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民调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6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民调解
分类号: D926
页数: 1
页码: 19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1979年到2013年人民调解组织工作情况。
关键词: 司法制度 人民调解 山丹县

内容

1979年恢复调解组织。1982年,调解工作由县人民法院移交县司法局主管。组织开展标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矛盾化解制度建设年”“我为和谐做贡献”、人民调解“百日会战”“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和“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等活动,总结推广东乐乡调委会“村民代表集体说事”(由村社选举村民代表,现场调解矛盾纠纷,众口平等说事,化解矛盾纠纷)和清泉镇文化街社区调委会“和事佬”协会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2008年,编发《山丹县人民调解员工作必读》手册3000余册,免费发放到全县各级调解员手中。2009年,在全县实施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制度。2011年,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扩大专业性、行业性等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覆盖面,成立医疗纠纷、劳资纠纷、国土资源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和物业纠纷等调委会,至2013年,共建立乡镇、村、社区调委会117个,企业调委会9个,行业、专业性调委会6个,共有人民调解员2358名。
  【新闻作品选载】“说”出一方稳定
  葛勤彭春
  今年初,山丹县东乐乡西屯村致富能人刘真,回乡准备利用原来废弃的村亚麻厂兴办规模养殖场,但附近的三家住户以“群众都不答应”为名进行阻挠,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邀请了20余名群众代表进行集体“说事”。经过讨论,群众代表一致认为养殖场离居民点较远,不但不会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而且可以带动村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应该给予支持。在众人的评说下,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这是东乐乡应用村民代表说事排除矛盾纠纷的一个成功范例。
  近年来,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相互交织,矛盾日益增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常规的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工作常常陷入尴尬。针对这一现实,东乐乡把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扎实推行多年来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同时,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村民代表集中说事”就是一条非常符合农村实际的办法和措施。该乡矛盾纠纷较多的静安村和西屯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由村调委会牵头,邀请本村德高望重的长者和群众公认的村民代表进行“村民代表集中说事”,通过众口共同教化了不少顽劣之人。静安村一赵姓人家因老人赡养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并愈演愈烈,经村社组织多次调解未果,后来在村调委会的主持下,邀请了10余名当地老者和村民代表集体说事,在众人的共同批评教育下,两个儿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签订了赡养父亲协议。
  村级调委会、社级调解小组和“说事代表”,由于其自身具有情况明、底子清的特点,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方面,能够做到发现苗头早、介入纠纷早、处理问题早,加之他们又都是经过群众推选、各级组织认可的,具有较高威望和素质的群众,说话有一定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所以他们在发现和调处基层矛盾方面的能力和效果,往往是乡人调委乃至司法部门所无法替代的。据统计,2006年该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6起,其中由乡人调委主持调解的仅有2起、诉诸法律办理的仅有1起,其余的83起全部由村社两级调解组织和“说事代表”调处,当年该乡综治考核名列全县第一。
  如今,两个村的这一好经验、好做法,已在全乡各村得到推广,今年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以来,全乡共摸排除各类矛盾纠纷17起,在一个月内,多措并举,已成功调解11起,其余6起也已经事平人稳,正在调解中。(原载《甘肃日报》2007年10月22日第七版)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