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9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土地管理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3
页码: 473-4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89年到2013年开展的地籍管理、土地分等定级、建设用地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 地方经济 土地管理 山丹县

内容

地籍管理 2003年9月开展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共清查宗地31390宗。2004年全县共登记土地31390宗,其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112宗,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27709宗,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3569宗。并对137宗不规范宗地登记行为进行整改纠正完善。到2013年,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160宗,发证158宗;集体土地使用权应发证41653宗,已发36096宗;全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发证8860宗,已发7974宗。
  土地分等定级 1995年6月,对1992年完成的城镇国有土地权属调查测绘登记确定的全部城镇土地进行定级和估价。根据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环境状况等因素,将城区土地划分为四个级别。2013年2月对城区11.77平方公里土地基准地价更新。
  建设用地管理
  土地征收 1989—2002年,全县各类建设项目未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已征用的土地,其征用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补偿费标准合计不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2003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县境内全长93.8公里,途径老军、陈户、位奇、清泉、东乐5个乡镇,共永久性征地30公顷,临时性使用土地262.64公顷。2008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山丹境内全长89公里,途径老军、陈户、位奇、清泉、东乐5个乡镇,共永久性征地33.28公顷,临时性使用土地210.65公顷。2009年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县境内全长64.859公里,途径山丹马场和霍城镇,共永久性征地148.463公顷,临时性使用土地240.08公顷。2012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县境内全长89公里,途径老军、陈户、位奇、清泉、东乐5个乡镇,共永久性征地0.32公顷,临时性使用土地720公顷。
  2003年以来,全县各类建设项目共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422.1公顷,其中农用地338.14公顷(耕地218.81公顷)。2013年1月1日起,省政府发布新的《甘肃省征地补偿区片综合地价》和《甘肃省征地补偿统一年产值标准》,山丹县区域年产值范围划分为4个片区。
  土地审批 2004年以前,全县各类建设用地数量较少,供应建设用地23宗4.3759公顷,其中以划拨方式供地9宗2.8649公顷;以有偿方式供地14宗1.511公顷。2005—2013年,全县供应建设用地220宗621.8公顷(新增土地供应474.73公顷),其中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116宗192.24公顷;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54宗131.38公顷;以划拨方式供地50宗296.18公顷。
  土地市场 2001—2013年,全县共有偿供应出让土地175宗318.45公顷,土地出让金45433.19万元。其中,以挂牌方式出让105宗168.67公顷,出让金30225.91万元;以拍卖方式出让6宗17.3公顷,出让金7817.61万元;以协议方式出让64宗132.48公顷,出让金7389.67万元。
  2010年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土地一级开发收归县政府,土地市场走向规范。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