种素养的“225”育人工程:实现学生成人、成才两个目标;奠定学生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两项基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感恩。
  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和《山丹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国旗下演讲、班会、晨会、校报校刊、宣传专栏、橱窗、黑板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的宣传作用,通过春季植树造林(每年4月初)、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4月底)、秋季体育运动会(每年9月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冬季元旦环城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评比、生物标本制作评比、国学经典诵读、诗歌散文朗读、主题征文比赛、主题研讨会、党团队活动、校园卫生劳动等锻炼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加强家校联系,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发挥家长的家庭教育作用,实现家校互动,完善学校管理。重视学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政教处、年级组、心理咨询室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年邀请中国知名励志教育专家举办专场励志演讲报告。每年秋季学期都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军训及国防教育。大力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校园之星”等评优表彰活动。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并设置光荣榜。组织师生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校园网被评为“全市十佳校园网”。心理咨询室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市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为99.9%。
  【学校选载】
  山丹一中
  山丹县第一中学(简称“山丹一中”)始建于1944年,为县立初级中学。经数十年发展变革,2001年过渡为独立高中。2012年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并命名挂牌。现校舍面积11.33万平方米,学生3172人,教职工261人,教学班60个。山丹一中作为山丹县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了全县非义务教育的职能职责,其发展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承接“团结、奋进、求实、进取”的校训,树立“尊师、爱生、笃志、勤学”的校风和“严谨、善导、求实、创新”的教风、“乐学、勤思、刻苦、好问”的学风,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坚持推行内部精细化管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推进教学改革和高中新课改,重视教
  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确立为“十一五”课题研究基地学校,2009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获“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夯实学生人格、品行、道德、理想的成长过程。设计并实施“225”特色育人工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用人才。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课程、阵地、制度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构建春风化雨式的育人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在99.9%以上,违纪率控制在0.4%以下。2010年暑假受“黄奕聪基金会”的邀请,杜鑫雨、吴永峰等5名同学代表赴上海参加“我与世博零距离”主题活动,出色的表现,受到主办方的赞誉。2011年5月7日下午,学生张万磊、毛润泽放学路经隍庙街时,发现路边一理发店内浓烟滚滚,两人不顾个人安危,击碎店门玻璃冲入店内切断电源,奋勇救火,避免了一场重大火灾的发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山丹县“十大道德模范”。2013年,学生王紫阳捡到装有数十万元现金、单据的皮包毫不动心,联系并归还失主。学生黄超帮助素昧平生的老奶奶修理自行车。
  第三节 教育质量
  教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山丹一中提出“科研兴校,质量立校,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倡导教师完成“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校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在教师中开展转变教育理念的大讨论,逐步统一思想,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倡导树立“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要水平”的观念,敦促教师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和“复合型”转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过程中,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创新研究工作,打造高效课堂。
  2002年设立科研室,由教导处兼管,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2009年,科研室改为科研处,从教导处分离出来,专设科研处主任,并配备专职人员,从而加强了教科研力量。科研处全权指导和处理全校师生的论文撰写、课题报送及研究、各类竞赛、科技创新小制作、培优等工作。2012年制定《教科研成果鉴定及奖励办法》,把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与业绩考核挂钩,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性。请专家举办科研讲座,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讲习班和研讨会,鼓励教师上教育科研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校内经常举办教科研经验交流会,以此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助推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打造高效课堂。2005—2013年,有178名教师获县级以上高中优质课奖和青年教师大比武奖;2009—2013年,有64名教师获县级以上多媒体课件大赛奖;2001—2013年,教师发表或获省级以上奖的论文328篇;2005—2013年,结题获奖
  和正在研究的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有86项。
  教学质量 1990年以来,山丹一中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2000年前后的几年里,由于多种原因,学校教育质量在低谷中徘徊。2010年后始呈上升态势。2012年录取率居全市前列,2013年升至全市第一。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8.2%,思想品德合格率为99.6%。
  1990—2013年,全县高校报考人数、录取人数逐年增长。1995年录取人数突破百人大关。1996年录取109人,录取率16.67%。2000年录取334人,录取率44.77%。2004年录取865人,录取率86.93%。2010年录取率91.13%,此后两年,每年的录取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2013年录取1557人,是1996录取人数的14倍,录取率98.11%,比1996年高出81.4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第一节 山丹培黎学校
  发展概况 山丹培黎学校,原名甘肃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是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学家路易·艾黎倡导,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前身是1942年路易·艾黎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迁至山丹县,1953年迁至兰州市。1985年学校恢复重建,1987年4月21日艾黎来华工作60周年之际正式开学招生,定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隶属省农业委员会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1990年划归省教委管理,实行省、地共管,以地为主的管理体制。1994年更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培黎学校与山丹县联办职教中心,负责山丹县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实验学习农场占地1080亩。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现代农艺等7个专业,建有电子电工、汽修等专业实验室和实训操作车间45个,设备总价值1800多万元。
  学校树立“德育为首、技能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张掖、面向河西、辐射全省的办学方向,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路易·艾黎“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和“边建设、边办学”的艰苦创业的培黎精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办学方针,“服务社会、造福黎民”的办学理念,“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师生平等、团结和谐”的民主作风。2011年、2012年,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全省“职业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被张掖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被省、市相关部门命名为“绿色园林化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绿色花园式学校”等称号。
  多年来,学校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钱伟长、李子奇、阎海旺、孙英、宋照肃、陆浩等领导来校视察或对学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学校工作得到了新西兰政府、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及大批友好人士的关心和援助。新西兰政府设立“路易·艾黎奖学金”,支持学校多名教师赴新西兰学习深造。新中友协于2001年成立“援助山丹培黎学校工作委员会”,专门致力于对学校的长期支援工作,选派24名教师来学校支教。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国际工合等友好组织提供项目资金,由学校开展面向当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与新西兰达飞尔德高中、英国圣乔治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双方派师生代表团多次进行互访,增进中新、中英友谊,扩大学校影响。
  1998年9月,培黎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学校。2004年2月,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专。2005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7年被甘肃省自考办批准为全国公共英语(PETS)、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级证书考级和剑桥少儿英语考试考点,被山丹县政府确定为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初步构建起一条以中职教育为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职业教育与成人学历教育并重、国际合作办学与各类技能培训并举的多规格、多层次、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路径。
  教学设施与教师队伍 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电托、数控一体化、汽车维修与应用、金工等教学试验、实习操作车间18个,有各类实训设备器材500多台件,价值100多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有试验实习农场1081亩。投资1500万元,新建1.4万平方米教学楼、图书楼、学生公寓楼和高规格、高标准的教学实训楼,配套完善教学、实训、生活设施。
  至2013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78人,电大成人教育学生350人;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研究生3人、本科80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2人),有2人被张掖市确定为“555”第二层次人才,有6人被确定为市级骨干教师,12人赴新西兰学习深造,4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3人获市级表彰奖励。每年由新中友协选派外籍教师1人来校支教。
  专业设置与招生 1987年4月学校春季招生,专业为家庭多种经营,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生,学制5年。至1993年,设农学、园艺、畜牧3个专业,比较单一。1994年,山丹县与培黎学校联办职教中心,由学校承担全县职业技术教育任务。以此为契机,学校顺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农、林、牧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乡镇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现代文秘、美术装潢、建筑施工与管理、
  电算会计、服装缝纫等专业的职高、职专班。1999年,为提高本地小学师资力量,开设小教师资专业。2002年增设小学英语教育、计算机信息技术两个师范类专业,毕业学生可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围绕国家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特点,本着“淘汰落后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建立新型专业,培育骨干专业”的指导思想,继续办好学前教育等省教育厅特批的师范类专业;发展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专业;恢复重建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构建起以工科类、服务类专业为主,兼顾农科类、文科类专业的综合专业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适应市场需要,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联合办学,有50%以上的学生在完成中专学业的同时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至2013年,有576名“三校生”被兰州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录取,录取率96%以上。
  建校以来,招生人数基本上呈逐步扩大趋势。仅以中专招生为例,1990年招生90人,1998年招生100人。2003年招生318人。2006—2008年,三年招生1885人。按照“对内与初级中学对接,对外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对接”的工作思路,学校与山丹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列入全县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面向全县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5多万人次,3600多人学历得到提高。2012年招生1040人(包括非全日制学员),有92人通过高考升入高校,其余进入省内外工厂、企业工作。2013年,招生面扩展到全省12个市(州)的70多个县。
  就业 随着招生扩大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络,在沿海地区及甘肃、新疆等地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与2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关系,签订定向委培协议。开展就业跟踪服务和定期回访工作,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稳定率在85%以上。至2013年,学校已与深圳TCL集团、比亚迪汽车公司、恩斯迈电子有限公司、佳能集团、船井集团、佛山恒基集团、敦煌新兴建材有限公司、福州冠杰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深圳维创微电子有限公司、好海尔集团、深圳三智幼儿园、兰州水泵总厂、山丹恒泰公司、新疆天业公司、兰州吉利公司、新疆昆玉公司、南京华宝通讯公司、无锡电气仪表有限公司、兰州西腾润工有限公司、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等20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学习交流 学校发挥国际友人办学的优势,与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友好组织和人士保持友好交往。公派多名教师赴新西兰学习,并选派学校管理人员赴外交流学习管理经验、办学理念。1986年以来,新中友协选派汤姆·牛纳姆先生、道恩·波利夫妇、安德鲁等16批(次)20多名外籍教师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参与学校英语教师培训工作,成为学校对外联系援助项目的代言人。学校注重解决外籍教师工作、生活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997年,在新中友协主席云达忠的推动下,学校与新西兰达飞尔德男子高中建立姊妹学校关系。2000年,以艾莉森校长为团长的达飞尔德学校师生代表团访问培黎学校。2001年,山丹培校师生代表团
  回访,又选派2名教师、14名学生赴该校学习。两校间始终保持着交流和联系。国际“工合”、新中友协等组织向学校提供项目资金,开展农民合作社培训和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援助学校资金60多万元,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荒漠化研究治理项目”“农村节水灌溉项目”的试验和推广;指导山丹建起养殖、种植、加工等农民合作社示范基地,培训劳动力1600多人次。
  2010年,学校与老校长乔治·艾温·何克的母校英国圣·乔治学校达成友好合作意向,2011年与之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圣·乔治学校师生代表团2012、2013年对培校进行访问。新西兰政府设立的“路易·艾黎奖学金”,美国友人金敏女士设立的“普爱达奖学金”,每年有1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150美元的资助。有190多名学生受助,资金6万多美元。2012年9月,培校举行“纪念艾黎诞辰115周年暨庆祝山丹培黎学校建校70周”年活动,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先生及中外宾600多人前来参加,扩大了学校影响,加强学校与外国友人的友好往来,同时争取到新西兰大使基金等外援项目39万元。
  从1984年开始,新中友好协会向培黎学校派遣多名外籍教师,培校也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中新友协的代表赴新西兰学习。历经70年的风雨历程,山丹培校成为市、县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
  第二节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山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4年,由山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合作办学。2013年有教职工9人(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3人)。有兼职教师26人。开设蔬菜园艺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操作维修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沼气工、乡村旅游服务员等10个专业,为社会输送各类懂技术、会经营专业技术人才1223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4500人。
  建成农民培训示范基地5个,一类区以花卉、蔬菜、水果、优质小麦培训为重点,在东乐乡西屯村、清泉镇西街村建立培训点2个;二类区以啤酒大麦、小麦、亚麻、瓜菜、洋葱栽培技术为重点,在位奇镇芦堡、马寨村建立培训点2个;三类区以马铃薯、油菜栽培技术为重点,在霍城镇双湖村建立培训点1个。
  第三节 其他职业学校
  山丹县职教中心 1994年,县政府与山丹培校协商联办职教中心,由培校承担山丹县职业技术教育任务。1996年,县上投资300余万元建成职教中心综合楼并添置部分教学设施。1997年成立职教科,负责招生、培训、实习等工作。1997年到2005年开办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30人左右,9年共培训328人。2006年至2013年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2012年结束),培训6153人次、3300人次。2009年开办劳动预备制培训,至2013年,共培训1.06万人次。2011年开展劳务品牌、退役士兵培训,至2013年培训1700人次、126人次。
  山丹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1989年成立于山丹县人民医院。作为世行贷款项目之一,其性质相当于卫生职业高中,由县卫生局负责管理。学校配备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1人,副校长1人。承担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培养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任务,设置长期专业班和短期培训班,长期专业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卫生人员,学制三年,参照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主要培训乡村医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第一期招生医士班学员52人(农村青年40人,城镇青年12人),学制三年,开设课程22门,1991年完成学业毕业;1992年医士班招生43人,举办心电图学习班一期。主要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后停止招生。
  山丹农民科技星火学校 2005年在县职教中心成立山丹县农民科技星火学校。按照农民“干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聘请科技人员面对面指导,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至2013年,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2场次2.1万人次。共组织12名青年科技教师参加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
  山丹煤矿职业教育1996年,山丹煤矿学校普通高中班改办为职业高中班,学制3年。当年实际招生21人,开设电钳班。授课内容除基础课程外,设有金属工艺、机械制图、电工原理等专业课程,毕业后全部招收为企业合同制工人。1999年停办。
  第五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扫盲
  1990年以来,各乡镇(学区)、村(校)层层摸清文盲底数、分解落实扫盲任务,以农村小学教师为骨干,走村入户,全面开展扫盲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农村实际利用农村小学阵地(农科教中心),采用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的方式,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的扫盲工作思路,通过“四统一”(统一配发扫盲教材、教学用具、安排教学时间、调配扫盲教师),集中办班,定期授课。并围绕制种、养殖、经营等农业生
  产的关键性内容,将学文化同学技术、扫文盲同扫科盲扫法盲结合起来,把社会、学校、家庭学习结合起来,最后统一组织扫盲考试,颁发扫盲证书。2011年,全县各乡镇采用闭卷方式,组织成人进行脱盲测试,测试率98.24%,合格率95%。合格者由县教体局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制作的“甘肃省成人小学毕业证”。全县非文盲率为98.88%。11月,甘肃省“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县扫盲工作随之结束。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却在不断加强。
  第二节 继续教育
  教师进修学校教育 1975年开办山丹县红专学校。1981年改称山丹县教师进修学校,是全县唯一的教师培训基地。1985年,学校从山丹城东十里堡以北的古长城脚下迁往城关小学;1998年迁入山丹职教中心二楼。
  1995—1997年,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分别在陈户、清泉、位奇、霍城等乡学区举办师德教育讲座21次。通过听课、座谈、试讲等形式,对清泉乡所属11所小学的师资队伍情况调查研究,为搞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积累经验。1996年以来,配合全县教育工作,发挥师资培训阵地作用,为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至201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3985人次(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156人次,骨干教师41人次,英语教师85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公修课2663人次,教师参与式学习训练152人次)。
  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山丹工作站 1996年,山丹培黎学校与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合作办学。1997年秋季正式招生。省电大在学校设法律、财会两个专业的专科教学班。学员主要来自县公安局等司法部门和城乡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人数少、办学规模小。1999年,增开小学教育等专业,学员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扩大,由此成立电大工作站,实行注册视听办学模式,星期六、日面授辅导。2002年,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山丹工作站正式挂牌。2005年后,按照省广播电视大学的通知,党校山丹工作站停止招生函授生。
  老年大学教育 2002年4月,山丹县成立全省第一所县级老年学校,2005年8月更名为山丹县老年大学。学校与县老龄办公室合并办公,为一年制非学历教育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校务会议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到2013年,每年均开设象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保健等专业,招收对象主要面向县城内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89人参加学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3种形式,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门课程的考试。考生考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后,可获得专科(基础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县教体局设立自考办,负责考生报名工作,上报考生相关信息。1989年报名223人。1990年后,每年报考人数大体在400人左右。2000年后,报考人数逐年减少。2008年后,实行网上报名,县自考办不再承担此项业务。
  第六章 社会办学
  第一节 民办幼儿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体制尤其是幼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幼教事业在山丹开始逐步发展,涌现出育苗艺术幼儿园、蓓蕾幼儿园等民办幼儿园10余家,成为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至2013年,经教体局颁发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有10所。
  2003年,原山丹石油公司下岗职工张冬梅筹资11万元,创办育苗艺术幼儿园公寓,从2005年起,教学规模逐步扩大,幼儿人数由最初的20多人发
  育苗艺术幼儿园
  展到2010年的八九十人,师资力量也得到扩充。由致富能人赵赢于2004年创办蒋蕾幼儿园,迁移至绿城山水小区后,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办学逐步规范,教师、幼儿人数逐年增长,是县内民办幼儿园中的佼佼者。
  民办幼儿园
  第二节 民办培训学校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迅速增加,利用假期、周末、课余时间,给孩子补课、进行艺术培训的各类私人培训学校应运而生。至2013年,全县有规模较大、时间较长、发展较为规范的私人培训学校10所,均为非学历培训机构。
  私人培训学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县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引领下,山丹社会各界兴起全民捐资助学的热潮,社会团体、贤达志士及致富能人等,纷纷解囊相助,大兴捐资办学之风。
  位奇镇谢永贞于1990年为位奇小学捐助滑梯2个,跷跷板、垒木、大门各1副;张庄村张克岳1995年一次性捐款10万元,后又为家乡学校捐助6万元的微机、校服;寺沟村梁廷辉于1991年、2003年为寺沟小学捐助价值5000元的木料、8500元的桌凳;夹河村农民谢凤朝省吃俭用,1996年捐款2万元用于家乡小学修建;山丹县工商局1997年为下河小学捐助价值6000元的建筑物资;张掖市工贸委1998年为城南小学捐助课桌40套、电视收录机各1台、现金1200元。全县90%以上的小学通过群众投工投料捐款捐物兴建校舍、购置教学器材,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为解决城乡教育布局不合理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育才中学。社会各界踊跃捐资捐物,全县共捐款1282万元。
  第七章 教师
  第—节 教师队伍
  1992年,全县有137名1984年底以前任教的在职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考核录用为公办教师。1989— 1996年,通过参加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进入张掖师范学习的民办教师68人。1996年,全县有教职工1892人,专任教师1538人,其中高中教师102人,学历合格率85%;初中教师515人,学历合格率75%;小学教师921人,学历合格率44%。1996年,为补充教师队伍,县上招聘“以工代干”教师300名。1997年,全县有1329名符合条件的教师首次被认定资格,并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幼儿园14人、小学865人(民办教师73人)、初级中学401人、高级中学48人、中等职业学校1人。同年,有97名教龄长、年龄大的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1998年,全县民办教师(1984年底以前在册的)全部转为公办教师(2005年转正录用7名漏报的民办教师)。
  2013年,全县共有教职工2055人,其中专任教师2033人,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2033人(小学、幼儿园1218人,初中530人,高中285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2%、98.6%、93.4%%%。有副高级职称(中学高级教师)150人、中级职称743人、初级职称1140人。
  第二节 教师管理
  教师录用 1989年后,全县民办教师分批转正录用。至2005年,凡1984年注册的在职民办教师全部转正。农村教师由人事局和各乡政府任用管理。城镇教师由教体局和人事局任用管理。2005年7月,县政府录用30名20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山丹一中任教。2006年,根据山丹一中教师缺编人数及所需专业需要提出的教师录用计划,有序组织录聘工作,录用合格教师15人。
  职称评定 2005年底,全县有专任教师172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级职称(中教一级、小教高级)943人,初级职称(中教二级,小教一级、二级)745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8%、98%、65%。
  2010年,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启动,教师职称聘任实行岗位管理。人社部门根据各学校教职工的编制数核定各中小学岗位总量,严格按各学校各层级岗位总量进行聘任。所有聘任教师必须上报县、市人社部门进行岗位等级认定。市、县人社部门岗位等级认定批复下达后,才能进行聘任;省、市、县人社部门分别管理高级、中级、初级岗位。
  2012年,教师职称评审执行空岗内评审政策。学校有空岗,县人社部门批准,具备条件的教师由学校推荐参加职称评审会。
  教师进修 1989—2013年,教体局把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25年来共培训教师27542人次。2012—2014年,县委、县政府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拨付各项培训费491万元。
  第三节 教师工资
  民办教师工资1989年,全县有民办教师340人,招聘指标由县教委控制。1990年以后,全县贯彻“关、招、转、辞、退”的方针,采取张掖师范招生、县教师进修学校离职学习、直接选招转干,减少民办教师数量。1991年始,获得国家、省“园丁奖”的民办教师可直接转为公办教师(1988—1991年获得上述荣誉的民办教师7人)。1992—1998年,全县有137名1984年底前在册在职的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考核录用为公办教师。 1999年,省上对1984年底前在册的民办教师实行边转边退政策,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2005年又转正录用7名漏报的民办教师。
  1989年,县教委制定《关于加强民办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对民办教师待遇做出明确规定:民办教师工资逐步实行统筹工资制,其收入不得低于中小学公办教师工资的最低水平。实行统筹工资后,国家补助部分工资按教龄、工作态度及教学效果分级评发,其级差以3—5元为宜。集体补助部分工资发放办法由各乡镇自定。
  1994年,小学民办教师每月国家补助费由40元提高到75元,中学民办教师由45元提高到80元。1995年10月,小学民办教师国家补助工资增涨为85元,中学民办教师增涨为90元。1997年7月,小学民办教师国家补助部分工资增涨为105元;中学民办教师增涨为1 10元。
  公办教师工资 1989年,全县公办教师工资普调一级,人均月增资7.64元。1990年,全县公办教师普调工资,在农村工作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每人浮动一级工资。小学教师工资月最高259.5元,最低89.5元。1992年,全县教职工增加工龄工资,每增一年工龄,工资增加1元。当年,为农村工作的教职工每人浮动一级工资。1994年6月,教职工工资由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工资在新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凡年度考核合格者,每两年晋升一次职务等级工资。是年,全县1289名教师套改工资。1997年7月,调整中小学教职工职务工资标准,每人每月增发职务工资20元,增发生活补贴50元。14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了工资。1998年1月,全县中小学教师(含离退休教师)每月增发生活补贴50元。9月,每人每月增发生活补贴60元、艰苦边远补贴50元,其中有100元生活补助属单位创收支出。
  2001年7月,提高教师岗位工资和津贴标准。依据职称月增资最高182元,最低95元;城区学校职工医疗保险启动,550名教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保险。10月,再次提高岗位工资标准,月增资最高188元,最低59元。2002年1月,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上收到县,由县级财政设立“教师工资专户”,按时足额发放。2003年,本县在职高级职称教师月工资额最高为1299.50元,一级教师1239.00元,二级教师1068.50元,三级教师821.50元,工勤人员997.50元。2004年,起建立新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县级统筹,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保险费由国家财政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全县持工资卡的教职工全部参保。
  2005年7月,农村教职工医疗保险启动,1169名公职教师(在职973人,退休196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中学教师最高月工资1733元。2006—2008年,连续三年未拿国家财政工资的职工上浮生活补助,月增资正科340元,副科300元,一般职工270元。2007年,实行岗位工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套七级岗位930元、一级套十级岗位680元、二级(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590元。此次套改与获得职称时间迟早无关。
  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下年1月兑现。
  2007年,全县持工资卡的教职工全部参保。养老保险费用由地方财政和个人共同负担。地方财政承担7%,按月划拨给社会保险基金专户;个人承担部分以上月工资基数的7%收缴,由县财政从当月工资中代扣。
  2010年1月实施绩效工资,设定奖励性工资平均水平350元。调整工资后,停止发放第13个月的工资。2012年1月,对在职教师增加绩效工资:设定奖励性工资平均水平为600元;退休教师60周岁以上
  每月增资150元;70周岁以上每月增资200元。农村教师实行津贴工资激励政策:将全县所辖9个农村学区分为一类和二类区,一类区教职工每人每月享受40元,二类区20元。从2013年元月起,凡是上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在农村工作的教职工,每月奖励一级薪级工资。年底颁布甘肃省《教师工资套改表》,中学高级教师每月增资635元,中学一级教师每月增资329元。当年,在职高级职称教师月工资额最高为5272.00元,中级4439.50元,初级3842.50元,工勤人员平均工资3273.63元;教职工男满57岁、女满55岁,即可退休,按国家规定发给退休金;教职工病故的,国家发给丧葬费(个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工资)。从2013年10开始,个人丧葬费增至40个月的基本工资;遗属困难补助改为逝者生前3个月的全额工资。
  以工代教合同制工人工资 1995年9月县委、县政府决定从教育系统民办教师、招聘教师、师范类毕业生以及教师子女中择优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称为“以工代教”。1996年5月,县劳动人事局等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规定招收条件和录用办法,招收民办教师73人、社会人员和教职工子女228人为劳动合同制工人。招收人员工资由乡镇从财政预算教育费附加中列支,原民办教师津贴取消。1996—2004年,以工代教人员中的73名民办教师陆续被录用为公办教师。从1997—2004年,以工代教人员的工资按规定进行晋升和调整。至2005年,有以工代教人员219人,月工资最高765元,最低727元。
  第八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
  县级教育行政管理
  人事管理 2013年以前,县直中学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县直小学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均由县教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考察,县委、县政府任免。乡镇学区(中心校)校长通过公推公选,由教体局任命。
  教师调动由教体局和人社局共同管理。农村乡镇之间教师的调动由教体局管理。农村教师调入城区须由县人社局组织考试,按所需岗位调入。
  教师队伍管理 1989—1996年,教师以学历补偿教育为重点,兼顾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1997年8月,对全县在1984年底前符合条件的1329名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过渡,发放“教师资格证”。1998年8月,对教师岗位进行公开聘任。
  学籍管理 由教体局基础教育股建立学籍档案,对每年小学、初中、高中新生都造册登记,建立学籍档案,规范转学、复学、休学程序和手续。对城区学校招生制定划片招生办法。2013年9月,中小学学籍全国联网,实行全国统一的电子化学籍管理。
  校财局管 教体局2010年设立校财局管中心,制定《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统一管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经费,实行经费使用申请审批和阶段性报账制度。
  乡镇教育行政管理 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乡设乡教育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乡长或副乡长担任。县教委选派1名教育专干进入乡教委,在县教育部门和乡镇领导下,对辖区内中小学实行管理。2008年1月,撤销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乡镇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分管教育工作。教体局在各乡镇设立学区,将教育专干更名为学区校长,由学区负责本乡镇教育教学工作。2011年,将乡镇学区改为乡镇中心小学,设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由中心小学校长负责本乡镇小学工作。
  第二节 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
  教育经费增长 2006年9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法律层面对教育经费增长进行规定。2013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教职工人均工资分别比2006年增长346.1%、290.8%和321.4%,达到或超过法定标准。
  表29-21 教育经费增长单位:万元、%
  “两免一补”经费 2005年秋,在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行“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不再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学校经费由国家划拨。公用经费标准为县镇小学每生每年24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20元;初中每生每年32元。免除学杂费补助为县镇小学每生每年180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0元;县镇初中每生每年23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00元。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每生每年236元。2007年,公用经费标准有所提高,不分县镇和农村,初中每生每年41元,小学每生每年3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360元。
  2008年,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提供免费教科书,不再提“两免一补”。公用经费县镇初中390元,农村初中375元;县镇小学255元,农村小学24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每年按250天算,小学每天2元,初中每天3元。2009年,全县初中每生每年500元,小学每生每年300元。2013年,公用经费标准提升为小学每生每年560元,初中每生每年760元;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
  第九章 体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
  1989年,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中小学体育课每周两节,一直沿用到2001年。2001年11月,全县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的10%—11%,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从2005年春季开始,一律执行教育部课程方案。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到九年级每周3节,高中各年级每周2节。每天安排大课间操,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各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2011年8月,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通过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山丹一中女子足球队在甘肃省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亚军(2013年 摄)
  定基础。
  山丹二中坚持少年篮球训练,取得全市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东街小学武术队长期坚持训练,比赛成绩良好;其余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训练点也能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田径、球类等项目的集训,组队参加全市第一、第二、第三届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2013年,山丹一中女子足球队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获得亚军;育才中学、山丹二中、霍城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张掖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第二节 群众体育
  1949年后,文教局兼管体育工作。1972年4月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4年设山丹县业余体校。1983年1 1月,体委和文教局合并办公。1985年1月,体育运动委员会分设。1996年体委再次和教育局合并,称教育体育局。1998年山丹县被授予第六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成地(市)级体育之乡,90%的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南湖生态园建成省级优秀体育公园,电力公司等企业被树立为全省体育先进典型。2000年后,县体育运动中心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甘肃省体育局、省农民体协授予全省农村体育先进单位、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2人次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利用节庆时间,坚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元旦环城赛、春节舞龙舞狮社火表演赛、“三八”妇女运动会、“五一”“五四”青年或职工运动会、“十一”农民或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县田径运动会每两三年举办一次。承办全市林业系统、财政系统、广电系统、水务系统等运动会和全市高中生篮球赛、电力系统篮球赛等赛事。多次组队参加市(地)级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老年人体育多次组队参加全市全民健身展示赛、老年门球比赛,取得良好成绩。社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南湖公园、龙首广场、长城新村和街道马路集中健身点若干处。2006年8月,在嘉峪关市举行的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代表张掖市参加比赛的山丹籍运动员周志达获得69公斤级摔跤比赛金牌,杜文国获得50公斤级摔跤比赛银牌,陈鸿程获得76公斤级柔道比赛金牌。2009年10月,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代表甘肃参赛的山丹籍摔跤运动员周真获得74公斤级比赛第六名。1997年发行即开型体育彩票近80万元,主要开展电脑、即开体育彩票的发行销售,年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上,2013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居全市之首。
  适应群众体育工作需要,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13年,全县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人、二级100多人、三级80多人,基本满足群体工作的需求。支持鼓励在职体育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做到体育教师学历达标、各类裁判人员持证上岗。到2013年,全县有一级裁判员7人、二级裁判员30余人。
  2011年,政府新建全民健身中心、阳光体育中心等健身场地,安置健身器材。至2013年,全县建起1 15个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和群众体育活动站点,初步形成县、镇、村三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网络。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各体育协会和活动站点经常组织开展具有娱乐性、竞赛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城区中老年人常年在全民健身中心、龙首广场和其他活动场地开展太极拳、武术、健身舞、广场舞、门球等健身活动。老年活动中心经常举行秧歌比赛、健身操比赛等健身活动。自行车协会有120多名会员,自发开展焉支山、青海湖、敦煌行等自行车旅游活动。
  2011年成立山丹县武术运动协会,2013年成立山丹县体育总会、排球运动协会。至2013年,全县有单项体育协会13个、健身俱乐部8个、老年活动中心14个,有体育爱好者近3万人。
  第三节 场地设施
  县、乡场地设施 县内体育场地设施逐步改善。体育场从隍庙街马号(现金海源广场)迁至现址,1989年10月举行竣工仪式;次年完成观礼台和灯光篮球场的建设,并修建餐厅、健身房。1997年动工修建体育训练馆,2003年10月竣工。2009年4月全民健身集训大楼奠基建设,2011年6月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娱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动工建设,次年7月投入使用。2000—2013年,全县建成健身路径40余条,全部免费安装配套器材;新配置篮球架80余副,室内外乒乓球台90余副。按照“十二五”期间体育“惠民”建设工程“增大规模、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强化内涵”的要求,2009年完成清泉镇西街、北湾村等25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11年完成陈户乡农民体育健身中心和南湖村、侯山村等9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任务;2012年完成东乐乡体育健身中心和位奇镇永兴村、老军乡焦湾村等13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全县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率达42%;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建成率达63%。乡镇、行业体育场地设施日臻完善。全县有乡村、厂(场)矿篮球场近百个、标准游泳池一个,其他小型器材若干,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健身和比赛。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20世纪90年代初,全县农村中小学财力不足,体育场地高低不平,且大小不符合国家标准。2000年后,全县实施分级办学,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得以硬化或扩建,基本达国家体育标准。大部分学校都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场地分区域建设。至201 1年,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结束。拆点并校后农村中学改建为农村中心小学,体育场地宽大,有12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达国家体育标准。山丹一中、育才中学、县幼儿园都建有现代化的塑胶操场。山丹一中阳光体育俱乐部可满足绝大部分青少年及周边群众的体育文化活动需求。
  山丹县全民健身中心 位于山丹县北大街中段的原县体育中心,面积2.4万平方米,投资约700万元,2011年完工。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10层高的全民健身集训大楼等设施,能为社会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赛事训练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大型体育赛事、舞台演出、大型集会等综合性活动的功能需要。
  中心内的体育馆是集体育比赛、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馆内设有标准运动场地、主席台、贵宾室、更衣室、灯光控制室等。场馆设计能够满足大型体育赛事、舞台演出等需求。
  第四节 体育赛事
  运动会 1990年7月举办“迎亚运”中小学田径运动会,10所中学、10个乡镇的运动员200余人参加比赛。推进全县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举办有36人参加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全县142所学校中有23所开展体育达标活动,参加测试的1 1235名学生中7130人达标,达标率63.5%。
  1991年被命名为全省“体育达标先进县”。年内五四、六一期间举办全县达标通讯赛,全县10所中学、109所小学共23239名学生参加活动,其中18591人达及格以上标准,达标率80%%。1994年4月—6月,全县123所小学的2897名学生参加全省小学生田径达标通讯赛,达标率97.3%。对18726名适龄学生进行达标测试,18351人达标,达标率98%%%,比1992年提高7.1个百分点。1995年,在初中毕业会考中加试体育,测试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三项,满分30分,计入总分作为高中录取成绩。1996年,达标工作在各校形成制度,有23791名中小学生达标,达标率96.2%。同年7月,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初中田径赛在靖远二中举行,山丹一中组队参加,获得较好成绩。10月,在张掖地区中学生篮球赛中,山丹一中代表队获第四名。
  1998年10月,山丹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2000年,全县5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中小学体育课规范化教学活动。在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县教体局被甘肃省第十届运动会组委会授予“迎十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山丹二中被评为群体先进单位。2004年4月,举办“山丹一中杯”教职工篮球赛,全县16个教师代表队参加。2006年7月,举办全县中小学运动会和全县教职工运动会。2009—2013年,连续举办“元旦越野长跑”比赛,全县各部门、系统单位、学校代表队800多人参赛。201 1年6月,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武术 山丹武术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开通后,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兵家必争之地,山丹民众素来尚武,历史上不乏保家卫国、御敌安民之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乐、清泉、大马营、霍城、位奇等乡镇,以及平坡煤矿、汪庄村等武术活动开展广泛、形式多样、人才辈出,代表人物有清朝咸丰、同治时期的王开国兄弟、父子,民国时期的牛西山及当代的李育禄、李培和父子等。牛西山(山丹、民乐分县后属民乐籍)、李育禄、李培和父子等人。
  王开国幼年拜高人学武,武艺高强。同治时期,兄弟父子10余人为抗御劫匪,保护堡寨的安全做出贡献,后人称他们为抗匪英雄。王开国收徒授武,其孙王宗礼及马营赵玉璋,县城王积德、赵宗谱等考为武举人。李培和八岁随父习武,由于聪颖、悟性高,十七八岁时便掌握了八门拳系等地方拳种,并陆续在山丹、张掖带徒习武,培养武术人才。多年来,由他训练的1000多名武术特长生获全国、省级比赛金牌100多枚,银牌、铜牌400多枚;获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金牌4枚、银牌8枚、铜牌12枚。2013年李培和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兰洋杯”国际武术交流大会,获传统拳术金牌;次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武术运动大会,获八极拳银牌、风磨棍银牌、分手八快铜牌。由此培养的武术特长生李正恩、李明、周俊尧、陈祥国、毛立鹏、李正海、李正宏、潘江、王军、张显学、王玉国、李超、黄晓丽等30多人考入高等院校武术专业,大部分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在高等院校任教,近10人获得教授、副教授资格;多人考取国家级武术裁判资格。李正恩、李明多次到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讲学授课。
  1988年3月成立山丹县第一届武术协会委员会,主席:陈文科(县检察院检察长);副主席:陈天道(县体委主任)、李育禄(汪庄村村民);副主席兼秘书长:梁兴世(山丹二中);副秘书长:吴发科(东街小学),有委员24人。1993年10月山丹县第二届武术协会换届,主席:梁兴世;副主席:吴发科、吴勇。2009年6月山丹县第三届武术协会换届,名誉主席:张有武、梁兴世;主席:李海涛。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