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业重点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8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林业重点工程
分类号: S727.2
页数: 5
页码: 355-3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林业的林业重点工程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山丹退耕还林带动8万群众致富的内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林业 工程

内容

第一节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1978年,山丹县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至2013年实施五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和《全县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在三大类型区建立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示范典型工程。在大黄山、祁连山、龙首山山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在保护好已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和工程治理的办法,实施封山育林,荒山荒坡造林,按山系、水系分片植树。在中部平川区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实行林、粮、草间作,广泛推广营造生态型复合林网。在北部风沙区,根据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实行沙生植被封育,优先治理荒漠化严重的区域。工程建设实行工程项目造林与社会一般造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沙)育林相结合,初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片、带、网相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防护林体系,有力地保护了农牧业生产,中部地区初步改善了风沙干旱,环境恶劣现状。自一期工程开始建设至2013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5.06万亩,封山(沙)育林草20.4万亩,四旁零星植树420万株,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13.1万亩,保存率87%。全县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北部滩沙生植被综合盖度由20世纪80年代的21%提高到了32%。在中部平川区,以东乐乡山羊堡滩、陈户乡王城滩、位奇镇马寨滩等农业综合开发区及各生态移民区为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1.74万亩,成功探索出了大网格防护林,小网格经济林的复合林模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道绿化以国道312线、山马公路、新陈公路、清霍公路等县乡道路及兰新铁路为重点,坚持“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原则,绿化国道18公里,县乡公路40公里,有效改善了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在南部祁连山、大黄山林区完成荒山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10万亩,取得了自1949年以来连续6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在大马营、李桥、霍城等乡镇完成马营河、霍城河河床治理,营造水土保持林4000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800亩,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工程建设防风固沙,风速降低、干热风减轻、沙尘暴减少、小气候得以调节。
  第二节 退耕还林
  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 1999年实施《山丹县寺沟河流域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总投资259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85万元,省地配套资金74万元)。在花寨子乡上河、中河村的冰沟、高坡等地段实施退耕还林3500亩(宜林荒山造林2700亩,退耕地造林800亩)。栽植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沙棘、柠条等各类苗木75万株,营造生物围栏3公里,开挖和维修防护沟27公里,架设铁丝围栏3公里,维修道路25公里,新建育苗基地1处30亩,集雨水窖30眼,设置宣传碑100块。
  退耕还林(草)工程 2002年山丹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涉及全县8个乡镇、96个村、7个国营林场、16460户64478人。至2013年,完成退耕还林42.46万亩(退耕地还林19.91万亩,荒山造林17.35万亩,封滩育林5.2万亩)。退耕地还林中建成生态林19.72万亩,经济林1893亩,种植沙棘、柠条、山杏、仁用杏、二白杨、新疆杨、白榆、红柳、沙枣等树种13141万株。工程投入国家资金2.67亿元(种苗补助2050.5万元,教育、医疗现金补助3128.442万元,粮食补助折资21478.394万元)。初步建成以山杏和仁用杏为主的霍城镇下西山、新庄村,陈户乡陈户村,李桥乡上寨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3000亩;以沙棘为主的大马营乡夹河、中河、花寨村,霍城镇下河西村,李桥乡河湾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祝庄村等丰产栽培综合示范点7处,示范面积3万亩;以鲜食杏为主的陈户乡孙营、王城村,清泉镇红寺湖村,东乐乡山羊堡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1500亩;以良种杏种苗、接穗快繁为主的孙家营滩国有林场示范点1处,示范面积300亩。建成沙棘产业基地32万亩,以杏为主的优质杂果基地2.4万亩,实行林草间作,林间套种优质牧草3.5万亩。建成以县苗圃为中心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6处。
  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至2013年,下达专项资金9368万元,在全县建成基本口粮田6408亩;建设户用沼气池1980个、太阳灶5550个、节柴灶2654个、节柴炉378个、太阳能热水器630个、光伏电源30个,营造薪炭林2.4364万亩;新建林产品基地5.8382万亩,沙棘改造10.176万亩,补植补造5.7676万亩,农产品基地1.587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066亩,中药材种植1.6365万亩;新建养殖小区2个,修建养殖暖棚3.472万平方米,修建青贮窖2694立方米;完成退耕群众技能培训9152人,抚育管理林木33.31万亩;嫁接改造新西兰红梨1470亩。
  【新闻作品选载】
  山丹退耕还林带动8万群众致富
  本报山丹讯(葛勤) 近日,家住焉支山腹地的花寨子乡下河村的张维彪领到了今年退耕还林的第一批补助粮1710公斤,同时他还领到了“一定70年不变”的林权证。张维彪感慨不已:自家这些“靠天吃饭”的57亩山旱地,如今种了沙棘林,吃的粮却多了起来。和张维彪一样,今年参与退耕还林的2万户8万多群众,也受惠于这项“拿国家钱、种自家树、造子孙福”的政策。
  近两年来,山丹县退耕还林24万亩,带动林草间作、套复种优质牧饲草八万亩。在8年内,每年为6万多退耕群众带来3102万公斤粮食和310万元的现金收入,不仅有效缓解了沿山2万多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解放了部分劳动力,而且带动了以舍饲科学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羊产业发展迅速,从去年的42.6万只增加到目前的50万只以上,出栏销售由去年的17万只增加到20万只,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种植业水平的提高。该县花寨子乡集中精力做强以脱毒马铃薯、纤用亚麻、花卉制种为主的精细订单农业,建起制种花卉大棚52座,收益较好的30座大棚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种植业效益不断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沿山大多数群众家庭陆续走上了打工、种植、养畜为主的多渠道增收格局,劳力资源得以优化配量。随着该县重要水源涵养地——大黄山跟山区全部退耕还林,也必将有效缓解干旱缺水的现状,被群众公认为“穷山里崛起的绿色希望”。如今,该县退耕还林群众都高兴地说:“怀揣绿本本(林权证),心里不发慌,脱贫致富有信心。”
  (原载《甘肃日报》2004年3月5日七版)
  第三节 防沙治沙
  山丹县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严重,是甘肃省18个干旱缺水县之一,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重点县。沙化土地重点分布在一类地区,以312国道为主线呈长条形,包括东乐乡、清泉镇、位奇镇和川区各国有农林场,东与老军乡、陈户乡相接,南与李桥乡、霍城镇相连,西与甘州区和民乐县接壤,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沙区土地总面积278.7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28.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1%。沙化土地中戈壁16.34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11.88万亩。
  立足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主要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防风效果好、抗天牛虫害的新疆杨、二白杨作为主栽树种。在土地沙化、荒漠化比较严重,造林立地条件差的营林地段选择沙棘、红柳、沙枣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营造仁用杏、优质鲜食杏等经济林,提高造林质量。成立专门管护机构,在重点地段设置围栏、封沙育林标志,由县治沙站固定专人开展管护。通过防沙治沙,推进沙区面上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沙区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基本形成了防护林成带、农田林成网、荒山林成片的“带、网、片”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森林防御体系。
  第四节 经济林建设
  山丹历史上经济林只栽培杏、楸、海棠、葡萄等品种,面积小、种类少且分布零散。1949年前,全县经济林只有1208株。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红寺湖公社和东乐公社有零星种植。1979年,县政府在山羊堡滩新建国营园艺场1处,定植以苹果梨为主的各类果树1700亩,成为全县首个专门从事经济林生产和管理的国营事业单位,也是全县最大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从1986年起,山丹县开始大面积栽培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济林。至1988年,全县经济林保存面积4882亩,其中国营果园3457亩、集体果园379亩、个体果园1046亩。
  1990年初,乡村林果业大面积发展。东乐乡西屯村,清泉乡祁店村、拾号村、南关村,位奇乡东湾村等主要采用杜梨砧木建园,次年嫁接的方式,建立苹果梨丰产栽培示范基地,经济林建设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小片和庭院共同发展的局面,全县定植经济林1102亩。1994年实施苹果梨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4200亩。1996—2003年,经济林建设由单一的果园式向大规模的生态经济型复合林网发展,造林树种由一、二类地区以苹果梨为主,三类地区以杏、李等优质杂果为主的方向发展。建立东乐乡西屯村、大寨村,清泉镇祁店村、拾号村,位奇镇东湾村苹果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陈户乡王城村、孙营村,李桥乡河湾村优质杂果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此间引进大量的苹果、梨、杏、李、葡萄等优良新品种开展试验推广和果树高接换优,经济林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形成名、优、特产品突出,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综合效益提高的发展格局。期间全县每年果品总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其中苹果梨产量最大,占果品总产量的86%,苹果、杏产量次之,其他果树产量甚微。但由于受果品市场影响,加之果品质量差,苹果梨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低。此后,果农开始大面积更新改造苹果梨园,苹果梨保存面积逐年减少。
  2004年后,县林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对已建成的低产低效苹果梨果园开展改造,对在退耕还林中定植的山杏进行嫁接,培育优良品种。引导退耕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以清泉镇西街村为试点,利用现有蔬菜大棚,发展设施葡萄种植;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为依托,发展沙棘产业。初步形成了设施葡萄、红梨、良种杏、沙棘独具地方特色的四大林果产业。至2013年,全县经济林保存面积34.19万亩,其中沙棘32万亩、杏14083亩、梨2094亩、葡萄1639亩、枸杞1000亩、苹果545亩、枣501亩、其他经济林2081亩。挂果面积22万亩,进入盛果期12万亩。全县果品产量6275吨,其中梨1657吨、苹果5吨、葡萄1000吨、杏1710吨、沙棘840吨、仁用杏682吨、其他水果381吨。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