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人民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578
颗粒名称: 第八编 人民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16
页码: 163-180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人民团体,包括工人团体、青少年团体、妇女团体、科普协会、工商团体、残疾人联合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人民团体 基层工作

内容

1989年以来,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引导和发挥企业职工、青年团员、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立科普协会、科普活动中心,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工商界人士发挥独到优势,参与扶贫济困、修桥铺路、爱心捐资助学等光彩事业;立足残疾人扶贫、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举办多届焉支山笔会,促进全县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开办不同层次的书画摄影展览,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群团组织发挥了应有作用,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一章 工人团体
  第一节 山丹县总工会
  山丹县总工会成立于1950年7月。1956年5月、1961年、1963年7月、1973年8月、1986年4月分别召开一至五次代表大会。1991年5月召开山丹县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万良瑚为主席。1996年7月召开山丹县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王镇西为主席。2001年4月、2007年9月分别召开山丹县工会第八次、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赵玉明为主席。2013年8月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山丹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并召开山丹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十次女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唐克宽为主席、张巧玲为副主席,马晓鸿等9人为常务委员、21人为委员,并选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5人、女职工委员会委员5人。
  1990年,投资59.6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的山丹县工人俱乐部。2001年、2004年对俱乐部进行维修改造。2003年1月,县委下发《关于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强化对工会工作的领导。2005年,因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需要,俱乐部规划拆迁,政府于2007年12月在原地建成新的工人俱乐部,面积689.75平方米,造价71余万元。2008年6月建成山丹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内设困难救助、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就业服务等帮扶项目。帮扶中心经过5年的规范化建设,到2013年,场地、人员、设施、资金齐全,工作逐步规范。2012年建成清泉镇文化街、长城、县府街、南街、北街、前窑6个社区帮扶工作站。2013年11月,县林业系统自筹18.15万元,市、县总工会支持3万元,建成县林业系统帮扶工作站,7个帮扶工作站全部成为示范点。
  第二节 基层工会
  1989年初,全县有基层工会委员会115个(全民94个、集体21个),会员3992人(女职工1141人),工会小组156个,有职工代表大会的单位40个,职工代表863人。2004年,基层工会发展到224个,并同步健全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会员11384人(女职工3942人),入会率96%。2005年,通过健全工会基层组织台账,会员总数、年内新发展会员数、年内组织数“三明确”,基层工会组织达183个,会员10606人(女职工3902人),入会率97%。2006年有基层工会组织205个,会员11384人(女职工3942人),入会率96%。2007年有基层工会组织238个,会员13494人(女职工4056人,农民工4056人),入会率97%。2008年有基层工会组织268个,会员15294人(女职工4356人,农民工3902人),入会率98%。2010年有基层工会组织299个,会员13563人,农民工会员5252人,工会组建率84%,入会率99%。2011年有工会组织319个,工会会员14199人,其中农民工5078人,入会率84%。2012年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建成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全县共有工会236个,其中非公企业工会138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工会16个,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个(覆盖43个单位),事业单位工会60个,党政机关工会39个,中央和省属驻丹单位工会7个,建会率92%,职工入会率99%。全县8个乡镇、6个社区全部建成工会组织。全县115个行政村建成村联合工会20个。加大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力度,33家基层工会组织取得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2013年新建工会组织19个,发展会员445人,工会组织达271个,涵盖单位327个,会员15847人(女会员5951人,农民工5647人),入会率96%。
  第三节 工会活动
  1989—1993年,围绕职工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工作,创建职工之家53个。选树省级劳模1人,市劳动模范2人,市工人明星13人,市职业道德标兵28人,先进工会工作者3人;县劳动模范10人,县先进生产者10人,县工人明星10人,县职业道德标兵38人。1994—1996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收入分配不均等深层问题出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成为工会最主要的工作。主要围绕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厂务公开工作展开。1997—2001年,突出维护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签订集体合同55户,配合劳动就业部门培训下岗职工256人,再就业171人,领取基本生活费下岗职工109人。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意见》,定期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特别就加大劳动合同签订力度、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行力度、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处理等事项进行专题研究,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002—2004年,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帮扶下岗职工工作,着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固本强基工程、帮扶工程、维权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三年共签订集体合同117户,建立厂务公开领导小组55个。全县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单位11个,有121个单位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选聘兼职劳动争议调解员108名。至2004年,全县参加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职工达1万人次,有4700多名职工参加16个工种的专业技术培训,700多人参加,评选出职工优秀技术成果8项,选树“创争”活动先进集体15个、先进个人15名,创建市级“学习型”先进单位1个,举办维修电工、计算机操作、建筑、焊工、电力客户服务、汽车驾驶员等工种的技术比武大赛18场次。
  25年间,全县推荐评选出张志新等全国劳动模范2人,周丽琴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许明礼等甘肃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2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张掖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2人,张掖市“五一劳动奖章”4人、张掖市“五一”巾帼奖2人。创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山丹福利水泥厂),甘肃省工人先锋号3个(恒大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营运部、焉支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黄山林场、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城南供电所),张掖市“五一劳动奖状”2个(工合位奇亚麻厂、丹城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工人先锋号1个(广播电影电视局位奇镇广播电视站)。
  “职工之家”创建 建起“职工之家”250余个,合格率40%以上,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供电公司、恒大粮油收储公司),省级模范职工之家5个(工行、城关粮库、腾达西铁公司等),市级模范职工之家55个。通过提升职工之家场地、活动、效益、文娱体育器材、图书等标准,提高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水平。
  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结合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七一”等大型节庆活动,主办职工文艺演出、歌手大赛,送文艺活动、送电影到工地。2005—2013年,举办庆“五一”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良友杯”红色经典歌曲歌咏大赛(18个系统89个单位的2400多名职工参加)、庆“五一”“移动杯”首届职工电视歌手大赛、全县职工运动会(1000多人参加,设拔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县直机关“庆五一·迎奥运”职工篮球比赛、庆“五一·五四”“兴粮杯”职工篮球赛、迎国庆全县乒乓球比赛、“消夏周末”职工文艺演出、庆“五一”迎“五四”县直机关运动会、全县职工“养德塑型、敬业奉献”读书演讲比赛、庆“五一”“劳动杯”职工运动会、“4·23世界读书日”“读好书、创新业、争优秀”全县青年职工读书活动和征文比赛、“七一”“笔墨丹青颂党恩·和谐发展谱新篇”全县职工书画展、“学党史、唱红歌、颂党恩”文艺演出等活动,共举办大型运动会、职工文艺晚会120多场次,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报告会、研讨会130多场次。陈户、东乐、卫生系统、教育系统、林业系统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会、书画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扶贫帮困和再就业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是县总工会帮扶救助的一项“品牌”活动。1991—2004年共慰问特困职工家庭3293户,发放慰问金64.23万元。每年对省级贫困劳模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7.02万元。企业改制后,协助劳动、就业部门培训下岗失业职工2800多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98班次,为1378人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安置“4050”人员687人,下岗职工领取基本生活费144人,领取失业金771人,落实下岗困难职工进入低保572户1335人,协助安置“4050”人员287人,慰问特困职工382人。2007年建立帮扶台账,至2013年建立困难职工档案848户,帮扶人数1763人次,帮扶资金76.2万元,其中生活救助1645人、医疗救助31人、助学救助87人次。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金额4.79万元。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参保48个单位,仅2013年参保金额16.1万元,人数2558人。
  第二章 青少年团体
  第一节 共青团山丹县委员会
  1957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甘肃省山丹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1973年第九次代表大会后恢复正常工作。团县委每3年召开一次共青团代表大会,根据形势需要开展工作。199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召开8次全县共青团代表大会。至2013年,全县有基层团组织601个(基层团委16个、团总支10个、团支部575个)。全县有28周岁以下青年47623人,共青团员11574人,团青比为24%。
  第二节 组织活动
  1989年以来,团县委坚持“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紧盯“三五”“五四”“六一”等重要节点,开展了广场便民服务、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文体活动、先进表彰、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另一方面依托组织优势,开展“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爱心资助、“圆梦大学”、网络微公益、困难学子爱老助残等活动;还在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希望小学项目引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社会实践等方面探索创新。深化“蒲公英”志愿服务品牌,筹措资金30多万元帮助困难青少年成长。
  2008年,山丹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列为新增服务县,首批30名志愿者分赴乡镇从事支教、支医、支农等志愿服务,全县志愿服务工作活力增强。至2013年,全县成立了以生态环保、爱心公益、旅游服务、敬老爱老、阳光助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的六大类志愿服务组织,同时成立了1个网络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伍,线上线下总人数达3600多人。志愿者每年深入乡镇社区、街道楼院、旅游景区等处开展服务活动。2009年,授予16支志愿者队伍“文明志愿服务流动红旗”,为首批2000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服务证。2012年,成立志愿服务队16支,招募志愿者700多人。2013年,成立山丹县“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多项志愿服务,并建立“启梦林”1处、“共青林”5处,创建命名“青年绿色文明路”1条。
  第三章 妇女团体
  第一节 山丹县妇女联合会
  1950年1月成立山丹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57年11月更名为山丹县妇女联合会。1973年4月恢复妇女联合会。县妇联每5年召开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993—2013年召开过5次代表大会。
  1971年,全国妇联颁布《农村基层妇代会工作条例》。1989—1999年,按照《山丹县妇联条例》规定,对全县86个村级妇代会进行整顿,调整妇代会主任35人。2000—2013年调整妇代会主任54人。2013年全县有乡镇妇联8个,农村行政村妇代会110个,妇代会主任110人(党员45人),全部进入两委班子;有妇女小组734个,社区妇代会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54个,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38个,县乡专职妇联干部14人,基层妇女干部58人参加全国、省、市妇联组织的学习考察和培训。
  第二节 妇联活动
  1989—1991年,以扫盲为基点,采取集中培训、送科技进村和现场观摩等方法对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同时在机关开展“创一流服务、出一流成果”为主题的“巾帼建功”评选活动,共有2.7万名妇女参加比赛竞赛,涌现出沙茹秀、王金凤、赵金陵、刘翠霞等先进个人58人。1992—1995年,对农村妇女和村妇代会主任进行裁剪缝纫刺绣、塑料暖棚养猪、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12期2.4万人次。1996—2004年,组织妇女参与全县宽裕型小康建设,开展“三个家”(学习之家、绿色之家、美德在农家)争创活动。全县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和女企业家确定帮扶对象,每人帮扶1名特困女工和特困农妇,为贫困妇女担保贷款11万元,68人通过帮扶改变了家庭面貌。1999年,清泉镇南关村妇代会小组长王丹生被全国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称号。2003年成立女领导干部联谊会。2005—2008年,依托“双千家政工程”(培训一千名家政服务员,输送一千名家政服务员)等项目,输送赴京家政服务员120名;开展“春蕾女童”救助、单亲母亲援助、“共享蓝天”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谐家庭创建等活动;围绕脱毒洋芋栽培、花卉制种、规模化养羊养牛等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260期2.5万人次,组建妇女专业协会33个,建成“妇字号”示范基地60个。2007年,位奇镇十里堡村、芦堡村分别被授予国家级、省级“美德在农家示范点”。2009—2013年,围绕能人带动战略和1369全民创业工程,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为18757户妇女发放贷款70633万元,申报贴息资金10017万元、到位7713万元,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建起妇女产业基地57个,涌现出梁秀芳、兰永芳等种植养殖大户2100多户。2009年7月,成立女能人联谊会,开展联谊活动5次。多年来,共评选表彰先进妇女组织36个,优秀妇女干部89名,优秀妇代会主任63名;表彰和谐家庭415户,优秀家庭成员576人;举办各类法律法规培训班114期,受教育妇女4.8万人,处理来信来访案件321起,结案率100%;开展各类扶贫助困,关爱救助留守妇女、老人、儿童活动178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第四章 科普协会
  第一节 山丹县科学技术协会
  1982年5月,县委成立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小组;7月召开山丹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山丹县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县科协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1989年4月分设山丹县科学技术协会,业务受张掖地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1991年9月开始至2006年12月,每5年召开1次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选举县科协主席。2002年4月,县委任命潘建清为科协主席。2008年8月,马晓鸿任县科协党支部书记。2013年4月,周得鸿任党支部书记。
  第二节 学(协)会组织
  1991年12月,相继成立县林学会、农学会、水利学会、畜牧学会、中医学会、中华医学会。1987年9月成立中国农函大山丹分校,至1992年,145名学员拿到结业证。1998年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04年,全县11个乡镇成立科普活动中心。2008年,全县8个乡镇均设立科协,科协主席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115个村建成科普活动室,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2007年,县委、县政府成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科协主席任办公室主任。后召开动员会议,部署五年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个人20人,先进集体10个。
  2004年,在民政局登记成立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6个。2006年以来,建立科普示范基地25个。
  第五章 工商团体
  第一节 山丹县工商业联合会
  1950年10月成立山丹县工商联筹备委员会,1954年8月、1956年12月、1959年12月、1961年1月召开4届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2013年有会员483人;有团体会员4个(山丹县能人协会、山丹县浙江商会、山丹县白酒协会、山丹县餐饮协会),企业会员15个(山丹县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丹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博兴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石燕水泥厂、山丹县金龙彩钢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福利水泥厂、山丹县三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城北预制构建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金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国泰百园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黄瀚广告公司、山丹县丹骋砼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四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华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有非公经济组织4924户(私营企业295户、个体工商户4534户),从业人员13220人。
  代表大会 1992—2011年共召开5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执委、常委、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
  光彩事业 1995年以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事业,涌现出郇维禄、张启仁、吴玉珠等全国“创业之星”17人,梁廷辉、张有龙、周世贵等“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全国“创业之星”同时获此荣誉),薛应祥、石怀彬、刘希凯等“全省创业带头人”28人。
  1989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担任市、县人大代表16人,政协委员33人。围绕能人带动战略,举办各类培训23场次,为会员提供融资、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至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扶贫济困、抗震救灾、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捐款2000多万元。
  第二节 行业协会
  1996年组建清泉、位奇两个基层商会。2010年以来,成立山丹县餐饮协会、山丹县酒类协会、山丹县能人协会。至2013年,全县8个乡镇均建有基层分会、行业协会。
  能人协会 2010年2月,召开山丹县能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聘请刘希模等31人为顾问,聘任张百祥等10人为名誉会长,选举刘录贤为会长、王忠等22人为副会长,选举郭家伦为秘书长、丁述文等89人为理事。
  餐饮协会 2012年8月,召开山丹县餐饮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35家餐饮企业代表参加会议。选举陈明琪为会长,邹永丰、刘克璋为副会长,孙长新为秘书长,理事30人。
  酒类协会 2012年12月,召开山丹县酒类协会会员代表大会,33家企业的36名代表出席。选举付开其为会长,闫振斌、朱志梅为副会长,杲立生为秘书长,理事26人。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第一节 山丹县残疾人联合会
  1989年9月成立山丹县残疾人工作办公室,1990年3月更名为山丹县残疾人联合会。2013年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理事长、党支部书记各1人,副理事长2人。下属劳动就业服务所、用品用具供应站、康复中心等机构。
  2010年前,全县有8个乡镇残联。2010年,县残联代管山丹马场、山丹农场残联。2013年,10个基层残联均配备残联理事长,110个村和6个社区残协都配有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基层残联组织全覆盖。2500名志愿者为残疾人开展家政服务、康复训练、教育培训、就业指导、文化体育、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公益慈善等多种志愿服务。
  1996年山丹县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称号,2002年被省残联评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2005年被省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省基层残疾人工作示范点,2006年被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县,2009年被省残联评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2011年被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一等奖。2012年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授予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被省残联评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被授予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被省残联评为2012年度全省优秀残疾人状况监测县。
  根据2006年第二次抽样调查,全县共有残疾人13609人,占总人口的6.47%(男7022人,女6378人,分别占52.4%、47.6%)。其中视力残疾2385人、听力残疾1997人、言语残疾322人、肢体残疾3672人、智力残疾255人、精神残疾1098人、多重残疾3672人。
  第二节 组织活动
  争取省残联补助资金3万元,在县图书馆建成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残疾人阅览室配置图书520余册。县府街社区被确定为“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社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图书444册。组织开展“扶残助残在我身边”征文活动,70多篇稿件获奖24件,出版《翅膀断了,让梦想去飞》作品集300本。残疾人书画、诗歌散文作品多次在省市艺术作品展及诗歌散文大赛上获奖,文立冰、周芳获全省第一、第二届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篆刻爱好者周建文、画家王占先、书法家薛建朝获省市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助残日”展出作品130余幅。开展“世博丽景”残疾预防知识竞赛。2012年,投资6万元举办县第一届残疾少年儿童运动会,组织13名运动员参加张掖市残疾人运动会,获2金4银4铜;选拔1名运动员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获1银1铜。
  就业扶贫 为2620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住房、就业等。在乡镇举办农林、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3084人次。每年从就业保障金中拿出20%一次性给予2000—5000元的资金扶持,53人脱贫致富。争取省财政康复扶贫贷款贴息,扶持清泉福利水泥厂、陈户奥尔丹、李桥乡品玉综合养殖场等企业,带动农村残疾人350名。集中安置就业170人、个体安置182人、公益性岗位安置32人。
  社会保障 2013年,县财政为1258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100元养老保险费126万元。对符合条件的4174名残疾人落实城乡低保(城市454人、农村3720人)。县财政配套资金66.8万元,会同省拨惠农资金107.8万元,为1100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32万元;为373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3.8万元;为305名70岁以上一级和75岁以上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18.3万元。5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得到改造,20户困难家庭安排廉租住房,为204户发放廉租房补助金36.7万元。
  康复、医疗救助 2012年,投入22万元扩建县残联康复中心,配置全自动康复牵引床、颈椎治疗仪、儿童水疗仪等,开展脑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完成75名低视力配备助视器;为80名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完成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489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38名;免费配发辅助器具970余件;为82名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36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和住院等综合性防治康复服务、67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协调民政局每年向各乡镇拨付新农合补助金10万余元,补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保。残疾人住院报销提高到70%。对重度残疾人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上浮10%。将白内障复明手术、听力语言康复、肢体残疾矫治、小儿脑瘫、偏瘫截瘫、精神病康复等康复项目列入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
  2009年以来,20名残疾大学生受到一次性入学补助3000元,200多名在校初高中贫困残疾学生得到助学补助,95名残疾人受到职业技能培训补助。
  第七章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第一节 山丹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文联 1991年4月成立山丹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建成“县文联”),同年12月召开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004年7月召开第二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设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音乐舞蹈家5个协会。县文联属群众团体,为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参公单位,2013年有干部职工3人,其中主席、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各1人。有文联会员126人,其中国家级协会3人、省级44人、市级109人。
  作家协会 1992年,文学协会创办文学刊物《焉支山风情》,后更名为《焉支山》。1993年创办第一届焉支山笔会。2004年7月,在县第二届文代会上成立山丹县作家协会。
  1992—2013年,共举办9届焉支山笔会,编辑出版46期《焉支山》杂志,以及《山丹县民歌谚语集》《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走进山丹》等作品集。梁积林等17位作者分别出版个人专著70部;有十几位作者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散文选刊》《飞天》《诗选刊》《时代文学》《延河》《短篇小说》等国家级、省级文学类刊物上发表作品1400多首(篇),其他作者在地市级刊物发表作品1000多篇。有多件(部)作品获省市级政府奖和各类报刊征文奖。梁积林、苏黎被邀请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黄埔军校”的第二十一届和第二十四届“青春诗会”,这是“青春诗会”创办二十多年来,河西地区有诗人被邀参加。
  第二节 会活动
  
  书法家协会 书协成立后,参与中国书协、省书协组织的各项大展、比赛,多次获优秀组织奖;承办中小学书法展、“临帖”展、“老年”展、县直机关“公仆情”、兴林杯书法展等活动;每年春节前组织书法爱好者送春联下乡、送书法作品进农村活动;全国各地书法名家慕名来丹采风讲座的达40多人,全县每年举办书画展览30多次。2007年,为开发硖口古城,老军乡拉运巨石300多块,多方征集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主席张海、副主席李铎等及各地知名书法家作品300余幅,勒石刻碑,按照八卦图形摆放;征集以大佛寺、焉支山、山丹汉明长城命题的书法作品400多幅,在硖口村建成中国西部长城文化书法石刻长廊。2008年创办《山丹书画苑》(后更名《西部书法》)。2011年举办山丹红杯全省书法作品展,邀请全国各地书法家来丹指导,组织本县年轻书法家赴香港、北京、酒泉、武威、张掖等地数十次参展、书法讲座、交流学习。至2013年,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1人、张掖市书法家协会会员35人、山丹县书协120人,书法爱好者数千人。6人13次书法作品及论文在国家级展览和报刊发表,9人20次在省级书展中入选并获奖,1人获国家级二等奖。山丹书协成为西部活跃的基层书协之一。
  美术家协会 多次组织会员参加市、县级展览,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美术作品多件并获奖。周玉梅等人创作的剪纸、麦秆画等艺术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张掖市文联与山丹县文联联合举办书画作品义卖活动,曹毅、王少军等捐赠30多幅美术作品现场义卖。到2013年,县美协共有会员28人(甘肃省美协4人,张掖市美协20人)。有工艺美术公司2家,雕塑工作室1个,书画培训班9个,书画装裱店3家。建成山丹书画院(系县文广新局牵头组建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书院藏有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邹梦禅的作品40多幅,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书画大师作品300多幅。
  音乐舞蹈家协会 开展活动较少。2007年,黄根成出版笛子独奏专辑《西部流韵》。会员的多件作品获省、市级奖项。张玉华在多次声乐比赛中获奖。
  摄影家协会 1992年5月举办庆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参展获奖作品回顾展”,展出历年山丹县参加地区、省、全国各级展览和获奖、发表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94件(幅)。至2013年,有会员22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4人,张掖市18人)。协会成立初以各乡镇文化站站长为主体。
  2007年2月,摄影家协会征集25幅作品参加全县“迎新春”书法、绘画。、摄影展览,是摄影爱好者第一次集体亮相。7月,配合第八届焉支山笔会,组织会员随同采风,拍摄马场风光、焉支山胜景、硖口古烽燧、汉明长城等景区景点。2008年,协助县环保局组织50多幅作品参加全市环保摄影大赛,配合县政协拍摄完成大型画册《今日山丹》,反映山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协会尝试在少年儿童中普及摄影知识,第一个摄影兴趣小组于2008年在城关小学组建并开展活动;建成山丹摄影家协会交流学习QQ平台“焉支印象”。2009年举办“山丹县教育系统迎国庆六十周年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征集师生摄影作品50多幅,16幅入展,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干部近5000人参观展览,引起较大反响。2012年,协助县农办拍摄制作《山丹新农村》画册。2013年参与组织“兴林杯”书画摄影展、山丹首届网络摄影大赛、“五彩山丹书盛世文化年货送万家”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配合县旅游部门出版《山丹民俗风物游》一书;联办“展警营风采”书画摄影文学手工艺作品展,征集作品43幅,评出优秀作品6幅;指导大马营乡文化站举办“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展”;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培训,为80多名乡村群众文化骨干举办摄影讲座。多名会员在《甘肃日报》《今日中国》等省级报刊发表作品。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