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品种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6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品种改良
分类号: F307.3
页数: 4
页码: 343-3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9-2013年,山丹县养殖业品种改良,良种培育、疫病防治、动物检疫情况的概述。
关键词: 山丹县 养殖业 品种改良

内容

第一节 良种培育
  1989—1995年,引进肉牛新品种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二元”杂交,完成黄牛冻配改良2380头,杂交牛犊体重明显提高。引进肉羊新品种3个(从外县调入小尾寒羊150只、高山细毛羊186只、新疆细毛羊174只),与本地蒙系绵羊杂交,改良绵羊25万只,良种率45%。1991年起,推广塑料暖棚新法养猪,至1995年修建暖棚猪舍2200间。引进长白、甘白、杜洛克3个品种215口,与当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改良2.2万口。1990年,县种鸡场建成投产,蛋鸡养殖主要以引进的新品种京白、海兰、依沙褐为主,共引进1万只,孵化推广良种鸡80.74万只。
  1996—2000年,肉牛改良品种增加利木辛、夏洛莱、西门达尔等3个品种,改良授配黄牛8260头。1999年,引进黑白花奶牛20头,填补山丹奶牛业空白。羊主要引进高山细毛羊、澳洲细毛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多个品种1230只与本地羊杂交改良,改良42万只。猪主要引进甘白、杜洛克、长白、大约克4个品种,改良瘦肉型猪3.5万口。鸡主要引进伊莎黑、迪卡、黄金褐、新罗曼、艾维茵等肉蛋鸡5个品种,推广良种鸡135万只。
  2001—2004年,引进西门达尔、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莱、西德黄牛等优质肉牛品种冻精1.84万支,改良授配黄牛7360头。全县饲养奶牛320头。引进波尔山羊冻精颗粒2600支,授配母羊400只,引进波德代、无角陶赛特种公羊26只,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改良,授配母羊1680只,繁活杂种羔羊2108只。引进阿尔巴斯绒山羊280只,杂交改良河西绒山羊6200只,推广小尾寒羊3000只,改良本地绵羊2.1万只。引进杜洛克、长白等瘦肉猪3200口,杂交改良母猪1.2万口,繁活仔猪18.72万口。猪、鸡、牛、羊良种率分别为90%、98%、92%、86%,引进良种鸡蛋1.8万枚,孵化推广黄金褐、海兰、艾维茵等良种蛋肉鸡84万只。
  2005—2009年,引进良种西门达尔、利木辛、夏洛莱、北京黑白花奶肉牛冻精2.38万支,授配母牛1.0185万头,产活牛犊8962头,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点6个。引进小尾寒羊、波德代、辽宁绒山羊、特克赛尔、陶赛特等优质肉羊品种5个,改良羊51.8万只。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华特等良种猪189口,改良猪4.2万口。引进蓝狐、绒蟹、虹鳟鱼、龙虾等特种养殖品种,建成特种养殖场10个。
  2010—2013年,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点10个。引进西门达尔、夏洛莱、安格斯、皮埃蒙特、利木辛黄牛冻精9.42万支,荷斯坦奶牛冻精2400支,改良授配母牛3.35万头。2013年,全县肉牛饲养量3.8万头、奶牛饲养量1680头;引进陶赛特、特克赛尔、萨福克、杜泊、高山细毛羊、湖羊等优质肉羊品种2186只;为沿山贫困村投放小尾寒羊2605只;引进绵羊人工授精器材15套,新建绵羊人工授精点13个;建成品玉、盛江源、南山、有礼、旺源等省级种羊场6个;完成绵羊杂交改良63.1万只。引进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等良种猪175口,引进猪人工授精器材3套,改良授配母猪1.05万口;推广良种蛋肉鸡408万只;引进大雁、绿壳蛋鸡、马鹿、鸵鸟、野猪、灰雁、鹌鹑等特种养殖品种2.3万头(只)。
  第二节 疫病防治
  1994年9月,花寨子乡发生波及全县10个乡、104个村的马流感疫情,发病牲畜26387头(匹),治疗26069头(匹),死亡318头(匹),治愈率98.8%。同年,红寺湖乡发生疑似猪瘟,发病410口,死亡168口。1995年4月,清泉镇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全镇3.5万只鸡发病2120只,死亡323只。5月,该镇西街、城北2村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2120口猪发病400口,死亡1口。9月,位奇镇十里堡村、红石泉独峰顶发生羊痘,235只羊发病56只,死亡1只。2000年,大马营乡窑坡村、霍城镇后稍沟、陈户乡范营村发生牲畜口蹄疫,发病羊3000只,牛19头,死亡牛2头,同群扑杀牦牛16头;采取封锁疫点、设卡消毒、加强监督检疫、强化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地扑灭疫情。2003年,马营河西水管站养殖场发生一起输入性羊口蹄疫,饲养的22只羊全部发病并被扑杀深埋,强制接种免疫易感动物10万头(只),并对圈舍及污染的场地进行消毒。2005年,实施国家投资80万元的动物防疫及冷链体系建设项目,配备酶标仪、自动菌落计数器等仪器设备120台(套)和防疫车1辆。新建改建面积为238平方米的冷链实验室1处、冷库1座、焚烧室1间和防疫用物资储备库2间。2007年8月,大马营乡前山村五社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购进的仔猪发病,经省动物防疫总站检测,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69口猪全部发病,死亡65口,扑杀104口,通过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868口易感猪实施紧急免疫接种。是年,全县发生畜禽传染病35种(共同性传染病4种、猪病8种、牛羊传染病15种、马属动物传染病1种、鸡传染病5种、犬传染病2种)、中毒病9种、主要普通病70种。因防控措施到位,疫病得到控制。5种重大病的免疫密度达99%以上,免疫抗体检测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70%)。用19种疫苗免疫接种常规疫病,用“虫克星”“伊维菌素”“螨净”等新药进行驱治各类牲畜寄生虫,驱治率逐年提高。2009年,实施国家投资60万元的山丹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配备仪器设备22台(套、辆),新建实验室239.2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2010年7月,东乐乡城东、五墩村部分社发生猪疑似口蹄疫,184口猪发病28口,死亡4口。对两疫点的所有病猪及同群猪全部予以扑杀并通过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1826头(只、口)牛、羊、猪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同年,清泉镇、东乐乡、陈户乡、老军乡、霍城镇发生羊泰勒焦虫病,16806只羊发病4871只,死亡76只,治愈4795只,治愈率98.4%。
  2013年对人畜共患病、奶牛病进行全覆盖检疫净化,检测出羊布病阳性14只,进行扑杀深埋无害化处理。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炭疽、马鼻疽、马胸疫、马腺疫等25种。
  第三节 动物检疫
  1989年以来,动物检疫工作主要由县畜牧兽医站承担,指定2人专门开展动物及产品检疫,主要在南关市场、各销售门点等地进行检疫,年检疫动物6万头(只)。
  2002年,撤销县种草养畜服务公司,成立县动物检疫站,有检疫员14人。每年开展生猪、羊、牛检疫,无害化处理各类肉品。2006年实施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5月,撤销县动物检疫站,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所。2011年,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完成“瘦肉精”生猪、肉牛、肉羊检测。2012年,全县共有4户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兽药GSP认证,登记核发“动物经营运输登记备案证”99份,全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2013年全面实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全县有2户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兽药GSP认证。深入24个养猪场、126个养羊场、12个养牛场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排查工作。全年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43份,共发放101份。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