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养老保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9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养老保险
分类号: F249.274.2
页数: 2
页码: 513-5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人事劳动的社会保障的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内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参保对象为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1989年,以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为主要参保群体的县级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1992年,养老保险基金由县级统筹过渡到地区统筹,初步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逐步建立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的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参保范围从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主及其雇工、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等非工薪收入者,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2000年4月,养老保险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2006年,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规模统一由本人缴纳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2009—2013年,将6437名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中断缴费企业职工、“五七工、家属工”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管理范围。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989年的2757人增加到2013年的9978人(社会化管理离退休人员由1989年的310人增加到2013年的6192人),基金征缴由1989年的388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6528万元,退休人员养老金在连续11年调整后,月人均水平达1267元,较1989年增长近20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1997年7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1998年全县参保4131人,基金征缴20万元。2005年7月,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规模由11%调整为6%,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2008年,将14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4237名固定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666万元全部予以清退。合同制工人原渠道参加养老保险保费续缴工作正常开展。至2013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556人,征缴基金151万元。
  村干部养老保险 2008年12月,全县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启动,参保对象为现任建制村党支部(包括总支、党委)书记、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文书。村干部养老保险实行完全个人账户,采取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其中个人承担缴费总额的30%,政府补贴缴费总额的70%,缴费满3年,离任时年满60周岁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至2013年,全县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317人,征缴基金38万元,为10名村干部发放养老金待遇2.6万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012年7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这是继免征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后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全县8个乡镇、112个行政村、6个社区10.56万名城乡居民受益,17738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享受到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至2013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0.18万人,参保率98.1%,基金收入3372万元,为18883名60周岁以上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1363元,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水平为60.2元。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