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物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植物资源
分类号: Q949.9
页数: 6
页码: 34-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植物资源种类情况。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山丹县

内容

山丹县地处亚洲中部和东亚分界线的边缘,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受季风、寒冷气候和大陆性荒漠气候、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等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复杂的生物地理环境,发育了丰富的物种。
  天然植物资源
  乔木 山丹县境内分布有裸子植物3科4属7种(含引种栽培1种),其中乔木类包括松科2属2种(含落叶松),包括云杉属1种、落叶松属1种;柏科圆柏属1属1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华北落叶松。受水、热条件的制约,乔木树种多分布于南部祁连山林区,种类较少,以杨属、桦木属植物为丰,在海拔1800——2700米的沟谷、河滩分布较广,如小叶杨、青杨、冬瓜杨等;在2700米以上坡分布有山杨、白桦等。个别种可分布在海拔3800米以上山坡,如红桦。
  灌木 灌木类裸子植物包括爬地柏、中麻黄、木贼麻黄、单子麻黄等。灌木类被子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大部分分布于南部祁连山沿线,主要有长刺茶镳子、美丽茶镳子、糖茶镳子、五裂茶镳子、甘青茶镳子和线叶柳、光果线叶柳、旱柳、山生柳、红皮柳、水栒子、毛叶水栒子、灰栒子、西北栒子、光叶山刺玫、峨眉蔷薇、金露梅、银露梅、小叶金露梅、纤齿卫矛、白杜、西藏沙棘、中国沙棘等。小檗属的西伯利亚小檗、黄芦刺、刺黄檗,绣线菊属的细绣枝线菊,蔷薇属的小叶蔷薇,悬钩子属的悬钩子,锦鸡儿属的密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忍冬属的红花忍冬等。膜果白刺、大果白刺等。锦鸡儿属植物共10种,分布广,一些种耐阴湿,喜寒冷,如鬼箭锦鸡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林缘杂木林中、石质山分布有狭叶锦鸡儿、甘肃锦鸡儿、短叶锦鸡儿;海拔2200—2500米分布有红花锦鸡儿;在海拔2200米以下分布有荒漠锦鸡儿、白皮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短脚锦鸡儿等。随着海拔降低,种的喜温性、耐旱性逐渐增强。遍布于全县的种有白皮锦鸡儿、狭叶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川青锦鸡儿、鬼箭锦鸡儿。该属植物生态幅宽跨多个经纬度,在海拔1400—3500米的范围内都有该属植物分布。
  草本植物 分布于山丹县的草本植物在垂直分布方面,海拔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高山带的植物有酸模属、蚤缀属、银莲花属、红景天、虎耳草属、报春花属、兔耳草属、垂头菊属、凤毛菊属等属的多数种和蓼属、大黄属、香青属等属的部分种;分布于海拔2500—3000米的中山、亚高山带的植物有百蕊草属、女娄菜属、蝇子草属、乌头属、翠雀属、毛茛属、紫堇属、梅花草属、棘豆属、老鹳草属、茧菜属、扁蕾属、喉花草属、獐牙菜属、荆芥属、婆婆纳属、岩黄芪属、紫菀属、橐吾属等属的多数种;在海拔2000—2500米的浅山带分布有唐松草属、米口袋属、甘草属、野豌豆属等属的多数种;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浅山带分布有碱蓬属、虫实属、盐生草属等属的多数种。
  菌类 山丹县主要食用真菌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区。根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2003年组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分布调查显示,山丹县分布有大型食用、药用真菌51种,隶属8目19科30属。其中食用真菌39种(兼有药用的3种,抗癌作用的3种,1种有微毒),如轮纹乳菇、淡黄乳菇、白毛口蘑、林地蘑菇等;药用真菌9种,如乌芝菌、贝状木层孔菌、绒皮地星等;有毒真菌3种,如粪锈伞、长根鬼伞等;保健真菌1种,如巴氏蘑菇。
  云杉苔藓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较多,海拔2700—3000米分布的食用、药用真菌48种,占92.3%,主要有马勃科、地星科、鬼伞科、刺革菌科、丝蘑菌科等。该林带内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与降雨量有明显关系,干旱少雨季节菌类很少。青海云杉在2700—2900米垂直带,生长势强,林下更新快,枯落物多,腐殖质层厚,是蘑菇属的一些大型真菌分布的主要地带。
  云杉灌丛林、草木林带分布的真菌大多数为食用菌和外生菌根菌。海拔2400—3300米分布的食用真菌39种,占75.0%,主要有口蘑科和丝蘑科,在森林边缘分布着蘑菇科的大型真菌。
  云杉、山杨混交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种类很少,海拔2500米左右主要分布着一些枯木、倒木上的腐生菌。
  乡土树种
  古代 西汉时,张掖郡长城以北山里“生奇材木”“匈奴西北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山木材”。祁连山“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太平寰宇记》记载,在汉代开发河西之前,“祁连山有神树,饥渴者食之则饱”。突出在走廊中部的大黄山(焉支山)“水草茂密、易畜牧”的天然牧场,森林茂密,松杉罗列。《民乐县志》记载,合黎山“美水草,多森林,东乐堡之民多畜牧于此”。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祁连山区“多材木箭杆”“美水草,山中冬温夏凉,宜放牧,牛羊充肥”。焉支山也基本如此。到了宋乾德四年(966年),西大王曹元忠夫人重修北大像(莫高窟96窟)需“梁栋则谷中采取,总是早岁干枯。椽干为之从城斫来”。表明祁连山中有柏林,且大,可作栋。
  近代 清代祁连山和走廊地区分布较普遍的树种有云杉、柏、桧、侧柏、千枝柏、白杨、青杨、槐、榆、柳、柽柳、桑、椿、沙枣等。地区性的树种,走廊中东部河西有霸王柴、红砂柴、梭梭、梧桐(胡杨)、羊奶子木(杠柳)等。果木树有杏、林檎(红、白、黄三种)、李、桃、黑梨、樱桃、楸子、枣、芎?等。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山丹县志》记载如下:
  果瓜属:杏(一种巴丹杏,核仁甘美,元人为贡)、楸。
  花之属:黄刺玫、卷丹(即百合)、菊(黄、白、紫三种,大小类如木香)、西来意(俗名绣球玫)、红刺玫、罂粟、毛金莲、鸡冠、灯盏花、珍珠花、山丹花等。
  木之属:柏、杉(俗名刺松而专松之名者,叶粗,硬类松、盖松别种云)、柳、榆、白杨等。
  草之属:马兰(甘人以为粗纸)、艾、苜蓿、藉藉(即芨芨,可编帘衬屋,其用甚广)、水蓬(烧取其汁,以为蓬灰食用)、蓬蒿等。
  药之属:枸杞(俗名杞果子,鲜红色),《神农本草经》云:治风湿,坚筋骨,利大小肠,久服,轻身不老;荆芥、益母草、沙参、苦参、大黄(味甘寒,一名黄良,出山丹,有锦纹者最佳,回夷极切且用,若无,人畜受暑热之灾)、甘草(大者如椽)、红花、麝香(回夷得此,以制虺蛇之害)、鹿茸、锁阳(味甘酸,补阴益精,尤治虚症)、紫苏、麻黄、石燕(石形如燕)、青盐、牛蒡、车前、寒水石、蒺藜(出河湾中)、川芎、黄连、羌活、独活、升麻、草参、防风、肉苁蓉等。
  1984年,据林业区划调查,全县树种资源18科31属59种,果木树种2,4属11种。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天然林区以青海云杉为建群树种,干高耸而端正,叶浓密而青翠,成材木需百年时间。次之有祁连圆柏、山杨。花木树种有怀腺柳、山丹柳、中国黄花柳、毛枝山居柳、红花忍冬、鬼箭锦鸡儿、小叶锦鸡儿、绣线菊、小檗、水栒子、灰栒子、窄叶鲜卑木、茶麃子、串地柏、金露梅、银露梅等。平川地区主要有耐旱、耐碱、耐风沙的小叶杨、钻天杨、北京杨、新疆杨、群众杨、中林十号杨、沙枣、白榆、旱榆等,分布全县。少量的国槐、紫穗槐、侧柏、大叶白蜡、龙爪柳等树种只在城区机关栽植。
  绿化树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丹县引进种植油松、华北落叶松、刺槐、国槐、龙爪槐、金枝槐、侧柏、垂榆、漳河柳、大叶白蜡、小叶白蜡、蜡梅、柠条、中国沙棘、丝棉木、红瑞木、丁香、榆叶梅、金银木、连翘、探春、文冠果、大叶垂榆、圆冠榆、长枝榆、龙爪榆、裂叶榆、红花槐、火炬、刺柏、紫丁香、垂柳、圆柏、红叶李、大果沙棘、俄罗斯杨、南抗杨、欧美107、欧美108、馒头柳、金丝柳、高接金丝柳、日本花柏、樟子松、四倍体刺槐、香花槐、大叶速生槐、小叶榕树、鹅掌木、四季橘、梓树、塔柏、碧桃、紫叶矮樱、红叶小檗、金叶榆、金叶女贞、胡杨、四翅滨藜、中华全红杨、新疆大沙枣等绿化树种60多个。
  经济林树种
  苹果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丹县引进栽培的苹果品种有国光、红星、红元帅、黄魁、赤阳、红玉、冬里蒙、秋里蒙、夏里蒙、黄元帅、新冠、新帅、超红、首红M26、首红M106、纽红、红矮生、宫腾富士、新红星、顶红、新帅42号、新帅15号、定红、金冠、早旭、葵花、短枝寒富、红富士、宁丰、宁酥、寒光、北海道9号、新世纪、红王将、寒光、新嘎啦、秦冠2号、新乔纳金、安东诺夫卡(500k)、阿尔卑泰等40多个。
  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进驯化种植的梨主要有麻梨、香水梨、楸子梨、杂梨、苹果梨、日面红、车头梨、身不知、早酥梨、巴梨、锦丰梨、雪梨、七月酥、八月酥、早美酥、丰水梨等。
  1995—1998年,大面积种植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副栽品种有车头梨、日面红、身不知等。由于苹果梨树老化,品质退化,从2000年开始,县十里堡林场引进红香酥,新西兰红梨1号、2号、3号、9号等,进行苹果梨的高接换优。
  杏 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栽培地方品种,有六月黄、大黄杏、青皮杏、胭脂红、大扁头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推广优质仁用杏新品种有龙王帽、优1、优2、白玉扁、一窝蜂等10多个品种;鲜食杏有张公园、兰州大接杏、李广杏、大扁头、梅杏、曹杏、唐王川、金妈妈、华县大接杏、牛皮水杏、猪皮水杏、小雨巴达、沙金红、伴枝红、玛瑙杏、红荷包、长城1号、薄壳1号、80A03、丰仁、敦煌大李广杏、珍珠油杏、卯爷、早红巨杏、新薄壳、凯特、金太阳等20多个品种。
  桃 山丹县种植的桃有胭脂桃、毛桃、美味油桃、早红2号、早美光油桃、早红珠6个品种。2011年,引进冬雪王桃1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李 山丹县种植李品种主要有红李子、奎丽、奎丰、大红李子、盖县大李子、宁丰、宁酥、北方一号、绥棱、奎冠、黑宝石、美丽李、香蕉李、A11403、澳大利亚14号、黄李、密思李、红心李、玫瑰皇后、
  大石中生、寺田实生、早藤等20多个品种。
  葡萄 葡萄在山丹县历史上就有栽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只在红寺湖公社和东乐公社零星种植。20世纪50—90年代,山丹县种植庭院葡萄品种有紫葡萄、红葡萄、玫瑰香、里扎马特、巨峰、龙眼、无核白、京亚、京秀、香妃、非红、红指、紫荆、水红、龙宝、京玉、金星无核、晚红、秋红、秋黑、黑奥林、红提、绿提、圆白20多个。2007年后,引进设施红提葡萄试验示范,主要栽培藤稔、夏黑、矢富罗莎、摩尔多瓦、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碧香无核、香悦、黑峰、无核寒香蜜、弗雷无核等品种。
  枣 1965年,从新疆、临泽引进小红枣。临泽小枣定植后,管理粗放,存活甚少。
  海棠 20世纪60年代引进,在东乐、清泉、红寺湖、位奇、陈户等乡零星种植。
  花椒 1981年,位奇乡柳荫村农民王安泰试种植2株。1987年从泾川引进花椒苗,在清泉、陈户乡种植,保存近百株,并已挂果。
  山楂 主要有大旺、叶赫、绛县红、大红袍4个品种,在县十里堡林场、城关镇、位奇乡等地零星栽植。
  枸杞 1998—2012年,引进宁杞1号、宁杞2号、蒙杞1号、宁杞7号、宁杞09-1号5个品种,在全县范围内均有种植。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