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矿山安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9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矿山安监
分类号: X931
页数: 2
页码: 492-4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97年到2013年对煤矿以及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矿山安监 山丹县

内容

严格履行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1997年6月至2003年对全县36户非煤矿山和124户煤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25余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5480条并责令限期整改。定期培训非煤矿山、煤矿负责人、安全矿长480人次。每年冬季开展百日无事故活动1120次。2004—2013年,对全县40户非煤矿山企业和47户煤矿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查出各类事故隐患5600多条,培训非煤矿山、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600余人次。
  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严厉打击非煤矿山领域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予以关闭。2006—2008年,对全县非煤矿山行业领域进行整治,40户非煤矿山企业全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对3户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关闭取缔,10户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2011年关停无证非法开采、经营建筑砂厂18家。2012年关闭证照不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17户。2013年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17户。至2013年,全县共有非煤矿山企业20户。
  煤矿安全监管 20世纪90年代,全县有大小煤矿120余户,但大多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按照国家煤矿关闭政策要求,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小煤矿实施关闭。2005年关闭9户,2006年关闭6户,2007年关闭2户。2000—2008年关闭94户。至2008年,全县有各类煤炭企业30户,年产煤炭50余万吨,从业人员4000多人。2009年、2010年,对全县23户小煤矿实行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整合年生产能力6万吨—15万吨/年的矿井,全县煤矿企业总数控制在18户之内。至2013年,全县煤矿总数为17户,其中单井保留4户,资源整合8户,新建2户,技术改造3户。
  应急救援 2003年安监局成立后,县政府制定出台《山丹县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企业应急预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县上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等行业重较大事故均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确保救援有序开展。从2004年开始,每年在煤矿、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学校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已有县消防大队、医疗救护队的基础上,2013年长山子煤矿成立矿山救护中队。2004—2013年共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16次,1200余人次参加应急演练。
  重大事故 2004年5月23日,东乐乡吴涛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县委、县政府即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抢险救援工作,事故最终造成17名矿工遇难,该矿井被永久性封闭。
  2011年4月20日4时许,山丹马场境内的小平羌口隧道工程出口掌子面发生坍塌事故,12名现场作业人员被困,全部遇难。
  2011年7月2日,金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12年9月6日,甘肃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山丹县花草滩煤矿在建过程中,吊桶提升时作业平台侧翻,致使吊桶坠落井下,桶内10人全部遇难。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