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贸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集贸市场
分类号: F713.3
页数: 3
页码: 410-4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89年到2013年全县农村集市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产品销售 集贸市场 山丹县

内容

乡村集市 改革开放前,全县农村集市大都处于萎缩状态,只有一些小型的农副产品交换。包产到户后,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集市逐步活泛起来并形成集市。至2013年,全县形成大的乡村集市7个:霍城镇集市(每月1、2、3、19、20、21日赶集)、大马营乡花寨集市(每月13、14、15日赶集)、东乐乡集市(每月10、20、30日赶集)、位奇镇集市(每月8、9日赶集,可容纳130多个摊位),陈户乡范营村集市(每月10、11、12日赶集)、崖头村集市(每月16、17、18日赶集)、新河集市(每月4、5、6日赶集)。赶集期间,商贩沿街设摊,民众赶集购物,人车熙攘、热闹异常,成为重要的物资交流和民俗活动场所。
  霍城集贸市场 霍城镇南靠军马三场,西与民乐县民联乡相邻,北与李桥乡接壤。霍城集贸市场是山丹县最大的乡镇集市。1982年后,经过不断建设,形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以小商品、服装、摩托车修理、建材等为主的综合性市场。后建成西关村临街两层市场楼和东关供销社市场,形成东西两个大型商贸市场,从业人员200多人,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万元,集镇初具规模。1999年6月撤乡建镇,将原来的赶集日由农历初五、初十改为阳历每月1、2、3日,市场繁荣。2008年,恒达粮油收储公司投资250万元,建成上宅下店商铺35套2112平方米的霍城物流储运中心,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上缴税收5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300多家600多人,商品种类有12大类1000多个品种。完善集市基础
  设施,投资680万元新建四级客运站、加油站、卫生院门诊楼、派出所、信用社、工商所、收储站、人寿营销服务部等机关单位。2011年,镇上筹资202万元,经营户自筹250万元,进行西关农贸市场二期改造,新建商铺36间3420平方米,交易大棚2座1000平方米,停车场1处300平方米,标准水冲式厕所1座;购置交易大棚标准式柜台售架100节;硬化场地3920平方米,可容纳个体户122户,年交易额3100万元。
  范营集贸市场 范营集贸市场位于李桥、老军、大马营、位奇、陈户5个乡镇交界处,陈花公路中段,东连寺沟村,西接孙营村,距山丹县城28公里。形成之初,商业规模小,门点分布零散。1996年,由致富能人陈永琳等人筹资建成商业门点21间,采取租赁经营形式,引导商贸流通。2006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带动群众新建商业门点22间500多平方米。2008年建成20间门面的步行街,市场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加,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最大的村级集贸市场,拥有市场门点236个,零散摊位60多个,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成为集百货经营、副食、建材、饮食、农产品加工收购、缝纫、运输、医疗、网络通信等行业为主的综合农贸市场,吸引周边10多个村的群众和张掖、武威、永昌等地商贾往来贸易,从业人员五六百人,其中范营村300余人,占该村总人口的15%。年营业额300万元左右,上缴税金10万元,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2009年新建两层商贸楼,硬化经营场地4438平方米,搭建2座交易大棚,硬化道路600米,新建公共厕所1座,增加篮球场、体育器材等公益服务设施,市场改扩建总投资325.5万元。2013年交易额达52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批零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
  城区专业市场 城区市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工业品市场、建材家具市场、城东物流中心等10余家专业市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
  工业品市场 1989年5月,投资113万元(个体户集资65万元,工商局出资33万元,银行贷款15万元)修建工业品市场,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主要经营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各种布料等。
  建材家具市场 1995年,在原东门车马店旧址基础上,投资38万元,修建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的建材家具市场,建成营业用房50间,修建商品交易棚1008平方米,市场年销售额500万元。
  南关综合市场 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和个体工商户筹资方式,投资800万元建设南关农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粮油、蔬菜、瓜果、餐饮、百货批发零售等10多个行业为主的综合农贸市场。市场占地面积1734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86平方米,共有固定摊位390个,临时摊位30个,从业人员1560人,带动就业5200多人。2011年,为解决商贩以路、巷为市经营,市场管理混乱、环境卫生差、居民买菜难等问题,清泉镇投资56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新市场,划分为粮油、蔬菜、瓜果批发、零售经营区;饮食服务及夜市小吃区;钉鞋、台球娱乐区等功能区。建成市场砖混商铺110间,交易大棚2座1600平方米,交易平台320个,硬化场地4000平方米,铺设上下水管道8公里。新增改造营业面积3260平方米、铺面156个,增加就业人数650人,新增年交易额900万元。至2012年,市场年度交易额达1.56亿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
  批发市场 2013年有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13家,其中乡村7家:东乐乡兴乐农贸市场、陈户乡范营农贸市场、陈户乡岸头农贸市场、大马营乡花寨农贸市场、霍城镇西关农贸市场、老军乡农贸市场、位奇镇农贸市场;城区6家:工业品市场、建材家具市场、南关综合市场、东门活畜禽交易市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果蔬综合交易市场。另有蔬菜批发市场2家。城区批发市场同时也是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
  庙会市场 以群众传统的赶庙会习俗为主,形成3个规模较大的庙会市场,即农历三月十八的阴骘寺、农历“四月四”的大佛寺、农历“六月六”的钟山寺庙会市场。
  大佛寺地处县城以西5公里处,在清泉镇清泉村,东靠祁店水库,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佛开光后,得力于政府引导,庙会渐成规模和气候,加之大佛寺依山傍水,注重树木种植,佛山广场、滴水观音等景点相继建成,每年农历四月四日这一天,沿街服装、百货、饮食等摊点鳞次栉比,游客众多。
  “六月六”是山丹最为炎热的时期,焉支山古松苍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天气凉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地处焉支山山顶的钟山寺香烟缭绕,沿路帐篷遍布,摊点林立,各式小商品琳琅满目,山丹及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香客赴钟山寺进香拜佛、避暑纳凉、旅游观光,人山人海,庙会市场规模盛大。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