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机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4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机服务
分类号: F306.2
页数: 2
页码: 317-319
摘要: 本节记述山丹县农机服务,其中包括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跨区作业、培训维修。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山丹县 农业机械

内容

农机专业合作社2008年组建全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2011年达6家,2012年10家。到2013年,全县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4家,注册资金2042.07万元,固定资产5936万元,入社社员272户,从业人员308人,拥有各类农业机具935台套,拥有车棚7900平方米。有农机化跨区作业服务总公司1个,从业人员255人,联合收割机120多台,年收入860多万元;有农机作业队28个,各类机械600多台件,从业人员260多人,年收入500多万元;农机维修服务网点42个,维修人员52人,经营收入18.2万元。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较好地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农机装备的合理配置,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建立起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纽带,加快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步伐,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县农机局被省局命名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强县”。
  农机跨区作业 1993年引进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机械脱粒等工序一次完成,减少收获损失约3%,缩短收获期近10天。1997年组建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2000年组建山丹县“铁麦客”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公司,作业范围由省内向河南、四川、陕西等十几个省延伸,单机作业时间由1个月发展到4个多月,单机作业面积由300亩发展到2500亩上。2006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后,更加先进的联合收割机逐渐取代新疆2型和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培训维修 1989年以来,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2006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针对全县农机新机具大幅增加的实际,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现代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聘请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市农机研究所杨明、柴佩琴等专家授课,对农机维修常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合作社经营管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等内容进行培训讲解,培训人员2.28万人。2008—2013年,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普及农机实用技术,培训1050人次。
  20世纪90年代,全县8个乡镇有农机维修网点136个,维修人员168人。随着农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经销企业“三包”(修理、更换、退货)上门服务,农村机械三级维修网点逐步减少。2013年,全县有一级维修网点1个、专项维修点88个,维修人员140人。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