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拾号沙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拾号沙产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1
页码: 33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95年到2013年拾号沙产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拾号沙产业 山丹县

内容

从1995年开始,按照钱学森“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干旱缺水和土地严重沙化的实际,充分利用山丹荒漠面积大、光照资源充足等有利条件,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制定规划,在长城沿线、312国道两侧,东起丰城堡滩,西到山羊堡滩建立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沙产业。
  1995年3月成立山丹县沙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96年9月成立沙产业开发办公室(正科级建制,隶属县科技局),行政编制3名,事业编制4名,工作人员从县农业局、水务局和清泉乡、东乐乡抽调。张掖地区农校、农科所、植保站抽调技术人员蹲点服务、技术指导。
  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中心地带即示范点位于清泉乡拾号村,该村北部有沙荒地1100亩,辖区内有农用机井6眼,具备发展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的条件。示范点采取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单位帮助,农户分户经营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财政、银行多方筹资,技术部门提供服务,机关单位承包经营,单位、农民共同收益。在省、地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下,多方投资1000多万元(一期300万元、二期700多万元),群众投工9万多个,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35座,其中无土栽培50座(生物有机肥无土栽培17座、砂粒基质无土栽培33座)。采用无土和取沙还土两种栽培模式,进行膜下滴灌、渗灌等方式种植温室蔬菜,无土栽培种植试验成功,精细蔬菜走向市场,年收入最高的大棚1.2万元,总收入达到300多万元。采用节水灌溉,日光温室蔬菜每亩节水300立方米,水的利用率提高4倍左右,每眼机井可灌1500—2000亩,单井产值达到1500万元—2000万元,是原来大田种植的40倍左右。以日光温室栽培种植精细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新技术示范点初步形成。
  在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全县防渗渠道衬砌、低压暗管、U型渠灌溉、滴渗灌、地膜覆盖种植及日光温室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水的净利用率提高到60.8%,高于全省水平10个百分点,每年节水500万立方米以上。
  在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教体局、农业局、水务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的示范带动下,以日光温室栽培、种植精细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新技术,特别是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无土栽培等核心技术得到推广,为发展阳光农业、节水农业、戈壁农业提供借鉴。
  1998年,由于多种原因,县委、县政府决定由经济实力雄厚且在此经营着12座温室的电力公司全盘接手拾号示范点日光温室大棚54座,按照企业化运行模式开展承包经营。电力公司承包经营2年后,于2000年将其整体移交给清泉乡的种田能手、种植大户周济民种植经营。周济民借此发明了日光温室自动卷帘卧式支点调节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设施农业特殊贡献奖”,奖励10万元。
  从1995年11月—1997年7月,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等人到此调研,对工作给予肯定。
  第五章 农业科技推广
  1989年以来,立足农业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农作物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创建粮油高产示范区(基地、片、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全县农业的增产增效。至2008年,各项科技措施应用率达90%,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55%。2013年主要农作物集成实用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全县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5.2%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