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融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6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金融业务
分类号: F832.742
页数: 3
页码: 431-433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9-2013年,山丹县金融业务,存款、储蓄、贷款、结算、代理国库业务等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山丹县 金融业 金融业务

内容

第一节 存款 储蓄
  山丹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从1989年的0.8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0.21亿元,年均增速18.51%,其中单位存款由0.2024亿元增至15.3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0.5182亿元增至34.24亿元。
  储蓄存款业务种类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期限分别为三个月、一年、三年和五年。2001年以后,各家金融机构开通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新业务,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个人存款全国通存通兑,并安装自动存取款机(ATM机)。储蓄存款新业务的陆续开通为其业务量的大幅增长创造条件。2007—2013年,山丹县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从10亿元增加至30亿元,年均增加28246万元。
  第二节 贷款 结算
  贷款 各项贷款从1989年的0.9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19亿元,年均增速15.91%,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工商业贷款)由0.6049亿元增至7.54亿元,农业贷款由0.1929亿元增至10.8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由0.783亿元增至3.19亿元。
  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发挥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涉农金融机构可贷资金总量,突出对“三农”发展的信贷支持。至2013年末,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17.35亿元,解决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问题。2009年全县启动实施“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活动,金融机构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扶持900余人就业创业,间接带动就业人员3000余人;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11亿元,扶持项目近30个,支持27785户妇女家庭创业。
  结算 2005年以来,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为主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全面运行,至2013年末,全县6家银行机构25个营业网点接入大小额现代支付系统。2011年,金融机构依托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民点”的建设力度,增加ATM、POS机具布放密度,方便农户刷卡消费和办理转账、现金等业务,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到2013年末,全县农村共布放ATM机具13台、POS机具69台、多功能转账电话123台,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用户数量1.27万户,银行卡发卡量17.86万张,人均持卡1.25张。
  代理国库业务 自1989年以来,山丹支库的国库会计核算(代理国家金库业务)经历手工操作、电子操作两个阶段。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发推广“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02年山丹县支库成功实现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上线运行。2005年山丹县支库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国库资金的实时清算。2009年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在山丹上线。至2013年12月底,县国税系统“三方协议”签约率100%,地税系统签约率92.25%,通过TIPS系统收纳税收业务量金额0.72亿元,占全辖税收总业务量的31%。
  山丹支库履行经理国库业务的“总出纳”职责,加强预算收入报解和入库,实现国库资金及时足额收缴。至2013年末,山丹县大口径财政收入3.85亿元,较1989年的0.10亿元增长37.3倍,年均递增28.23%;全县预算支出14.87亿元,较1989年的0.215亿元增长68.16倍,年均递增21.7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