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编 商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37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编 商贸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16
页码: 409-424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商业贸易发展情况。包括交易场所、商品贸易、供销贸易、饮食业、服务业等。
关键词: 地方贸易 经济 山丹县

内容

山丹自古为交通要塞,张骞通西域后,商贸及物资交换主要靠驼队、马队承担,民间贸易很少。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官府仓廒,只收储田赋,供给军用和官吏薪俸,粮食贸易则由私人经营。明代县内大的仓廒有永丰仓、新河堡仓、大马营仓,后改永丰仓为本城仓。永丰仓置监守判官、大使、副使各一员及草场大使一员,掌管粮秣。清代于县衙设仓房,管理仓廒。另设义仓、社仓,为群众互助组织,灾荒年间或平民困难时,低息贷放,秋后偿还,部分盈利供义学费用。因战乱及官绅侵吞,不久皆废。民国初年,山丹县尚有仓廒20多座,因年久失修多被拆毁。后仅存县城仓、新峡仓、马营仓、童子仓、慕化仓等数处。后设田赋处,有公职人员17人,工人8人。
  自1949年开始,山丹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和供销合作社,1956年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后开始进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经过3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商品流通多渠道的格局,拓宽了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民营商业快速发展,服务网点遍布全县。2010年后,国营、供销、集体商业企业完成改制,大多数企业相继退出商品流通与服务领域,社会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民营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不断出现,商品品种多样,数量充足。山丹商业由以往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至2013年,全县国有和供销、集体、商业企业全部完成改制,职工身份全部置换。
  第一章 交易场所
  第一节 集贸市场
  乡村集市 改革开放前,全县农村集市大都处于萎缩状态,只有一些小型的农副产品交换。包产到户后,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集市逐步活泛起来并形成集市。至2013年,全县形成大的乡村集市7个:霍城镇集市(每月1、2、3、19、20、21日赶集)、大马营乡花寨集市(每月13、14、15日赶集)、东乐乡集市(每月10、20、30日赶集)、位奇镇集市(每月8、9日赶集,可容纳130多个摊位),陈户乡范营村集市(每月10、11、12日赶集)、崖头村集市(每月16、17、18日赶集)、新河集市(每月4、5、6日赶集)。赶集期间,商贩沿街设摊,民众赶集购物,人车熙攘、热闹异常,成为重要的物资交流和民俗活动场所。
  霍城集贸市场 霍城镇南靠军马三场,西与民乐县民联乡相邻,北与李桥乡接壤。霍城集贸市场是山丹县最大的乡镇集市。1982年后,经过不断建设,形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以小商品、服装、摩托车修理、建材等为主的综合性市场。后建成西关村临街两层市场楼和东关供销社市场,形成东西两个大型商贸市场,从业人员200多人,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万元,集镇初具规模。1999年6月撤乡建镇,将原来的赶集日由农历初五、初十改为阳历每月1、2、3日,市场繁荣。2008年,恒达粮油收储公司投资250万元,建成上宅下店商铺35套2112平方米的霍城物流储运中心,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上缴税收5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300多家600多人,商品种类有12大类1000多个品种。完善集市基础
  设施,投资680万元新建四级客运站、加油站、卫生院门诊楼、派出所、信用社、工商所、收储站、人寿营销服务部等机关单位。2011年,镇上筹资202万元,经营户自筹250万元,进行西关农贸市场二期改造,新建商铺36间3420平方米,交易大棚2座1000平方米,停车场1处300平方米,标准水冲式厕所1座;购置交易大棚标准式柜台售架100节;硬化场地3920平方米,可容纳个体户122户,年交易额3100万元。
  范营集贸市场 范营集贸市场位于李桥、老军、大马营、位奇、陈户5个乡镇交界处,陈花公路中段,东连寺沟村,西接孙营村,距山丹县城28公里。形成之初,商业规模小,门点分布零散。1996年,由致富能人陈永琳等人筹资建成商业门点21间,采取租赁经营形式,引导商贸流通。2006年建成建筑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带动群众新建商业门点22间500多平方米。2008年建成20间门面的步行街,市场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加,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最大的村级集贸市场,拥有市场门点236个,零散摊位60多个,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成为集百货经营、副食、建材、饮食、农产品加工收购、缝纫、运输、医疗、网络通信等行业为主的综合农贸市场,吸引周边10多个村的群众和张掖、武威、永昌等地商贾往来贸易,从业人员五六百人,其中范营村300余人,占该村总人口的15%。年营业额300万元左右,上缴税金10万元,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2009年新建两层商贸楼,硬化经营场地4438平方米,搭建2座交易大棚,硬化道路600米,新建公共厕所1座,增加篮球场、体育器材等公益服务设施,市场改扩建总投资325.5万元。2013年交易额达52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批零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
  城区专业市场 城区市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工业品市场、建材家具市场、城东物流中心等10余家专业市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
  工业品市场 1989年5月,投资113万元(个体户集资65万元,工商局出资33万元,银行贷款15万元)修建工业品市场,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主要经营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各种布料等。
  建材家具市场 1995年,在原东门车马店旧址基础上,投资38万元,修建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的建材家具市场,建成营业用房50间,修建商品交易棚1008平方米,市场年销售额500万元。
  南关综合市场 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和个体工商户筹资方式,投资800万元建设南关农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粮油、蔬菜、瓜果、餐饮、百货批发零售等10多个行业为主的综合农贸市场。市场占地面积1734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86平方米,共有固定摊位390个,临时摊位30个,从业人员1560人,带动就业5200多人。2011年,为解决商贩以路、巷为市经营,市场管理混乱、环境卫生差、居民买菜难等问题,清泉镇投资56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新市场,划分为粮油、蔬菜、瓜果批发、零售经营区;饮食服务及夜市小吃区;钉鞋、台球娱乐区等功能区。建成市场砖混商铺110间,交易大棚2座1600平方米,交易平台320个,硬化场地4000平方米,铺设上下水管道8公里。新增改造营业面积3260平方米、铺面156个,增加就业人数650人,新增年交易额900万元。至2012年,市场年度交易额达1.56亿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
  批发市场 2013年有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13家,其中乡村7家:东乐乡兴乐农贸市场、陈户乡范营农贸市场、陈户乡岸头农贸市场、大马营乡花寨农贸市场、霍城镇西关农贸市场、老军乡农贸市场、位奇镇农贸市场;城区6家:工业品市场、建材家具市场、南关综合市场、东门活畜禽交易市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果蔬综合交易市场。另有蔬菜批发市场2家。城区批发市场同时也是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
  庙会市场 以群众传统的赶庙会习俗为主,形成3个规模较大的庙会市场,即农历三月十八的阴骘寺、农历“四月四”的大佛寺、农历“六月六”的钟山寺庙会市场。
  大佛寺地处县城以西5公里处,在清泉镇清泉村,东靠祁店水库,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佛开光后,得力于政府引导,庙会渐成规模和气候,加之大佛寺依山傍水,注重树木种植,佛山广场、滴水观音等景点相继建成,每年农历四月四日这一天,沿街服装、百货、饮食等摊点鳞次栉比,游客众多。
  “六月六”是山丹最为炎热的时期,焉支山古松苍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天气凉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地处焉支山山顶的钟山寺香烟缭绕,沿路帐篷遍布,摊点林立,各式小商品琳琅满目,山丹及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香客赴钟山寺进香拜佛、避暑纳凉、旅游观光,人山人海,庙会市场规模盛大。
  第二节 商业网点
  20世纪90年代县百货公司改制后,商业零售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县城形成中百商场、商贸中心、龙首商场、东街百货大楼等小规模超市性质的经营业态,商品齐全,种类繁多,门店数量成倍增长。县外实力型零售企业开始向县域延伸,形成规模超市。2005年底,兰州华东商贸公司建成山丹华东超市,为山丹县首家大中型超市。后张掖新乐超市进驻山丹,设立南关店、北环路店,建成福乐购物广场等。2010年后,本县零售商福乐购物广场、华东商贸公司被定为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华东商贸公司形成直营超市5家,福乐购物广场形成直营超市3家,新乐超市亦形成直营超市多家,基本覆盖城区各主要街巷和居民聚集区。至2013年,县城有大中型超市16家,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开放式经营超市8家,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华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5年12月30日,注册资本1500万元,营业面积16000平方米,总资产3070万元,是辖区内最大的商贸流通骨干企业,被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公司通过自营直营、商业网点配送等经营方式,形成自营店6家、直营店10家、商品配送网点60家,从业人员360人(下岗再就业人员占40%),年配送营业额6500万元。公司日用品配送中心位于城东淀粉厂内,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分三期建设。2012年一期投资509.79万元,建成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仓库及商品展示大厅,购置托盘、货架等设备,配套配送车辆6辆,配送中心配送业务正常,配送商品丰富。二期总投资600万元,建设1500平方米恒温库及冷链库,2013年10月投入使用。配送周边80多家农家店,年配送额1200万元。投资434万元新建的乡镇商贸服务中心位于李桥乡政府北段,占地1900平方米,新建超市450平方米,配送库房330平方米。三期正在建设中。
  福乐购物广场 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规模商流企业,资产总额4685万元,主营百货、文化用品、针织、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被省卫生厅评为“A级企业”、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2013年投资1100万元,建成福乐购物广场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新建1000平方米标准化日用消费品储备库,购置厢式配送货车、冷藏车等配套设施设备,为全县农家店提供服务。
  2013年全县有商业网点3600多家,其中连锁经营企业2家(新乐超市、华东超市),配送中心3个(华东日用品配送中心、福乐购物广场南大街配送中心、张掖国际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小型超市、便利店2300多家,生鲜水产店36家,蔬菜直销店8家,蔬菜水果店70多家,美容美发店150多家,其他服务业670多家,营业面积近50万平方米。昌泰、青年、胜利、隍庙4条商业步行街营业额10亿元以上,年利润860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
  第二章 商品贸易
  第一节 粮油流通
  粮油市场管理 1950年3月设粮食局,负责公粮征收,管理粮油交易及市场价格。1979年设粮油转运站,次年设议价粮油购销站。1989—1992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逐步出现了粮食收购价格低、粮油购销价格倒挂、财政补贴不到位、粮食企业包袱沉重等情况。粮食购销由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经营,不允许私人搞批发。夏粮收购季节,县政府抽调工商、粮食、公安等部门人员进行粮油市场检查管理,并在东乐和丰城堡设粮食检查卡,禁止违规粮油出境。为解决“卖粮难”问题,县粮食局要求在完成定购任务的前提下组织议价粮食收购,不限收拒收。1992年8月,成立山丹县粮油工贸公司,加大粮食收购力度,满足农民出售余粮要求。1993年8月,年产白酒200吨的山丹酒厂建成投产,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增强。1993—1997年,粮油市场打破国有粮食企业独家经营局面,粮食销售价格全面放开,粮油经营向商品化、市场化迈进。1998年,建起省、地、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网络,农村粮食收购主要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严禁私商和其他企业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粮食加工、饲料、制药等用粮单位可以委托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原料用粮,但只限自用,不准倒卖;其他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单位必须到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购买。工商部门会同粮食部门对粮食收储企业和粮食加工、饲料、制药等用粮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签发“粮食准购证”和“粮食委托代购证”,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并实施粮食行政执法。1999年,县上给甘肃省粮食局中转储备库、城关粮食仓库和东乐等8个粮油收储站颁发“粮食收购资格证”,有效期为两年。2001年全县遭受60年未遇特大干旱,次年3月为各乡镇和中牧山丹马场借出小麦725万公斤。由粮油工贸公司生产、粮油收储
  总公司监制并经销的“山丹花”牌小麦粉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面”称号。城关粮库成为张掖地区军粮供应站山丹代理部,承担驻地官兵、武警部队、消防大队等部队军粮供应任务。
  2003年1月开始向全县退耕还林(草)农户供应补助粮食,至年底供应小麦19463吨、玉米4057吨。下半年,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多年来粮食市场疲软、价格低迷状况得到改善。2004年,全省粮食收购不再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计划内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按每公斤粮食1.40元折算,直接补助退耕户,全县下发粮食直补款85.6万元。同年5月,制定全县粮食应急预案,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监测和预警。2005年对粮食财务挂账进行清理,确认1998年6月1日以来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1924万元,从企业剥离,由粮食局集中统一管理。同年,县粮食局首次为符合条件的17家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和个人颁发粮食收购许可证,其中国有粮食企业10家:粮油收储总公司,城关粮库,东乐、位奇、李桥、霍城、陈户、马营收储站,粮油收储总公司购销部,山丹马场丹马油脂公司;民营企业6家:瑞源啤酒原料公司、粮油工贸公司、兰清粮油加工厂、山丹芊坤农副产品购销公司、元力面粉加工公司、东旭面粉加工公司;个体户1家:恒源农副产品经销部。2007年,成立山丹县粮食监督检查大队,加大对全县粮食市场的执法检查。2008年,受上年大麦价格上扬影响,粮食流通市场中出现大麦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现象,通过执法检查,对2家经营者做出停止收购、责令整改的处罚。
  粮油储备 为确保县域粮食安全,2006年8月首次建立3000吨的县级储备小麦。2009年建立成品粮应急储备322吨,其中面粉257吨,大米65吨。2010年增加县级储备小麦500吨。2011年,建立县级储备食用油120吨,由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具体承担,县政府按期拨付各项费用。
  为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2011年争取国家补助资金7.5万元,县财政配套7.5万元,农户自筹10万元,首批为500户农户配备单仓容量1000公斤,具备防潮、防鼠、防虫且安放方便的彩钢储粮仓。2012—2013年,由于多种因素,该项目暂时中断。
  第二节 粮食企业改革
  1989年,粮食局所属企业有面粉厂、榨油厂、饲料厂3家加工企业和城关仓库、城关粮站、议价粮油购销站、粮油转运站,另有东乐、位奇、李桥、花寨、霍城、马营、新河、老军粮食管理所,全系统有职工337人。到1997年,全县粮食系统有国有粮食企业19户,职工736人。其中,流通企业12户:城关粮食仓库,东乐、位奇、霍城、李桥、花寨、马营、新河、老军粮管所,粮油议价公司、城关粮站和粮油贸易批发市场;加工企业5户:油脂厂、面粉厂、饲料厂、酒厂和食品加工厂;其他企业2户:粮油服务公司、汽车队。
  1998年5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始。食品加工厂并入酒厂,粮油服务公司并入城镇粮油供应公司,面粉厂、饲料厂、城关粮站、酒厂、油脂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9年成立县粮油收储总公司,注销9个基层收储企业法人资格,将乡镇粮管所更名为粮油收储站,进行账务合并,理顺管理体制,在张掖地区率先实现一县一公司。2001年5月1日起取消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
  1999—2001年,粮食局所属粮油工贸有限公司、饲料有限公司、城镇粮油供应公司、兰池酒业食品公司等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568名职工身份全部置换。
  2006年开展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粮油收储总公司改制成国有独资的山丹县恒达粮油收储
  有限责任公司,由县粮食局实施监管。对粮油收储总公司在册的158名职工身份进行全员置换:6人内部退养,发放基本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余152人置换身份,解除原有劳动关系,并按每个工龄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移交社保部门,享受失业人员待遇。对不愿离岗的72名职工,由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全部返聘上岗。县政府成立粮食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对粮食系统国有资产有效监管。至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粮食企业逐渐步入市场化轨道。
  2008年,恒达粮油收储公司利用霍城镇小城镇规划的有利时机,改造霍城收储站铺面,投资250万元建成上宅下店结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霍城物流储运中心。2009年投资360万元新建城东物流储运中心。按照县政府“退城入郊”的要求,2011年,将恒达粮油收储公司所属城关仓库整体公开拍卖,新上投资3188万元的山丹县中心粮库建设项目,2012年5月公开招标建设,次年9月竣工。该项目占地面积27559平方米,建成平房仓5幢,每幢库容5000吨,总库容2.5万吨;500吨食用油储备罐10个,总容量5000吨;恒温保鲜库1栋,容量2000吨;成品粮、器材库1栋,总容量700吨,并配备电子测温、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先进保粮设施,改善粮食仓储设施陈旧落后局面。
  第三节 综合贸易经营
  副食品经营 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主要副食品如白糖、红糖、奶粉、猪肉等均凭票供应。县糖业烟酒公司、蔬菜公司为县内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经营单位,担负三级批发职能,主营食品类、罐头类、干果类、奶粉类、调味品类、水果类、糖果类等商品,其中白糖、奶粉等商品以计划调拨为主。1986年后,绝大部分副食品放开经营,只有豆制品、粉丝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初,副食品供应全部放开,凭票供应历史结束。20世纪90年代中期,副食品供应渠道拓宽,三级批发职能取消。
  专营商品 物资经营实行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营管理体制。1992年后,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物资供应全面放开,金属材料取消计划供应。1998年初国有主营公司改制,公退民进,统计部门不再统计物资消费量,经营的品种主要有水泥、石料、黄沙、油毡、沥青、平板玻璃、白矾石、有色瓷砖、防水剂、耐火材料、玻璃钢瓦、浴缸、钙塑板等,其中水泥属国家统配物资。建筑材料销售过程中,物资部门和专业公司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强化管理、杜绝漏洞,并根据不同品种的货源和市场需求,对计划外采购的物资,在保证县内需要的原则下灵活销售。1993年建筑材料市场完全放开。
  农副产品流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县形成多家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实行管办脱钩。至2008年,县城和各乡镇新建的各类市场分别由政府、业主、市场经营户共同集资、共同筹划建设,总数达17个,投入使用的市场面积达3.6万平方米。将马铃薯种植协会、啤酒大麦协会、牛羊养殖贩运协会经纪人作为重点扶持发展对象,增强农副产品商品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工商部门建立登记快速通道,放宽农村经纪人登记条件,并做好季节性临时性经营注册登记;实行“零”收费制度,对申请注册个体、私营经纪人免收登记、工本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专业经纪人培训,培训农村经纪人120人;建立规范的农村经纪人管理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2013年县内证照齐全、运作规范、长年经营的农村经纪人达96户,开展季节性临时性经营的3000多人,承担着县内10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亩啤酒大麦、6万亩油料、3万亩亚麻、12万头(只)牛羊外销任务,被称为市场“能人”、政府“红人”、农民“恩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外经外贸 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发展相关政策,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扶持企业发展。2013年全县共有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9家,具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家,主要出口硅铁、硅锰等产品,外贸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山丹县宇泰境外劳务输出公司取得对外劳务输出经营资格,向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输转劳务。成立山丹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与国内外派劳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保证外派公司质量和效益。
  第四节 商贸企业改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商贸逐步兴起,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巨大冲击力,民营商贸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占据商贸市场。1996年后,国营、集体商贸和餐饮服务业陆续被私营商贸流通取代。至1998年,个体商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遍布全县城乡。进入21世纪,民营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不断出现,经营方式和经营设施日渐更新。商品品种多样、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经营灵活,正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产生活需要。2013年全县形成各类商业流通网点3800户,专业合作社29个,住宿44家,餐饮139家,家畜定点屠宰企业5户,出口企业5户,注册资金830万元,年经营额2.5亿元。“民进公退”的形势促使国营、集体商贸企业必须通过改革,解决职工的生活生存问题。2000年成立山丹县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按照“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要求,对商贸流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商业局所属企业8户,供销社所属企业13户,粮油商贸企业4户,物资供应企业1户,二轻局所属企业1户。通过改制,完成产权转让8户,股份制改造1户,破产解体5户,置换职工身份12户。改制工作于2010年结束。
  商贸企业改制涉及资产总额1.1亿元,涉及在册职工1224人,其中置换身份1023人。改制时发放工龄补偿金384万元;内退安置145人,预留内退职工生活费、“四金”72.5万元,并人均预交10年的医疗保险费,社会化费用全部缴清;其他人员安置:5名离休人员、40名退休人员、28名供养人员的各类费用全部算清,预留资金移交企业主管部门,按月发放。职工股金、集资款、欠发的工资退转,并还清了企业负债,解决了遗留问题。
  第三章 供销贸易
  1952年成立山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资金由农民入股,每人最少一股,多者不限;无钱以羊等牲畜作价抵股(现在农户还有股票)。1955年、1963年召开第一、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名称、隶属多次变更、调整。1983年复名为山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同年4月召开第三次社员代表大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3年,供销合作社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对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78年后,全县各级供销合作社改“官”办为“民”办,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大力开展系列化服务,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供销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期。1988年兴办人造毛皮厂、综合加工厂、铝镁粉加工厂等社办企业,从业人员130人,产值440万元。同年11月新建1657平方米的龙首商场,营业面积697平方米。
  1989年,全县共有8个基层社,4个社办企业,各类机构网点183个,职工510人;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720万元,实现利税89万元。同年起,对所属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经理(主任)负责制;对地处边远地区的小型基层门市部实行租赁经营。1990年后,相继在城区建起龙首商场二期、供销大厦、副食商场等大中型零售商业,增加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
  1993年5月推行“社有自营”承包经营改革,独立核算单位由11个发展到14个,承包门店由55个扩大到75个,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到1995年,全县供销社城区网点经营面积达5万平方米,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供销社商品销售总额达2392万元,利润17万元,社员总数9965户,股金总额149万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4个,入社社员1万户。
  1996年后,国内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供销社体制不顺、机制僵化、包袱沉重等原因,基层社和社属企业困难加剧;加之企业改制,资产处置,人员分流,业务萎缩等因素,供销社发展进入低谷。至1999年,经济包袱达1453.8万元。1999年全县供销社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37万元,盈亏相抵亏损117万元,亏损单位、亏损额分别为9家和178万元,亏损企业面达64%。至年底,全县供销社经济包袱总额达2688万元。
  从2000年开始,东乐、位奇、新河、花寨、马营、李桥、霍城7个基层供销社实行以社有资产置换职工身份的办法对企业进行改制。2002年、2003年、2006年,分别对农副公司、废旧公司、生资公司、工业品公司、供销大厦职工置换身份,全系统共置换职工身份202人,办理内退28人,兑付置换补偿金255.7万元。
  2006年后,城乡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便民店、农家店。依托本县丰富的资源优势,从日用消费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农产品加工逐渐延伸到物流配送、种植养殖、土地流转、特色农业等领域,供销社成为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
  2013年全县供销社有县级公司5个,基层社7个,专业合作社21家,专业协会2个,综合服务网点85个,庄稼医院10家,农家店、便民店244个,在职职工86人,从业人员500人。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5亿元,农产品购进8966万元,实现利润108.5万元,废旧物资回收879万元,供应各类化肥1.86吨,农膜113吨,农药59吨,项目建设投资额1380万元,招商引资880万元。
  第二节 供销组织
  1979年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为县政府直属经济组织,经费来源为同级供销社所属企业税前列支。2005年被确定为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由财政全额拨付。2007年核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编制11人,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基层供销社 1989年有基层供销合作社8家,网点163个,承担全县农副产品收购、农资供应、废旧物资收购及农村日用生活用品销售的重要职能,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络遍布全县乡村,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供销社一条街,在农村商品流通中所占份额在80%以上。1988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户的出现,村级64家“双代店”(代购代销店)退出基层供销合作社。
  1993年5月基层供销社推行“社有自营”承包经营的改革,全系统所有零售门店均实行承包经营。由于体制不顺、包袱沉重等原因,基层社困难加剧,到1999年底,8家基层社全部亏损,经济包袱达1201万元。2001年老军供销社破产,人员全部分流。除东乐、花寨供销社有部分资产外,其他基层供销社均为“空壳”社。2007-2009年,对花寨、霍城、新河3家基层供销社进行恢复重建,对东乐、位奇、李桥、马营4家基层社进行规范,新建5个村级服务网点,对原有30个基层网点进行改造规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至2013年,全县有基层供销社7家,综合服务网点65家,农家店、便民店244家,直接组建专业合作社10家,从业人员350人,基层社总销售达6702万元,利润37.5万元。
  社属企业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1955年成立铁木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更名为农具厂,1976年业务重组,由经理部更名为山丹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主要经营中小农具、化肥、农药、农膜等。1996年托管综合信托贸易公司。2003年企业改制后主要业务由其他公司经营。
  农副日杂公司 1976年成立,设收购站、棉花加工厂。主要经营畜产品、农副产品、日杂用品、副食品、调味品等。1984年收购站与公司脱离,划归畜产品购销公司经营。1989年棉花加工厂关停。1996年在原有营业场地的基础上,投资430万元新建的6600平方米的供销大厦投入使用,2002年改制后业务萎缩,2005年起投资房地产经营。
  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1984年收购站从农副日杂公司脱离,成立废旧公司、畜产品购销公司,并和清泉供销社合并,一套人员,对外三个牌子。1988年,由于管理疏漏,收购土羊毛37万公斤,造成损失89万元。1996年畜产品购销公司、清泉供销社注销。1997年11月企业改制,更名为山丹县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进行新一轮改制,人员分流,业务由收购点进行。
  工贸公司 前身为山丹县龙首商场。1994年从贸易信托公司划出成立工业品公司,下设招待所。为拓展业务,1996年更名为山丹县工贸公司,2003年企业改制后人员分流,资产处置,只保留企业名称。
  人造毛皮厂 1988年投资114万元兴办人造毛皮厂,新招收工人105人(农民合同工68人)。由于技术含量低、成本高,造成产品严重积压,负债经营,于1996年11月宣告破产。
  碧原蜂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山丹县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依托本地蜂蜜资源优势与大连华乐蜂业公司合资筹建蜂蜜加工厂进行代加工。2001年组建碧原蜂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正式注册成立。2006年建成3000吨成品蜂蜜生产线和600吨包装车间。2008年二期工程开始建设。2012年新厂区建成投入使用。
  专业合作社 1952年成立铁木器生产合作社。1996年全县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0家。2005年,通过领办、参股、引办等办法巩固专业合作社11家。到2013年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18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入社社员899人;筹资额2619万元,涉及种植业、养殖、农资购销、农副产品购销等行业。山丹花农业服务专业合作2010年获全省“优秀专业合作社”称号,旭辉农业专业合作2011年获山丹县彩色马铃薯引种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张掖市“优秀专业合作社”“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供应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营业务,品种主要有化肥、农药、农膜、农药器械、中小农具等。1988年9月后,化肥、农药、农膜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由供销社农资部门经营,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准经销。1989年,全县供销社完成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483万元,销售化肥1300吨,农药5.6吨,农膜30吨,各种农具8800件。此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逐年增多。
  1994年8月,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专营政策结束。1995年后,由于农药、农膜供过于求,不再实行专营政策,农药、农膜全部实行市场调节。除供销社主营、工厂自销和农口单位经营外,一些个体单位也陆续经营。1999年起,化肥出厂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化肥零售价格放开。
  农副产品收购 农副产品的收购与推销,是供销合作社两大基本业务之一。过去受国家委托,实行代购代销,主要经营土特产品、小杂粮、油渣等。实行多种生产责任制后,给农村的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的购销带来新变化。收购的大综农产品主要有啤酒大麦、蜂蜜及蜂产品、彩色马铃薯及特色农产品、洋葱、中药材等。1989年农产品收购突破1千万元,随后逐年增长。2000年国务院把发菜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固沙植物,禁止采集和销售。
  近年来,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功能等途径,发展农产品购销业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到2013年,农产品购销达9361万元。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日用消费品经营 主要包括火柴、食糖、卷烟、酒、布匹、针织、服装、鞋帽、洗涤用品、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五金产品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1980年以前政府分配,凭票供应。1988年后“三大件”普及每个家庭,其他日用消费品完全能满足群众生活需要。1996年全县供销社日用消费品经营额4819万元。1999年开始放开市场,供销社业务萎缩,经营额2337万元。2000年后随着供销社改制,日用消费品经营逐步萎缩,批发业务取消。
  烟花爆竹供应 烟花爆竹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一直实行较为严格的经营管理政策。1988年以来,烟花爆竹的批发业务统一由供销社的农副日杂公司经营,并实行从国家定点生产企业进货制度。零售网点须核发烟花爆竹临时销售许可证,并从农副日杂公司进货。2007年,批发烟花爆竹准入条件提高,批发业务取消。
  废旧物资回收 20世纪80年代前回收的废旧物资主要是废旧金属、废橡胶、废纸、废棉、破布、猪鬃、杂骨等。1988年,废旧有色金属的经营业务和购销价格放开,不再实行计划管理。1989年,废旧钢铁、有色金属由供销社负责统一收购,并组织实施调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准收购,不准进入市场交易。20世纪90年代,传统废旧钢铁、有色金属保持经营,但废橡胶、废纸、废棉、破布、猪鬃、杂骨等三类废旧物资等放弃收购。此时,国家对废旧物资行业实行减免税收的扶持政策。
  1994年后,废旧物资市场基本放开,但经营单位或个人必须具有公安部门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方可经营。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
  日用工业品经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用工业品商业供应逐渐向市场化转变,取消部分商品凭票供应制度,原由计划调拨、实行票证制供应的小件日用品如火柴、肥皂、棉布、棉纱等品种取消票证购买。日用工业商品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进货渠道实行垂直管理,上承省、市一、二级批发供应站,下供城乡基层供销社、商场、商店、商业综合公司。县百货公司作为日用工业品流通环节的三级批发机构,下设家电、钟表、缝纫机、日用百货、洗涤化妆品、文化用品、针织服装、鞋帽等专业批发部;五金公司设有五金、家电、交电、化工批发部。20世纪90年代初,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电视机等成为百姓的必备日用品,计划经济凭票凭证供应成为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企业公退民进,计划经济逐步萎缩,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国营日用工业品批发业全部退出市场。
  第四章 饮食业 服务业
  第一节 饮食业
  民国初年,县城设私营饭馆七八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兰新公路通车,私营饮食业发展到20余家,多数设在县城东门外、东街、南街。1955年全县有私营饭馆和饮食业摊贩80户,从业109人。1980年,国营饭馆增加到5家,从业48人。1988年,全县饮食业发展到358户,从业664人(全民2户37人,集体7户20人,个体349户607人)。
  规模酒楼 1985年8月,山丹县粮食局职工梁茂书承包本单位招待所,开始对外经营,是县城改革开放后最早办起的民营招待所。后服务公司职工吉万华承包单位所在的大众食堂。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生意好,梁茂书停薪留职,于1995年建起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悦来酒楼(两层),是县城建起的最早的民营酒楼之一。此后,在工商、商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办酒店、餐厅快速发展起来,山丹宾馆职工周保国等人办起的丹城酒家是其中的佼佼者。到2013年,县内从事餐饮服务业门店达8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可承办酒席的有山丹宾馆、邮苑大酒店、博兴酒店、鑫海源大酒店、沁园春大酒店、北苑酒楼、华瑞酒楼、金狮麟、红辣椒、川味王、北大山庄、博美盛宴、银海美食园、艾黎国际大酒店等14家。
  评等定级 组织开展企业评等定级、餐饮品点认定、美食节展销评等活动,引领餐饮业坚持面向大众、突出自身特色、依托理念消费,着力发展大众特色餐饮,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提供基础支撑。邮苑大酒店、焉支山庄、鑫海源大酒店、沁园春大酒店、山丹宾馆、东亚大酒店6家酒店被张掖市饮食服务业评等定级委员会授予甲级餐饮企业、甲级生态美食园、特色美食店等不同等级餐饮店,推动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名优小吃评选 引导餐饮企业参与甘肃名优风味小吃、金张掖名宴、金张掖名优小吃等系列展评活动,提高餐饮质量,创建餐饮品牌,注重发展特色餐饮。山丹特色小吃铁板炒拨拉等获“甘肃名小吃”称号,特色面食狗舌头、窝酥子获“甘肃名点”称号,12个特色小吃参加金张掖名宴、名小吃的评定,7种特色菜点(萝卜酥、玻璃黄参、炝地耳、炒羊杂、老凉菜、东乡土豆片、铁板羊筏子)被评为金张掖名小吃。伊品山庄牛肉拨鱼子、羊肉垫卷子被甘肃省商务厅评为“特色名优小吃”。
  第二节 服务业
  1989年前后,山丹服务业主要有理发、旅社、照相、澡堂、刻字、自行车及日用品修理等。2000年后,美容美发、沐浴桑拿、洗头洗足、电脑打印、维修装潢、网吧舞厅、家政服务、KTV歌房、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13年,全县有社会服务业营业机构820家。
  住宿业民国初年,县城有私营车马店八九家,集中于南关。民国后期发展到12家。1957年组成公私合营旅店,在县城东街建成新民旅社,下属5个车马店。1970年新建东门、火车站旅社,拆除土炕、设床铺。1988年国营旅店发展到3家,从业14人;合作旅店1家,从业6人。非商业部门办旅店3家,从业22人;个体旅店27家,从业34人。
  1954年成立县人民政府招待所,1993年5月更名为山丹宾馆,是全县唯一一家国有宾馆。1997年6月确定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归政府办管理。2010年6月机构改革后被确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5人。2013年有在职职工58人,工作人员56人(客房部35人、餐饮部11人、后勤10人)。山丹宾馆以对外经营为主,内设接待科,兼办内部接待。宾馆营业面积13144.5平方米,停车场1200平方米,客房部有接待楼2栋,80间不同标准和价位的客房,餐饮部有大小会议室、餐厅3个,包厢10间,餐位400个,能承接各类会议、宴会、酒席和旅游团队用餐。2013年完成营业总额622万元。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逐年增加,客房入住率不断提高。2012年组织全县28户宾馆开展标准化评等定级工作,阳光宾馆、忆家宾馆、祥瑞宾馆、盛隆宾馆获得张掖市酒店酒家等级评定委员会等级认定。
  美容美发业 1989年,全县有理发店18家,从业人员36人,其中国营3家13人,集体1家7人,个体14家16人,新增化学烫发、染发。2005年前后,美容美发服务项目增多,能提供理、染、烫各种花色发型、面部皮肤护理、增白、祛斑、文眉、漂唇及瘦身减肥、保健按摩等服务。至2013年,全县有美容美发店150多家,从业人员七八百人。
  照相业 1989年,有国营照相馆3个,从业人员12人,增设彩照的冲洗、放大。个体摄影18户,从业人员23人。2013年,全县摄影业由纪念性、实用性向艺术性、个性化、装饰化发展。组织开展人体摄影评等定级,经典龙摄影店、巴黎春天婚纱摄影服务部、丽都婚纱影楼、富士摄影冲印中心被评为市级星级人像摄影店。
  沐浴业 1973年,县服务公司在县城东南新建浴池,设男盆池8个,女盆池3个,女淋浴2个,床铺30位。1983年拆除。此后县城内只有山丹水泥总厂、清泉水泥厂等厂矿企业自设浴池。随着住宅条件的改善,单位、国有企业浴池逐步停业,只有长城新村等平房区仍有少量私人浴池继续经营。2013年前后,沐浴业由清洁型向健身型、享受型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