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94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劳动力
分类号: F249.274.2
页数: 2
页码: 508-5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人事劳动的劳动保障的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前,山丹的工业企业和商业网点数量不多,经济类型局限于国营、二轻和供销系统,从业人员多为由劳动部门统一分配安置的非农业人口的待业青年,与农民无缘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劳动 劳动力

内容

20世纪80年代前,山丹的工业企业和商业网点数量不多,经济类型局限于国营、二轻和供销系统,从业人员多为由劳动部门统一分配安置的非农业人口的待业青年,与农民无缘。
  1978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性得以发挥,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逐步从农田中解放出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有的离乡离土外出务工,有的在家门口从事乡镇企业和餐饮业,有一技之长的到县内国营、二轻等企业从事生产和后勤服务,各行各业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大锅饭”“铁饭碗”的结束,外出务工的部分劳动力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返乡承包土地进行农业开发;从事乡镇企业和餐饮业的,成为小有成就的乡镇企业家和餐饮业主;在国营、二轻企业做工的成为企业的股东和中坚。非农业人口中的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流动增强,出现了城乡劳动力的相互流动。
  1987年10月山丹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成立。1991年12月更名为山丹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2002年后,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加大输出力度,劳务输出创出了山丹特色,成为全县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7万左右,30%左右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具备发展劳务经济的人力资源条件。1989—2013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由1.12万人次增加到6.21万人,劳务收入由1200万增加到8.95亿元,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9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357元增加至2013年的8269.4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劳务输出。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