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编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77
颗粒名称: 第二十编 林业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16
页码: 349-364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林业的林木资源、植树造林、林业重点工程、林木保护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林业 林业经济

内容

第二十编 林业
  山丹县境内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域,在远古时期就是古森林的发端地。秦汉之前,境内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月氏、匈奴的游牧地区。汉武帝平定河西之后,始披草莱,伐森林而辟田畴。嗣后诸代,因居民少,经营范围小,祁连、龙首、焉支诸山被原始森林覆盖。元、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天然森林主要分布在祁连山,走廊和北山很少。据寺庙碑记载,明代境内丘陵地区,尚有成片松林,居民采伐建房,称之为“本山木”。清时河西走廊和北山仅少数地方有林,北面的龙首山产木材,抚彝厅(即今临泽县)北10公里的“合黎山多植草木”。民国时期,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大黄山,北部龙首山一带。平川地区的人工造林,只在学校、寺院、渠沿、宅旁、池塘畔零星种植,成片甚微。1949年,全县天然林(不含灌木林)5万亩,人工造林100亩,经济林1208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对全县森林资源少,乱砍滥伐等现象严重的实际,县人民委员会清理林权,划分林界,建立健全护林委员会和护林小组,配备专职护林人员,制订山林管护制度及抚育管理制度,在管好护好山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社、队开展林副业生产,确保山林不断发展。1980年11月成立山丹县林业局,组织实施营林生产,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植树造林等活动。之后,县上提出“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林业建设思路和“林跟渠走、林跟水走、林跟地走、林跟路走”的建设原则,重点在南部祁连山、大黄山天然林区和北部荒漠植被区全面实施封山(滩)育林;中部平川区将工程造林与绿化村建设相结合,大面积营造防护林。兴起大办机关农林场的热潮,从民乐、张掖、泾川等地引进苹果梨、早酥、日面红、车头梨等品种,在国营林场、园艺场、机关园林场以及一、二类地区部分村社栽培种植。
  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4万亩,封山(沙)育林40.7万亩。四旁零星植树160万株。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初的5.2%提高到9.8%。
  进入21世纪后,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成为山丹林业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建成山羊堡滩、马营河、官坝湾、孙家营滩、312国道等标准较高的义务植树基地35个,完成义务植树575万株。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不断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
  至2013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27.05万亩,林木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7.97%,北部滩沙生植被覆盖度32%。
  第一章 林木资源
  第一节 天然林
  山丹县地处蒙古高原南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天然林面积259.89万亩,其中有林地11.79万亩,疏林地6224.85亩,灌木林地207.4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9.9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9.74万立方米。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境内海拔2400—3100米之间的龙首山、大黄山、祁连山的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低山草原,主要植被类型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及绣线菊、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为主的灌木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低山草原。
  大黄山 林区植物分布比较单纯,天然分布的乔木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和1980年引种的华北落叶松。灌木树种主要有山丹柳、祁连柳、金露梅、银露梅、小檗、忍冬、蔷薇、花楸、锦鸡儿等;草本植物为禾本科、莎草科、毛茛科、黎科、蓼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科的杂草及苔藓。林场总经营面积43.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2.28万亩,非林业用地10.90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8.87万亩,疏林地2636.85亩,灌木林地16.2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120.15亩,苗圃地18亩,宜林荒山荒地6.46万亩,林业生产辅助用地23.4亩。森林覆盖率58.2%,活立木总蓄积量75.36万立方米。
  龙首山 植被类型简单,树种组成单一。主要植被类型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和荒漠灌丛,有少量的山杨零星分布。灌木种类主要有小檗、鬼箭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柠条、爬地柏、忍冬、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等20多种;林下地被物有苔藓、苔草、棘豆、针茅、狼毒等80多种。龙首山林区总经营面积5.23万亩,其中林地2.33万亩;林地中有林地3180.75亩;灌木林地2.01万亩。森林覆盖率44.42%。有林地均为青海云杉林,活立木蓄积12331立方米。
  山丹马场 树种资源主要有13科38种,其中乔木林10种,灌木林28种。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是主要的建群树种;灌木主要有剑叶锦鸡儿、鬼箭锦鸡儿、小檗、忍冬、萎陵菜等、吉拉柳、高山绣线菊、金露梅、银露梅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短花针茅、冰草、蒿类等。马鹿、雕、麝、兰马鸡、雪鸡、岩羊等20余种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管护总面积212.45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94.7528万亩,非林业用地117.7017万亩,森林覆盖率46.56%。
  第二节 人工林
  全县人工林分布在海拔1600—2900米之间的河川平地,以杨树为主。人工林面积31.30万亩,其中有林地4.90万亩,灌木林地9.2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09万亩,疏林地164.85亩。按权属分国有、集体人工林两类,国有人工林面积3.01万亩,其中乔木林1.56万亩,灌木林地1.0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226.1亩;集体人工林面积28.28万亩,其中乔木林3.34万亩,灌木林地8.27万亩,疏林地164.85亩,未成林造林地16.66万亩(不包括山丹马场)。
  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38—1941年),在县城南门外种植杨树11.8万株,成活6.3万株;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县长薛兴唐动员民众于官坝湾植树1.4万株。官坝湾位于县城南山丹河防洪坝,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山丹河大洪水冲毁县城小东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王亶望带领民夫建坝护城,始有“官坝”之称,而非“拐坝湾”。
  1950年,县政府发动单位、城区学校、部队和团体营造人工林2278株。
  1951—1970年,主要以防沙林带,祁家店至任家寨、新河至范营寨两条支干林带和山丹河、马营河、霍城河、祁家店水库为重点营造人工林,造林3.98万亩,树种以杨树、沙枣为主。全县15个乡成立绿化委员会,营造青年林15处、青年杏花林3处、护岸林3处、少年林4处。
  1970—2000年,按照“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林业建设思路和“林跟渠走、林跟水走、林跟地走、林跟路走”的原则,重点以“一滩”(北滩)、“三河”(山丹河、马营河、霍城河)、“五路”(甘新公路、新陈公路、山马公路、李霍公路、李老公路)、“十二渠”(祁家店南干渠、祁家店北干渠、马营河东干渠、马营河西干渠、霍城东山坝、霍城西山坝、位奇李桥红岩坝、李桥三坝、花寨二坝、马营头坝、陈户寺沟、老军流水沟)为主,营造人工林12.75万亩,树种以杨树、沙枣、白榆、红柳等为主。
  1989年,新建官坝湾义务植树基地1处,面积116亩,由县委书记赵家瑞、县长范新民直接负责。县上成立官坝湾工程造林指挥部,下设规划、施工、灌水三个组,动员山丹焦化厂、山丹水泥厂、山丹化工厂、县工交系统在国营十里堡林场官坝湾林区突击造林,抽调5台拖拉机平整土地5天,推土方7500立方米,筹集资金购杨树、沙枣苗1.85万株,出动2794人次,突击3天,造林102亩。1990年,召开马营河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座谈会,确定义务植树基地总规模1000亩,以官坝湾、十里堡林场、机械林场、园艺场、南湖公园、城区各街道、培校农场和李桥水库以下地段为主,分年实施,林权属国家所有。1992年,以“九村一场三条路”(东乐乡山羊堡村,清泉乡南湖村,陈户乡王城村、西门村,位奇乡位奇村,李桥乡河湾村,花寨子乡山湾村,霍城乡新庄村,大马营乡夹河村,大黄山林场和新陈路、山马路、位新路)为重点,开展农田防护林营造,造林2760亩。
  1994年,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办绿化点13个,造林2620亩。其中,县级领导办绿化点3个,造林1000亩;乡级领导办绿化点10个,造林1620亩。
  1997—2000年,按照省、市、县实施“再造”战略要求,全县营造防护林4.51万亩,保存3.52万亩,保存率78%。2001—2013年,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工程、重点公益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营造以杨树、沙枣、白榆、沙棘等为主的防护林。至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9.8%提高到27.31%,北部滩沙生植被综合覆盖度由21%提高到32%。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一节 种苗
  种苗生产 林木种苗生产起步较早,但由于管理粗放、水利条件差、苗木质量低,至20世纪60年代初,全县仅能出圃少量苗木。1962年,县城北苗圃被确定为永久性苗圃,育苗面积220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国营林场、苗圃和乡村集体苗圃为骨干,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苗圃,县绿化委员会为鼓励发展苗木生产,每育一亩苗补助50元。此后,全县每年可出圃苗木100万株—150万株,除经济林苗木从外地引进外,杨树苗木自给有余。1983年,县政府为鼓励全县林木种苗生产,决定河水灌区的农户育苗凭林业部门的验收卡片,由水利部门免费配给三轮水。位奇、陈户公社除落实县政府的决定外,还对育苗农户进行补助。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县各国营林场、苗圃大力发展育苗生产,引进新疆杨、中林10号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等10多个绿化苗木新品种和葡萄、李子、杏等20多个经济林苗木品种,采取种子育苗及营养繁殖育苗等多种方式进行育苗及引种试验,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13年,全县建成育苗基地1200亩,形成集绿化苗木、防护林苗木、经济林苗木以及花灌木为一体的育苗产业,每年平均新育苗300亩,年均出圃苗木400多万株。
  花卉培育 花卉产业起步较晚。1990年,各国营林场和苗圃陆续从省内外引入月季、郁金香、大丽花、菊花、三角梅等鲜花开展培育推广。1995年起,一些温室大棚、个体花卉经营者,调入唐昌蒲、百合花、金钱树、君子兰、发财树、文竹、对红等花卉进行培育和经营,但因经济状况和气候条件制约,花卉产业发展速度慢、规模小。至2004年,全县露地花卉栽植面积20亩,保护地种植面积10亩,花卉培育基地10余处。2008年以来,引进荷兰菊、月季、大花萱草、福禄考、牡丹、芍药、三叶草、波斯菊、大花天仁菊、粉萼鼠尾草、欧洲玫瑰等20多个品种在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内试验并成功种植。2011—2012年,十里堡林场建成智能化育苗温室1座2160平方米,引进万寿菊、四季海棠、仙客来、非洲凤仙、芍药等18个品系30个品种,培育各类花卉14.72万株。
  第二节 义务植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上把领导办绿化点同城区职工开展义务植树相结合,县委书记、县长和主管林业的副县长选择难度大的重点工程,各办一个固定绿化点,县四大班子其他领导按照每年造林绿化安排,抓一个重点村的造林绿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县上统一规划植树地点,重点是马营河、官坝湾、山马公路沿线、山羊堡滩等地段。县政府确定义务植树资金筹措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缴纳绿化费1元;省、地及县属企业职工按人口划分,由企业统一购苗,分区定植,保栽保活;各乡除向职工收取绿化费外,并从乡镇企业筹集部分资金用于重点村造林补助。具体办法是:企业年产值在20万元以下的交绿化费200元;20万元—50万元的交500元;50万元—100万元的交1000元;100万元以上的交2000元。县绿化委员会组织各乡以社规划、以房前屋后和路旁、渠旁、沟旁为重点,进行义务植树和四旁绿化。一些社队还制定了单项奖惩制度,把任务落实到户到人:位奇乡少栽1株树,罚款0.5元,多完成水利工3个,计价8元;东乐乡对村社干部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完成植树造林工作好坏,作为基层干部年终报酬总分的15%进行评定,乡上干部也列为年终评奖的内容之一,奖罚分明,任务到人,年终兑现;红寺湖乡实行“三包”(包栽包活包管护)责任制,坚持边栽树、边围墙的办法,一栽就管。陈户乡寺沟村、大马营乡磨湾村一直坚持先围墙后栽树的原则,做到栽一片、活一片、管一片,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片树。
  1989—1998年,全县建成义务植树基地7个,造林绿化面积3263.7亩。其中,官坝湾255亩,已郁郁成林;山马公路营造防护林带32公里255亩;马营河1030亩;山羊堡滩开发区营造防护林1350亩;丰城堡滩开发区营造防护林300亩;312国道造林绿化23.7公里;拾号沙产业开发区造林绿化50亩。
  2000年以来,以县乡公路、国营林场、乡村林场、重点开发区、312国道沿线、有条件植树的河滩等地段为重点,落实谁造林、谁负责的政策,县上领导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无特殊原因,杜绝出现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现象;乡镇制定完善林木管护制度,成立专业护林队伍,通过实行集体统一管理和农户承包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确保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提高义务植树工作质量。截至2013年,全县建成高标准义务植树基地35个,完成义务植树1238.7万株,年参加植树人数10.2万人次,尽责率达95%以上。
  第三节 县城园林绿化
  山丹县城区绿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主干道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两旁全部栽植杨树,单位驻地、办公室前后、路边也都以杨树为主进行绿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区建设开始总体规划,城市绿化提上议事日程,并明确由县城市建设局统管城区绿化和林木管护。1984年,县上提出“砍掉杨家将、请进花木兰”的城区绿化总体思路,将城区东大街原有的杨树全部砍伐,栽植国槐,县城绿化由单一杨树向国槐、垂柳等多树种发展,并在城镇绿化中落实相关林业政策:在不影响城镇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凡是便于群众经营的荒滩道路、空地都划给群众种草种树,有多少划多少,不受数量限制,职工家属和居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植的林木和群众承包的地段,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也可以折价转让,但不准开荒种粮,否则一律收回,重新安排;厂矿、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周围的“三荒地”,由各单位承包绿化,使用权、经营权归承包单位;单位自行栽植树木,由单位所有,本着谁种谁有的原则,收入归己,也可折价转让;若要采伐“三木”和其他林木时,必须由单位申请,由城建部门和林业部门审批后发放“林木采伐证”方可采伐。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7年,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将11条主要街道确定以国槐为主要树种,逐年进行绿化;各机关、厂矿、学校单位驻地,均进行规划设计和绿化美化。以城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等主要街道及南湖公园和一些单位驻地院内的绿化、美化为重点,栽植国槐、青海云杉、侧柏、油松等各类苗木。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主要街道和单位门前实行分段管理,建立和签订双轨合同,对无故不栽、只种不管和任意砍伐损毁树木或因管护不好而使树木死亡的单位,每株罚交绿化费5元。期间相继建成县政府大院、粮食局、文化馆、博物馆、焦化厂、山丹化工厂、山丹水泥厂、山丹培黎学校、公路段、乡镇企业局、城建局、公安局、农技中心、种子公司、龙首化工厂、县医院等16个县级园林化达标单位。但由于管理部门不明确、绿化监管不及时等原因,城区绿地面积小,绿化档次低,绿化树种单一。至2008年,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1717.9亩,绿化覆盖面积1951.64亩,建成区绿地率14.8%,绿化覆盖率1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3.3平方米。
  2007年后,由城市园林绿化局负责全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相继完成城区各街道行道树补植、部分街道绿化改造、城西绿化及植物园建设、国道312线城区过境段绿化、“五彩山丹”主题广场及城区各类绿地建设、佛山景区绿化、城市新区绿化等任务。至2013年,城市绿地总面积2490亩,比2008年新增772.1亩,城市绿地率21.4%,绿化覆盖率2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04平方米。比2008年的14.8%增长6.6个百分点;比2008年的16.7%增长10.4个百分点;比2008年增加3.63平方米。
  第四节 村镇绿化
  1990年以前,全县乡村绿化主要在农村居民房前屋后栽植以杨树、沙枣、榆树为主的小片林、窝窝林和零星树,乡镇政府所在地主要道路栽植以杨树为主的行道树,部分乡镇在其驻地栽植以榆树为主的绿篱。1991—1995年,乡村绿化由栽植二白杨转变为营造家庭小果园。在农村居民庭院及四周栽植以苹果梨、李、杏、葡萄为主的多种果树,树下套种蔬菜。东乐、清泉乡实现了人均1亩园,户均5亩园的绿化目标。1996—2000年,乡镇驻地街道、居民点采用多林种、多树种栽植,乔灌草花立体配置,营造乡镇小绿地、小公园,全县大部分乡镇驻地林木覆盖率达20%以上;村社居民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和发展庭院经济林,达了增加收入和绿化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2001—2008年,部分乡镇驻地开辟大片的小广场、小绿地,居民院内也营造小花池,栽植各种花卉。至2008年,全县乡镇、村绿化总面积9.04万亩,绿化覆盖率12.5%,其中村庄公共绿地面积28.76万平方米(431.4亩),农村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9平方米。一类地区30个村平均绿化覆盖率12.2%;二类地区31个村平均绿化覆盖率12.8%;三类地区54个村平均绿化覆盖率12.6%。2009—2013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县建成绿化村59个,绿化道路309.877公里,渠道35公里,营造农田林网1.55万亩,栽植杨树、沙枣、白榆、金叶榆、圆冠榆、垂榆、国槐、垂柳、云杉、圆柏、樟子松、馒头柳等各类树木676.76万株,户均114株。至2013年,完成乡镇驻地绿化5370亩,村庄房前屋后植树造林1.8万亩,发展庭院经济林510亩,农田林网更新改造7995亩,绿化居民区道路60公里。全县8个乡镇驻地绿化覆盖率达33.8%,110个行政村中有83个村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位奇镇芦堡村、东乐乡山羊堡村、清泉镇郇庄村等16个村建成省级绿化模范村,绿化覆盖率均达35%以上。
  第三章 林业重点工程
  第一节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1978年,山丹县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至2013年实施五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和《全县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在三大类型区建立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示范典型工程。在大黄山、祁连山、龙首山山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在保护好已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和工程治理的办法,实施封山育林,荒山荒坡造林,按山系、水系分片植树。在中部平川区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实行林、粮、草间作,广泛推广营造生态型复合林网。在北部风沙区,根据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实行沙生植被封育,优先治理荒漠化严重的区域。工程建设实行工程项目造林与社会一般造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沙)育林相结合,初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片、带、网相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防护林体系,有力地保护了农牧业生产,中部地区初步改善了风沙干旱,环境恶劣现状。自一期工程开始建设至2013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5.06万亩,封山(沙)育林草20.4万亩,四旁零星植树420万株,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13.1万亩,保存率87%。全县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北部滩沙生植被综合盖度由20世纪80年代的21%提高到了32%。在中部平川区,以东乐乡山羊堡滩、陈户乡王城滩、位奇镇马寨滩等农业综合开发区及各生态移民区为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1.74万亩,成功探索出了大网格防护林,小网格经济林的复合林模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道绿化以国道312线、山马公路、新陈公路、清霍公路等县乡道路及兰新铁路为重点,坚持“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原则,绿化国道18公里,县乡公路40公里,有效改善了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在南部祁连山、大黄山林区完成荒山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10万亩,取得了自1949年以来连续6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在大马营、李桥、霍城等乡镇完成马营河、霍城河河床治理,营造水土保持林4000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800亩,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工程建设防风固沙,风速降低、干热风减轻、沙尘暴减少、小气候得以调节。
  第二节 退耕还林
  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 1999年实施《山丹县寺沟河流域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总投资259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85万元,省地配套资金74万元)。在花寨子乡上河、中河村的冰沟、高坡等地段实施退耕还林3500亩(宜林荒山造林2700亩,退耕地造林800亩)。栽植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沙棘、柠条等各类苗木75万株,营造生物围栏3公里,开挖和维修防护沟27公里,架设铁丝围栏3公里,维修道路25公里,新建育苗基地1处30亩,集雨水窖30眼,设置宣传碑100块。
  退耕还林(草)工程 2002年山丹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涉及全县8个乡镇、96个村、7个国营林场、16460户64478人。至2013年,完成退耕还林42.46万亩(退耕地还林19.91万亩,荒山造林17.35万亩,封滩育林5.2万亩)。退耕地还林中建成生态林19.72万亩,经济林1893亩,种植沙棘、柠条、山杏、仁用杏、二白杨、新疆杨、白榆、红柳、沙枣等树种13141万株。工程投入国家资金2.67亿元(种苗补助2050.5万元,教育、医疗现金补助3128.442万元,粮食补助折资21478.394万元)。初步建成以山杏和仁用杏为主的霍城镇下西山、新庄村,陈户乡陈户村,李桥乡上寨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3000亩;以沙棘为主的大马营乡夹河、中河、花寨村,霍城镇下河西村,李桥乡河湾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祝庄村等丰产栽培综合示范点7处,示范面积3万亩;以鲜食杏为主的陈户乡孙营、王城村,清泉镇红寺湖村,东乐乡山羊堡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1500亩;以良种杏种苗、接穗快繁为主的孙家营滩国有林场示范点1处,示范面积300亩。建成沙棘产业基地32万亩,以杏为主的优质杂果基地2.4万亩,实行林草间作,林间套种优质牧草3.5万亩。建成以县苗圃为中心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6处。
  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至2013年,下达专项资金9368万元,在全县建成基本口粮田6408亩;建设户用沼气池1980个、太阳灶5550个、节柴灶2654个、节柴炉378个、太阳能热水器630个、光伏电源30个,营造薪炭林2.4364万亩;新建林产品基地5.8382万亩,沙棘改造10.176万亩,补植补造5.7676万亩,农产品基地1.587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066亩,中药材种植1.6365万亩;新建养殖小区2个,修建养殖暖棚3.472万平方米,修建青贮窖2694立方米;完成退耕群众技能培训9152人,抚育管理林木33.31万亩;嫁接改造新西兰红梨1470亩。
  【新闻作品选载】
  山丹退耕还林带动8万群众致富
  本报山丹讯(葛勤) 近日,家住焉支山腹地的花寨子乡下河村的张维彪领到了今年退耕还林的第一批补助粮1710公斤,同时他还领到了“一定70年不变”的林权证。张维彪感慨不已:自家这些“靠天吃饭”的57亩山旱地,如今种了沙棘林,吃的粮却多了起来。和张维彪一样,今年参与退耕还林的2万户8万多群众,也受惠于这项“拿国家钱、种自家树、造子孙福”的政策。
  近两年来,山丹县退耕还林24万亩,带动林草间作、套复种优质牧饲草八万亩。在8年内,每年为6万多退耕群众带来3102万公斤粮食和310万元的现金收入,不仅有效缓解了沿山2万多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解放了部分劳动力,而且带动了以舍饲科学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羊产业发展迅速,从去年的42.6万只增加到目前的50万只以上,出栏销售由去年的17万只增加到20万只,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种植业水平的提高。该县花寨子乡集中精力做强以脱毒马铃薯、纤用亚麻、花卉制种为主的精细订单农业,建起制种花卉大棚52座,收益较好的30座大棚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种植业效益不断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沿山大多数群众家庭陆续走上了打工、种植、养畜为主的多渠道增收格局,劳力资源得以优化配量。随着该县重要水源涵养地——大黄山跟山区全部退耕还林,也必将有效缓解干旱缺水的现状,被群众公认为“穷山里崛起的绿色希望”。如今,该县退耕还林群众都高兴地说:“怀揣绿本本(林权证),心里不发慌,脱贫致富有信心。”
  (原载《甘肃日报》2004年3月5日七版)
  第三节 防沙治沙
  山丹县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严重,是甘肃省18个干旱缺水县之一,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重点县。沙化土地重点分布在一类地区,以312国道为主线呈长条形,包括东乐乡、清泉镇、位奇镇和川区各国有农林场,东与老军乡、陈户乡相接,南与李桥乡、霍城镇相连,西与甘州区和民乐县接壤,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沙区土地总面积278.7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28.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1%。沙化土地中戈壁16.34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11.88万亩。
  立足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主要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防风效果好、抗天牛虫害的新疆杨、二白杨作为主栽树种。在土地沙化、荒漠化比较严重,造林立地条件差的营林地段选择沙棘、红柳、沙枣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营造仁用杏、优质鲜食杏等经济林,提高造林质量。成立专门管护机构,在重点地段设置围栏、封沙育林标志,由县治沙站固定专人开展管护。通过防沙治沙,推进沙区面上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沙区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基本形成了防护林成带、农田林成网、荒山林成片的“带、网、片”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森林防御体系。
  第四节 经济林建设
  山丹历史上经济林只栽培杏、楸、海棠、葡萄等品种,面积小、种类少且分布零散。1949年前,全县经济林只有1208株。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红寺湖公社和东乐公社有零星种植。1979年,县政府在山羊堡滩新建国营园艺场1处,定植以苹果梨为主的各类果树1700亩,成为全县首个专门从事经济林生产和管理的国营事业单位,也是全县最大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从1986年起,山丹县开始大面积栽培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济林。至1988年,全县经济林保存面积4882亩,其中国营果园3457亩、集体果园379亩、个体果园1046亩。
  1990年初,乡村林果业大面积发展。东乐乡西屯村,清泉乡祁店村、拾号村、南关村,位奇乡东湾村等主要采用杜梨砧木建园,次年嫁接的方式,建立苹果梨丰产栽培示范基地,经济林建设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小片和庭院共同发展的局面,全县定植经济林1102亩。1994年实施苹果梨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4200亩。1996—2003年,经济林建设由单一的果园式向大规模的生态经济型复合林网发展,造林树种由一、二类地区以苹果梨为主,三类地区以杏、李等优质杂果为主的方向发展。建立东乐乡西屯村、大寨村,清泉镇祁店村、拾号村,位奇镇东湾村苹果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陈户乡王城村、孙营村,李桥乡河湾村优质杂果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此间引进大量的苹果、梨、杏、李、葡萄等优良新品种开展试验推广和果树高接换优,经济林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形成名、优、特产品突出,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综合效益提高的发展格局。期间全县每年果品总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其中苹果梨产量最大,占果品总产量的86%,苹果、杏产量次之,其他果树产量甚微。但由于受果品市场影响,加之果品质量差,苹果梨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低。此后,果农开始大面积更新改造苹果梨园,苹果梨保存面积逐年减少。
  2004年后,县林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对已建成的低产低效苹果梨果园开展改造,对在退耕还林中定植的山杏进行嫁接,培育优良品种。引导退耕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以清泉镇西街村为试点,利用现有蔬菜大棚,发展设施葡萄种植;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为依托,发展沙棘产业。初步形成了设施葡萄、红梨、良种杏、沙棘独具地方特色的四大林果产业。至2013年,全县经济林保存面积34.19万亩,其中沙棘32万亩、杏14083亩、梨2094亩、葡萄1639亩、枸杞1000亩、苹果545亩、枣501亩、其他经济林2081亩。挂果面积22万亩,进入盛果期12万亩。全县果品产量6275吨,其中梨1657吨、苹果5吨、葡萄1000吨、杏1710吨、沙棘840吨、仁用杏682吨、其他水果381吨。
  第四章 林木保护
  第一节 林政资源管理
  1998年10月,张掖地区行署审核确认县林业系统5个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其中林业局和大黄山林区派出所为法定行政机关,林木病虫检疫站为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组织,大黄山林场和龙首山自然保护站为行政委托的事业单位。11月成立山丹县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至2013年,受理查处林业案件356起,其中林政案件332起,处理违法人员401人;治安案件19起,拘留违法人员3人;侦破刑事案件5起,移送起诉人7人,救助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10只,省级保护野生动物20只。
  1989—2013年,全县发放林权证30417本,其中国有林场9本,集体林场39本,退耕还林地林权证24579本,公益林地林权证580本,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发放林权证5210本。
  第二节 天然林资源管理
  天然林保护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中长远规划工程。2001年,祁连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山丹县大黄山林区和龙首山林区22.38万亩林地纳入实施范围。至2013年,完成人工造林1.05万亩、封山育林7.75万亩。
  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资源实现面积、蓄积“双增长”。大黄山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8500亩,达13.0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增加3.2万亩,达16.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64万立方米提高到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52.8%提高到63.82%。据水利部门测算,到2013年,近几年寺沟河来水量由360万立方米增加到520万立方米,年蒸发量减少12%。至2013年建成3个标准化天然林资源管护站,5个管护站实现锅炉取暖,9个管护站水、电得到解决,4个地处林区深处的管护站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板。龙首山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400亩,达3500亩,灌木林地面积增加7700亩,达2.06万亩,活立木蓄积由9676立方米增加到13485立方米,增长率39.4%,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1.4%增长到45.97%。
  公益林保护 2004年甘肃省林业厅核定山丹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8.9万亩,截至2013年,纳入补偿范围的公益林面积93.92万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83.92万亩,省级10万亩)。公益林划分管护责任区21个(养管结合责任区13个,人工林责任区8个)。建设管护站8处,设置界碑16座,标志牌500个。设置资源监测点6个,配备灭火器等设备120多件,增加管护人员11人。
  第三节 湿地保护
  由于人们对湿地认识不足、概念不清,山丹县对湿地的保护较晚,以至于出现许多垦湿造田,在湿地上乱修乱建的现象。2005年对全县湿地资源第一次全面普查,初步建立湿地资源档案。2007年11月,县政府批准成立山丹县湿地保护站,建立马营河湿地保护小区和霍城河湿地保护小区,建成马营河流域湿地资源管护站,并配备专职管护人员。2009年10月,县政府下发实施《山丹县湿地保护管理办法》,2010年根据国家林业局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要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利用3S技术和手段,对全县湿地资源现状、变化情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编制完成《山丹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2007年以来,争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项目,在湿地保护区埋设界桩260个、界碑60块,制作大型钢结构宣传牌4块;在马营河床造林800亩、霍城河床造林600亩;在马营河流域架设围栏5.2公里,完成湿地封育2000亩、湿地植物恢复2000亩,退耕还湿地500亩;救护野生动物30多只,制止围垦湿地30多亩,清理乱占湿地113亩;在李桥水库、大马营高湖塘坝、霍城三坝塘坝建立3个鸟类固定监测站。
  第四节 森林防火减灾
  森林防火 山丹县最早的森林防火组织成立于1963年。1986年,县上成立山丹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各乡、村调整充实护林防火组织,同时推广清泉乡和位奇乡芦堡村的经验,组建起3—5人的护林工作队。全县组建8个扑救分队,21个扑救小队,有扑救队员720人。至2013年,全县有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2个72人,群众义务扑救队22个752人。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县护林防火委员会全面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县政府每年都与各乡镇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各乡镇与各村、各专兼职护林员签订防火责任书;县大黄山林场、县龙首山自然保护站与沿山村镇、学校、探矿企业签订防火合同;各管护站对林区周边的畜圈、矿点、寺院、坟滩等火灾隐患重点地段及痴呆傻人等重点防范对象,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与畜圈、矿点、寺院等签订护林防火合同,与坟主签订坟地防火合同,与痴呆傻人监护人签订监护保证书;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各乡镇、防火单位分别制定护林防火办公室职责、森林防火值班、森林火灾报告、森林火灾处置、火源管理、电台值班等各项制度,将护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沟岔,做到管护人员、地块、责任、奖惩“四到位”。全县天然林区自成立以来至2013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病虫害防治 1949年后,全县发生灾害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4次。
  1983年5月,大黄山林区发生云杉阿扁叶蜂虫害,发生面积150亩。至1987年,林区云杉阿扁叶蜂危害面积达0.7万亩,其中严重的0.3万亩。在地下越冬的虫口密度平均每平方米708头,最少125头,最多1050头。平均每亩有47.2万头。被害林木的针叶几乎被吃光,林相呈现一片枯黄,幼树处于死亡状态。为确保林木无害生长,以飞机航空喷洒农药为主、人工地面为辅进行防治。1995年7月28日飞防开始,8月4日结束,作业飞行35架次,防治作业面积1.68万亩,其中补防3架次1500亩,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792公斤,功夫乳油143公斤。经8月25日实地调查,施药区平均杀虫率96.1%,最高杀虫率达99.3%,最低杀虫率85%。除个别孵化早的地段云杉针叶轻度危害外,绝大部分免遭害虫危害,树木生长良好。经测算,此次飞防挽回木材损失1630.4立方米。
  1998—2012年,一类地区各乡镇发生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危害。1998年在山丹二中门口首次发现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成虫1只,未造成危害。2005年8月4日,在山丹火车站内一棵大柳树上发现黄斑星天牛,范围涉及山丹火车站,山丹化工厂,山丹公路段,清泉镇郇庄、东街、南湖村,疫情分布面积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550亩。2011—2013年,东乐乡西屯、山羊堡、城西、静安、大寨、小寨、城东村发生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疫情,疫区总面积1.582万亩,危害面积4793亩,危害树木12.932万株,重度发生的是西屯村,中度的是山羊堡村,其余各村均为轻度。危害树种为杨树、柳树、榆树和沙枣。疫情发生后,县林业局组织人员在每年天牛成虫羽化盛期的7月上旬和8月上旬,两次在树干喷洒2%噻虫啉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并组织群众在虫卵期进行砸卵,防治越冬虫卵,达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2006年,危害性害虫苹果蠹蛾传播至山丹县。经调查,确认苹果蠹蛾在全县发生面积为1.4万亩,危害的品种主要有苹果梨、李、杏、山楂等,果园危害率为46%,蛀果率9.2%。虫害发生后,县上组织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防治,通过设立监测点,严控果品流通,使用生物制剂防治,控制了虫情蔓延。
  2010年7月,位奇镇侯山村发生沙棘白眉天蛾虫害,主要分布在侯山村及老军乡焦湾、祝庄、老军村,李桥乡杨坝、吴宁、河湾村,大马营乡花寨、下河、高湖村及国营林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内,主要危害对象为历年营造的沙棘林。至2012年,全县发生虫害面积3.09万亩,其中位奇镇6820亩,老军乡1.21万亩、李桥乡6835亩、大马营乡5000亩、国营单位1600亩。沙棘白眉天蛾危害期间,林业部门及时购买防治器械,出动拉水车辆,雇用驮水牲畜,使用高渗苯氧威、灭幼脲等高效生物制剂开展防治。经过两年的防治,虫口密度明显降低,虫情得到控制。
  第五节 古树保护
  山丹县现存古树48株,其中小叶杨32株、国槐3株、西府海棠3株、旱柳2株、杏树2株、青海云杉1株、白榆4株、褐梨1株。所有古树全部实行树木认领、挂牌标识、有偿保护。按照保护等级划分,一级保护的古树3株、二级保护的古树12株、三级保护的古树33株。
  第六节 林业改革
  山林权属变革 1981年3月,县上成立林业“三定”领导小组。县林业局抽调干部40多人,派出6个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发放林权证21137份,其中集体、机关单位489份,社员个人20648份,划定“三荒地”10.30万亩,其中国营林场宜林地7.66万亩,全县10个公社、103个大队、845个生产队、3个国营林场、130个社队林场和14个省地驻丹厂(场)矿及80个单位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和发证登记工作全部完成。登入林权证的成片林29.56万亩,社队集体6085.5亩,城区机关1447.5亩;四旁零星树木182.82万株,社员个人54.48万株。各类经济林木1.09万株。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8年12月,山丹县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翌年,被确定为张掖市市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县有集体林地2.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85%,其中有林地4867.5亩,疏林地1113亩,未成林造林地10797亩,宜林地6277.5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全县8个乡镇、79个村。2010年确权到户,发放林权证5210本,面积2.3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18420亩,占确权面积的80%;联户承包4510.5亩,占19.7%;其他方式经营70.5亩,占0.3%。所有确权户均签订承包合同。2012年,制定有关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发展林下经济1000亩,从业人员100多人,收入86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培育典型农户6户,养羊1000多只,养鸡10000多只。翌年,成立葡萄、种苗培育及林下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培育示范户11户,林下养鸡2.99万只,定植杂果林277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520万元,县上为林下经济农户补助资金57.55万元。
  林业科研 1984年7月,山丹县林业勘察设计队成立,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各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取得林业调查规划丁级证书、工程测量测绘设计丁级资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丙级证书。
  1978年以来,县林业局组织开展科学研究项目31项,其中省林业厅项目2项,张掖市林业局项目13项,自选和参与协作项目16项。31项科研项目中,1项获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3项获县科技进步奖。试验推广优质杂果丰产栽培、果实套袋、覆膜育苗、果树高接换优、ABT生根粉GGR生长剂应用、干旱山区节水保墒、接蜡速蘸接穗处理、奥普尔矿化活性液肥应用、糠醛渣造林除碱等新技术20多项,引进推广中华全红杨、四翅滨藜、红叶小檗、金叶榆、国槐、樟子松、刺柏等绿化树种30多个;引进推广弗雷无核、里扎马特、红提、宁杞、苹果梨、早酥、身不知、新西兰红梨、李广杏、华县大接杏、张公园、金太阳、凯特、宁丰、大红李子等果树新品30多个;引进种植牡丹、月季、芍药、大丽花、矮牵牛、万寿菊、三叶草、一品红、仙客兰、波斯菊、四季海棠、非洲凤仙、金钱树、君子兰、红掌等花卉品种60多个。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