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编 劳务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98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一编 劳务经济
分类号: F249.294.2
页数: 14
页码: 365-378
摘要: 本编记述山丹县内务工和县外劳务输出是山丹劳务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县内务工主要依托乡镇企业来完成。山丹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个数多、涉及领域广、容纳的务工人数多。随着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的实施和城北工业小区的建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山丹县 劳务经济 经济

内容

县内务工和县外劳务输出是山丹劳务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
  县内务工主要依托乡镇企业来完成。山丹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个数多、涉及领域广、容纳的务工人数多。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高潮,随着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的实施和城北工业小区的建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支柱产业。
  县外劳务输出出现于1978年前后,此时,芦堡、静安、郇庄大队(村)的村社干部率领本地的副业队走出家门,在青海油田等地从事脱土坯、烧砖、拉运砂石、挖沟平地等副业,是县外劳务输出乃至劳务经济的发端。后陈户乡部分村民到酒泉阿克塞等地从事石棉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产业,渐成气候。1987年成立山丹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1991年更名为山丹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劳务输出开始由分散型向有组织、成建制转变。1992年,山丹县被国家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列为中国农业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联系点之一。1993年成立山丹县西部劳务办事处,1997年召开全县第一次劳务工作会议。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县涌现出一批建筑老板、“石棉大王”,成为劳务输出“领头雁”。富起来的劳务能人发挥带动效应,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推动了劳务经济发展。2002年召开全县第二次劳务工作会议,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加大输出力度,劳务输出成为全县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达7万人左右,30%左右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1989年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25万人次,2004年增加到6.02万人次,劳务收入由1900万元增加到1.6亿元,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2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67元增加至3438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劳务输出。2006—2008年,全县劳务输出呈现出“两高两增两多”(工资收入高、技术含量高,输转人数不断增加、劳务收入稳步增长,输出地域覆盖省区市多、就业领域涉及行业多)的发展态势。三年输转劳动力13.71万人(有组织输出7.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92亿元。2009—2010年,稳步拓展东南沿海劳务基地和境外劳务市场。2010年10月,山丹县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19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之一,全年输转劳动力5.99万人次(有组织输出3.5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01亿元。2011—2012年,全县输转劳动力12.06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7.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56亿元。2013年,全县输转劳动力6.21万人(有组织输转3.8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至8269元,其中43%来自劳务输出。县境外劳务基地达84个,300人以上劳务基地有25个,输出地域跨全国28个省(市)区,并走出国门。
  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县有80多名劳务能人返乡后进入村级班子,30多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解放思想有脑子,增收致富有路子,创办企业有票子,外引内联有门子,回报家乡有法子”,是山丹城乡群众称赞劳务致富能人的顺口溜。劳务能人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发展概况
  山丹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且有充足的农副产品,适宜乡镇企业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创办了500个左右的社办、队办工厂,规模较大且持续经营的有清泉公社农具厂、南湖砖厂、西街砖厂等。1970年新办“五小企业”(小炼铁、小炼焦、小化肥、小造纸、小煤窑),社队企业得以发展。1977年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1984年改称乡镇企业管理局。各乡成立经济委员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组织领导。1992年,乡镇企业管理局与县劳务办分设。2004年乡镇企业管理局下辖劳务办、工合办、城北工业园区办公室,有工作人员42人。
  1989年全县有乡镇企业724户(工业企业229户,建筑企业26户,商流服务企业288户,其他企业181户),从业人员11421人。全县乡镇企业形成以采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建筑、运销、劳务输出等诸多门类,主要产品有原煤、农机、机制砖瓦、水泥、石灰、水泥预制件、面粉、食油、食品、服装等。1990—1992年,企业户数平均每年增加26户,总产值、总收入以年均2000多万元、1400万元的速度增加。在1992年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的基础上,1993年清泉乡西街、东街、南湖村,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5个乡镇企业产值上千万元。1995年,城北乡镇企业工业小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6亿元。1997年有乡镇企业1112户,从业人员43877人。同年对全县54户集体企业进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2000年9月,对全县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以“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为原则的改制改组。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统计范围有较大变化,个体企业8人以下的不统计、跨地区联营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统计,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2004年有乡镇企业806户,从业人员50260人。同年,对114户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其中整体出售10户、租赁8户、承包28户、摘“红帽子”41户、自行解体25户、股份合作制2户。改制后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164万元,实现增加值6848.6万元,完成营业收入1.9亿元,实现利税2336.8万元。形成建筑、建材、采矿、农副产品加工、商饮、交通运输、劳务输出7大体系,产品种类达40多种,建成东西合作示范区1个,工合实验区1个,开拓劳务基地20个,培育资产上千万元的企业18户、上百万元的200户,上10万元的个体私营企业500户。这一时期是全县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2006—2008年,随着国家对资源消耗和排污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乡镇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改制重组优化。2009年,全县中小企业个数达309个,从业人员1.67万人,完成总产值8.14亿元、销售收入6.9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95万元、税金2750万元;非公经济个数达4091个,从业人员达3.85万人;完成增加值5.20亿元、销售收入13.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20万元。
  第二节 人员培训
  为培育乡镇企业,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始终将培训和管理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1989—1993年,培训各类专业人员1200人,其中大专院校(包括函授)培训60人,省及省外培训100人,地区培训300多人,县上培训200多人,企业内部岗位培训500多人。1994—2000年,培训各类专业人员3420人,其中省地培训332人,县上培训569人,企业内部岗位培训2519人。2001—2004年,培训各类专业人员3014人,其中大专院校(包括函授)75人,专业技术271人,厂长(经理)170人,等级培训850人,一般职工培训1648人。2006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5人,其中厂长(矿长)、经理82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98人,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等级95人。至2008年,评定初级职称480人,中级职称125人,高级职称11人。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职工体育活动得到重视。1992年5月、1995年6月举办山丹县第一、第二届乡镇企业运动会。清泉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
  1994年以来,东乐、位奇乡被评为张掖地区乡镇企业“十强乡”;清泉乡南关、西街村,位奇乡芦堡村被评为张掖地区乡镇企业“十强村”;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二建公司被评为张掖地区乡镇企业“十强企业”;清泉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福利水泥厂、位奇亚麻厂、新世纪自动门厂被省乡企局评为科技进步示范企业。到2004年,全县乡镇企业中被评为全省“质量效益A、B级”企业10户,创建节能降耗企业4户、科技进步示范企业5户。3户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335人取得初、中级技术职称。
  第二章 劳务输出
  山丹劳务输出始于1978年前后,最初由芦堡、静安、郇庄三个大队的生产队长梁庭华、吴玉珠、郇维禄带队,为集体搞副业。随着规模扩大,生产经营交到了大队,分别由芦堡大队(村)的郭家诚、李长福和静安大队(村)的吴玉珠、李学河带队,长年在青海油田烧砖制砖、脱土坯、炸石头、烧石灰、挖管沟,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8—1995年,依托青海石油管理局,芦堡村实现利润30万元,最高年份达80万元。静安村依靠集体积累,在外地及本村建成砖厂、预制场、大理石厂等村办企业,并投资近500万元,用于整修村道、兴办企业、改善办学条件、减轻村民负担。郇维禄通过务工收入,在郇庄村建成全省最大的A级福利水泥企业。山丹县多家建筑企业通过青海石油管理局劳务基地逐步发展壮大。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山丹劳务能人在青海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吐哈油田、甘肃敦煌等地建立全县第一批劳务基地。2004年全县在外建筑队、劳务队发展到98个,各类劳务企业75家,拥有固定资产近2亿元。全县形成劳务基地55个(省内23个,西北地区20个,东部发达地区12个),分别是以土建安装、管道建设为主的青海花土沟、冷湖、格尔木、新疆吐哈油田、河北廊坊、宁夏银川、西气东输和陕京输气复线工程;以石棉开采运销为主的阿克塞、敦煌、新疆且末、青海祁连、茫崖;以公路、铁路工程为主的兰州、甘南国道建设、青藏铁路和临清高速公路;以住宅楼修建为主的兰州、嘉峪关、新疆乌鲁木齐、鄯善;以劳务移民为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南疆马兰基地;以技术工人和家政服务为主的广东深圳、番禺、东莞,北京顺义、通州,辽宁大连,天津等地;以路桥和油气管道为主的中亚五国。
  第一节 建筑工程
  在山丹劳务输出过程中,第二建筑公司(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三建筑公司、工合山丹建筑公司、山丹县裕祥建筑工程公司、山青建筑工程公司等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这些建筑公司因其资质较高、用工规范、技术人员素质好,为全县有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提供了保障。1988—2008年,仅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总收入达六七十亿元,年均收入3亿多元。
  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 山丹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86年,2000年9月交由县劳务办管理,同年更名为山丹县建筑工程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工程处18个(后变更为19个分公司),年用工人数1万多人(90%为山丹人),形成省内外劳务基地二三十处,主要为新疆4处(都善、哈密、乌鲁木齐、库尔勒)、省内7处(张掖、高台、酒泉、嘉峪关、敦煌、兰州、临夏)、青海6处(花土沟、格尔木、盐湖、柴达木、茫崖、冷湖),成为全县劳务输出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公司下属的第六分公司,在能人石文南的带领下,至2008年有施工队21个,职工6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230多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产值2800万元。公司下属的十三分公司,在能人梁有勤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创业,在青海建起2个建筑施工队,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年产值1200多万元,常年吸纳务工人员250多人。公司下属的第十八分公司,在能人丁述文的带领下,一直在青海油田等地创业,至2008年企业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年产值200多万元,从业人员100多人,并接纳多名家庭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此外,总公司下属的第二、七、十一、十二、十五、十六分公司在陈希虎、吴锋钧、李文新、刘希凯、郭勇士、郭茂林的带领下,也承建了大量工程,为山丹劳务经济做出贡献。
  山丹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位奇建工队,在芦堡村张启仁的带领下,靠13块架板3把瓦刀200元现金起家,承揽修民房、盘炉灶等小型修建工程,后拓展市场并成立山丹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为拥有从业人员500多人的工民建二级施工企业。后张有岳接手经营管理,承建本地和外地的工民建筑、公路、水利等工程,2008年后业务范围从青海、新疆扩展到西藏等地。曾获甘肃省“2012年度民营企业100强”称号。
  甘肃裕祥建筑工程公司 在城北村王兴国的带领下,逐步做强做大,后王积明接手经营管理,成立甘肃裕祥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本县和外地建筑、公路、农田水利等工程,仅2012年就吸收城北村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五六百人,年发放工资1000多万元。2010年6月,企业获甘肃省国土厅“工程质量优秀奖”。
  甘肃山青建筑工程公司 前身为1995年组建的工程队,在王城村王仁荣的带领下,在本县及内蒙古等地从事建筑工程。2008年注册资金4500万元,成立甘肃山青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省内外建筑、公路、水利等工程50多项,优良率达80%,年完成产值4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11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复员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18人,年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员工平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获得“甘肃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管理协会理事单位”“张掖市建筑工程文明工地”等奖项。2013年,王仁荣获“第三届张掖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张掖市“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奖”。
  甘肃国力路桥工程公司 从1983年开始,在拾号村邹国礼的带领下,从事公路建设等,2003年成立国力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为公路、市政建设二级企业。至2008年,企业资产达3500余万元,其中设备等资产2000多万元,施工队伍发展到三四百人。
  此外,高庙村马进岚在嘉峪关建起的建工队、汪庄村雷克兴组建的洮河富源水电开发公司、郑庄村何发祥组建的建筑工程队、孙庄村孙鹏成立的玉门隆基安装公司、山湾村刘兆玉组建的施工队、西屯村黄东升成立的东升工程公司、西屯村黄汉军成立的甘肃张掖军盛建筑工程公司、新开村卓友成立的青海兆丰建设工程公司、上寨村张志品在青海刚察县创建的大型砂场、煤矿及潘庄村朱立国成立的佳艺劳务公司等都是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建筑工程队。
  【新闻作品选载】
  千里“西征”闯富路
  刘文兴
  山丹有支“西征”劳务大军,他们不怕劳苦,遍布千里之外的青海、新疆等地,11年总收入逾亿元。仅去年全县劳务总收入就达1747万元,高于全县乡办工业全年的总产值。
  1979年,清泉乡郇庄村的农民通过亲友在柴达木盆地的青海西部油田找到烧石灰的副业,30多人一年能搞到万把块钱,这对刚刚解脱束缚但仍未摆脱贫困的农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随即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的农民也跟着走出了家门。
  翻过当金山就进入柴达木盆地,“抬头不见天上鸟,低头不见地上草,风吹石头跑”。在这样的环境中,要站稳脚跟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还不算,面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四川、江苏等省的劳务大军,显得又很落后。最初,山丹人只能搞些拉运沙石、挖沟平地一类的粗活,但山丹人朴实诚恳、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在8个省区劳务大军的队伍中,山丹人经过不断摸索、学习、前进,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逐渐提高。油田在花土沟有座砖厂,管理、技术一直上不去,山丹人把它包下来,10年来烧出的砖一直是“抢手货”。目前,山丹人已在那里办起了建筑、建材、水泥预制、木材加工、运输、石棉矿等50多个企业,固定资产达1500多万元,在那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山丹劳务大军“西征取金”给本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芦堡村,11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相当于农业收入的8倍,在青海基地还有140万元的固定资产。村上从劳务收入中提留100多万元,修学校,建剧院,铺油路,架电通水,兴办企业,增加农业投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人均纯收入由200多元增加到756元,粮食总产由50万公斤增加到96万公斤。
  静安村劳务大军还带回了比金钱更为广泛深刻的东西。这个村有500多劳力外出干活,回来后说话办事豁达多了。穿着、居室讲究了起来,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旧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西征军”还带来了辐射效应,现在山丹生产的钻井泥浆助剂、铸铁管、工业陶瓷管、烙画、面粉、地方小吃等都在那里有了市场。
  针对自发、分散,劳务输出缺乏管理的情况,山丹县主动与那里的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联系,设立办事处作为“西征军”的前线指挥部,对劳务大军统一领导、协调管理、正确引导,保证了全县劳务输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这支“西征军”信心百倍,主动同好多国营大企业联合,决心继续西进,把劳务战线拉得更长。
  (原载《甘肃日报》农村版1991年10月4日一版)
  第二节 石棉开采
  山丹石棉开采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酒泉阿克塞,最早由陈户公社的陈好绪、梁志忠经营,后生产扩大,由陈户公社五小企业负责人梁廷辉经营。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克塞石棉基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周世贵等人在阿克塞的石棉产业越做越大,企业资产从五六百万到两三千万元不等,年产石棉万吨以上,大的矿点常年吸纳劳动力一百人到三四百人不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务工人员由300人增加到6000人,矿点由1个发展到22个,产量从几万吨扩大到20多万吨,占据阿克塞石棉开采的80%,全国的50%,每年为阿克塞上缴税费4000多万元,占阿克塞全县年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每年带回资金9000多万元,人均1.5万元以上,石棉开采成为山丹县沿山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涌现出周世贵、梁廷辉、陈永琳、吴治国、刘学良、夏学元、薛应祥、张克岳、张克笃、曹祥等“石棉大王”。之后,山丹石棉开采从阿克塞扩大到新疆且末,青海茫崖和格尔木,基地迅速扩大,规模不断扩张,设备从原始的人力开采发展到大型机械作业。2006年以后,在阿克塞经营的山丹石棉矿开始走低,在石棉资源枯竭、矿山老化、开采难度增大,运费、燃料、炸药、采选设备等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阿克塞石棉矿由17家减少到7家,2010年后,山丹阿克塞石棉矿封山闭关。
  从1995年开始,每年春节后,县上都要在县城举行盛大欢送仪式,为前去阿克塞石棉矿务工的陈户等乡镇的农民工送行,人数在三四百人到上千人不等。2001年到2009年,县委、县政府连续8年举行山丹县劳务大军出征大会,社火队舞狮欢送,市、县领导为出征大军授旗并敬酒壮行。
  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山丹人在酒泉阿克塞等地建成规模较大的石棉矿点10余家,年吸纳劳动力三四千人。
  周世贵石棉矿。20世纪80年代开始,陈户村周世贵带领村民到阿克塞石棉矿创业,2008年企业资产达1800万元,年产石棉1.5万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年吸纳劳力三四百人。
  梁廷辉石棉矿。同一时期,寺沟村梁廷辉带领村民到阿克塞石棉矿创业,至2008年企业资产达1500多万元,年产石棉1万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年吸纳劳力三四百人。
  陈永琳石棉矿。同一时期,范营村陈永琳带领村民到阿克塞石棉矿创业,2008年企业资产达1000多万元,年产石棉1.4万吨,产值3000多万元,年吸纳本村劳力200多人。
  吴治国石棉矿。1985年开始,西门村吴治国组织村民到阿克塞石棉矿创业,2008年企业资产达1500多万元,年产石棉1万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年吸纳本村劳力200多人。
  薛应祥石棉矿。1989年开始,李泉村薛应祥带领本村20多名村民到阿克塞从事石棉开采,后成立石棉企业,2008年企业有固定资产1900多万元,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从业人员达100多人。
  刘学良石棉矿。1990年开始,寺沟村刘学良带领村民到阿克塞联营承包石棉小矿点,1995年成立学良石棉矿业公司,2008年资产达1200多万元,年产石棉8000多吨,产值1600多万元。
  张克岳石棉矿。1993年开始,张庄村张克岳组织村民到阿克塞石棉矿创业,后成立阿克塞县山丹兴岳石棉矿业公司,2008年企业资产达3000多万元,生产石棉1万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常年用工人员300人左右,仅2009年就为员工发放工资1100万元。
  张克笃石棉矿。1993年开始,张庄村张克笃带领村民在阿克塞从事石棉开采,至2008年企业资产达1100多万元,年产石棉4500多吨,产值近1000万元,年吸纳劳力100多人。
  夏学元石棉矿。1995年开始,西关村人夏学元带领村民前往阿克塞开采石棉,后成立石棉企业,至2008年企业年产石棉1.45万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从业人员200多人,年石棉收入600多万元。2008年发放工资430多万元,次年发放460多万元。
  此外,中河村人曹祥、刘伏村人潘生玉、东关村人张宏、寺沟村人刘文雄等人成立的石棉公司,也为石棉开采、壮大劳务经济做出了贡献。
  第三节 其他输出
  劳务移民 1995年3月,县上从兰州铁路局申请专列输送山丹县沿山5个乡镇496户1400余人,到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126团、127团集体安置,开始了新疆劳务移民输送安置工作。1996年8月,成立山丹县移民工作办公室,与劳务办合署办公。同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126团、127团、130团等团场领导30人前来山丹同县政府签订长期劳务协作协议,之后连续8年向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农七师各团场输送安置劳务移民超过5000人。从1998年开始,每年8—10月份,通过移民户、经纪人组织农民工约3000—4000人到新疆等地拾花(摘棉花),同时带动大批山丹人合伙或举家去新疆承包、租赁、购买土地,进行种植开发,有相当一部分人圆了创业致富梦。
  【新闻作品选载】
  山丹贫困户入疆承包兵团农场
  本报山丹讯(张兴民)3月18日,山丹县霍城乡350名农民,乘坐6辆大轿车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包经营农场。至此,全县16个贫困村中已有3000多人到新疆建设兵团安居乐业。
  山丹县大黄山一带的16个村,土壤贫瘠,植被稀少,自然灾害频繁,使贫困户占到总农户的一半左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去年初,县上领导到新疆建设兵团考察协商,达成了劳务移民扶贫的协议,当年就向兵团农场移民560户1964人,其中劳动力1120人。他们承包兵团农场耕地23296亩,劳均20亩以上,种植棉花、玉米、葵花等作物。
  山丹县贫困户到新疆后,发挥了吃苦耐劳、劳动技术熟练的特点,既赢得了农场职工的信任,又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据县劳务办公室调查,去年移民的劳均纯收入达2689元,人均纯收入为1533元,其中魏其忠、赵秀花夫妇的纯收入达9000元。李桥乡西沟村农民陈全国,承包棉花20亩,纯收入达3300元,成为移民中的摘花能手,受到了农场的奖励。今年,县上又和兵团农场紧密配合,做好组织输出和安置就业工作,使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包经营农场的劳动力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7%。
  (原载《甘肃日报》1996年4月14日一版)
  境外劳务 境外劳务始于2001年,时任山丹县农委党委书记的吴志明带领10多名农民到白俄罗斯明斯克市种植蔬菜,迈出了境外劳务输转第一步。2006年,陈户乡西门村姜玉琳依托新疆兵团北新路桥公司带领7名农民工赴塔吉克斯坦务工,从事援建国际公路工程,次年,组织101名务工人员赴塔吉克斯坦参与国际高速公路建设,是山丹县第一批有组织、成建制向国外输出务工人员。2008年3月,又组织326名务工人员赴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参与国际高速公路建设。2007年,劳务带头人石怀彬与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局合作,组织50名务工人员赴俄罗斯、印度参与国际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当年全县向境外输出劳务务工人员151人。次年又组织260名务工人员赴中亚六国参与国际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2009年3月,在清泉镇南关村,市、县领导为223名出境务工人员送行。当年全县境外务工人员达636人,次年达803人。2010年11月,劳务能人石文南创办的甘肃宇泰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成为全省第一家民营境外劳务中介机构。2010年全县有境外劳务经纪人4人,向中亚国家输送务工人员413人,全县境外务工人员达1013人。2013年,为更好地发展境外劳务,组织涉外劳务人员集中接受咨询、报名、培训服务,成立山丹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务工人员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及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日本、非洲等国务工,大多是有多年务工经历的技术骨干,以焊工、电工、混凝土工、钢筋工和工程机械驾驶员为主,人年均收入8万元—10万元。2013年,全县境外务工人员1500余人,比2010年增长13.4%,劳务收入约1.14亿元,占全县劳务收入的12%。
  第四节 劳务品牌
  2000年后,随着劳务人员素质、劳务企业信誉不断提高,部分劳务企业依靠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品牌意识强化,赢得业主和用人单位认可,逐步占有市场。陈户乡的石棉开采,位奇、霍城镇的建筑施工,清泉镇和东乐乡的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大马营乡等沿山乡镇以新疆劳务移民为主的土地承包经营,形成各具特色的劳务输出格局,走出一条“以品牌占市场,靠特色打天下”的路子。
  丝路硬汉子 2006年,陈户乡依托石棉开采,注册“丝路硬汉子”劳务品牌。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包装,品牌规模集聚效应凸显,部分多年在阿克塞从事石棉开采的劳务能人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上,成为有名的石棉老板。他们二次创业,将手中的资金投放在更具前景的房地产开发、铁路公路修建、境外劳务输出等领域。依托“丝路硬汉子”品牌,仅阿克塞石棉基地年产石棉20万吨,占据全国一半石棉市场。姜玉琳、石怀彬等人借助该品牌,走进中亚国家劳务市场,带动6000多人。2007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劳务品牌展示大会上,“丝路硬汉子”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至2012年,“丝路硬汉子”劳务品牌带动4.85万人。
  焉支铁人 2008年,大马营乡依托山丹建筑劳务特色优势,注册“焉支铁人”劳务品牌。在“焉支铁人”的带动下,山丹建筑劳务企业在青海、新疆等省区占据不少市场份额。至2010年,“焉支铁人”劳务品牌带动万人以上。
  此外,位奇镇的“建筑铁军”、东乐乡的“焉支豪哥”,也通过品牌培育,发挥了各自作用。通过多年的品牌优势,山丹县初步形成诚实守信、特色鲜明、技能娴熟、竞争有力、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劳务,为拓展市场赢得更大更广空间。
  第三章 返乡创业
  第一节 兴业办厂(场)
  从1978年外出务工开始到1990年前后,部分务工人员逐步发展成为致富能人,手头有了大量存款。1995年后,县上通过召开致富能人座谈会、制定优惠政策、表彰劳务输出带头人、让先进典型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措施,发挥劳务致富能人联系广、关系多、人缘好的特点,鼓励在外劳务大户、致富能人回乡二次创业,或兴业办厂、参与商贸流通,或从事土地开发、兴办农型企业,投身家乡建设。2000—2006年,县上争取国家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营造鼓励、支持、服务创业的社会环境,引导和支持更多具有资金基础和创业经验的致富能人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劳务致富带头人周世贵、陈永琳、薛应祥、张有龙、吴治国、陈希虎等返乡创业,投资2000多万元,兴办各类企业。2010年2月山丹县能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数明显增加。2009—2010年登记回乡创业务工人员500多人,2013年达1100余人。至2013年,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在公益事业上捐资4500多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2000多个,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输转提供了便利,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永祥养殖 2004年,劳务能人薛应祥投资140万元,建起占地1.6万多平方米,集养殖、加工、育肥、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综合养殖场——老军乡永祥养殖有限公司,饲养优良羊1000只、猪200口、牛40头、鸡2000只,扶持规模养殖户22户,辐射带动全乡畜牧业的发展。
  鹏程建材 2005年,劳务能人张有龙投资3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山丹县鹏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板材16万平方米,吸纳富余劳动力60多人。2006年投资510万元,招商引资500万元,与温州客商合资对原山丹东街百货大楼固定资产进行盘活,实施改建扩建,办起山丹最大的华东超市,增加就业岗位70多个。投资990万元,建起山丹县德隆农副产品保鲜有限责任公司。
  元利亨昌盛农牧业 2005年,劳务能人吴玉珠投资800多万元,在山羊堡滩建成集肉牛、羊只育肥、马鹿饲养、饲料加工和饲草种植等为一体、面积达3000多亩的综合性农牧企业——元亨利昌盛农林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后由其子吴有海、吴有江分别管理经营。吴有海采用暗管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玉米、饲草等,其中常年种植小麦500多亩,年生产小麦40万斤。2007年建成养殖场,常年用工30多人,饲养牛、羊及鹿等,消化吸收草料,有效利用绿色农家肥,形成良性循环。2007年吴有海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吴有江从事生态种植、养殖和苗木培育,用七八年时间,栽种梨、杏等经济林100余亩,建成占地1800多亩的生态养殖场,饲养羊及优质肉杂鸡,喂养纯自然的苜蓿、玉米、豆粕、油渣、麸皮等草料,年盈利能力200万元左右。该农牧企业对周边种植养殖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奥尔丹牧业 2006年,劳务能人吴治国、吴治忠兄弟投资600多万元,注册成立奥尔丹牧业有限公司,成立西门村养殖协会,建成高标准综合养殖场,养羊2000只、牛1000头,就近输转农村劳动力30多人。
  范营集贸市场 1996年,劳务能人陈永琳投资20多万元,在范营市场修建铺面21间。2006年,投资180多万元,新建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商贸综合楼、占地500平方米商业门点22间,均低价出租。2008年建成20间门面的步行街,市场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加,成为全县最大的村级集贸市场。
  博英商贸大厦 2006年,清泉镇北滩村劳务能人武英投资500万元,收购山丹县印刷厂闲置土地1万平方米,建起集服装、超市、娱乐为一体的博英商贸大厦,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
  此外,位奇镇汪庄村劳务能人梁有勤投资600万元建设农牧场和综合养殖场,吸纳本地劳动力60多人。陈户乡东门村劳务能人徐逢林带领群众建起6栋农民住宅楼,全村60%的村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办起新河砖厂,吸纳本村劳动力30多人;恢复撂荒地5000亩,建成农民创业园。陈户乡陈户村劳务能人庄永福投资860万元,建起山丹县永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李桥乡河湾村劳务能人周伟创办农业企业等。
  2013年,劳务能人投资7.66亿元,形成规模以上企业23家,中小型民营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
  第二节 劳务工作荣誉
  集体荣誉 1989年以来,山丹县人民政府两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劳务经济工作先进县”,劳务办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山丹劳务工作先进单位”“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
  个人荣誉 1995年以来,因在劳务输出方面成绩突出,山丹县有17人被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授予全国创业之星,2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28人被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会、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另有多人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办公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个人(优秀创业带头人、农民工明星),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劳务工作先进个人,被省人社厅授予全省劳务经济工作优秀统计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劳务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务工人员)、全市劳务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发展劳务经济带头人、优秀务工人员)、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先进个人、全县创业典型。
  全国创业之星:郇维禄(1995年);张启仁、吴玉珠(1997年);梁廷辉、张有龙(2000年);周世贵、陈永琳、吴治国、张克岳、石文南、陈希虎、刘学良、夏学元(2006年);薛应祥、石怀彬、钱广多、张克笃(2008年);刘文雄、刘希凯、李文新、徐逢林(2010年)。
  全国优秀农民工:邹国礼(2008年)。
  全省劳动模范:张启仁(1999年)、徐逢林(2010年)。
  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郇维禄(1995年);张启仁、吴玉珠(1997年);梁廷辉、张有龙(2000年);周世贵、陈永琳、吴治国、张克岳、石文南、陈希虎、刘学良、夏学元(2006年);薛应祥、石怀彬、钱广多、张克笃、刘希凯、李文新、徐逢林、吴英、黄汉军(2008年);张宏、刘文雄、梁有勤、闫好祯、吴锋钧、王家宝(2009年)。
  全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个人(优秀创业带头人):周世贵(2007年)。
  全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个人(农民工明星):邹国礼、杨芳(2007年)。
  全省劳务工作先进个人:刘录贤(2002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陶玉新(2003年)。
  全省劳务经济工作优秀统计员:吴有泽(2011年、2013年)。
  此外,杨芳、郇世成、黄汉军、肖生海、尚微莉等人被授予全市劳务经济工作先进个人。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