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品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4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商品贸易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6
页码: 413-418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1950年到2013年商品贸易发展情况。
关键词: 地方贸易 商品贸易 山丹县

内容

第一节 粮油流通
  粮油市场管理 1950年3月设粮食局,负责公粮征收,管理粮油交易及市场价格。1979年设粮油转运站,次年设议价粮油购销站。1989—1992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逐步出现了粮食收购价格低、粮油购销价格倒挂、财政补贴不到位、粮食企业包袱沉重等情况。粮食购销由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经营,不允许私人搞批发。夏粮收购季节,县政府抽调工商、粮食、公安等部门人员进行粮油市场检查管理,并在东乐和丰城堡设粮食检查卡,禁止违规粮油出境。为解决“卖粮难”问题,县粮食局要求在完成定购任务的前提下组织议价粮食收购,不限收拒收。1992年8月,成立山丹县粮油工贸公司,加大粮食收购力度,满足农民出售余粮要求。1993年8月,年产白酒200吨的山丹酒厂建成投产,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增强。1993—1997年,粮油市场打破国有粮食企业独家经营局面,粮食销售价格全面放开,粮油经营向商品化、市场化迈进。1998年,建起省、地、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网络,农村粮食收购主要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严禁私商和其他企业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粮食加工、饲料、制药等用粮单位可以委托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原料用粮,但只限自用,不准倒卖;其他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单位必须到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购买。工商部门会同粮食部门对粮食收储企业和粮食加工、饲料、制药等用粮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签发“粮食准购证”和“粮食委托代购证”,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并实施粮食行政执法。1999年,县上给甘肃省粮食局中转储备库、城关粮食仓库和东乐等8个粮油收储站颁发“粮食收购资格证”,有效期为两年。2001年全县遭受60年未遇特大干旱,次年3月为各乡镇和中牧山丹马场借出小麦725万公斤。由粮油工贸公司生产、粮油收储
  总公司监制并经销的“山丹花”牌小麦粉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面”称号。城关粮库成为张掖地区军粮供应站山丹代理部,承担驻地官兵、武警部队、消防大队等部队军粮供应任务。
  2003年1月开始向全县退耕还林(草)农户供应补助粮食,至年底供应小麦19463吨、玉米4057吨。下半年,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多年来粮食市场疲软、价格低迷状况得到改善。2004年,全省粮食收购不再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计划内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按每公斤粮食1.40元折算,直接补助退耕户,全县下发粮食直补款85.6万元。同年5月,制定全县粮食应急预案,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监测和预警。2005年对粮食财务挂账进行清理,确认1998年6月1日以来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1924万元,从企业剥离,由粮食局集中统一管理。同年,县粮食局首次为符合条件的17家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和个人颁发粮食收购许可证,其中国有粮食企业10家:粮油收储总公司,城关粮库,东乐、位奇、李桥、霍城、陈户、马营收储站,粮油收储总公司购销部,山丹马场丹马油脂公司;民营企业6家:瑞源啤酒原料公司、粮油工贸公司、兰清粮油加工厂、山丹芊坤农副产品购销公司、元力面粉加工公司、东旭面粉加工公司;个体户1家:恒源农副产品经销部。2007年,成立山丹县粮食监督检查大队,加大对全县粮食市场的执法检查。2008年,受上年大麦价格上扬影响,粮食流通市场中出现大麦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现象,通过执法检查,对2家经营者做出停止收购、责令整改的处罚。
  粮油储备 为确保县域粮食安全,2006年8月首次建立3000吨的县级储备小麦。2009年建立成品粮应急储备322吨,其中面粉257吨,大米65吨。2010年增加县级储备小麦500吨。2011年,建立县级储备食用油120吨,由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具体承担,县政府按期拨付各项费用。
  为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2011年争取国家补助资金7.5万元,县财政配套7.5万元,农户自筹10万元,首批为500户农户配备单仓容量1000公斤,具备防潮、防鼠、防虫且安放方便的彩钢储粮仓。2012—2013年,由于多种因素,该项目暂时中断。
  第二节 粮食企业改革
  1989年,粮食局所属企业有面粉厂、榨油厂、饲料厂3家加工企业和城关仓库、城关粮站、议价粮油购销站、粮油转运站,另有东乐、位奇、李桥、花寨、霍城、马营、新河、老军粮食管理所,全系统有职工337人。到1997年,全县粮食系统有国有粮食企业19户,职工736人。其中,流通企业12户:城关粮食仓库,东乐、位奇、霍城、李桥、花寨、马营、新河、老军粮管所,粮油议价公司、城关粮站和粮油贸易批发市场;加工企业5户:油脂厂、面粉厂、饲料厂、酒厂和食品加工厂;其他企业2户:粮油服务公司、汽车队。
  1998年5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始。食品加工厂并入酒厂,粮油服务公司并入城镇粮油供应公司,面粉厂、饲料厂、城关粮站、酒厂、油脂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9年成立县粮油收储总公司,注销9个基层收储企业法人资格,将乡镇粮管所更名为粮油收储站,进行账务合并,理顺管理体制,在张掖地区率先实现一县一公司。2001年5月1日起取消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
  1999—2001年,粮食局所属粮油工贸有限公司、饲料有限公司、城镇粮油供应公司、兰池酒业食品公司等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568名职工身份全部置换。
  2006年开展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粮油收储总公司改制成国有独资的山丹县恒达粮油收储
  有限责任公司,由县粮食局实施监管。对粮油收储总公司在册的158名职工身份进行全员置换:6人内部退养,发放基本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余152人置换身份,解除原有劳动关系,并按每个工龄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移交社保部门,享受失业人员待遇。对不愿离岗的72名职工,由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全部返聘上岗。县政府成立粮食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对粮食系统国有资产有效监管。至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粮食企业逐渐步入市场化轨道。
  2008年,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利用霍城镇小城镇规划的有利时机,改造霍城收储站铺面,投资250万元建成上宅下店结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霍城物流储运中心。2009年投资360万元新建城东物流储运中心。按照县政府“退城入郊”的要求,2011年,将恒达粮油收储公司所属城关仓库整体公开拍卖,新上投资3188万元的山丹县中心粮库建设项目,2012年5月公开招标建设,次年9月竣工。该项目占地面积27559平方米,建成平房仓5幢,每幢库容5000吨,总库容2.5万吨;500吨食用油储备罐10个,总容量5000吨;恒温保鲜库1栋,容量2000吨;成品粮、器材库1栋,总容量700吨,并配备电子测温、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先进保粮设施,改善粮食仓储设施陈旧落后局面。
  第三节 综合贸易经营
  副食品经营 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副食品如白糖、红糖、奶粉、猪肉等均凭票供应。县糖业烟酒公司、蔬菜公司为县内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经营单位,担负三级批发职能,主营食品类、罐头类、干果类、奶粉类、调味品类、水果类、糖果类等商品,其中白糖、奶粉等商品以计划调拨为主。1986年后,绝大部分副食品放开经营,只有豆制品、粉丝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初,副食品供应全部放开,凭票供应历史结束。20世纪90年代中期,副食品供应渠道拓宽,三级批发职能取消。
  专营商品 物资经营实行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营管理体制。1992年后,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物资供应全面放开,金属材料取消计划供应。1998年初国有主营公司改制,公退民进,统计部门不再统计物资消费量,经营的品种主要有水泥、石料、黄沙、油毡、沥青、平板玻璃、白矾石、有色瓷砖、防水剂、耐火材料、玻璃钢瓦、浴缸、钙塑板等,其中水泥属国家统配物资。建筑材料销售过程中,物资部门和专业公司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强化管理、杜绝漏洞,并根据不同品种的货源和市场需求,对计划外采购的物资,在保证县内需要的原则下灵活销售。1993年建筑材料市场完全放开。
  农副产品流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县形成多家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实行管办脱钩。至2008年,县城和各乡镇新建的各类市场分别由政府、业主、市场经营户共同集资、共同筹划建设,总数达17个,投入使用的市场面积达3.6万平方米。将马铃薯种植协会、啤酒大麦协会、牛羊养殖贩运协会经纪人作为重点扶持发展对象,增强农副产品商品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工商部门建立登记快速通道,放宽农村经纪人登记条件,并做好季节性临时性经营注册登记;实行“零”收费制度,对申请注册个体、私营经纪人免收登记、工本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专业经纪人培训,培训农村经纪人120人;建立规范的农村经纪人管理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2013年县内证照齐全、运作规范、长年经营的农村经纪人达96户,开展季节性临时性经营的3000多人,承担着县内10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亩啤酒大麦、6万亩油料、3万亩亚麻、12万头(只)牛羊外销任务,被称为市场“能人”、政府“红人”、农民“恩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外经外贸 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发展相关政策,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扶持企业发展。2013年全县共有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9家,具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家,主要出口硅铁、硅锰等产品,外贸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山丹县宇泰境外劳务输出公司取得对外劳务输出经营资格,向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输转劳务。成立山丹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与国内外派劳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保证外派公司质量和效益。
  第四节 商贸企业改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商贸逐步兴起,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巨大冲击力,民营商贸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占据商贸市场。1996年后,国营、集体商贸和餐饮服务业陆续被私营商贸流通取代。至1998年,个体商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遍布全县城乡。进入21世纪,民营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不断出现,经营方式和经营设施日渐更新。商品品种多样、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经营灵活,正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产生活需要。2013年全县形成各类商业流通网点3800户,专业合作社29个,住宿44家,餐饮139家,家畜定点屠宰企业5户,出口企业5户,注册资金830万元,年经营额2.5亿元。“民进公退”的形势促使国营、集体商贸企业必须通过改革,解决职工的生活生存问题。2000年成立山丹县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按照“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要求,对商贸流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商业局所属企业8户,供销社所属企业13户,粮油商贸企业4户,物资供应企业1户,二轻局所属企业1户。通过改制,完成产权转让8户,股份制改造1户,破产解体5户,置换职工身份12户。改制工作于2010年结束。
  商贸企业改制涉及资产总额1.1亿元,涉及在册职工1224人,其中置换身份1023人。改制时发放工龄补偿金384万元;内退安置145人,预留内退职工生活费、“四金”72.5万元,并人均预交10年的医疗保险费,社会化费用全部缴清;其他人员安置:5名离休人员、40名退休人员、28名供养人员的各类费用全部算清,预留资金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按月发放。职工股金、集资款、欠发的工资退转,并还清了企业负债,解决了遗留问题。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