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综合贸易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4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综合贸易经营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1
页码: 41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86年到2013年综合贸易经营情况。
关键词: 地方贸易 经营 山丹县

内容

副食品经营 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副食品如白糖、红糖、奶粉、猪肉等均凭票供应。县糖业烟酒公司、蔬菜公司为县内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经营单位,担负三级批发职能,主营食品类、罐头类、干果类、奶粉类、调味品类、水果类、糖果类等商品,其中白糖、奶粉等商品以计划调拨为主。1986年后,绝大部分副食品放开经营,只有豆制品、粉丝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初,副食品供应全部放开,凭票供应历史结束。20世纪90年代中期,副食品供应渠道拓宽,三级批发职能取消。
  专营商品 物资经营实行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营管理体制。1992年后,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物资供应全面放开,金属材料取消计划供应。1998年初国有主营公司改制,公退民进,统计部门不再统计物资消费量,经营的品种主要有水泥、石料、黄沙、油毡、沥青、平板玻璃、白矾石、有色瓷砖、防水剂、耐火材料、玻璃钢瓦、浴缸、钙塑板等,其中水泥属国家统配物资。建筑材料销售过程中,物资部门和专业公司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强化管理、杜绝漏洞,并根据不同品种的货源和市场需求,对计划外采购的物资,在保证县内需要的原则下灵活销售。1993年建筑材料市场完全放开。
  农副产品流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县形成多家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实行管办脱钩。至2008年,县城和各乡镇新建的各类市场分别由政府、业主、市场经营户共同集资、共同筹划建设,总数达17个,投入使用的市场面积达3.6万平方米。将马铃薯种植协会、啤酒大麦协会、牛羊养殖贩运协会经纪人作为重点扶持发展对象,增强农副产品商品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工商部门建立登记快速通道,放宽农村经纪人登记条件,并做好季节性临时性经营注册登记;实行“零”收费制度,对申请注册个体、私营经纪人免收登记、工本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专业经纪人培训,培训农村经纪人120人;建立规范的农村经纪人管理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2013年县内证照齐全、运作规范、长年经营的农村经纪人达96户,开展季节性临时性经营的3000多人,承担着县内10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亩啤酒大麦、6万亩油料、3万亩亚麻、12万头(只)牛羊外销任务,被称为市场“能人”、政府“红人”、农民“恩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外经外贸 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发展相关政策,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扶持企业发展。2013年全县共有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9家,具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家,主要出口硅铁、硅锰等产品,外贸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山丹县宇泰境外劳务输出公司取得对外劳务输出经营资格,向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输转劳务。成立山丹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与国内外派劳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保证外派公司质量和效益。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