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4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气候
分类号: P46
页数: 4
页码: 21-2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的气候情况。包括气候特征、气候要素、气象服务情况。
关键词: 气候 特点 山丹县

内容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山丹县位于亚洲大陆腹地,远海洋,近沙漠,植被差,多裸露山地、丘陵,属内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无霜期短,自然灾害较多等特点。
  春季(3—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风沙大,降雨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时有春旱、春寒、霜冻出现;夏季(6—9月):降雨集中,气温高且多变,忽晴忽雨,是冰雹、大风、暴雨活动的主要季节,常伴有初夏旱和伏旱;秋季(9—11月):气温下降,秋初多连阴雨,深秋少雨,霜冻出现;冬季(12—翌年2月):天寒地冻,降雪稀少,气候干燥。因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境内气候差异大,气象要素从偏北方向到偏南方向呈带状分布,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积温、蒸发量、无霜期、气温由北向南递减。
  1989—2013年,山丹县年平均气温7.0℃,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9.8℃(1991年12月),极端最高气温39.8℃(1997年7月)。年均降水量202.6毫米,每年平均有121天降水日。最长连续降水日11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84天,干旱指数8.03。雨季一般在6—9月间,冬季为旱季,年蒸发量2148.1毫米。年平均风速2.2m/s,最多风向为东南风,次多风向为西北风;≥8级大风每年有14次,最大风速28m/s。无霜期平均155天,无霜冻期138天。
  第二节 气象要素
  光照
  境内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川区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136.09千卡/平方厘米。6月最大,为48.686千卡/平方厘米。
  生理辐射量(光质)可供植物利用的光能约占辐射量的50%,全县年平均生理辐射量平川区为70.43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68.27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66.69千卡/平方厘米。
  日照(光时)平川区日照时数为2993小时;6月最多,为281小时;2月最少,为218小时。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时数的67%。缓坡区日照时数为288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6%;6月最多,为274小时;2月最少,为215小时。沿山区日照时数为280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5月最多,为255小时;9月最少,为211小时。
  植物生长季节(4—9月)日照能满足各种植物生长的要求。平川区植物生长期有日照资源1079小时,
  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6%,平均每天日照8.8小时。沿山区植物生长的5—8月,日照资源987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35%,平均每天日照8小时。
  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7.0℃;最热为7月,平均20.9℃,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最冷为1月,平均-8.9℃,极端最低气温为-29.8℃。平川区平均气温为5℃—6.7℃,7月最高为20.9℃,1月最低为-11.1℃;沿山区平均气温为0.2℃—1.2℃,7月最高为13.8℃,1月最低为-14.7℃。
  季节分布三港乡春季7.9℃,夏季19.6℃,秋季6.4℃,冬季-8.1℃。
  地域分布三港乡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减,南北差异较大,当东乐为6.7℃时,县城(清泉)为5.9℃,李桥2.9℃,霍城1.2℃,大马营0.2℃。
  气温日较差 年平均日较差平川区为15.7℃,最大为52℃,年平均最高气温14.4℃,平均最低气温-1.3℃。沿山区平均日较差为14.2℃,最大为44.4℃,年平均最高气温7.8℃,平均最低气温-6.3℃,冬季偏大,秋季偏小。由于平均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光合、同化作用和养分积累,特别是瓜果和块茎作物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高。
  降水
  山丹县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际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195—35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73.8—440.7毫米(1979年),最小年降水量115.2—246.4毫米(1962年),相差158.6—194.3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
  地区分布 南部沿山区年平均降水量358.8毫米,一类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
  时间分配各季、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变率大,一类地区春季降水29.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夏季降水117.5毫米,占60%,其中7—8月为降雨量高峰,占全年的46%,降雨达23天;秋季降水40.9毫米,占20%;冬季每月降水量为7.4毫米,占4%。三类地区全年降水量358.8毫米,其中春季降水64.7毫米,占18%;夏季降水203.8毫米,占57%;秋季降水81毫米,占22%;冬季降水9.3毫米,占3%,为旱季。降水最多为7月,达77毫米;最少12月和1月,小于3毫米。
  降水日数(指降水日≥0.1毫米的天数) 川区年降水日有6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8.6%。≥5毫米以上的天数年平均12天,主要在5—10月。山区年降水日有9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7%。
  最长连续降水日 一类地区为8—10天,出现在1978年9月,降水量46.6毫米;1979年8月连续10天,降水量68.7毫米。三类地区最长10—12天,出现在1957年连续12天,降水量79.2毫米;1971年连续11天,降水量72.8毫米。
  降水强度 川区年平均有小雨56次,中雨9次,大雨2—3次,暴雨平均5年有一次。大暴雨3年一次,山丹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山丹县年平均降水分布图
  1977年9月8日大暴雨,降水量48.5毫米。
  降雪
  南部沿山区,10月初即降雪,5月终雪,历年平均降雪47天,最多达83天,最大雪厚30厘米。入冬最大雪量19.3毫米(1973年10月3日),春雪最大雪量19毫米(1971年4月17日)。一类地区历年平均雪量初日10月18日,终日4月27日。历年平均降雪23天,最多42天,最少6天,最大厚度18厘米,平均≥0.1毫米雪日19次,≥5毫米雪日4次,≥10毫米雪日1次。最大雪量14.8毫米(1975年11月2日)。
  相对湿度
  一类地区年平均温度为49%,一年中12月最大为54%,4—5月最小为38%;三类地区年平均温度为57%,8月最大为67%,4—5月最小为49.5%。
  蒸发
  年蒸发量一类地区为2148.1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1倍,5—7月蒸发量最大为290—303毫米;三类地区为1695毫米,是降水量的5倍,5—6月蒸发量最大为248—258毫米。
  地温与冻土
  地面温度 全年平均为7.7℃,不同深度的地温为平均5厘米6.5℃,15厘米6.2℃,20厘米6.3℃,40厘米8.7℃,80厘米9.1℃,160厘米9.5℃。各土壤层差值较小,各层地温与气温界的温度差值分别为3℃、2.9℃、2.6℃、3℃、2.8℃、3.2℃、3.6℃、3.6C。
  冻土与解冻 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境控制和北方冷空气团经新疆、内蒙古南移影响,冬季受地面蒙古冷高压和高空500毫巴(3—4公里)北至风带控制,寒冬漫长、晴冷多风、降水稀少,受寒冷低温影响,一类地区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143厘米,封冻期107天;二、三类地区最大冻土层深度204厘米,封冻期240天。10厘米土壤解冻期3月7日,封冻期11月20日;30厘米土壤平均解冻期3月11日,封冻期12月2日。
  第三节 气象服务
  1952年9月,始设气象站,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蒸发、云、天气等。1954年增加气压、地温、日照等观测。1978年成立山丹气象局,为县政府部门之一,气象站属之,业务、人事由省气象局领导。设地面观测组、预报服务组,增添传真机、PC1500计算机、高频机等设备。开展天气预报、气象时、旬(月)报以及农业气象观测服务和航空气象服务等工作,积累较全面的气象资料。
  1989—2013年,建成双套运行自动气象站,实现对气温、地温、湿度、气压、雨量、雪量、能见度、蒸发等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与传输,建成县、市2M光纤网络,实现数据网络化传输;建设地面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cmcast)以及处理应用系统(micaps),实现对气象观测卫星的数据接收与处理应用;建成台站实景监测系统,在全县8个乡镇、山丹马场、焉支山森林景区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站19套,电子显示屏13套;建成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的“村村响”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70米高测风塔5座;建成气象短信预警服务平台,建设人工增雨作业点2个,购买增雨火箭架2套;自主开发建
  气象探测环境(2008年摄)
  设山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及专业气象服务平台软件,开展草原森林火险、地质灾害、雨情、人工增雨、农业病虫害、农业墒情、农业产量、生活气象、旅游、交通、电力、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等气象预报服务,服务领域拓宽,气象信息走进千家万户。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