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编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44
颗粒名称: 第十八编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4
页码: 321-334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种植业的历史发展情况。包括耕地区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业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等。
关键词: 作物经济 种植业 山丹县

内容

山丹县是河西走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种植业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山丹栽培小麦、大麦、粟、稷等农作物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5000年前。汉武帝平定河西开始屯兵垦殖,为防止匈奴进犯,除留军队屯垦防卫外,从内地大规模徙民实边,境内农业由此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河西地区已经出现先进的牛耕技术,地处河西中部的山丹是使用耧种、牛耕技术的主要地区。隋、唐、西夏统治时期,山丹推行均田制和屯田制,种植业稳步发展。由于山丹长期地处中原王朝与匈奴等西部少数民族争夺的交界地带,战乱、灾荒不断,加上历代统治集团赋税过重,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明初实行“寓兵于民”的屯田制度,大量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农民到山丹屯垦,士兵携带家眷,利用丰富水源屯田,山丹田野日渐开辟。明朝中期挑浚白石崖渠。万历时,总兵王允中疏通白石崖渠,水利日兴,田畴日广。清初摊丁入亩,招逃亡流户复业,多次减免赋税,山丹农业有较大发展。光绪年间,土地高度集中,多数农民沦为佃户,加之大量培植鸦片,致使粮油面积大减,耕作粗放,产量低下。民国中后期,境内地震、旱灾、战乱纷至沓来,农民或逃荒求生,或无力缴纳赋税,农业凋敝,情状残酷。广大百姓仍然是糠菜半年粮,温饱难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引进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和优良品种,科学改良土壤,防灾减灾,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1961年前后,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产量降幅较大。1978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农民的生产性提高,清泉、位奇、陈户等北部平川地区人多地少,土地日趋精耕细作;霍城、大马营、李桥、花寨子等沿祁连山冷凉地区由种植小麦逐步趋向栽培丰产的油料、洋芋。1989年,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行“两田制”(承包田、自留田),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日趋稳定。2002年后,国家取消农业税,不再向农民收取乡统筹、村提留,并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性。到201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6万亩,其中粮食41.94万亩,总产17684.8万公斤,是1989年的2.64倍;油料7.95万亩,总产1548万公斤,较1989年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69.4元,比1989年净增7793.4元,25年增长16.4倍,年均增长12.6%。全县种植业产值达136789万元,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比1989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16%。
  至2013年,全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清泉、位奇、陈户、东乐等乡镇为主的优质小麦、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以大马营、霍城、李桥等乡镇为主的脱毒马铃薯、油菜、双孢菇生产基地。高原夏菜、中药材、葵花、双孢菇、红提葡萄等特色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第一章 耕地 区划
  第一节 耕地状况
  耕地保有量 1989年全县耕地面积58.92万亩(清泉乡3.62万亩,位奇乡10.57万亩,霍城乡8.99万亩,东乐乡3.35万亩,陈户乡8.56万亩,老军乡5.16万亩,李桥乡5.51万亩,大马营乡11.76万亩,其他1.4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9.98万亩,保灌面积22.70万亩。2013年全县耕地面积61万亩(清泉镇3.93万亩,位奇镇10.98万亩,霍城镇9.09万亩,东乐乡4.45万亩,陈户乡8.56万亩,老军乡6.04万亩,李桥乡5.49万亩,大马营乡11.10万亩,其他乡镇1.36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5.77万亩,保灌面积29.97万亩。2013年耕地比1989年多2.08万亩,年均增加868亩。1989年农村人均耕地4.23亩,2013年4亩,较1989年减少0.23亩。1989年全县农业人口13.93万人,2013年15.25万人。25年间耕地人均占有量下降5.44%,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土壤养分含量 1989年全县的耕地养分状况是氮、磷、钾含量较不平衡,微量元素稀少。2007年以来,以“稳氮、减磷、增钾、补微(微量元素)”为原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料施用结构,以达合理利用耕地的目的。2013年全县耕地层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为1.78%,比1989年的1.84%降低0.06个百分点;全氮含量为0.104%,比1989年的0.127%降低0.023个百分点;碱解氮含量为74.8PPM,比1989年的79.8PPM降低5PPM;有效磷为14.6PPM,比1989年的7.9PPM增加了6.7PPM;速效钾为196PPM,比1989年的180PPM增加16PPM。
  化肥、地膜、农药投入量 1989—2013年,全县化肥、塑料薄膜、农药施用量、地膜覆盖面积增长迅速。化肥由1.38万吨增加到3.62万吨,塑料薄膜由4.76吨增加到642.5吨,农药由11.8吨增加到130.3吨,地膜覆盖面积由634亩增加到13.65万亩,增幅分别为1.6倍、1.34倍、10倍、214倍。
  第二节 种植区划
  山丹地域差异明显,区域生产特点各异。依据农业资源调查情况,根据划区原则,全县划分为西部平川灌溉粮林瓜果蔬菜区、中部缓坡粮油牧林区、南部沿山冷凉油牧林区、北部山地荒漠牧业区4个农业综合一级区和老军、新开牧业区2个亚区。
  西部平川灌溉粮、林、瓜果蔬菜区 位于县境内西部,区域包括东乐乡、清泉镇(不含原红寺湖乡)和位奇镇的东湾、四坝、高寨、十里堡、二十里堡五个村,土地总面积62.51万亩,占全县的11.16%,是全县人均耕地最少、生产水平较高的区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在1550—1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7℃,无霜冻期138天,全年日照总时数2993小时,占可照总时数的67%。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雨量195毫米,年均蒸发量2252毫米,农作物生长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灌溉条件好,主要有李桥水库、祁店水库和机井灌溉,土地连片,地面平整,水利用率较高。东乐乡打井复垦耕地较多,农业生产有长足发展。借助清泉镇位于城郊、东乐乡和位奇镇位于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该区集约经营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粮食单产高,种植结构调整明显,劳动力转移比重大,工商企业基础好。县城位于清泉镇,工业企业较多,商贸企业发达,群众收入高。
  中部缓坡粮油牧林区 位于县域中部,包括陈户、老军乡和位奇镇除下片外的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26.12万亩,占全县的40.36%。该区光热资源适宜,海拔在1850—2500米之间,年均气温2.8℃,无霜冻期121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885小时,占可照总时数的66%,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雨量250毫米,年均蒸发量2240毫米,气候条件适宜春小麦、啤酒大麦等农作物的生长。该区草原面积占全县草原面积的近50%,有绣花庙滩、丰城堡滩、大扎子滩、大青羊滩、黄草滩及大黄山等适宜放牧的高山草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耕地面积约30万亩,滩、川交错,水、旱并存,种植结构调整回旋余地大。
  南部沿山冷凉油牧林区 位于县域南部,包括李桥、霍城、大马营3个乡镇,土地总面积78.6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03%。该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海拔在2200—2500米之间,年均气温3℃—10℃,无霜冻期102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802小时,降雨量290—340毫米,比平川区偏多49%—74%。适宜种植油菜等喜温凉、阴湿的作物。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2.28%,是全县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地区。全氮含量为0.104%—0.128%,碱解氮含量为68.1—96.8PPM,有效磷为14.8—15.1PPM,速效钾为177—195PPM。可利用水资源少,灌溉条件相对较差。一度盲目开垦,水源涵养林遭破坏,植被受损,来水量锐减,有效灌溉面积只有耕地面积的30%左右,保灌面积仅占15%%左右。
  北部山地荒漠牧业区 位于县城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包括清泉镇的红寺湖村(原红寺湖乡)、东乐乡和清泉镇的部分地带。土地总面积129.0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3.03%,区内土地大部分是荒山、荒滩和荒漠草原,耕地仅有130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21%。该区光热资源充足,海拔2100—3439米,年均气温6.7℃,无霜冻期138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990小时,占可照总时数的67%,干旱缺水,年均降雨量195毫米,年均蒸发量2252毫米。地下水矿化度高,含氟量达1.4毫克/升以上,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人畜饮水困难,制约畜牧业发展。草原面积大,植被稀疏。天然草场占总面积的85%以上,植被覆盖率20%—30%,畜草矛盾突出。畜牧业历史悠久,效益低下。由于草场资源低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产品出栏率、商品率都很低。区内龙首山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森林是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荒漠间的珍贵森林宝库,面积3.84万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保护区有岩羊、鹅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老军、新开牧业区亚区 包括老军乡和位奇镇的新开村,土地总面积114.12万亩,占中部缓坡粮油牧林区的50.47%。该区气候温凉,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制约经济作物生长,利于草畜产业发展。草原面积大,是耕地面积的8倍左右,牧业历史悠久。
  第三节 作物保护
  灾害测报 县域农作物灾害主要有旱灾、干热风、冻害、洪灾、雹灾、病虫危害等,其中以旱灾为最多。
  旱灾 1989年5—6月,全县遭遇连续52天严重干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广大农户广泛开展喷磷、喷硼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生产夺得自1987年以来的第三个丰收年景,粮油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平均单产239公斤,总产6697.3万公斤。1991年5—7月,农业生产遭受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和高温、干热风以及病虫鼠害侵袭,河流来水减少,水库、河塘干枯,河灌区80%水浇地只灌了一轮苗水,沿山地区的大马营、霍城、李桥、花寨子等乡山滩旱地小麦、小油菜无法正常抽穗(苔)结实,部分农田颗粒无收,被迫翻犁。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万多亩,粮食减产2448万斤,油料减产1054万斤,造成直接损失1301万元。
  农作物病虫测报 1989年以来,针对全县一、二、三类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及危害规律,县农业部门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9个乡镇相应建立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站。2009年县上成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队,开展大小麦药剂拌种、马铃薯药剂浸(拌)种工作,有效减轻小麦根腐病、大麦条纹病、马铃薯病虫害危害。至2013年,全县马铃薯药剂浸(拌)率达90%以上。2012年县农技中心以清泉镇清泉、南湾、北湾、郑庄等村为重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00盏;以县良种场、清泉镇西街村、万亩寒旱示范区为重点,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00余盏,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带。在清泉镇城北村建成1个集农田气象、
  病虫观测为一体的占地0.6亩的农作物病虫观测场,安装农田小型气象站、孢子捕捉仪、虫情测报灯、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气象站等仪器设备4台(件)。2013年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土地流转大户,全县组建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组织56个,免费配备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等病虫防治器械和各类农药。当年全县防治各类农作物病、虫、鼠、草害110.9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4.2%。
  检疫防治 2011年起,全县建立马铃薯甲虫、小麦1号病、瓜类果斑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点10个,定人、定点、定时开展监测。
  2006年5月,全县首次在东乐乡山羊堡村监测点发现苹果蠹蛾成虫疫情,县上迅速开展疫情普查和防控工作。每年在域内建立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点10个,依据监测结果,开展防治工作。2013年,疫情发生面积由2006年的2.3万亩下降到1.2万亩,果树平均被害率由2006年的51%下降到2%,蛀果率由2006年的11%下降到0.2%。
  第二章 粮食作物
  第一节 小麦
  播种面积 小麦生产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播种面积波折变化。1989—2013年的25年间,年均播种面积18.9万亩。1990年播种高峰达25.24万亩,2003年播种面积最少为11.76万亩。1989—1999年,播种面积保持在20万亩左右,平均21.9万亩。2000—2008年,啤酒大麦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平均14.41万亩,2004年最高达16.5万亩。2009—2013年,国家加大小麦良种补贴力度,县上对农民种植小麦、青稞两种作物进行良种补贴,调动了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年均播种面积为20.37万亩。
  产量 1989—2013年,小麦年均总产60351.8吨,2013年最高为79356吨,2001年最低为30079吨。平均单产322.36公斤/亩,2013年最高为381.71公斤,2001年最低为212.27公斤。1989年小麦播种面积24.05万亩,总产60150吨,单产250公斤/亩。2013年播种面积20.79万亩,总产79356吨,单产382公斤/亩。播种面积25年减少3.26万亩,减幅13.56%,产量增加19206吨,增幅31.93%,单产提高132公斤/亩,增幅52.8%。
  小麦加工 1989—2005年,全县小麦加工以小型电动磨为主,一个或几个临近村庄有一台电动磨,群众食用面粉基本上是用电动磨加工,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只有山丹县面粉加工厂一家。小麦加工都是一次制粉,出粉率低,面粉品质较差。2005年后,陆续建起元力面粉、东旭粮油、永兴粮油、兴源粮油、佛山面粉、恒鑫面粉、绿源面粉、聚兰面粉等民营个体小麦加工企业,许多小型电动磨坊也进行设备改进,安装小麦精选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出粉率明显提高。
  第二节 杂粮
  杂粮主要有豌豆、蚕豆、扁豆、青稞、谷子、莜麦(玉麦)等,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豌豆、蚕豆、青稞、谷子,扁豆和莜麦只有零星种植。
  豌豆 主要杂粮之一,全县均有种植,粮饲兼用,常年种植面积在0.5万亩—2万亩,其生育期较短,需水较少,以山滩旱地、半水地栽培为主,产量一般在250公斤/亩左右。尤其三类地区所产豌豆,炒食品质极佳,深受炒货市场青睐。1989—2000年栽培品种主要有山丹黑豌豆、A404、臧豆(与油菜籽混种),期间引进针叶豌豆,因其食用品质较差,仅能做饲料用,未能大面积持续推广。2000年以后,逐步引进甜豌豆、陇豌1号、鹰嘴豆等。后退耕还林和种植作物种类多样化,面积有所减少。2013年播种面积仅为0.57万亩,为20世纪90年代的四分之一左右。
  蚕豆 俗称“大豆”,种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50—400公斤,可以磨面、炒食,在粮食短缺年代是重要的救济作物。1989—1999年,种植面积较少,主要品种有加拿大321、宁蚕2号、临蚕5号等。2000年后引进青海10号、青海11号等品种,同时开展新品种繁种工作,种植面积相对扩大,年种植面积在0.1万亩—0.8万亩之间。
  扁豆 全县均有分布,是一种抗旱耐瘠薄作物,产量较低,栽培极为零星,种植面积较少,常年种植在百亩左右,栽培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有大扁豆、小扁豆之分。
  青稞 适用于高海拔、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植,曾经是山丹沿山冷凉地区的主栽作物之一。随着气候变迁、小麦品种的改善,加之啤酒大麦的引入,青稞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主要分布在山丹马场、大马营乡、霍城镇、老军乡的部分高海拔区域,面积在1.5万亩左右。2008年以来,青稞与小麦被列为全县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作物,农户种植青稞每亩享受10元的良种补贴,对推广青稞良种起到积极的作用。引进栽培的品种有互青2号、肚里黄、东青1号、高原早1号等。
  谷子 1989—2008年,以东乐乡为主的低海拔区域种植,且以复种产草为主,面积仅数百亩。2009年引进新品种张杂谷1号、黑谷子等,开始大面积种植,2013年连片种植面积0.26万亩。山丹县金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选育的谷子新品种“丹谷1号”获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莜麦 又称“玉麦”,是燕麦的一种,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是原产中国的燕麦品种,山丹人称“玉麦子”,种植历史悠久,栽培以地方品种为主,全县仅种植数十亩,为零星种植。
  第三章 经济作物
  第一节 油料啤酒大麦
  油料 县域内油料作物主要以油菜、胡麻为主。1989—1998年的10年间,面积一直保持在11万亩左右,平均11.83万亩,1998年最高为12.52万亩,1994年最低为10.61万亩。1998年3月,县上成立油料产业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县油料产业发展。1999—2001年呈快速发展势头,3年平均面积达15.63万亩,2000年最高,达16.18万亩。2002年后受啤酒大麦、马铃薯以及洋葱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和市场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油料种植面积逐年萎缩。至2013年,12年来平均面积7.41万亩,2007年油料种植仅4.04万亩。
  1989—2013年期间,县农业部门依托各类油料作物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机械条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叶面喷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油菜地膜穴播栽培等配套技术,油料作物单产不断提高。1989年油料播种面积12.0758万亩,总产15041吨,单产124.6公斤。2013年播种面积7.9467万亩,总产15480.3吨,单产194.8公斤。25年来播种面积减少了4.1291万亩,减幅34.19%,产量增加439.3吨,增幅2.92%,单产提高70.2公斤,增幅56.34%。
  油菜 县域内种植的油菜主要有甘蓝型大油菜和白菜型小油菜两种,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25年来平均面积7.5万亩,2000年最高为11.22万亩,2007年最低为3.9万亩。1989年平均亩产142.1公斤,2013年平均亩产199.5公斤,25年来单产提高57.4公斤/亩,增产40.4%。甘蓝型大油菜主要在三类地区的霍城、大马营、李桥3乡镇海拔2200—2500米范围内的水浇地种植,白菜型小油菜主要在二阴山滩旱地种植。2000年后,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小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胡麻 主要在一、二类地区和三类地区的李桥、大马营乡的下片杨坝、高庙、上山湾等村种植。后由于种植效益低下和马铃薯、葵花、中药材等其他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该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下滑,1989年种植面积4.4864万亩,2013年下降到0.7735万亩,只在老军、陈户等乡镇零星种植。
  啤酒大麦 1986年引进啤酒大麦试种成功。1994年种植面积达10.22万亩。1998年3月成立县啤酒大麦产业办公室,负责全县啤酒大麦种植技术及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
  啤酒大麦受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一直波折变化。1995—2001年为稳步发展阶段,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1995年面积最大,为5.23万亩;1999年面积最少,为2.71万亩,7年来平均播种面积3.96万亩。2002—2009年快速发展,播种面积保持在6万亩以上,2002年最低,为6.86万亩;2007年最高,为10.24万亩,8年来平均播种面积8.65万亩,其中2005—2008年连续4年播种面积达10万亩以上。2010—2013年,由于马铃薯、洋葱、葵花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啤酒大麦播种面积回落在6万亩以下,播种面积最少为2010年5.14万亩,最多为2011年5.56万亩,4年来平均播种面积5.36万亩。
  自1994年以来,县农业部门大力引进推广啤酒大麦优质高产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单产水平明显提高。20年来平均总产量25889.79吨,2007年最高为43309.2吨,2001年最低为13657吨。平均单产400公斤/亩,最高为1999年的530公斤,最低为1994年的280公斤。1994年播种面积10.22万亩,总产28495.12吨,单产280公斤/亩,2013年播种5.5391万亩,总产24003吨,单产430公斤/亩,20年来亩产比1994年单产提高150公斤/亩,增幅54%。
  第二节 马铃薯 中药材
  马铃薯 马铃薯是山丹县的传统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海拔1700—2500米的地区均有种植。2004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大户的带动,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马铃薯成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
  1989—1995年,马铃薯以二、三类地区农户零星种植为主,年均播种面积0.67万亩,播种面积最大为1995年的0.99万亩,最小为1991年的0.27万亩。1996—2004年,播种面积突破万亩大关,年均播种面积3.33万亩,2003年种植面积最大为5.04万亩,1996年最小为1.75万亩。2005—2013年,由于土地流转大户和市场经济的带动,马铃薯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订单化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年均播种面积11.19万亩,种植面积2013年最大为13.24万亩,2005年最小为6.03万亩。
  1989—2013年,年均总产量23879.09吨(按1∶5折为主粮产量),2013年最高为67802吨,1991年最低为681.29吨。平均单产440公斤/亩(按1∶5折为主粮产量),1996年最高为550公斤/亩,1989年最低为210公斤。1989年马铃薯播种面积0.81万亩,总产1692吨,单产210公斤/亩。2013年播种面积13.24万亩,总产67802吨,单产510公斤/亩。播种面积25年来增加12.44万亩,总产量增加了66110吨,单产提高300公斤/亩,增产143%。
  中药材 境内纯野生的中药材有红花、菟丝子、甘草、大黄、麻黄、黄芪、秦艽、枸杞、益母草、柴胡、羌活、防风、蒲公英、车前子等20多个品种。自20世纪90年代县内开始有计划地引试种中药材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材由省内外引种与野生种驯化成功,主要品种有黄芪、甘草、益母草、茴香、红花、王不留行、麻黄、柴胡、小茴香等12个品种。2000年,位奇镇四坝、高寨村群众试种野生益母草成功。经过多年发展,黄芪、甘草、红花等中药材形成一定规模并建立生产基地。种植区域集中在清泉、位奇、陈户、李桥等乡镇,以规模种植为主,农户也有零星种植。其中,甘草集中在位奇、清泉、东乐3个乡镇,红花集中在东乐乡,黄芪集中在位奇、清泉镇,小茴香分布在县城周边。2012年全县药材总面积0.81万亩,总产量4566.3吨,其中甘草1100亩、黄芪3296亩、板蓝根3284亩、益母草50亩、独活120亩,其他250亩。中药材总收入3078万元,农民中药材收入205.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013年种植面积2.17万亩,总产12185.7吨,产值8002.8万元。建成千亩以上药材基地5个,培育以东乐乡山羊堡村、清泉镇郇庄村等为代表的中药材专业村10个,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15户(最高的达2000余亩),100亩以上38户。建成中药材种植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8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8个120余人,其中中药材专业中介组织4个,农村经纪人80多人。
  第三节 蔬菜 瓜类
  1991年1月,县上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赴高台县参观学习冬季蔬菜大棚种植经验。3月,清泉乡农技站建成0.7亩塑料大棚,开展反季节蔬菜试种工作。8月,县政府就全县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进行专题研究,选择在清泉乡南关、南湖等村进行试点。当年秋,在清泉乡敬老院和农技站建成一代日光温室3座,
  马铃薯种植面积增长情况(万亩)
  拓展了山丹县反季节设施农业发展的新途径。1992年清泉乡南湖、西街村掀起规模种植高潮,到1995年,仅西街村日光温室种植大棚就达102座,种植品种也趋于多样化。同年,全县建成首个以设施蔬菜为主的“山丹县沙产业示范园区”。
  从1996年开始,西街村立足地处城郊优势,做强做大城镇“菜篮子”,能人大户带头示范,引领农户发展设施农业,高峰时建成温室蔬菜大棚200余座,获经济收益400多万元,改变了山丹冬季蔬菜瓜果一直依赖外地供给的状况。
  县上相继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及大棚蔬菜种植户赴山东寿光、张掖、高台、永昌等地参观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现场指导,引进法国冬玉、翡玉西葫芦、津优30号黄瓜、陇椒2号、甘科长茄等20多个新品种,并加大二氧化碳施肥、茄子嫁接换根平茬再生,菜田无害化除草剂、生物质用肥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1995年8月成立山丹县瓜菜站,主抓全县高效精细无公害瓜菜栽培技术及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运用等。1996—2000年,全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技术推广和地膜精细瓜菜种植,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座,亩均产值8000元;地膜精细瓜菜2万亩,亩均产值2000元;砂田西瓜2.8万亩,亩均产值1300元。2001—2004年,主抓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及无公害砂田西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引进和推广黄瓜茄子嫁接技术、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技术、膜下暗灌技术、生物农药、化肥施用技术等,4年引进各类瓜菜新品种56个。发展订单农业,引进客商种植白皮药用洋葱、脱毒马铃薯、香菜制种等。全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亩均产值达1.2万元,订单农业亩产值达1600元以上,促进了无公害精细瓜菜及高效制种业的发展。2002年在县良种场开始筹建山丹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成第三代日光温室55座,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中心1座,主要从事温室蔬菜、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等。
  2008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1.38万亩,较2005年的1.03万亩增加0.35万亩,其中无公害瓜菜基地发展到1.2万亩。以陈户乡三十里堡、刘伏等村为主,建成1万亩无公害砂田西瓜种植基地,获省级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长城王”砂田西瓜享誉省内外。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经历了低级到高级,分散到集中,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到高科技发展的过程。初步形成城郊日光温室反季节精细瓜菜产区,陈户乡砂旱地穴棚西瓜早熟产区和位奇镇东湾、十里堡村,清泉镇南湖、西街村高原夏菜产区。
  2009—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在培育特色上做文章。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有关种植基地村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多次赴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先进地区榆中、临洮等地考察学习。当年,县上通过政策扶持、土地流转、广泛参与等多种措施,开始发展高原夏菜。经作中心与甘州区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保护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以每亩450元的价格流转良种场800亩优质良田作为高原夏菜的核心发展区,抽调技术干部,对高原夏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经作中心集资50万元,解决示范基地先期投入不足的问题,调动广大种植户推广高原夏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积极性。全县以西芹、娃娃菜、甘蓝、莴笋、胡萝卜等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高原夏菜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之一。洋葱、大葱、芹菜、甘蓝等9个蔬菜品种通过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2009年以来,建成寒旱区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山丹花卉观光农业、暸高山高效畜牧业3大园区和9个农民创业园,引导126户种养大户、12户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建成连片设施红提葡萄种植基地8个2048亩,设施双孢菇生产基地8个2533亩,杂果生产基地3个(优质杂果钢架大棚870亩),并开始规划建设油用牡丹种植加工基地2.2万亩。引进现代农业企业5家,规划投资11.5亿元,建设以食用菌为主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3万亩,产量40872.5吨;瓜类面积0.63万亩,产量16020吨。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1.33万亩,产量46743吨;瓜类种植面积0.63万亩,产量15887吨。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54万亩,产量55297.1吨;西瓜种植面积0.64万亩,产量16114吨。瓜菜产业逐年发展壮大,成为“十二五”时期全县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第四章 设施农业
  第一节 食用菌、葡萄栽培
  食用菌、葡萄栽培主要通过设施农业来完成。
  食用菌 山丹有野生蘑菇资源17种,可食用的有16种,主要以粗柄蘑菇、田野蘑菇、假根蘑菇、白鳞蘑菇、加州蘑菇等菌类为主。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夏秋气候凉爽,年均气温较平川区低1℃—3℃,适宜双孢菇人工栽培。2007年引进永昌县双孢菇种植经验试种2棚成功,李桥乡东沟村发展双孢菇大棚20座,并延伸到相邻的巴寨村以及其他乡镇。建成甘肃宏武、甘肃丹霞菌业等龙头开发企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兴建山丹爱福食用菌循环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成占地面积5000亩的西北最大食用菌产业生产基地。地处城郊北部寒旱区的润丰农业合作社建成太阳能立体菇棚8座,年产1.5万吨的双孢菇培养料隧道式发酵车间2栋。全县双孢菇产业逐步走上正规化发展轨道。2013年全县建成设施双孢菇栽培大棚2349亩,其中单棚投资1.5万左右的简易菇棚2229亩、单棚投资25万元的“爱尔兰模式”智能菇棚20座、单棚投资12万元的第三代太阳能菇棚40座,年双孢菇栽培面积165万平方米,总产量1万吨左右;建成年产60万袋菌种场1座、年产1万吨隧道式培养料发酵厂3家、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场1处,设施双孢菇栽培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轨道。
  葡萄 山丹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位于世界公认的最佳葡萄生态地带北纬38°带(北纬37°50'—39°03'),具备葡萄栽培的优势,是有机红提葡萄的最佳种植区域之一。
  20世纪90年代,引进扎马特、巨峰、龙眼、无核白、京亚、京秀、香妃、非红、红指、紫荆、水红、龙宝、京玉、金星无核、晚红、秋红、秋黑、黑奥林、红提、圆白等新品种20多个,主要用于发展庭院经济。2007年,县委、县政府把设施葡萄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引进设施红提葡萄在清泉镇西街村进行试验示范。2008年开始推广种植设施葡萄,主要栽培藤稔、夏黑、矢富罗莎、摩尔多瓦、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等1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2009—2012年,引进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碧香无核、香悦、黑峰、无核寒香蜜、弗雷无核等1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主要用于设施大棚栽培。
  2008年以来,不同海拔区域的清泉、位奇、陈户、李桥、大马营等乡镇建成16个设施葡萄生产基地。2013年有挂果棚1038座,其中盛果期800座,初果期238座,果品产量800吨以上。2008年清泉镇西街村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获得首届张掖市设施葡萄科技竞赛“最大果穗一、二、三等奖”“综合质量奖三等奖”等9个奖项。2010年12月,在张掖市举办的全国设施葡萄研讨会上,位奇镇高寨村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获得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的“全国设施晚熟葡萄评比金奖”,清泉镇西街村、山丹县金丹庄园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获得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全国设施晚熟葡萄评比银奖”,陈户乡陈户村、焉支山庄科技示范园、清泉镇拾号村济民沙产业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地球”获“全国设施晚熟葡萄评比优秀奖”。2011年11月,在张掖市举办的全国设施葡萄营销推介会上,大马营乡花寨村,位奇镇高寨村、四坝村,金丹庄园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全国设施延后葡萄产品评比金奖”,位奇镇十里堡村、十里堡林场生产的“红地球”葡萄获得“全国设施延后葡萄产品评比优质奖”。
  第二节 拾号沙产业
  从1995年开始,按照钱学森“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干旱缺水和土地严重沙化的实际,充分利用山丹荒漠面积大、光照资源充足等有利条件,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制定规划,在长城沿线、312国道两侧,东起丰城堡滩,西到山羊堡滩建立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沙产业。
  1995年3月成立山丹县沙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96年9月成立沙产业开发办公室(正科级建制,隶属县科技局),行政编制3名,事业编制4名,工作人员从县农业局、水务局和清泉乡、东乐乡抽调。张掖地区农校、农科所、植保站抽调技术人员蹲点服务、技术指导。
  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中心地带即示范点位于清泉乡拾号村,该村北部有沙荒地1100亩,辖区内有农用机井6眼,具备发展沙区高效节水农业的条件。示范点采取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单位帮助,农户分户经营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财政、银行多方筹资,技术部门提供服务,机关单位承包经营,单位、农民共同收益。在省、地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下,多方投资1000多万元(一期300万元、二期700多万元),群众投工9万多个,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35座,其中无土栽培50座(生物有机肥无土栽培17座、砂粒基质无土栽培33座)。采用无土和取沙还土两种栽培模式,进行膜下滴灌、渗灌等方式种植温室蔬菜,无土栽培种植试验成功,精细蔬菜走向市场,年收入最高的大棚1.2万元,总收入达到300多万元。采用节水灌溉,日光温室蔬菜每亩节水300立方米,水的利用率提高4倍左右,每眼机井可灌1500—2000亩,单井产值达到1500万元—2000万元,是原来大田种植的40倍左右。以日光温室栽培种植精细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新技术示范点初步形成。
  在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全县防渗渠道衬砌、低压暗管、U型渠灌溉、滴渗灌、地膜覆盖种植及日光温室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水的净利用率提高到60.8%,高于全省水平10个百分点,每年节水500万立方米以上。
  在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教体局、农业局、水务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的示范带动下,以日光温室栽培、种植精细蔬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新技术,特别是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无土栽培等核心技术得到推广,为发展阳光农业、节水农业、戈壁农业提供借鉴。
  1998年,由于多种原因,县委、县政府决定由经济实力雄厚且在此经营着12座温室的电力公司全盘接手拾号示范点日光温室大棚54座,按照企业化运行模式开展承包经营。电力公司承包经营2年后,于2000年将其整体移交给清泉乡的种田能手、种植大户周济民种植经营。周济民借此发明了日光温室自动卷帘卧式支点调节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设施农业特殊贡献奖”,奖励10万元。
  从1995年11月—1997年7月,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等人到此调研,对工作给予肯定。
  第五章 农业科技推广
  1989年以来,立足农业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农作物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创建粮油高产示范区(基地、片、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全县农业的增产增效。至2008年,各项科技措施应用率达90%,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55%。2013年主要农作物集成实用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全县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5.2%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第一节 项目推广 品种
  1989—1993年,围绕“中低产田改造”“粮食作物整乡承包”“低芥酸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胡麻丰产”“千斤田建设”等科技攻关项目,推广小麦套种地膜玉米技术,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种植技术,农作物叶面喷肥技术以及甘蓝型大油菜内改外延等技术,推动全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小麦新品种武春121、高原602、小麦—玉米带田、甜菜及农作物规范化种植等10项新技术在抗旱方面的作用得到肯定。
  1994—1999年,组织实施省列优质啤酒大麦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和优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两大课题,分别完成面积9.2万亩和2.5万亩,平均亩产比项目实施前增产19.1%和8.47%;承担完成“沿山冷凉灌区粮食作物大面积亩产超千斤试验示范”项目,全县21万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由1995年的400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504.8公斤,经济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完成“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推广”项目,1997—1998年,完成推广面积23万亩,平均亩产455.8公斤,比露地小麦增产18.6%。全县大面积示范推广长效碳铵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36万亩;承担完成“张掖地区20万亩粮棉油高额丰产栽培示范推广”项目,以油菜、胡麻两大作物为主,完成面积12.54万亩,通过推广华协1号油菜新品种,配套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当年平均亩产达173.2公斤,1999年比前三年增产13.7%。完成“张掖地区50万亩干旱、半干旱区多功能超强吸水抗旱保水剂示范推广”项目8.2万亩,平均增产4.7%—8.1%,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2000—2004年,承担完成省农技总站下达的“双低油菜品种推广”项目10.1万亩,通过推广陇油2号、华协1号等“双低”品种,配套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叶面喷硼等技术措施,平均品种亩产达242.7公斤,比基础亩产增产10.7%。2004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甘啤4号大麦新品种和大西洋马铃薯新品种,甘啤4号推广种植面积6万亩,亩产432.5公斤,较上年增长30公斤,大西洋推广面积4.5万亩,亩产2284公斤,同比增产205公斤。
  2005年,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推广甘啤4号、陇薯3号等14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建立12个农业综合示范点,有效带动全县10个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示范片建设,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确保了各类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0%以上,农业综合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
  2006年,引进旱作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沟灌节水技术,试验2.5亩,亩均产量达1840公斤。2007年推广示范面积5万亩,2008年推广示范面积5.5万亩。亩均产量达1730.9—1892公斤,比照亩增产316公斤。2007年,组织实施全省科技增粮“马铃薯综合增产集成技术推广”项目,主推马铃薯机械播种、起垄、覆膜、膜上覆土、收获、测土配方施肥等6项技术,推广面积达11.26万亩,项目区平均亩产2735公斤,比前三年基础亩产2500公斤,亩增加253公斤,增产10.12%,亩增效益177.1元。
  2010年,创建马铃薯、油菜高产万亩示范区各1个,其中马铃薯示范区1.25万亩,主推大西洋和克新4号两个品种,平均亩产达3073公斤。油菜示范面积1.44万亩,主推青杂2号、青杂3号、华协1号三个品种,平均亩产达217.7公斤。2010年,全县推广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6.56万亩,其中马铃薯半膜覆盖垄作沟灌节水技术6万亩、麦类垄作沟灌节水技术0.56万亩。引进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示范面积300亩,平均亩产1237公斤,亩均纯收入为684元,与同等条件下种植大麦、豌豆相比,增加收入580元,具有明显的集雨效果和增产增收效益。建成千亩连片示范点11个,万亩示范区5个,引进示范新品种109个,推广新技术10项。建成粮油高产示范田2.61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保护性耕作20万亩,农作物繁制种6.29万亩,良种推广50万亩。
  2011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1.64万亩,其中麦类垄作沟灌1.05万亩,马铃薯垄膜沟灌10.46万亩,玉米垄膜沟灌0.13万亩。2012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4.1万亩,其中麦类垄作沟灌2.15万亩,马铃薯垄膜沟灌11.8万亩,以马铃薯、蔬菜为主的膜下滴灌0.15万亩。
  2012年,建成高产创建示范田2.25万亩,农作物繁制种6.29万亩,良种推广52.7万亩,良种普及率98.6%。引进试验新品种31个,推广新技术10项,建立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落实试验项目56项。在山丹花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精品农业示范基地1500亩,完成绿色蔬菜示范50亩,引进蔬菜新品种18类、42个品种,有机蔬菜种植5亩。在万亩寒旱区完成枸杞、玫瑰、蓖麻等农作物引进试种112亩。
  2013年,建成高产创建示范田4.4万亩,农作物繁制种7.61万亩,良种推广53.3万亩,良种普及率95.2%。引进试验新品种31个,推广新技术10项,建立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4个,落实试验项目87项。
  2006年开始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7年,山丹县被确定为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县。2009年推广测土配方面积45万亩,2010—2011年完成100万亩,2012—2013年完成110万亩。2013年全县小麦平均亩节本增效111元,啤酒大麦97元,马铃薯472元,油菜114元,玉米86.1元,其他平均60.5元。
  2006年开始,重点引进推广马铃薯垄膜沟灌、麦类垄作沟灌、膜下滴灌、旱作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沟灌节水技术。经反复试验测算,马铃薯垄膜沟灌亩节水80立方米,节水25%,麦类垄作沟灌亩节水60立方米,节水16.7%;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与垄膜沟灌相比,亩节水90立方米,节水37.5%。旱作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沟灌节水技术,比照亩增产316公斤。
  2013年,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26.05万亩,其中麦类垄作沟灌3.45万亩,马铃薯垄膜沟灌21.5万亩,以马铃薯、蔬菜为主的膜下滴灌1.1万亩。
  第二节 种子改良
  2006年前,种子改良工作主要由县种子公司和县良种场承担,负责引进、繁育、推广作物良种,其中小麦和油菜、啤酒大麦等作物品种每5—7年更新一次。推广小麦品种武春121、8132-9、高原602、武春3号、陇辐2号、甘春20号、宁春4号、宁春15号、宁春18号,马铃薯品种脱毒175、陇薯3号、陇薯5号、高原3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小白花,啤酒大麦品种甘啤1号、甘啤3号、甘啤4号、垦啤3号,玉米品种中单2号、张单251,豆类品种A404、加拿大321、临蚕5号等30个粮食作物品种和18个油菜、胡麻等油料作物品种。2006年县种子公司进行政企分设改革,成立山丹县种子管理站(后更名为山丹县种子管理局),具体承担农作物种子监管职能。2006—2013年,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小麦品种武春5号、银春8号、宁春39号、宁春42号、陇春26号、陇春30号,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陇薯6号、陇薯7号、青薯168号、铃田88、新大坪、荷兰薯、克新1号、克新18号、黑美人,啤酒大麦品种甘啤5号、甘啤6号、甘啤7号、垦啤6号,玉米品种郑单958号、金凯3号、金凯5号、先玉335、金象系列品种,豆类品种陇豌1号、青海9号、青海10号、甜豌豆,谷子品种张杂谷1号、丹谷1号等40余个粮食作物品种和30余个油菜、胡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品种及其他经济作物品种。2007年争取到国家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项目,2008年后对全县小麦、青裸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种植小麦、青裸,每亩补贴项目资金10元。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