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65
颗粒名称: 第二编 建置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12
页码: 43-54
摘要: 本编记述1989-2013年山丹县建置沿革、行政区划。
关键词: 山丹县 建置

内容

山丹自西汉武帝时建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置山丹卫,军政皆领;次年起置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和50个百户所,统领境内驻军和屯卒。又置7个约保,管理民户。领永兴、新开坝、暖泉、范家营、杨家坝、大黄山、新河、丰城铺、石峡口、祁家寨、大桥寨、焦家堡、洪水三堡、洪水店堡等24堡。
  清初,沿袭明代山丹卫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废卫置山丹县。县以下置约、村两级行政建置。置本城、新河、硖口、永兴、杨家坝、花寨、马营、黑城、静安上、永固、姚家、洪水、山家、新添、羊坊、慕化17约,管理县城和各村庄堡寨。清代,山丹县辖140多个村庄堡寨。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以前,县以下行政区划为区、村两级建置。民国二十二年后,县以下置区、乡、闾、邻四级行政建置,3区19乡57闾114邻。民国三十年元月,撤区置乡镇、保、甲三级基层行政建置,全县置1镇5乡52保480甲。1949年10月至1965年3月,山丹县行政区划变更频繁。
  1949年10月,全县置龙山(区公署驻县城)、中山(区公署驻马寨)、天山(区公署驻花寨)3区。区下设乡、村基层行政建置。1950年2月,置龙山、新山、中山、焉山、天山5区,辖27乡98个行政村。1951年10月,将上述5区分别改称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1952年10月,全县建置6区37乡116个行政村298个自然村。1955年7月,区由数字命名改为以驻地命名,原6个区依次改称城关区、新河区、位奇区、花寨区、霍城区、东乐区,各区所辖各乡大都也以驻地改称。是年10月,撤区并乡,全县37个乡合并为15个乡。
  1958年至1983年11月,撤销乡建置,县以下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建置。此建置至1983年11月恢复乡建置为止。
  1983年11月起,县以下建置政、社分设,在不打乱原有各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城关镇公社改称镇,其他10个人民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成村,生产队改称社(村和社数有部分调整)。自此,全县辖1镇10乡。1999年撤乡建镇,将清泉、位奇、霍城3乡改称为镇。2005年,进行区划调整,将城关镇、红寺湖乡并入清泉镇,花寨子乡并入大马营乡。至2013年,全县辖3镇5乡,即清泉镇、位奇镇、霍城镇、东乐乡、陈户乡、大马营乡、李桥乡、老军乡。
  县城清泉镇位于山丹河(古弱水)北岸。东南距永昌县城101公里,西南距民乐县城75公里,西北距张掖市驻地65公里,东北距阿拉善右旗驻地上井子100公里;东南距省城兰州市446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市2342公里。
  自明清以来,山丹县乡镇的体制、规模和范围多次发生变化,但各地在自然环境、经济状况、语言习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和稳定性。本编在记载山丹县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概况的基础上,主要记载1989年至2013年行政区划的变动情况,并在编末附录乡镇名称和乡镇所属行政村、自然村名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民国及以前山丹县建置
  山丹县境开发历史悠久。据境内壕北滩、四坝滩、山羊堡滩、龙首山区草场洼等地考古发现,远在青铜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从事原始的农耕、畜牧活动。夏、商、周时期,西羌诸族在境内生息、繁衍。战国至秦,县境为乌孙、月氏等重要牧地。
  汉初,北方匈奴崛起,冒顿单于遣太子弼粥(老上单于)率兵进入河西,逐月氏西迁,县境遂为匈奴占据,属匈奴右地。西汉前期,县境为匈奴昆邪王领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为实现“断匈奴右臂”和开拓河西交通孔道进而经略西域的战略计划,两次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远征河西,败匈奴,迫使昆邪王率众归汉。自此,县境正式纳入西汉版图,境内始有行政建置。境内置县,始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是时,境内建置删丹、日勒两县,属张掖郡。
  删丹县辖有今县境绝大部分地域,为本县历代建置的主体。据旧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
  日勒县辖有今县境东北部焉支山北侧地域,治所在今硖口东古城洼,以驻地城堡“旗翻日勒”之景而得名。西汉王朝又在境内泽索谷置日勒都尉以御匈奴,为境内军事要地。
  新朝天凤元年(14年),改张掖为设屏、删丹为贯虏、日勒为勒治,隶属关系依旧。
  东汉沿袭西汉建置,境内仍置删丹、日勒两县,隶属于张掖郡。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以张掖郡东部地区另置西郡(郡治日勒城),删丹、日勒两县归西郡管辖。是时,境内郡、县建置并存。
  三国时期,县境属魏国,魏废西郡,仍置删丹、日勒两县,复归张掖郡管辖。
  西晋时期,恢复西郡建置,境内置删丹、日勒、仙堤、万岁、兰池5县,皆隶属于西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县境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割据政权。前凉前期,在境内建置西郡(郡治日勒城)。后期,县境西南部祁连山区划归新置祁连郡(郡治所在今民乐县永固城南)。前秦沿袭前凉建置。后凉时期,境内仍置西郡,县境西北部边缘地区归西郡管辖,西南部仍属祁连郡。北凉沿袭后凉建置。
  南北朝时期,县境属北朝之北魏、西魏、北周政权。北魏时期,境内置西郡,领永宁(日勒易名)、山丹(删丹易名)、仙堤、万岁、兰池5县。山丹之称,始见于北魏。西魏沿袭北魏建置,仍置西郡,领弱水(永宁易名)、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北周废西郡,改张掖郡为甘州,县境内仍置弱水、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皆隶属于甘州。
  隋朝复改甘州为张掖郡,合并弱水、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和北周在今民乐县境内所置金山县的全部地域置删丹县,隶属于张掖郡。据《元和郡县志》载,隋唐时期,删丹县城在甘州城(今张掖)东120里,当在今址。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改张掖郡为甘州,以今山丹县境与民乐县之部分地区置删丹县,又沿弱水东岸,迤逦西北行至居延海,也为删丹县辖区,隶属于陇右道甘州府。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占据河西,县境地为吐蕃占有达90年之久,其间建置无考。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起兵驱逐吐蕃,收复河、陇十一州之地,至大中五年,删丹复归唐朝版图。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割据,回鹘占有河西,县境属甘州回鹘,其间建置无考。
  宋初,县境仍属甘州回鹘。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首领赵元昊起兵击败甘州回鹘,占据河西,县境归入赵元昊所建西夏国版图。西夏大庆二年,即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西夏国以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置甘肃军,删丹为甘肃军(西夏国十二军司之一)驻地,属宣化府。至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进入河西,县境属西夏国达190余年。
  蒙古汗国时,县境为亲王阿只吉大王封地,隶属于甘州路总管府(驻张掖)。此时,改删丹为“山丹”,沿用至今。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山丹直隶于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置山丹州,下不领县,州治所在今县城。
  明初,边境屯兵设防之地改设卫、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废州置山丹卫,隶属于陕西行都司(驻张掖),卫治在今县城。
  清初,沿袭明代山丹卫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都司,改并卫、所为县,以山丹卫之地和今民乐县童子、慕化两坝置山丹县,隶属于甘州府,县治依旧。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前,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凉道(驻武威)。之后,废道制,隶属甘肃省。二十五年(1936年)后,隶属于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武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丹县建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分区。1950年5月,张掖分区撤销,隶属甘肃省武威地区。1955年10月后隶属甘肃省张掖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民乐县建置,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丹县管辖。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原民乐县所属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民乐县管辖。
  2002年,张掖地区撤地设市后,山丹县隶属于张掖市。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代山丹卫行政区划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置山丹卫,军政皆领。洪武二十四年起,置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和50个百户所,统领境内驻军和屯卒。又置7个约保,管理民户。领永兴(城南27里)、魏机寨(城南30里)、卢家(城西南35里)、卢真寨(城西南30里)、新开坝(城西南40里)、阎贵寨(城西南35里)、暖泉(城南40里)、范家营(城东南50里)、杨家坝(城南50里)、右卫寨(城南60里)、大黄山(城东南90里)、东花寨(城东南70里)、上土军沟(城南80里)、新河(城东40里)、丰城铺(城东70里)、老幼寨(城东南80里)、石峡口(城东80里)、祁家寨(城西13里)、大桥寨(城西25里)、焦家堡(城西40里)、赵岗(城西南50里)、四家儿(城西南50里)、洪水三堡(城西南70里)、洪水店堡(城西南160里)等24堡。
  又以卫城为中心,分东西两线,以10里间隔置军铺11处,城东由西向东依次为遵道铺(今县城南关)、仙堤铺(今东十里铺)、永兴铺(今东二十里铺)、居安铺(今三十里铺)、来远铺(址无考)、阜昌铺(址在今阜昌铺滩)、停云铺(址在硖口附近);城西由东向西依次为永清铺(今清泉村)、静安铺(今静安村)、乐定铺(今东乐乡十里铺村)、丰营铺(址在东乐堡东)。此类军铺虽为驻军守望而设,却为后来形成新的村堡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清代山丹县行政区划
  清初沿袭明代山丹卫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废卫置山丹县,县以下置约、村两级行政建置。置本城(驻县城)、新河(驻新河)、硖口(驻硖口)、永兴(驻永兴)、杨家(驻杨家坝)、花寨(驻花寨)、花寨外(驻陈虎寨)、马营(驻大马营)、黑城(驻黑城)、静安上(驻静安)、永固(驻永固城)、姚家(驻姚家寨)、洪水(驻洪水)、山家(驻山家寨)、新添(驻新添)、羊坊(驻羊坊)、慕化(驻慕寨子)17约,管理县城和各村庄堡寨。
  清代山丹县辖村庄堡寨有:南湾、清泉堡、祁家寨、北湾、静安堡、大桥寨、乐定铺、大墩庙、瓦窑沟、西灰窑、南灰窑、仙堤铺、李家庄、永兴铺、猩猩寨、居安铺、刘福寨、新河堡、王城堡、阜昌铺、丰城铺、硖口堡、定羌庙堡、焦家湾、老军寨、王家庄、李家泉、刘家庄、郭家庄、甘泉子、高寨、靳家庄、孙家庄、四坝寨、永兴堡、魏机寨、马寨堡、敦恕村、卢家堡、任家寨、蒲家寨、新开坝堡、石沟河、侯家山堡、刘英寨、暖泉堡、高家庄、陈家庄、孙家营、范家营堡、上孙营、曹家庄、上山湾堡、下山湾堡、徐家盘山、陈户寨、杨家坝堡、李家桥、高庙、高家湖、花寨堡、大黄山堡、夹河寨、蔡家湖、二马营子、大马营堡、上石圈、下石圈、叶家窑、九个窑儿、下寨子、上寨子、上土军沟、下土军沟、吴宁寨、巴寨子、苦芨滩、吴宁寨、下西山堡、上西山堡、黑城堡、上河西寨、下河西寨、驼岭(以下属今民乐县)、马营墩、八卦营、元圈子、张连庄、南村子、土关堡、四家堡、王郎庄、童亮寨、赵钢堡、东西鹁鸽堂、邵家闸、高家闸、下吾旗闸、张明闸、顾家闸、刘信闸、新堡闸、黄家闸、贾洗闸、雷陀寨、翟家寨、张仲杨家闸、姚家寨、叶官寨、郭家闸、郭东闸、乃独闸、永固城、洪水堡、吴佑寨、韩家营、上下姚庄、马庄子、钱寨子、李寨子、三二寨、阎户寨、黄琴寨、总寨、吕家窑、费家寨、牛顺寨、杏园子、观音堂、王什寨、马军营、毛家寨、克家寨、上花园、二坝寨、新添堡、羊坊堡、山寨堡、临山堡、左卫寨、穆寨子、薛寨子、下花园等140多个村庄堡寨。
  第三节 民国时期山丹县行政区划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以前,县以下行政区划为区、村两级建置。初以水利灌溉渠系为名,置草湖、暖五、东中、童子、慕化5区。嗣后,草湖改称一区,暖五改称二区,东中改称三区,童子改称四区,慕化改称五区。
  民国十八年3月,县四(童子区)、五(慕化区)两区划归东乐县管辖(同年改名民乐县),全县置3区。
  民国十九年6月,民乐县城洪水堡因遭兵燹迁至东乐堡,童子、慕化两区复归山丹县管辖。时,山丹县恢复原5区建置。
  民国二十一年3月,民乐县城复迁洪水堡,童子、慕化两区复归民乐县管辖,山丹县又恢复3区建置。
  民国二十二年后,县以下置区、乡、闾、邻四级行政建置,3区19乡57闾114邻。
  民国三十年元月,撤区置乡镇、保、甲三级基层行政建置,全县置1镇5乡,即龙峰镇、富源乡、仙堤乡、封云乡、维新乡、复兴乡,辖52保480甲。
  民国后期,乡以下短暂有过联保(亦称大保,两保或数保为一联保)建置,各乡保数和甲数时有增减。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将富源乡和龙峰镇合并称龙山镇,仙堤乡和封云乡合并称中山乡,维新乡和复兴乡合并称天山乡。
  【资料选载】东乐县史漫谈
  东乐原为张掖的旧领地,最初仅为一村堡。清乾隆八年(1743年),巡抚黄承桂奏请为张掖县丞分驻东乐堡,定名东乐县丞,分领一驿十四堡。二十八年(1763年),巡抚常钧又奏请建设衙署,于是,东乐商业日盛,渐成都市之况。据《民乐县志》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2月,改清制,知县改称县知事,东乐县丞升设为东乐县,治所东乐堡,属甘凉道。
  《民乐县志》记载,民国十年(1921年)张著常纂修《东乐县志》,历时二年,成书四卷。该书分为卷首、凡例、舆图、卷一(天文地理)、卷二(建置兵防)、卷三(官师人物)、卷四(风俗文艺),并附有东乐县地图一张。癸亥(1923年)仲春,陆洪涛署《东乐县志》。
  东乐县在张掖的东面,山丹的西面,距离张掖70里、山丹40里。《东乐县志》云:“地理疆域——东乐县治滨于弱水,当东西之孔道。东至大墩庙15里交山丹县界,西至架平墩(即架子墩)20里交张掖县界,南至祁连山120里交青海界,北至合黎山80里交蒙古界,东南至西水关118里,东北至龙头山15里均交山丹县界,西南至河宁口120里,西北至苗家庄18里均交张掖县界,又六坝西南隅,有山丹之瓯脱地一段,曰募化坝,而募化坝西南隅南古台一带又为东乐之揰花地,统计纵长200里,横长35里幅员都483里北墙以为边止。”
  东乐县地图中重要村寨有西屯寨(县城西北10里)、西张家庄(县城西北3里)、新盛寨(县城东南10里)、龚家庄(县城正东15里)、安乐堡(县城东北2里)、乐定堡(县城东10里)、房家寨(县城东北5里)、五庄子(县城东南30里)、柴古庄(县城东南偏西30里)、六壩村(县城西南40里)、张家大庄(县城西南45里)、韩武庄(县城西南50里)、王官寨(县城南50里)。
  有名的酥油河在县城西南,距离县城120里,因为河水雪白莹润如酥油而得名;马蹄河在县城西南,距离县城110里,发源于祁连山,是祁连雪水所化而成,县域内流经50里,最终汇入洪水河。多用于浇灌良田,使田地肥沃,因此东乐小麦产量高、质量好,为古时皇粮产地。
  县城中部有文庙,文庙北倚坎位,南向離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县丞蒋仁杰捐款修建大殿三楹,东西厅各三间,门的前面建有池塘,墙的影子倒映在池水中。文庙的东面和西面分别建有一个角门,建成一年后,当时的贡生张著常刻下碑文记载此事。民国三年,在文庙设奉祀官一名,专司春秋丁祭。
  城东南的千年古松,为第一胜迹,故有金山松涛一说。金山就是祁连山的一个分支,相传因为金山下出产黄金而得名,山下土地肥沃,适于耕作,也适于放牧,向南望去山峰突起,山上松林覆盖,微风轻拂的时候,水流声与松涛声遥相呼应,犹如天籁之音,自然景致引人入胜。山中多松树,为绝佳的寿材。山中不仅有苹果、山楂、楸子、沙枣、桃、梨、杏等果类,还有麻菇、蔓菁、苦菜、蕖蕖菜、地耳(俗名地笕皮)、发菜、沙葱等野生植物。
  相传晋朝郭瑀请学于此,聚徒三千,声势浩大,有才德之人纷纷涌来,讲艺论德。一时人杰地灵,涌现大批才俊。固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后大概因历时不久,又无记载,有些奇才异士的故事消沉殆尽。
  城南祁连积雪,东接终南太白,西接天山葱岭。一年四季,积雪不化,河西诸县皆见之。城南有一座山峰耸立若玉屏。骑马远望,霁色照入官衙似水。
  城西南四十里六壩堡圆通寺有一座古塔,相传宋徽宗时有高八丈余古塔,上有覆盤,四周缀满铜铃,微风吹来,铃儿随着风儿摇摆,铃声清脆而悠长,传向远方。时人称为古塔铃声。
  西南方还有马蹄灵湫一景,流传至今。马蹄寺位于山腰,山岩伸出很多,就像修建出的房檐,山石小穴中滴水不绝,盛夏的时候进入其中,也会感觉寒气袭人。山崖西南面有口水井,不论春夏秋冬,井水不干涸,也不会四溢而出,相传是八功德水之一,大旱祈雨之时,汲取井中的水应时,每次都会应验。
  城北有名景龙眼应雨:北山又称龙头山,蜿蜒起伏的样子如龙抬头回望,龙头处有一悬立的山石,远望就像龙的眼睛,有时光明闪烁数日,传说此时求雨,灵验不爽。
  东乐不仅风景如画,名胜众多,而且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东乐居民均系汉族,未分驻防前统于张掖。乾隆八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公署案牍焚毁殆尽,无从稽查。同治五年至光绪三十三年所报名册,大部分是房书填造,并没做到实地调查。民国二年,改设县治,才选派公职人员挨家挨户切实调查,当时实际有人口八千五百多人。
  随着人口增多,东乐教育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高等小学校设立于县城,由仰止书院改建。清嘉庆七年,县丞周能珂创建天山书院,嗣鲤吴道彰、叶德乾历任增修,同治四年毁于兵火。十年后,职员张文美等筹款重修,左文襄改题为仰止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县丞蒋仁杰捐资委托贤人修复完备。光绪三十一年,奉学部令改设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由省师范毕业回归的副校长兼教员张著常主管教务责任,前后共计十五年,毕业学生一百三十余名。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受到前省长及教育厅长嘉奖。民国四年,奉教育部令改为高等小学校即国民学校,后因学生人数增多,校舍不够用,校长会同姜廷珍、王天位等添修学堂。
  第二高等小学校在洪水堡,由金山书院改设。民国时期,国民学校划分为五区,作为一个县,仅于民国四年(1915年)起至十一年成立的学校就达十七座之多。有很多文人墨客在东乐题词赋诗。
  作为县,东乐亦不缺仕宦、兵防、实业、贞节、孝义等。例如流传至今的孝义故事:樊曾德,字文山,明末副将樊靖之子,靖殉难时,曾德方九岁,手执父亲的宝剑大喊:“贼速杀我,我与父同死。”贼兵相互对视:“童子知大义,不可犯。”然后离开。后来曾德背着母亲到李家庄定居,砍柴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受远近称赞。
  据《张掖地区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奉甘肃省政府令,迁东乐县治于洪水城,山丹县所辖童子、穆化两坝划归东乐县。同年12月16日,省民政厅“遵照中山学说撷取古语‘乐于观成’之意,拟定‘民治’‘乐成’两名”,遂取“民”与“乐”二字,改东乐县为民乐县。
  东乐,从清乾隆八年的东乐县丞到民国二年升设为东乐县,再到民国十八年改为民乐县,大致存续了186年。
  又据《张掖地区志》记载,民国十九年6月,甘州警备司令马谦强令民乐县治从六坝堡复迁至东乐堡。另据《民乐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民乐县划定全县乡镇区域,改设乡镇公所实施新县制。1952年10月3日,民乐县六东区的东乐、五墩、西屯三乡划归山丹县。(王重秀)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丹县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3月,山丹县行政区划变更频繁。
  1949年10月,全县置龙山、中山、天山3区。区下设乡、村基层行政建置。
  1950年2月,划中山区东北部另置新山区,划天山区花寨、大马营两地区另置焉山区。至此,全县建置龙山、新山、中山、焉山、天山5区,辖27乡98个行政村。
  1951年10月,龙山区改称一区,新山区改称二区,中山区改称三区,焉山区改称四区,天山区改称五区。1952年10月,民乐县六东区之西屯、东乐、五墩3乡划归山丹县管辖,县府以此3乡和一区祁家店以西之地置六区。至此,全县建置6区37乡116个行政村298个自然村。
  1955年7月,区由数字命名改为以驻地命名,原6个区依次改称城关区、新河区、位奇区、花寨区、霍城区、东乐区。是时,为农业合作化时期,乡下辖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多是以原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置)。同年10月,撤区并乡,全县37个乡合并为15个乡。1958年至1983年11月,撤销乡建置,县以下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建置。1958年9月至12月,全县建置红旗、红光、红星3个人民公社。是时,公社辖属的生产大队、生产队范围都较大,大多是原有乡、农业合作社改称。1958年12月,撤销民乐县建置,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丹县管辖。全县建置城北(原红旗公社)、位奇(原红光公社)、花寨(原红星公社)、民乐镇(原民乐县东方红人民公社)、丰乐(原民乐县河西人民公社)5个人民公社。1959年8月再作调整,全县建置城北、城东、位奇、花寨、民乐镇、三堡、丰乐、南古8个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为便于管理,将全县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32个人民公社。
  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原民乐县所属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民乐县管辖。是时,山丹县建置城北、静安、东乐、城关、城东、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家桥、花寨、夹河、双寨、马营、霍城16个人民公社。8月,全县人民公社又作调整,即分东乐公社西部另置西屯公社(驻地西屯)、分城北公社龙首山区另置红寺湖公社(驻地红寺湖)、分霍城公社西南部另置祁连公社(驻地王庄)、分霍城公社北部另置双湖公社(驻地甘庄)。是时,全县建置城北、静安、红寺湖、东乐、西屯、城关、城东、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夹河、双寨、马营、双湖、霍城、祁连20个人民公社。
  1965年3月,体制调整,主要是合并公社。至9月,全县建置城关镇、东乐、红寺湖、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花寨、马营、霍城11个人民公社。城关镇公社辖街道居民委员会4个,其他10个公社辖103个生产大队、833个生产队。此建置至1983年11月恢复乡建置为止。
  1983年11月,县以下建置政、社分设,在不打乱原有各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城关镇公社改称镇,其他10个人民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社(村和社数有部分调整)。自此,全县建置城关镇及东乐、红寺湖、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子、大马营、霍城10乡;一镇辖居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19个,10乡辖村110个,社700个。
  1998年12月,经甘肃省政府审批、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批复,同意山丹县清泉、位奇、霍城3个乡撤乡建镇,建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至此,全县建置为城关、清泉、位奇、霍城4镇,东乐、红寺湖、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子、大马营7乡。城关镇辖居民委员会10个,其他3镇7乡辖村115个、社700个。
  2001年,城关镇进行区划调整,将10个居委会合并为北街、前窑、长城、县府街、南街、文化街6个社区居委会。
  2005年9月,省、市、县进行行政区域调整,撤销红寺湖乡、城关镇,并入清泉镇;撤销花寨子乡,并入大马营乡。自此,全县建置为清泉、位奇、霍城3镇,东乐、陈户、老军、李桥、大马营5乡辖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115个。
  2009年,进行村级区划调整,将清泉镇红寺湖村、地圈台村、双窝铺村、大湖村、马莲湖村、茨湖村6个村合并为红寺湖村,全县村民委员会变为110个。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