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大县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5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化大县建设
分类号: G127
页数: 1
页码: 110
摘要: 本节记述为推动山丹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河西文化大县,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围绕文化活动,举办五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两届全县农民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两届“春联书盛世,文化送万家”活动、甘肃省首届焉支山民歌大赛、全县首届集体婚礼、山丹最美大妈评选、迎国庆“永远的焉支山”古代诗家咏焉支国画展、山丹老照片展览、读书征文演讲诵读等活动。
关键词: 山丹县 文化大县建设 重要决策

内容

为推动山丹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河西文化大县,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2012年2月,县委以1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县的意见》,编制《抢抓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推进山丹文化大县建设规划(2014—2020)》,力争用10年时间,把山丹建设成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的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居于全市领先地位的文化大县,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山丹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全国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县份。
  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艾黎纪念馆、乡村舞台、城市数字影院、公共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围绕文化活动,举办五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两届全县农民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两届“春联书盛世,文化送万家”活动、甘肃省首届焉支山民歌大赛、全县首届集体婚礼、山丹最美大妈评选、迎国庆“永远的焉支山”古代诗家咏焉支国画展、山丹老照片展览、读书征文演讲诵读等活动100多场。举办以乡镇为主导的各类文艺汇演、舞蹈大赛群众文化活动、展览活动200多场次。
  文艺精品创作中,从2012年开始,小品《救红军》获甘肃省首届百姓小品大赛最佳创作奖和表演优秀奖,《局长的车》获甘肃省第二届“梅馨杯”小品大赛最佳创作奖和表演优秀奖,歌舞小品《夸丰收》登上全省农民春晚舞台。全县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300多件,获省级以上奖项3件,出版作品集15部。梁积林被评为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大文化品牌之一的“甘肃诗歌八骏”。成立山丹书画院,举办首届全县书法美术作品大奖赛;成立地方文化创研室,集中人力资源挖掘整理山丹的文化底蕴,《山丹文苑》杂志第一期创刊。创作发行《山丹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山丹旅游丛书》等旅游文化系列丛书5套。编辑完成跨时限25年、400多万字的山丹年鉴、山丹综合年鉴6部,编辑完成《天南地北山丹人》《山丹人荣誉录》等地情书籍和清道光《山丹县志》的旧志整理。《山丹县教育志》《山丹县人民医院志》《山丹县林业志》《汪庄村志》等地方文化史志书籍陆续编印。通过系列宣传、编印书籍,“山丹能人”得到县内外普遍认可。开发出精美的《乾隆下江南路线图》《兰亭图》《狩猎图》等文物复制品,五彩山丹系列纸塑、毡塑、沙雕系列作品。挖掘恢复编制念宝卷、炒拨拉、钟山寺庙会、高台子舞狮、周玉梅麦秆画、花壳篓等一批非遗保护与传承项目,向省市文化部门进行集中申报。全县338处文物健全档案记录,新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划定保护范围。明长城防洪、二期抢险加固工程基本竣工。制作完成《四坝彩陶文化》纪录片,拍摄制作完成富有山丹本土文化气息的纪录片《山丹罐罐席》。
  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组建山丹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完成县歌舞团改制、文广新局组建、电影公司改制、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农村文艺骨干1000多人次,培训群众业余文艺骨干2000多人次。农村文化实用人才有2人评上副高职称,16人评上初、中级职称。文化志愿者队伍达700多人。到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资产总额达5.2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600万元,增幅36%,增速43%,占GDP比重2.09%;文化产业机构132家,从业人员1867人。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