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编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810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编 工业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30
页码: 379-4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9-2013年山丹县工业发展历史和沿革情况,主要介绍了工业规模、工业效益、企业改革、采矿业、冶炼、化工、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山丹手工业历史悠久。西汉开始烧制青砖、陶器;隋唐时期铸造业、铁器生产发展较快;元代开始采煤用煤;明代手工业较为发达,有陶瓷、采矿、榨油、铁木器制作、皮毛加工等;清代放宽对手工业者的限制,采煤、冶炼、烧石炭、烧砖瓦等有了一定发展,年采煤量在6000吨左右,年加工火硝5000公斤。
  1943年,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建有半工半读的小型实验实习工厂,有纺织、制鞋、印染、陶瓷,以及煤炭开采、造纸、皮革制作等工艺,学校用汽车带动60千瓦发电机发电(后改用蒸汽机),为县内有电之始。
  1949—2013年,山丹地方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改造转型、徘徊前进、恢复发展、全面提升四个阶段。1950年10月成立山丹县工商联合会,1952年全县手工业产值达26.8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4%,1956年全县手工业从业人数达606户1390人。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全县办起大小厂矿5419户(全民所有制企业67户、社办工业5352户)。1960年开始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山丹焦化厂、山丹铁厂等企业停产。到1964年,只保留县属农具修造厂、陶瓷厂等18户企业(全民所有制8户、集体所有制10户)。1970年恢复焦化、耐火、玻璃、水泥等的生产,其中省、地所属企业的建成投产,带动县属企业发展,1979年,炭黑厂等相继建成投产。1978年,开始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整全县工业布局。羊虎沟煤矿、石湾子煤矿、山丹磷肥厂、山丹榨油厂等国有企业和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等社办“五小企业”(小煤矿、小水泥、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相继建成。到1989年,全县有工业企业51户(国营12户、二轻6户、乡镇企业33户)。
  1999—2013年,在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供销二轻企业中推行以“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25户国有工商企业、25户供销、二轻企业,113户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逐步转由个人经营。开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旋窑生产线、黑山铁矿、高原龙羊肉系列产品加工、瑞源啤酒麦芽生产线等一批骨干项目。全县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达4个(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水泥,4×22500KVA硅锰合金,金山3万吨啤酒麦芽,16000吨工业硫化钠、12000吨硫化系列染料和年产400吨二氨基甲苯),上百万元的项目达6个(年产9万吨精金粉,2万吨面粉,各类钢筋混凝土管道50公里、PVC、PE新型节水管道3000吨,瑞源2万吨麦芽,恒泰炉料年产2.5万吨铁合金、1.5万吨中低碳锰铁,恒昌2万吨耐火材料),各类工业企业达97户。
  第一章 工业规模 工业效益
  第一节 工业构成及规模
  1989年,全县有工业企业51户(国营12户、二轻6户、乡镇企业33户)。采矿、冶炼企业有山丹煤矿、羊虎沟煤矿、石湾子煤矿、新河煤矿、青井子磷矿、炼铁厂、硅铁厂、焦化厂、东水泉煤矿;化工企业有磷肥厂(后改名为龙首化工厂)、炭黑厂、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机械制造企业有农修厂、五金厂、车修厂;食品加工业有面粉厂、榨油厂、食品厂、粉丝厂、酒厂、饲料厂、饮料厂;建材企业有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清泉石灰厂、位奇水泥厂、清泉轧钢厂及陶瓷、玻璃、印刷等企业。
  到1995年,通过争取国家投资、企业自筹等形式,建成塞乡酒厂、福利水泥厂、毛皮厂、自动门窗厂和年产2000吨石油泥浆助剂、年产10吨三氟硝基苯、年产6万吨井湾煤矿井、年产10万平方米玻璃纤维等的企业和项目(生产线)。
  1996—2004年,通过盘活现有资产,启动民间资本,对外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投入等办法,融资5亿元,建成投资上千万元、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项目(生产线)16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山泥(集团)年产3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同翔铁合金公司(后更名为甘肃山丹腾达西铁冶金公司)4×12500KVA硅锰合金,金山啤酒原料公司3万吨啤酒麦芽,宏定元化工公司1.2万吨硫化蓝染料、400吨二氨基甲苯,灿兴矿业公司9万吨精金粉,高原龙食品公司5000吨羊肉系列产品、3000吨冻干牛羊肉加工,丹马油脂公司1万吨精炼油。
  完成一般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线)20个,其中技术水平较高的有:腾达西铁公司铁合金除尘净化,长山子煤矿6万吨原煤矿井技改,东水泉1.6万吨高岭土系列产品加工,粮贸公司2万吨面粉,羊煤公司井湾煤矿改造,龙化公司年产1500吨低污荧光防塌润滑剂,焦化厂2号焦炉改造,马场复肥厂3000吨白磷肥技术改造。
  2005—2008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生产线)11个,其中到位资金较大的有:吉林东皇实业公司开发长山子煤田;广东客商组建绿丰脱水蔬菜厂,建设年产5万吨脱水蔬菜;辽宁客商投资收购东水泉煤矿;山西客商组建高原龙食品公司,开展畜禽肉系列产品深加工;江苏盐城金威麦芽公司组建金山啤酒麦芽公司;兰州物华矿业公司建设铁粉精选;甘肃武港食品公司投资建设生产啤酒麦芽;甘肃农垦组建芋兴粉业公司建设马铃薯全粉;福建客商组建山丹灿兴矿业公司,投资建设精金粉。四年落实到位资金近2.7亿元。这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为全县项目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寻求到资金、技术、人才支持。
  四年筹集资金3.68亿元,建成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生产线)15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芋兴粉业公司2万吨马铃薯全粉,青龙管道公司搬迁建设,东水泉煤矿30万吨草沟煤矿,中牧马场食品总公司年10万头(只)牛羊定点屠宰厂,恒泰公司70万吨洗煤生产线扩建,龙化公司搬迁扩建,丹马油脂公司5万吨精炼油,3万吨氮钾硅镁复混肥,清泉水泥厂技改、福利水泥厂技改等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促进能源、矿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崛起,形成20万吨铁矿采选和10万吨硅铁冶炼、10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能力,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20户。
  2009—2013年,全县建成工业企业97户,其中规模以上16户:国有工业企业3户(芋兴粉业公司、丹马油脂公司、张电山丹铁合金厂),集体工业企业1户(清泉水泥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2户。淘汰落后产能72万吨,建设工业项目30多项。引进陕西黄河矿业(集团)公司投资162亿元建设花草滩煤田,甘肃窑街煤电集团投资7亿元新建长山子煤矿,重庆啤酒集团投资7000万元新建金山啤酒原料公司年产5万吨麦芽生产线。
  第二节 工业经济效益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工业主导产业优势凸现,初步形成以煤炭开采、新型建材、冶炼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1989—1994年,全县工业经济成分主要以国营、集体和乡镇企业为主。为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经营方式逐步推广。
  1995年,全县工业实现产值26471万元、销售收入8628.2万元、利润264.6万元、上缴税金807万元,全部工业企业形成固定资产6754万元。
  1996—2004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3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2%,对财政收入贡献率46%,拉动GDP增长4.87个百分点,全县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亿元。
  2005—2008年,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超过8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实现利润年均增速达15%;工业产品自营出口创汇500万美元,打破了工业产品自营出口创汇零的纪录。
  2009—2013年,16户规模以上企业中,恒泰炉料公司、山泥(集团)、腾达西铁公司、宏定元化工公司、金山啤酒原料公司5户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7.89亿元,产值24.85亿元,工业增加值4.7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8亿元、税金3537.4万元。
  至2013年,煤炭产能达280万吨,年产值近8亿元;建材行业水泥产能达100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新型建材、商砼产能30万立方米,年产值0.9亿元;冶炼化工产能达12万吨,年产值6亿元;特色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近3亿元。
  第三节 工业园区建设
  1993年5月,县政府出台《山丹县工业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1995年6月,山丹县城北乡镇企业工业小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行使县级综合管理权,隶属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同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6年3月,设立省级开发区,更名为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2007年4月,更名为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9年6月,成立山丹县中小企业创业园,与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合署办公。被省工信委认定为2012年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工业园区形成下辖城北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园区和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三个分区。
  城北工业园区
  开发规划 位于县城东北,1995年规划建设,312国道、兰新铁路贯穿园区。1996年5月确定四至范围为:东西分别与焦化厂、福利水泥厂为界,南北分别与312国道和龙首山脚为界,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合51360亩),划分为工业区、工业开发新区、商贸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长远期发展预留区五个区域。2013年8月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对园区传统的煤电化工、建筑建材、冶炼制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等循环化改造,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1995—1999年,投入1390万元,整修砂石道路、修建柏油路,种植国槐和各类树木,打井提水、修筑高位水池、铺设输水管道,建成标志性建筑,修建供电开关站,架设输电线路、变压器、通讯塔,建成自动门生产、皮革加工、酸油加工、食用油加工、耐磨合金制造等项目。
  2000—2004年,修建防洪设施、桥梁、涵洞。建成山泥(集团)年产30万吨水泥旋窑生产线、高原龙食品公司年产2万吨肉制品生产线等骨干项目。
  2005—2009年,投资3775万元,完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企业项目(生产线)4个:慈莲洗煤公司年洗煤5万吨生产线、富农种业公司制种、鑫星彩钢、长城液化气站液化气贮灌。建设青龙管道水泥制管和龙化公司年产3000吨泥浆助剂生产线。
  2010—2013年,完成1.04公里道路施工设计和路基工程,敷设供水管网、架设供电线路、迁坟100多座。新建玉壶酒业公司年产500吨白酒、陆丰建材公司年产10万平方米加气块、丹城砼业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金源通矿业公司年产5万吨冷固球团、世达新型建材公司年产3000万块免烧砖、永福再生资源公司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尚丰节能公司年产2万辆电动车组装、青龙管道公司年产3000吨PVC管、PE管、星派伟业公司年加工25万平方米装饰板材、盛泰实业公司年加工3万平方米节能铝合金门窗加工等生产线。
  新型工业园区
  开发规划 2010年规划建设。东起东乐供水站,西至山丹县与甘州区交界处,南、北分别与兰新铁路和G30国家高速为界,东西长13.5公里,南北平均宽1.5公里,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合32266亩)。
  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2011—2012年,新建、硬化道路,铺设供水管网,建设防风绿化带,架设围栏,置换机井7眼,搬迁坟茔2600多座,掩埋架空光缆。2013年,建设绿色屏障区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10万株、新打配套机井3眼、新建1000立方米高位水池、安装滴灌管(带)网139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变压器,修建排洪渠、拦洪坝、架设网片围栏、修建办公设施。投资9000万元的110KV变电站开工建设。
  建成恒昌耐火材料公司年产5000吨耐火材料、山泥(集团)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丰源节水新材料公司年产6000吨PVC管材、3000吨PE管材、8000万米单翼迷宫式滴灌管(带)一期工程和巨翔保温材料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聚苯乙烯泡沫、4万平方米采光板等生产线项目。
  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
  开发规划 2011年1月,引进陕西黄河矿业(集团)公司注册成立甘肃丰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1.42亿元收购成都地奥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全部资产,重新启动花草滩煤田开发,开工建设年产90万吨原煤矿井,建设以煤炭开发、洗煤、煤焦化、煤矸石中煤发电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面积1500公顷,建成以清洁能源、冶炼化工、新型建材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开工建设年选洗精煤600万吨生产线、400万吨储运场、110KV变电站等项目。2013年,年产90万吨原煤矿井完成投资6.8亿元,主副井贯通,井下运输巷、车场、水仓、配电室等设施正在建设中。主副井提升机房、600万吨/年选煤厂、400万吨/年储运场、110KV变电站、综合办公楼等土建工程建成,生活区、职工宿舍楼、食堂等工程投入使用。区内新打生产生活用水机井6眼,敷设供水管网7.8公里,形成日供水能力1万吨。
  建设成效 至2013年,“一园三区”规划面积3000公顷,征用土地2850公顷,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1250公顷,批准企业用地530.6公顷。建成企业8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企业从业人员10320人,区内人口1.38万人。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7.05亿元(占全县GDP的20.2%)、工业增加值7.7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2%)、销售收入26.47亿元、主导产业产值19.11亿元(占全县主导产业产值的89%),同比增长19.02%、20.78%、30.38%和37.71%。
  第二章 企业改革
  1989年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立足全国企业改革形势的要求,全县上下探索适应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持续推进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4年,全县工业企业全面转换经营机制,推行以领导班子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第二阶段:1995—1999年,进行以公司制改革为重点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第三阶段:2000—2007年,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第一节 企业转型、股份制改造
  转换经营机制 1989—1994年,全县工业经济成分主要以国营、集体和乡镇企业为主。为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企业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县属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经营方式,在龙首化工厂、医药公司、运输公司、电力公司、印刷厂、羊虎沟煤矿、物资公司、榨油厂、面粉厂、食品厂、饲料厂、粮油供应公司、生资公司、服务公司、糖酒公司、农修厂、百货公司、陶瓷厂、炭黑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农副公司、信托公司、粮油议价公司、城关仓库和二轻经理部、玻纤厂、钟表社、裕隆服装厂、机修厂、木器厂、五金厂、车修厂32户国有、集体企业实行领导班子集体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经营体制改革;分配方式上,逐步实行岗位技能、产效挂钩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股份制改造 1995—1999年,对列入改制范围的39户县属国有、集体工交商贸企业(国有企业30户、二轻集体企业9户)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至1999年,完成改制40户,其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企业16户,抽资租赁经营的商流企业6户、改制为其他形式的企业18户(国有企业12户:兼并2户、托管1户、剥离分立1户、解体1户、破产2户、承包经营1户、政策性经营2户、单车租赁经营1户、内部目标管理1户;二轻企业6户:拍卖1户,承包经营5户),医药公司继续实行内部目标管理经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的16户企业改制时涉及资产12145.94万元,负债8720.62万元;改制后总股本6529.27万元,其中国有股1643.32万元、集体股1809.68万元、个人股1203.48万元、社会法人股1872.79万元,分别占总股本的25.17%、27.72%、18.43%、28.68%。通过股份制改造,企业产权由原来单一的国有、集体成分,改造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法人、职工共同持股的股份制形式,股权结构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国有、集体企业采用盘活现有资产、启动民间资本、对外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投入等办法,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
  第二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000—2007年,按照张掖地委、行署《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县委、县政府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按照“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思路,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企业产权转让、国有资产、集体资产退出竞争性行业为主要形式,通过出售、拍卖、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兼并、联合、托管、破产、解体等多种方式,对列入改制范围的54户国有、集体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国有企业24户、供销集体企业14户、二轻集体企业9户、其他集体企业2户、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5户。改制方式为:产权出售22户,占40.75%;股份制改造2户,占3.7%;破产解体12户,占22.22%;其他形式18户(保留牌子、置换身份、兼并),占33.33%。
  改制企业涉及资产总额3.08亿元,负债总额2.95亿元,净资产0.13亿元。至2009年底,改制企业支付改制费用6591.1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261.15万元,县政府出资1329.95万元,改制资金全部到位。企业改制涉及在册职工2978人,置换身份2299人,占改制方案规定应置换身份职工2319人的99.14%。改制时,剥离工龄补偿金2564.5万元,发放工龄补偿金2549.5万元,兑现率99.42%;改制过程中预留252名内退职工生活费、“四金”465.82万元,预留13名离休人员医药费35.88万元,预缴639名退休职工10年的医疗保险费323.52万元,预留200名供养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276.83万元,预留62名20世纪60年代精简下放人员生活补助费18.54万元,清退职工股金、集资款302.94万元,补发改制前拖欠职工工资等410万元,补缴改制前各企业拖欠职工“三金”722.37万元,支付解决遗留问题资金338.8万元,支出其他改制费用和偿还负债810.9万元。政府出资321万元回购11户企业的银行债权1798万元,解除企业的抵押,推进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股份制改造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让产权解除政府对企业和职工的无限责任,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政企关系和新型劳动合同关系。改制后企业改革方案普遍得到落实,职工妥善安置,呈现出生产、效益逐步回升的势头,达“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的;初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2009年,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2亿元,完成增加值4.71亿元,同比增长10.78%、15.1%;实现利税总额7353.9万元,利润3251万元,同比增加1680.3万元、1779.2万元。
  第三章 采矿业
  山丹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煤、铁、铜、锰、金、银、石英岩、石灰岩、大理石、白云岩、砖瓦黏土、陶瓷黏土、蛭石、蓝晶石、石膏、花岗岩、钾长石、冰洲石、硅石、滑石、高岭土等矿产24种102处。查明矿产资源量的有10种,占全县发现矿种的41.7%。潜在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巨大,能保证全县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一节 煤矿
  山丹县煤炭资源丰富,是张掖市乃至全省的重点产煤县之一。元代,山丹就开始采煤。清朝,政府允许民间开矿,采煤业有了一定发展。据记载,陈户、新河、十里堡、窑坡等地农民土法采煤,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供生活取暖和手工作坊之用。也有农民利用农闲时节,把煤运到张掖等地交易,换取生活用品。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路易·艾黎在山丹前窑创办采用机械提升的培黎煤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部属企业山丹煤矿一号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使用联合采煤机、攉煤机等新设备,成为全省较先进的机械化采煤企业之一。
  经过50余年的勘查,全县煤炭(总储量为5.3亿吨)工业储量约3.2亿吨,已开发利用的0.3亿多吨,县境内开发的矿区有平坡、前窑、花草滩、东水泉、羊虎沟、长山子、窑坡等矿区,地质储量3.26亿吨,保有储量2362.6万吨,其中平坡、前窑探明储量5872.2万吨,花草滩1.2亿吨,东水泉7558.3万吨,羊虎沟607.4万吨,长山子4584.3万吨,窑坡350万吨,新河656.6万吨,其他未勘查储量约1000万吨。
  20世纪80年代末,为发展地方经济,兴办乡镇企业,山丹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开办乡镇煤矿,几年时间乡镇煤矿迅速发展到200多户。由于开办过快,造成煤炭开采混乱,产量过剩,价格低廉,三角债务多,致使部分乡镇煤矿停止生产。1998年前,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乡镇煤矿有151户,国有煤矿4户。虽然煤矿多,但产量很低,加之大部分乡镇煤矿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靠人力背煤,只在农闲时生产生活用煤,大部分时间停工停产。1989—1998年,全县年均产量10万吨—15万吨,所产煤炭仅供本县及周边县区住户使用。国有煤矿生产的煤炭除供应本地住户外,部分销往张掖、酒泉、永昌、金昌等地,主要用于工业和城市锅炉采暖,为县上增加税收。
  1998—2002年,国务院下达关井压产通知后,保留煤矿81户。2001年国家对煤矿实行专项整顿,全县最终保留46户,原煤产量在37万吨左右,平均售价80元/吨,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缴纳国家税费300多万元。
  2004年吴涛煤矿透水事故后,为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改善从业人员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最终保留合法矿井33户(私营29户、国有4户),全县煤炭年实际生产量50万吨左右,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缴纳国家税费700多万元。
  2007年国家对煤矿实行资源整合政策,县内只有5户矿井生产,煤炭产量大幅下降。2007—2010年,全县煤炭产量年均不足30万吨,年销售额约1.2亿元。2010—2013年,煤炭市场价格低迷,产量年均约2万吨。
  山丹煤矿 原国家煤炭部所属重点煤炭企业。1954年筹建,1960年有职工7322人。到1965年生产原煤192.9万吨。除1958—1960年间实现利润498万元外,1961—1965年连续亏损。1988年原煤生产完成15万吨,有职工1495人。由于煤层薄、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濒于枯竭。从1989年开始,企业处于政策性亏损阶段。为使企业走出困境,1994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开发煤系高岭土综合加工利用项目,计划建成年产5000吨精制高岭土生产线,同时建设年产3000吨聚合氯化铝生产线,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未能实现。1995年企业自筹资金,开始接续青苔泉煤矿的建设。至1997年,年设计能力30万吨的青苔泉煤矿投产,实际生产能力10万吨。1998年,山丹煤矿下放甘肃省管理。1999年,根据国家政策,山丹煤矿申请政策性关闭破产,山丹煤矿一号矿关闭,整个企业处于停产状态。2000年3月,成立山丹矿业公司,内设采煤队、掘进队、机电班、高岭土厂、彩印厂、砖厂等单位,有职工186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2000年10月,山丹煤矿正式进入关闭破产程序。2002年1月,破产清算工作基本结束,全矿1621名在职和退休职工通过自谋职业、移交地方、退休、内部退养、企业重组等渠道得到安置。同年4月,成立主要负责管理山丹煤矿退休、内养及职工遗属的山丹煤矿离退休管理中心。2003年11月,根据省企下划要求,山丹矿业公司由省属企业下划为市属企业。2004年7月30日,山丹矿业公司与响水河煤业公司合并,由于合并程序违规,合并失败。2006年2月26日,山丹矿业公司被民勤县唐家沟煤业公司收购,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后唐家沟煤业公司对有效资产整合,并投资建设3号、5号煤矿,至2013年,公司生产经营正常。2014年7月1日,唐家沟煤业公司将企业转让山丹县汇昌煤业公司。
  东水泉煤矿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张掖地区直属企业,以生产煤炭、精制高岭土、建筑陶瓷及硫酸铝等产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资源储量、经营机制等诸多因素煤炭开发进入衰退期。为了摆脱困境,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将经营方向由单一的煤炭开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992年6月,成立甘肃东水泉高岭土开发公司,开发高岭土及铝盐系列新型产品,并建成建陶生产线,后因产品质量、销售市场等因素停产。1996年,企业处于停产状态。2004年底,由辽宁抚新客商将产权整体买断,并对矿井进行恢复性技改,投入生产。2011年建成年产30万吨草沟斜井。2012年新上上石湾子、下石湾子矿井建设项目。
  花草滩煤田 位于县城东南38公里处的老军乡境内,是县上引进陕西黄河矿业(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集原煤开采、煤炭加工、煤电开发、煤化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区。总规划面积286公顷(4020亩),规划总投资162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2012—2015年)实际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年产90万吨原煤矿井、600万吨选煤生产线,年吞吐量400万吨的储运场、110KV变电站及办公、生活附属设施。
  2005年4月,县上引进成都地奥集团投资开发花草滩煤矿,两年后完成办公楼、宿舍楼、餐厅等地面工程;矿井挖掘至250米深度时出现涌水,半年后因技术等原因治水失败,矿井建设停止。2011年1月,成都地奥集团将形成的全部资金转让,陕西黄河矿业(集团)在付清对方1.24亿元转让金后重新选址建设。
  2011年7月矿井建设开工。2012年完成职工宿舍楼、办公楼、食堂等地面土建工程。2013年完成矿井一期建设及井下二期收尾工程,年底投入试生产。年产600万吨的洗煤厂于次年6月试车一次性成功。兰州铁路局投资1.35亿元建设的大青阳口火车站配套货运站一期工程2013年7月建成,年货物吞吐量五六百吨,解决了精煤外运和原煤运输问题。投资600万元的花草滩至大青阳口13.3公里的运煤公路完工。全长33公里的110变电站2012年11月投入运行,承担一矿主井和选煤厂的供电任务。
  长山子煤矿 位于山丹县东南75公里处,矿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煤矿向东约3公里有简易公路与永民(永昌—民乐)公路相接,距永昌县60公里,西距山丹县大马营乡25公里,接山(丹)—马(营)公路,距山丹火车站85公里。区内资源总量7400万吨左右,设计年产原煤60万吨。2009年4月,县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窑街煤电集团投资建设,至2012年,投资1.5亿元,完成行政办公楼、单身公寓楼、职工食堂、矿灯浴池、综合救护楼等地面土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投资8200多万元,完成巷道掘进6042米。2013年10月联合试运转,全年生产原煤15万吨。次年实现满负荷生产。
  第二节 金属矿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锰、金、银等,但富矿少,开发利用程度低。
  铁矿主要分布在黑山头、龙首山等地,规模小,品位不高,龙首山铁矿保有储藏量2亿吨。金、银分布在大马营乡窑坡村曹家口子一带,为伴生矿,品位低,硫、砷含量高,选矿困难,已探明金储量1357.3公斤、银8.18万公斤。铜矿主要分布在独峰顶一带,已设置探矿权进行勘探。
  黑山铁矿 始建于2004年,由红寺湖乡与兰州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总投资1680万元,其中兰州物华矿业公司投资1200万元,用于机械设备购置、掘井及选矿厂建设。县、乡投资480万元,用于高压输电线路架设、道路修建及土地征用等。设计规模为年开采矿石20万吨—50万吨、生产铁精粉10万吨。投产后生产经营断断续续。2009年,物华矿业公司企业法人刘刚将全部资产出售给内蒙古客商郭瑞军经营,投资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并不断完善环保设施,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2010年后,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00万元以上,税金12万元,利润30万元。后因多种原因,生产时断时续。
  曹家口金矿 位于大马营乡窑坡村。1993年,在甘肃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对矿山连续5年地质勘探的基础上,由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山丹县经委、山丹县天然食品开发公司三方联合开办金鑫金矿。1994年初,三方投资540万元,建设年处理金银矿石1.5万吨的氰化生产线,于1997年建成。后由于金矿生产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试车一年后停产。1998年12月经县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宣告破产。
  2007年,县上引进福建灿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投资9000万元,建设年产9万吨精金石生产线,2009年初建成投产,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实现税金700万元,利润300万元以上。后停止生产。
  其他矿石
  石英岩(硅石) 主要分布在悬山、龙首山黑水沟一带,现有矿点11处,探明储藏量1895万吨,远景资源量1.2亿吨。
  石灰岩 主要分布在坡拉麻顶、三岔口等地,现有矿点5处,探明储量516.2万吨,远景资源量1.3亿吨。可供二、三级溶剂及水泥原料和烧石灰使用。
  砂石 县境内分布广、储量大、易开采、易分选。主要分布在马营、黄浩、寺沟、川口河和马场二道沟等干枯河床内。划定河道禁采区3个、可采区3个,可采区规划设置矿点19个,可开采量达1240万方。
  第四章 冶炼 化工 机械
  1989—2013年,伴随着企业改革,山丹焦化厂、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山丹农修厂等以焦化、化工、铸造为主的国有工业企业在县域经济体制改革中通过重组、兼并乃至破产等历程,企业性质由国有、集体企业逐步改为全员持股的股份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开始转型。
  第一节 冶炼焦化
  山丹焦化厂位于县城东2公里312国道旁,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1958年初,甘肃省冶金局、煤炭局投资70万元兴建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1961年11月下马停产。1970年3月,恢复原有的洗煤车间及红旗3号焦炉,定名为甘肃山丹焦化厂,1983年更名为西北铁合金厂山丹分厂,1985年改称甘肃山丹焦化厂,是县内最主要的冶炼、焦化企业。1989年以来,冶炼企业主要有在山丹焦化厂基础上改制重组的甘肃恒泰炉料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丹腾达西铁合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3月,山丹焦化厂改制为甘肃山丹焦化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
  恒泰炉料公司 2006年8月,山丹焦化厂破产后改制重组,成立甘肃恒泰炉料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焦炭20万吨、铁合金5万吨、洗精煤50万吨、化肥5万吨,铁路专用线年吞吐量95万吨,是集洗精煤、焦化、铁合金冶炼、建材、化肥、物流为一体的冶金化工生产企业。2013年有员工648人。
  腾达西铁冶金公司 2004年3月成立山丹县同翔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腾达西铁冶金公司主要生产国标75#、72#硅铁,6517#、6014#硅锰合金、硅铬合金及低铝低钙硅铁、双零及单零硅铁、硅铝钡、硅铝钡钙等铁合金产品。2006年投资1350万元,建成烟气净化除尘项目。2007年研制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硅微粉深加工产品。2008年4月成立山丹腾达西铁合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名称并用。2010年投资3452万元,利用硅锰废渣建成年产10万吨尿基复合肥生产线,并建成与生产线相配套的水淬渣池、门吊、雷蒙磨、变频器、风机、地磅、叉车、装载机等设施,年节约标准煤2.38万吨,利用工业废渣6万吨。2013年生产硅铁合金0.6万吨,硅锰合金4.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上缴税金300万元。
  至2013年,有职工6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76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6人),企业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拥有6300千伏安特种合金矿热炉2台、12500千伏安特殊合金矿热炉4台。公司注册的“西部”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过程检验模式管理资格,为省内第二家铁合金出口免检企业。铁合金产品85%出口,年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外销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国内销往宝钢、邯钢、安钢、酒钢等大型钢铁集团公司。
  第二节 化工生产
  县内化工企业主要有甘肃山丹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丹县新龙首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宏定元化工公司 甘肃山丹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山丹县铁厂,始建于1958年初,1961年停办。1970年复产,更名为张掖地区山丹铁厂。1974年停产。1976年再次复产。1979年转产生产化工产品,更名为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1997年4月由山丹水泥总厂兼并。1998年2月,以山丹化工厂为主体改制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成立张掖地区山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2月实施政策性破产,职工置换身份。后由企业原负责人王珪主管生产经营,效益逐年好转。
  1987年以来,开发出硫化染料、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红矾钠、甘草浸膏、麻黄浸膏。1992年在高台盐池办有高台分厂,设有硫化碱高台一分厂、甘草浸膏厂、硫化碱分厂。2005年投资600万元,建成硫化蓝生产线。产品质量达部颁标准,主要销往长江流域,且有部分出口。2007—2009年投资780万元,新上年产500吨硫化黄、500吨硫化深蓝、300吨二氨基甲苯生产线。2010年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年产1万吨硫化黑、大苏打联产循环经济项目,从单一的硫化碱增加到硫化系列染料、二氨基甲苯、硫化黑、大苏打等产品,形成年产1.6万吨工业硫化钠、1.2万吨硫化系列染料和400吨二氨基甲苯的生产能力,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AAA级标准化证书认证,“焉支山”牌商标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硫化蓝产品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新龙首山化工公司 前身为县磷肥厂,创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是一家以生产磷肥为主的企业。1985年转产生产石油钻井泥浆助剂,1987年更名为龙首山化工厂,1997年更名为龙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年产1000吨石油钻井泥浆助剂生产线,主要产品有磺化酚腐殖酸PSC、磺化酚腐殖酸PSC-2、SMP、SPNH等系列产品。曾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石化厅“双高企业”奖,连续五年被四川省石油管理局评为优质产品。2000年9月改制为民营企业,产权整体转让给公司法人高成勇。2009年11月更名为新龙首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由1000吨改造提高到2000吨,年新增产值500多万元,新增利税120多万元。
  第三节 机械制造
  民国时期,山丹铸造业就有初步发展。其形式均为手工操作的个体作坊,有小型铁匠炉、翻砂炉及铜器、铝器、铁皮加工铺等和一些加工银铜首饰、装饰品的手工艺匠。大部分工匠按农户需要流动做工,主要加工产品有畜力大车、犁铧、铁锨、切刀、火炉、铁锅、铜壶等,产品大都工艺简单,制作粗糙。李桥乡高庙村李氏家族耧院生产的产品较有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山丹新型机械制造业逐步发展,以金冶机械制造公司、大地伸农林牧机械公司为代表。
  金冶机械制造公司 前身为山丹农机修造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国有小型工业企业,以生产铸管、包装桶、硅铁、农机具加工为主。企业占地面积72355平方米,常年有职工213人(男145人)。1994年前后,张继由羊虎沟煤矿调到该厂担任厂长时,开发花岗石板材,开发小型播种机等农机具,企业生产、销售旺盛。1997年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名称变更为山丹县金冶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12月,经县国资局确认,企业总资产1105.67万元,负债696.02万元,剩余净资产409.65万元。因企业工艺落后等原因,2005年停产。职工参照县内其他企业做法,由县政府借款垫支置换身份,解除劳动关系,资产由国资局陆续拍卖。
  大地伸农林牧机械公司 成立于1998年,是由清泉镇西街村农民罗生俊组建的一家装配销售拖拉机及农用机械的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农用山地车拖拉机组装生产,也是河南中原拖拉机厂、新疆十月拖拉机厂、定西车辆厂等企业在河西地区的代理经销商。经过多年发展,企业与青海油泵厂等厂家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主要组装、销售三轮四轮拖拉机及农机产品。2013年搬迁至张掖国际物流园,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及办公楼、宿舍等设施。
  鑫鼎机械制造公司 一家集农牧业机械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2年4月注册登记,位于城北工业园区,占地1万平方米,有员工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0人,中高级职称5人;拥有机械制造、铸造、电机、电器、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员工中不少人长期从事机械制造、设备维修等工作,懂管理、善经营。针对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对农机具的需求,公司和县农技中心合作,研制生产出简易肥料混配机、多功能包衣拌种机、马铃薯喷雾拌种机、马铃薯起垄机等农业机械6种,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产品在全县市场占有率达45%,部分产品远销省外。企业获“私营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
  第五章 建材
  建材工业是山丹一大特色,经过多年建设发展,逐步培育形成以水泥、制砖(实心砖、空心砖、免烧砖)、新兴建材、耐火材料为主的4大类产品企业。2013年有建材企业31户,其中规模以上7户〔山泥(集团)、清泉水泥厂、福利水泥厂、陆丰建材公司、丹城混凝土公司、青龙管道公司、山丹铁骑水泥公司〕。主要生产水泥、免烧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材料、花岗岩板材、釉面墙地砖、耐火材料、节水新材料等产品。2013年拥有资产59918万元,从业人员2245人。形成年产耐火材料2万吨、水泥100万吨、彩钢2万平方米、水泥管道50公里、水泥构件5万立方米、新型墙体材料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装备达国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新闻作品选载】
  山丹建材业生意火爆
  本报山丹讯(杨争山) 年初还为产品销路发愁的山丹西街砖厂厂长年心成,近来眉开眼笑,不仅刚出窑的200万块红砖销售一空,就是去年积压的700万块砖也所剩无几;在清泉水泥厂的门前,提货的车辆排起队,现钱现货交易,生意兴隆。山丹县建筑建材业虎年生虎气,生意火爆起来。
  山丹县是我省4大建筑建材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年产水泥25万吨、机制砖1.7亿块、石灰40万吨的生产能力。面对产品销路不畅的实际,山丹县委、县政府今年抓住机遇,开拓市场,以宽裕型小康住房作为建设龙头,辅以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拉动建筑建材业的发展。
  目前全县已动工兴建的5000套(户)砖木、砖混结构小康住宅中,已建成1000套;投资1300万元,新上14项以节水为主的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其中500公里渠道衬砌现已完成250公里。在去年建成4000眼水窖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3600眼;城市农村的道路和环境项目工程,今年也全面铺开。至目前,山丹县共消化掉红砖8000万块,水泥5万余吨,石灰18万吨,钢材1.5万吨。这些建筑施工项目不仅促使建筑建材行业发展起来,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出现新的增长势头。(选自《甘肃日报》1998年8月13日)
  第一节 水泥
  全县有水泥企业4家: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山丹福利水泥厂和张掖市所属的山泥(集团)。这些企业主要以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山泥(集团)生产的高标号水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清泉水泥厂 始建于1976年,是清泉镇所属乡镇集体企业,吴兴有担任厂长后,抓企业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将小水泥厂逐步改造为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现代立窑企业。连续16年获国家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水泥质量优胜企业”称号,并获农业部和省、市级荣誉60多项,“独峰”牌普通硅酸盐水泥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1988—2009年上缴税金2900万元,实现利润525万元,企业资产总额达4000万元,用于支持公益事业建设的水泥折合人民币120多万元。企业被评定晋升为甘肃省二级企业,获甘肃省质量品种效益型先进企业、农业部全国乡镇科技进步企业等50多项荣誉。
  位奇水泥厂 始建于1976年,原为位奇乡管理的乡镇集体企业。1994年更名为山丹县石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由原任厂长王忠担任经理,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技术改造,成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2万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立窑生产企业,被授予“省级质量优胜企业”称号,“石燕”牌水泥获“张掖地区名优特产品”称号。2000年由乡镇企业改私营企业。2010年企业固定资产达2800万元,年产值1800万元,实现利税280万元。投资1000万元对机立窑、粉磨系统及除尘设备治理改造,达到国家标准。参与县内修路、助学、济困扶贫等公益活动。
  2012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山泥(集团)、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在山丹县新型工业园区(山丹东乐北滩)共同出资组建张掖市铁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企业逐步做强做大。
  福利水泥厂 全称为甘肃省山丹福利水泥厂,位于清泉镇郇庄村,是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复,于1993年建成的全县唯一一家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福利企业,也是甘肃省最大的A级社会福利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生产的“青丹”牌水泥远销青海石油管理局等地。建厂以来,每年安排就业的残疾人都在70人左右,曾获省级“文明乡镇企业”、地级“文明乡镇企业”、省级“五一劳动奖状”等50多项荣誉。2013年企业有职工167人,其中残疾职工72人,占职工总数的43%。经过多年建设,原有30万吨机立窑生产线被拆除,建成年产30万吨水泥粉磨站,并安装除尘设备。按照相关政策,每年通过民政、国税、地税、残联等单位联合年检,退税百余万元,用于改善残疾职工的生活和福利待遇。多年来,企业无偿捐资250多万元,用于所在村及周边村社基础设施改造及帮扶困难群众等。
  山泥(集团) 前身为山丹水泥厂,系县属企业。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近90万平方米。1960年投产,次年停产。1969年在原基础上筹建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属地直企业。1992年兼并重组张掖市白水泥厂,更名为山丹水泥总厂。1997年兼并濒临破产的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改制成为国有控股的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泥(集团)]。2001年建成年产30万吨(1000吨/天)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次年投资4000万元,建成35万吨磨机扩建项目。2005年改制为管理层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投资6000万元,在山丹东乐滩建设恒昌工业园区。公司拥有资产3亿元,员工6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8人。年产各种标号水泥80万吨、耐火材料2万吨。2012年淘汰张掖分厂机立窑生产线,2013年淘汰山丹全部机立窑生产线。公司下辖山丹旋窑厂、山丹立窑厂、山丹粉磨厂、张掖分厂4个水泥生产厂,恒昌耐火材料公司和运销总公司2个子公司,9个职能部室。2012年组建张掖市铁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筹资3亿元在东乐滩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山泥(集团)成为以生产销售水泥、耐火材料为主,集运输、商贸、机械加工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甘肃省建材行业骨干企业和张掖市10强企业集团。其产品用于国防航天工程、石油基地、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二线建设和黑河节水工程等一批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和大型水电站、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建设,远销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连续多年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铁骑”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近百项荣誉。“6S”(安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成果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建材系统成果一等奖、全国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现代化成果三等奖。2009以来,企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甘肃省名牌战略委员会授予“工人先锋号”(旋窑中控室)、甘肃省名牌产品等50多项荣誉。
  山泥(集团)注重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企业文化的培育。多年来,通过文艺演出、元宵灯展、体育比赛等形式,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活动载体展示出来,形成“团结拼搏、艰苦奋进,敬业奉献、务实求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忠诚企业、真情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特别是1990年以来,多次举办规模颇高的春节元宵灯展、烟火晚会及文艺节目,有很高的社会知晓度。2006年出资10万元,与张掖市委宣传部、市电视台举办“山泥(集团)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2008年举办以《闹春》《春节序曲》《山泥辉煌50年》《欢聚一堂》等节目为内容的迎新春文艺演出,举办以“大佛灯”“闹春”“二龙喜珠”“拓荒牛”“华表”“垦荒牛”等为主题的元宵灯展,讴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和集团公司近10年来取得的成绩。2009年举办以“激情岁月、腾飞事业”为主题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和元宵灯展,组织开展机关系统广播体操比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等活动,“6S”管理内涵得到升华。多年来,企业一直热心参与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热心参与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捐助活动,是省、市、县水泥企业多年的老典型。
  商砼企业 2011年,清泉镇南关村石辉龙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丹城砼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年产3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生产线,有职工60多人。2013年,在多年从事建筑材料、水暖配件、皇明太阳能经营的基础上,陈户乡西门村魏守恩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四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年产2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生产线,有职工50多人。其后,张掖人辛有昌投资500多万元,成立盛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形成1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生产线。这几家大的商砼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解决了之前县域内建筑工地只有小型搅拌机作业造成的混凝土质量无保证、砂石料配比不准确、对城市生活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能为大型项目、路桥工程、水利工程提供优质产品服务。
  第二节 制砖
  1966年建成的清泉砖厂,是县内第一家砖厂。1976年,清泉公社西街大队砖厂建成投产,是一家较为规范、规模较大的村办砖厂。后随着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静安、芦堡村在青海省的劳务基地也建成两家机制砖厂。1986年,清泉乡双桥村砖厂投产。到1988年,全县有乡镇及联营砖厂11家,年产机砖6000万块—8000万块,基本满足境内建筑需求。2005年全县有各类砖厂20家,年生产机制砖3.05亿块。通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兰洽会、西洽会,引进青海石油管理局投资200万元,建成芦堡村青海砖厂(1990年);恒泰炉料公司投资130万元,建成免烧砖生产线,东乐乡引进资金200万元,建成年生产免烧砖500万块的宏基伟业建材厂,清泉镇西街砖厂投资35万元,新上年产2000万块空心砖生产线,山丹陆丰建材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1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等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建材企业。1992年建起大马营乡夹河砖厂,1993年建起本桥吉祥砖厂,1995年建起截城东关砖厂,1997年建起老军乡金山砖厂,1999年建起东乐乡城西村砖厂,2001年建起位奇新乐砖厂,后建成北湾砖厂。这些砖厂受资金、环境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规模普遍较小,或处于半生产停顿状态。到2007年,全县各类砖厂拥有固定资产595万元,从业人员917人。2010年前后,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砖占用土地、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安全环保型空心砖用量增多,机制砖厂逐步呈萎缩状态。
  至2013年,全县共有各类新型免烧砖等砖厂14家,拥有固定资产8651万元,从业人员521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5万元。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有西街(村)砖厂、清泉砖厂等。
  第三节 石灰 新型建材
  石灰 县境内石灰主要用于建筑,历史悠久。烧石灰多为私人小窑,主要集中于清泉乡,年产量约3.5万吨。至2008年,县内有石灰石矿15家,石灰产量5万吨左右。后随着水泥生产的扩大,建筑多使用水泥,石灰需求量、产量随之减少,没有形成规模以上石灰企业,也未形成产业体系。县内石灰企业主要集中在清泉镇地处城区城郊的城北、东街、西街、南关、南湖等村和312国道附近,主要有杜志伟、宋爱国、杜志虎、韩虎、聂永宏、杜志祥等人开办的石灰窑,产值在10万至22万元,收入10万至20万元。
  由于影响市容,县上于2005年前后清理整顿,大部分被搬离城区,小部分被整合,且大部分由单一的生产石灰粉转为深加工的大白粉、泥子粉、涂料等,拓展了发展空间。至2013年,全县有各类石灰生产企业6家,固定资产1962.4万元,从业人员162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8.7万元。
  新型建材 以新型建材、耐火材料为主的建材企业有16户,其中规模以上4户:青龙管道公司、丹城混凝土公司、陆丰建材公司、丰汇节水新材料公司。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免烧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材料、花岗岩板材、釉面墙地砖、耐火材料、节水新材料等产品,形成年产耐火材料2万吨、彩钢2万平方米、水泥管道50公里、水泥构件5万立方米、新型墙体材料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装备达国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1989—2005年,上述建材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经营方式以法人为主,集体承包或个人经营。通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兰洽会、西洽会,建成工合塑料厂、新世纪自动门公司、山丹县钢厂等企业。随着城北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住工业小区的建材企业逐步增多,主要有新建的耐磨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山丹青龙管道厂等建材企业。
  2006—2008年,国家对资源消耗和排污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乡镇企业特别是建材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过改制重组和优化,恒泰炉料公司免烧砖生产线、青龙管道公司搬迁扩建等建材项目建成,完善了县域工业产业结构。
  2009—2013年,鑫鼎机械制造公司年产5000吨高频直缝焊管生产线,丰源节水新材料公司年产6000吨PVC管材、3000吨PE管材、8000万米的单翼迷宫式滴管带,南湖鸿远建材公司投资600万元的煤矸石新型建材加工,爱森源合成木公司年加工7000吨高分子合成塑木材料,金龙保温材料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聚苯乙烯、4万平方米采光板,青龙管道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年产3000吨PVC管、2000吨PE管材,丹城混凝土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年产10万立方米C10—45各种标号新型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
  至2013年,全县其他各类建材企业(不包含水泥、砖、石灰企业)拥有固定资产近6亿元,从业人员868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4亿元。
  第六章 农副产品加工
  县内农副产品加工主要有农产品、食品、酒类、混合饲料、饲草加工5大类27户企业,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啤酒大麦、面粉、食用油、蜂蜜、脱水蔬菜、牛羊肉、食醋、酱油、酒类、饲料等产品。至2013年,拥有固定资产3.86亿元,从业人员2050人。山丹榨油厂、山丹马场丹马油脂公司生产的精炼油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和中国植物油协会评为“放心油”,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山丹花精炼油、塞乡白酒、武港麦芽3种产品获省级名优产品称号,雪恋花蜂蜜、焉支芋兴马铃薯全粉、塞乡食醋、丝路酱油4种产品获市级名优产品称号。“塞乡”牌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
  第一节 粮油加工
  面粉加工 旧时面粉加工主要靠一家一户的石磨套上毛驴辗转而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电后,农村中以社、队为单位,开始用机械化的钢磨磨面。包产到户后,一些条件好的农户购置钢磨,且性能越来越好。2000年前后,功率大、性能更好的钢磨取代普通钢磨,磨面更集中、方便、快捷。在山丹城区及周边农村,粮食加工企业主要有山丹面粉厂、佛山粮油加工公司、永兴粮油加工公司、东旭粮油加工公司等企业,形成2万吨的面粉生产能力。国有山丹面粉厂2000年改制后,退出粮食加工行业,出售资产后转入房地产开发。佛山粮油加工公司一直从事面粉加工和销售,拥有日处理小麦150吨的面粉加工生产设备,年加工小麦2万吨,原粮仓储存量1万吨,产成品库仓储容量500吨,生产的面粉辐射周边市场及兰州、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是县内规模较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该企业有职工30多人。
  油料加工 民间榨油(开油坊)在山丹较为盛行。主要从事菜籽、胡麻油的压榨。山丹盛产油菜,菜籽油产量大,胡麻油、葵花油次之。国有油脂企业主要有山丹榨油厂、山丹马场二场、三厂榨油厂。2000年企业改制后,山丹榨油厂更名为山丹油脂公司,经营销售萎缩,后退出油脂加工行业,出售资产后转入房地产开发。山丹马场二场、三场整合为山丹丹马油脂公司,生产经营较为稳定。
  第二节 副食、饲料加工
  副食加工 副食加工企业主要有瑞达淀粉厂、芋兴粉业公司、瑞源啤酒原料公司、金山啤酒原料公司、碧原蜂业公司、绿丰脱水蔬菜公司、高原龙食品公司、康源清真食品公司8户企业,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全粉,啤酒麦芽、蜂蜜、牛羊肉分割加工、脱水蔬菜等产品,形成2万吨马铃薯全粉、7万吨啤酒原料麦芽、5000吨脱水蔬菜、3600吨蜂蜜系列加工、500吨淀粉、10万头(只)牛羊肉系列加工的生产能力。
  啤酒酉大麦加工
  瑞源啤酒原料公司 2002年,山丹县和国营山丹农场通过招商引资,由甘肃武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啤酒行业酿造学专家白咸忠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集啤酒大麦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食品加工企业——山丹县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占地面积96.73亩,有员工40多人,设计年生产麦芽4万吨,消耗啤酒大麦约2.5万吨。“武港”商标是国内麦芽行业知名品牌,被国家授予绿色食品标志,麦芽畅销排名国内啤酒行业前10名,被中国麦芽协会确定为中国西部啤酒原料研究中心,被张掖市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2009年“武港”啤酒麦芽被授予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2012年,山丹农场和职工的入股全额退出,由瑞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独资经营。2013年,企业收购啤酒大麦3万吨,产值达962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6622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元。多年来,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以该企业为龙头,山丹县每年种植啤酒大麦在10万亩左右,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金山啤酒原料公司 甘肃金山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是由江苏新金威麦芽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在山丹开工建设,次年11月投产建成的啤酒麦芽生产企业。企业占地面积48645平方米,有员工70多人。2010年,公司引进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重组,注册资金共5000万元(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持有公司60%的股权;江苏新金威麦芽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持有公司40%的股权)。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啤酒麦芽行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对提升山丹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大做强啤酒大麦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推动作用。2013年,企业收购啤酒大麦4万吨,产值16788.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253.3万元,利税达800多万元。
  粉丝加工 山丹粉丝厂始建于1983年,属县商业局管理的国有企业,有职工50多人。企业主要生产粉丝、粉条、粉面,“丝路”牌粉丝获甘肃省商业厅“名优产品”和张掖市“名优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新疆、湖南、广州、郑州、西安等省市。1987年引进先进技术,生产蛋白粉、食醋、酱油等产品,最好年份利润有十二三万元。至1992年,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后因投资政策调整,企业负债较大,加之管理不善及仓库失火,企业被迫停产,于1996年依法破产。霍城等地民间也有粉丝加工厂,但都产量不大。
  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企业主要有山丹饲料厂、润牧饲草公司2户企业。
  山丹饲料厂属县粮食局管理的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为居民、农户和养猪专业户提供大量的优质混合饲料,为全县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1989年后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1年国有资本退出企业,完成民营化改制,保留企业牌子、置换职工身份,2005年退出饲料行业,转入汽车维修、房地产开发。
  润牧饲草公司是2012年在永兴面粉厂的基础上通过转产成立的全县唯一一家草产业开发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从业人员63人,主要生产草颗粒、草块等产品,形成年加工秸秆饲草压块1.72万吨、饲草产品1.5万吨(草块6000块,草捆9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四川、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省(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先后开发出苜蓿草、燕麦草及秸秆黄贮等产品,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供不应求。以该企业为龙头,山丹县、山丹马场每年种植燕麦、苜蓿在30万亩左右,逐步发展成全县的支柱产业。
  第三节 酿造
  酿酒 山丹县酿酒历史悠久,传承了较为精湛的酿酒技艺。全县有酒类加工企业5户:山丹酒厂(后改制为塞乡酒业公司)、三龙酒业公司、营河酒厂、国博酒业公司、兰池食品公司。这些企业运用窖池发酵酿造工艺,形成年产2500吨白酒的生产能力,拥有固定资产9600万元,从业人员863人。1993年建成的山丹酒厂,其“塞乡”牌白酒获省级“名优产品”称号,“塞乡”牌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2010年建成的三龙酒业公司,生产的“山丹红”系列白酒远销、青海、内蒙古等省市。山丹马场总场及所属四个分场均生产白酒,形成独具特色的酒类品牌,在县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民间亦有农户自己酿酒。
  酿醋 民间也称“拌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户多以自酿、自拌、自食为主,食醋中很少添加成分,味道醇正。1958年,山丹食品厂开始生产食醋、酱油,年加工食醋263吨、酱油54吨。20世纪90年代后期,食品厂被山丹塞乡酒业公司兼并,该公司投资800万元,年生产能力可达加工食醋10000吨、酱油5000吨。袋装、桶装等各种软硬包装的食醋、酱油进入城乡家庭。后该公司由致富能人刘兆骞负责生产经营,开发了更多品种的食醋,生产、销售较为平稳。
  第七章 电力
  第一节 发电
  机组发电境内用电发端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路易·艾黎在山丹创办一所半工半读的职业技术学校——培黎工艺学校,学校办起了与技术训练相应的实习工厂——发电厂,在发塔寺(今县人民医院)内安装一台60千瓦柴油发电机,自发自用。1946年4月,美国协助中国工业合作委员会赠送给培黎工艺学校一台80千瓦蒸气发电机组,年发电量4万千瓦时,除学校用电外,还供县政府、邮电局、银行照明。同年,又在四坝滩校办农场安装10马力风力发电机一台,解决农场的照明。山丹成为当时张掖地区乃至全省供用电最早的县之一。
  火力发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山丹电厂和8座小水电发电站。1957—1958年,山丹电厂1号、2号、3号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1600千瓦。1959—1965年,山丹电厂4号、5号机组投产运行,装机容量1800千瓦。1976年电厂安装1500千瓦机组一台,实际最大发电量2400千瓦,除对城区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供电外,并解决位奇公社十里堡、高寨、二十里堡和四坝农场,以及清泉、西街、南湖三个大队的生产生活用电。1979年,山丹电厂由于设备陈旧,装机容量小而下马。
  水力发电 1965—1980年,利用本县水能资源条件,建成祁家店1号、2号,马营河1号、2号机组,霍城河西、西坡等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的建设,对农副产品的加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未能很好地发挥效益,至1988年,仅存马营河2座、祁家店1座发电机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发展滞后。60年代全县年供电量为300万千瓦时,70年代为876万千瓦时。全县通电率只有40%,60%的乡村以煤油灯夜夜相伴。
  第二节 输电变电
  输电 1978年,刘家峡大电网通往山丹,翻开山丹电力新的一页。1979年,山丹供电所成立,标志着山丹电力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985年,建成输电线路503.25公里,变压器557台,总容量32640千伏安。1989年底,全县除个别散居山区的农户外,十个乡已村村通电。1990年,山丹乡、村、社、户通电率100%。1998年农网建设与改造以来,至2013年底,全县境内有35千伏线路9条,总长143.81千米;10千伏线路44条,总长1042.86千米,配电变压器1490台,总容量134735千伏安,0.4千伏线路474条,总长1144.953千米。10千伏柱上开关194台,10千伏柱线路无功补偿容量16.94兆乏。
  变电 1979年,建成全县第一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崖头变电站,由此结束山丹本地供电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建成35千伏李桥(1982年)、东乐变电站(1988年)。20世纪90年代,建成35千伏位奇(1999年)、花草滩变电站(1997年)。2000年以来,建成35千伏新墩变电站(2002年)和10千伏红光开关站(2004年)。1998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前,境内有原张掖地区电力工业局所辖110千伏变电站1座,其35千伏出线七回,其中工业专线三回,农电出线四回(山民、山阿、山马、山东),山民、山阿分别送到民乐县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山马线与山丹军马场小水电联网。35千伏送电线路176千米,主变总容量21580千伏·安。其中,地区电力局直供送电线路20千米,变电站2座,主变总容量9000千伏·安。兰后军马场自供自管送电线路100千米,变电站3座,主变总容量4000千伏·安。山丹县管辖输电线路56千米,变电站4座,主变总容量8580千伏·安,东乐变电站由山丹110千伏变电站直接供电,崖头变、李桥变由山马线“T”结供电,花草滩变由崖头变“〓”结供电。至2013年,全县境内有33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管辖35千伏变电所7座,10千伏开关站1座,主变13台,总容量61000千伏·安,全部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所辖35千伏变电站和10千伏开关站2006年全部实现无人值班。
  第三节 供电 用电 农电管理
  供电 山丹电网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兴起,90年代发展,2000年后兴盛。60年代全县年供电量300万千瓦时,全县通电率30%,70年代年供电量876万千瓦时,全县通电率40%。1978年刘家峡大电网通往山丹。1979年,山丹供电所成立,山丹电力步入良性发展轨道。1985年,山丹供电所更名为山丹县电力公司,人员由最初的18人增至82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崖头、李桥、东乐35千伏变电的建成,山丹电网建设兴起。1989年实现村村通电,年供电量3849.56万千瓦时,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4倍。1990年通电率100%。1998年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前,年供电量7171万千瓦时,通过农网建设与改造,至2004年底,历时6年,一、二期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完成投资8120.78万元,供电量突破亿大关,为14400万千瓦时,比1989年增加10550.44万千瓦时,销售收入增加4437.95万元,增长率为274%、1377.6%。2006—2007年,投资55.24万元,进行户户通电工程。2007—2008年,投资401.55万元,进行一期农网结余资金项目及西部完善工程。2008—2009年,投资117.52万元进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投资658.94万元进行第二批全省农网完善工程。2009—2010年,投资450.48万元实施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期实施农网完善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投资384.49万元,供电量跃上23900万千瓦时。1998—2013年,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资金13346.55万元,架设35千伏线路143.81公里,改造35千伏变电站8座,架设10千伏线路599.55公里,安装配电台区808台,架设0.4千伏线路690.51公里,全县城乡电网日臻完善。改造后供配电设施的供电能力明显增强,区域10千伏供电半径不超过15公里,0.4千伏供电半径控制在0.5公里以内,部分高耗能配变更换,10千伏及以下配套网络的布局更趋合理。至2013年,形成330千伏和110千伏电源为支撑,35千伏线路为骨架,10千伏线路为基础的供电网络。当年售电量3亿千瓦时以上,电压合格率98.26%,供电可靠性99.85%。
  用电 山丹县用电历史较长,20世纪40年代用电只占全县总人口的2%,50年代占20%,60年代占40%,70年代占60%,80年代占95%。1990年彻底消除无电户,完成乡镇电管站改革,实现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农村电力营销实现“三公开”(电价、电费、电量公开)、“四到户”(收费、服务、销售、抄表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2002年,全县7乡4镇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农村照明电价由“两改”前的平均每千瓦·时0.7元左右降至0.51元,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94万元,城乡实现了同网同价。至2013年,用电户63998户,其中大工业客户28户,居民照明客户55289户,非居民照明客户667户,动力客户8014,全社会总用电量逾10亿千瓦时。
  农电管理 山丹县供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5月的县供电所,1984年12月改名为山丹县电力公司。1992年起,相继建成由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经营的乡镇电管站13个(城关、清泉、东乐、位奇、李桥、霍城、陈户、马营、花寨、老军、红寺湖、城东、南湖)。将过去的县、乡二级管理体制转变为行业主管,实现以县为实体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电价;建立规范的抄表收费制度,增强服务功能。1993年4月成立山丹县农电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3年7月更名为山丹县供电公司。1997年3月省电力公司对山丹县电力公司进行代管。1999年5月,省电力公司、山丹县公交企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山丹县电力公司三方入股改制组建山丹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首家县级股份制农电企业,同年对乡镇电管站实施整体改制,将电管站改制为由公司全权管理的供电营业所,在供电营销、人事安排上彻底与地方政府脱钩。2004年,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用户的原则,采取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将红寺湖供电所并入清泉供电所,花寨供电所并入李桥供电所,建立11所基层供电所。对农电资产采取自愿上缴、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了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划拨管理和农村用电一户一表工程。2007年取得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之后转入精细化管理建设。在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业务受理、咨询投诉、故障报修、停电预告、缴费提示等功能建立健全。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