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41
颗粒名称: 第一编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42.42
页数: 26
页码: 17-42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土壤植被等几方面。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山丹县

内容

山丹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地处东经100°41′—101°42′,北纬37°50′—39°03′,是张掖市的东大门,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县城清泉镇位于山丹河(古弱水)北岸。地理位置东经100°05′,北纬38°46′。县境版图东西宽89公里,南北长136公里,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在祁连山冷龙岭,为4444米;最低点在东乐乡的西屯沙河,为1549米。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季节分布不均,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7.0℃,年平均降水量202.6毫米,蒸发量2351.2毫米,日照时数2964.7小时,无霜期165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风灾、洪灾、沙尘暴、冰雹、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境内祁连山耸立于南,大黄山雄踞于东,龙首山屏障于北,丘峦起伏,沟壑纵横。除山区外,县境南部和东部为冲洪积平原,中部为槽形地带的冲积平原,暸高山区为褶皱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封闭型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向西北缓斜坡降,地质构造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
  第一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质
  山丹县境横跨我国两大一级构造单元,即北部的中朝准地台与南部的昆仑祁连褶皱系,次级构造单元又可分为阿拉善台隆和走廊过渡带、祁连褶皱带。境内南部为祁连山褶皱带,北部为阿拉善地块边缘隆起部分,属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由祁连山褶皱带、走廊拗陷带、阿拉善地块构成,是阿拉善地块的一部分。
  地质变迁
  元古代时期(距今约19亿—5.7亿年),祁连山为褶皱带,山丹地区属北祁连地槽。古生代(距今5.7亿—2.85亿年)时期,山丹地区是一片海洋。
  祁连山褶皱带发育进程复杂,元古代即有巨厚的沉积岩与岩浆岩,经吕梁运动(距今约18亿年),全部变质成坚硬的基底。早古生代(距今约5.7亿—4.4亿年)发生加里东海浸,形成地槽沉积。志留纪(距今4.4亿—4亿年)末期,发生强烈的祁连运动,使古生代沉积层形成褶皱隆起,祁连山初步形成。随着古祁连的隆起,山丹南部地区也相对抬升为陆地,形成南山地槽。地槽之南是高出海面的柴达木古陆。泥盆纪(距今约4亿年)海西运动使晚古生代沉积褶皱隆起为高山,加之火山运动,形成祁连山区新的基底。中石炭纪,被海水淹没,古祁连山成孤岛状。海水南北往复,时进时退,形成较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其范围扩展到龙首山区。二叠纪(距今2.8亿年)海水退出,始成为陆地。阿尔卑斯运动(距今约1亿年)时,经过多次断块隆起,并不断上升,始成为今日所见之高山。南山大断层即为此一时期形成。同时在沉降区堆积了巨厚的陆盆沉积,走廊地区在三叠纪以后,陆相地层厚达7000米以上。
  震旦纪前,龙首山一带为拗陷带,沉积了巨厚的元古代地层,在吕梁运动的作用下开始隆起。震旦纪末,受贝加尔运动的影响,北部地区地壳褶皱上升,隆起为陆,海水退却,并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龙首山初具规模。自寒武纪(距今5.7亿年)以来一直是暴露在海面以上的高地,至中石炭纪(距今约3.5亿—2.7亿年),又被海水淹没。石炭纪末期的地壳运动使海水全部退出。三叠纪(距今约2.25亿—1.9亿年)晚期,经过印支运动,结束了海浸历史,境内隆起形成陆地。奥陶纪早期,焉支山也开始隆起,接受浅海沉积,并有火山喷发。
  祁连、焉支和龙首诸山的上升不止一次,与之相邻的走廊地区不断下沉,堆积了巨厚的陆盆沉积。侏罗纪(距今1.95亿—1.35亿年)境内形成一些零星的山间盆地,有煤的堆积。白垩纪(距今1.35亿—0.7亿年)普遍遭受剥蚀,形成一些内陆盆地和山间盆地,沉积了河湖相碎屑建造,发育有淡水湖泊,孕育有软体动物。新生代第三纪(距今约0.67亿年),内陆湖沼河流分布广泛,第三纪末期之喜马拉雅运动(距今约0.25亿年)以来,平原造成之后,地动再起,破坏猛烈,祁连山及龙首山之北面地层断裂之迹颇为明显,其断线东西延长数百里。尔后又再下沉,接受晚第三纪沉积。晚第三纪末的地壳运动结束了第三纪沉积,并使龙首等山持续上升,和祁连山遥相对峙,走廊形势至是形成。
  新生代第四纪(距今约0.03亿—0.02亿年),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地壳处在不断地上升之中,高山地区发生多次的冰川作用,侵蚀冲刷而形成许多小型山间盆地,且沉积物随地貌、气候而异:走廊以戈壁平原、山前洪积扇为主,有洪积、冰碛物和河湖堆积;祁连山区以山间冰碛洪积物为主,龙首山区以低山丘陵、沼泽和戈壁平原分别有洪积物、风积物和湖沼沉积物的形成。
  距今约1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大量消融,祁连山负载减轻而更趋上升,山地扩大,盆地缩小。
  至于山麓戈壁和盆地绿洲,是地形基本定型后才发育成的。祁连山终年积雪,夏日消融,雪水冲挟泥石,依比重次第沉积,形成戈壁带和绿洲带。
  地层
  山丹地区元古代和古生代,有长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等,经地质勘探,主要为石炭系、侏罗系、二迭系、南山系、白垩系等。
  石炭系 在祁连山北麓广泛发育,并有二叠纪地层相伴。石炭纪是山丹主要含煤地层,分布在峡子山北侧,暸高山南侧及大黄山边缘一带。出露范围较广,分上中下三个统,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而且出现缺失现象,均含煤层。
  二迭系 二叠纪俄博系分布颇广,沿祁连山皆能见之。平行下臭牛沟、羊虎沟系以上,与祁连山系接触,岩石为黑灰色石灰岩、灰白色砂岩及黑色页岩,共有煤层等。
  侏罗系 分布于新河、平坡、大黄山西侧和暸高山南侧一带及龙首山断陷盆地,分上中下三个统,均含有煤层,山丹主要是中侏罗统,为次要含煤层,岩性下部为灰白色或灰绿色砂岩及灰黑色炭质页岩,夹少量煤层,厚33.9米。中部与灰白色砾岩或灰绿色砂岩、黑色页岩夹煤层,厚106米。上部为灰绿色砾岩,厚1000米。
  南山系 南面的祁连山、北面的龙首山、东面的大黄山均为南山系地层组成。在峡子山一带出露者,岩性为灰色板岩及略受变质的灰色、灰绿色砂岩、千枚岩及石英岩等,厚度不详。
  白垩系 在吴宁寨西侧及新开坝、暸高山东侧一带均有出露,大黄山西侧、新河等处亦广泛分布。吴宁寨剖面岩性,下部为紫色页岩或泥岩及薄层砂岩;厚376.93米;上部为灰黑色纸片状页岩夹薄层细砂岩,其中发现昆虫化石及植物化石,岩层厚195.5米。
  侵入岩
  境内出露的侵入岩种类较多,有超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等。主要侵入时期是加里东期,海西期也有活动,但以脉岩及小型侵入体为主。加里东中期超基性岩分布于龙首山区,规模小,为600米×100米,岩体为绿黑色,块状,中粒结构,中心部位为橄榄辉绿岩,边缘为橄榄岩;加里东中期石英闪长岩分布于大黄山西部等地,呈岩基、岩株产出,岩体中部出现闪长岩;加里东晚期斑状花岗岩广泛分布于龙首山、大黄山、暸高山等处,岩石红色,似斑状结构,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海西期花岗岩分布于龙首山区,在黑山头磁铁矿区内,出露少量的中变花岗岩脉,也见一些海西晚期的钾长花岗岩脉穿插三岔口赤铁、
  褐铁矿点,也有海西晚期花岗岩、成脉状或小岩枝出露于西部和南部。
  地质构造
  山丹地处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的西翼,有祁吕弧形挤压带、S形旋扭体的构造形态。分河西系与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它们彼此交接、包容、归并,构成错综复杂。
  第二节 地貌
  山丹县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东西贯通,呈走廊形。在地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山、丘陵、平川区,波状起伏,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最高祁连山冷龙岭海拔4444米,最低东乐乡西屯沙河海拔1549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756米,相对高差2895米,平均高度海拔2500米。高度差别大,因此气候、植被分布各不相同。县境南与东南有祁连山、大黄山北坡冲积扇、冲积平川,大黄山南坡冲积平原与祁连山北坡冲积平原会合,形成马营大草滩平原。北有龙首山南坡冲积扇,共同会合于县城、山丹河附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为槽形平原地带。
  高山
  祁连山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南距县城90多公里,冷龙岭为甘肃、青海两省分界岭。由一系列西北、东南东向平行山岭和山间沟谷组成,基岩裸露,沟壑窄狭。4000米以上山峰有现代冰川分布,是全县天然高山水库;北坡山间谷地年降水在400毫米左右,阴坡有大片森林,山麓以北有广阔草原。夏季山溪汇聚,穿山而出,马营、霍城两河发源于此。
  大黄山 距县城40公里,古名焉支山或胭脂山。山体呈东西走向,绵亘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矗立于县境东南。形成浑圆平坦山地,西北坡较平缓,四周多山前冲积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总面积680平方公里。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优良牧场,是境内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
  龙首山 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海拔2000—2800米,主峰3528米。山势陡峻,中度刻切,深度一般500—700米,东西高、中间低,呈马鞍形。山坡坡度20—30度,南坡陡,北坡缓,因气候条件影响,垂直地貌分布带较明显,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带植被较好,有小面积云杉和灌木林,随着海拔高度点的降低,山前呈半荒漠化地貌景观。由于相对高度大,横断北部风沙南侵,拱卫山前绿洲农田。又以南坡热力反射,提高积温,有利于山前农作物生长发育。
  低山丘陵和波状丘陵
  低山丘陵 主要指暸高山和独峰顶山以南的长沟山、乃家山、金山子、柴胡山、红山、黑山子、侯家山、楼儿山、峡子山等低山丘陵。海拔一般1800—2000米,刻切深度100—200米,山坡坡度15—25度,谷坡较陡峻。谷底大多覆盖1—2米厚的第四系松散砂碎(砾)石,在干旱气候影响下剥蚀作用强烈,呈荒漠化景观。
  波状丘陵 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北麓和四坝滩以东的红石泉、白水泉一带。海拔1500—2000米,最高达2283米;刻切深度50—100米,最大150米,波状起伏。地形高处覆盖0.5—5米的黄土,其他均为砂碎石、砂砾石,降水多的年份一年生草本植被较茂盛。
  走廊平原
  主要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构成,分布在县境内大山前。组成物质为砂砾石和黄土状冲积物,呈半荒漠景观,有部分耕地。
  冲积平原 位于龙首山与大黄山之间,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故又称“山丹盆地”。包括清泉镇全部和东乐、位奇、陈户乡部分地区,为县内主要农业区之一。海拔1556—1950米,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坡降1%,地形较平坦。水系流向与平原展布方向一致,河谷宽阔,刻切深度2—3米,地表覆盖着1—3米亚砂土,土质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地带。
  冲积倾斜平原 分布在祁连山北麓、龙首山南麓和大黄山南北两侧。从南至北有大马营滩、黄草滩、于定滩、花草滩、青阳口滩和绣花庙滩等。海拔2400—3200米,向西北倾斜,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植被较好,宜于发展畜牧业。石岗墩滩和山羊堡滩海拔1600—1800米,属砾石戈壁平原,植被稀疏。
  龙首山北麓的红寺湖倾斜平原,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北以趄坡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交界,东起坡拉麻顶、黑山山麓,西至芦泉井,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海拔1920—2300米,四面环山,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4%—5%。由于强度的风水侵蚀,地表多沟谷,覆盖0.5—1米黄土状土层,下部为砂碎石或沙砾岩,大多土层中含盐。植被为少量灌木、半灌木组成的荒漠景观。
  第二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山丹县位于亚洲大陆腹地,远海洋,近沙漠,植被差,多裸露山地、丘陵,属内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无霜期短,自然灾害较多等特点。
  春季(3—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风沙大,降雨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时有春旱、春寒、霜冻出现;夏季(6—9月):降雨集中,气温高且多变,忽晴忽雨,是冰雹、大风、暴雨活动的主要季节,常伴有初夏旱和伏旱;秋季(9—11月):气温下降,秋初多连阴雨,深秋少雨,霜冻出现;冬季(12—翌年2月):天寒地冻,降雪稀少,气候干燥。因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境内气候差异大,气象要素从偏北方向到偏南方向呈带状分布,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积温、蒸发量、无霜期、气温由北向南递减。
  1989—2013年,山丹县年平均气温7.0℃,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9.8℃(1991年12月),极端最高气温39.8℃(1997年7月)。年均降水量202.6毫米,每年平均有121天降水日。最长连续降水日11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84天,干旱指数8.03。雨季一般在6—9月间,冬季为旱季,年蒸发量2148.1毫米。年平均风速2.2m/s,最多风向为东南风,次多风向为西北风;≥8级大风每年有14次,最大风速28m/s。无霜期平均155天,无霜冻期138天。
  第二节 气象要素
  光照
  境内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川区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136.09千卡/平方厘米。6月最大,为48.686千卡/平方厘米。
  生理辐射量(光质)可供植物利用的光能约占辐射量的50%,全县年平均生理辐射量平川区为70.43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68.27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66.69千卡/平方厘米。
  日照(光时)平川区日照时数为2993小时;6月最多,为281小时;2月最少,为218小时。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时数的67%。缓坡区日照时数为288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6%;6月最多,为274小时;2月最少,为215小时。沿山区日照时数为280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5月最多,为255小时;9月最少,为211小时。
  植物生长季节(4—9月)日照能满足各种植物生长的要求。平川区植物生长期有日照资源1079小时,
  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6%,平均每天日照8.8小时。沿山区植物生长的5—8月,日照资源987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35%,平均每天日照8小时。
  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7.0℃;最热为7月,平均20.9℃,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最冷为1月,平均-8.9℃,极端最低气温为-29.8℃。平川区平均气温为5℃—6.7℃,7月最高为20.9℃,1月最低为-11.1℃;沿山区平均气温为0.2℃—1.2℃,7月最高为13.8℃,1月最低为-14.7℃。
  季节分布三港乡春季7.9℃,夏季19.6℃,秋季6.4℃,冬季-8.1℃。
  地域分布三港乡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减,南北差异较大,当东乐为6.7℃时,县城(清泉)为5.9℃,李桥2.9℃,霍城1.2℃,大马营0.2℃。
  气温日较差 年平均日较差平川区为15.7℃,最大为52℃,年平均最高气温14.4℃,平均最低气温-1.3℃。沿山区平均日较差为14.2℃,最大为44.4℃,年平均最高气温7.8℃,平均最低气温-6.3℃,冬季偏大,秋季偏小。由于平均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光合、同化作用和养分积累,特别是瓜果和块茎作物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高。
  降水
  山丹县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际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195—35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73.8—440.7毫米(1979年),最小年降水量115.2—246.4毫米(1962年),相差158.6—194.3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
  地区分布 南部沿山区年平均降水量358.8毫米,一类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
  时间分配各季、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变率大,一类地区春季降水29.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夏季降水117.5毫米,占60%,其中7—8月为降雨量高峰,占全年的46%,降雨达23天;秋季降水40.9毫米,占20%;冬季每月降水量为7.4毫米,占4%。三类地区全年降水量358.8毫米,其中春季降水64.7毫米,占18%;夏季降水203.8毫米,占57%;秋季降水81毫米,占22%;冬季降水9.3毫米,占3%,为旱季。降水最多为7月,达77毫米;最少12月和1月,小于3毫米。
  降水日数(指降水日≥0.1毫米的天数) 川区年降水日有6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8.6%。≥5毫米以上的天数年平均12天,主要在5—10月。山区年降水日有9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7%。
  最长连续降水日 一类地区为8—10天,出现在1978年9月,降水量46.6毫米;1979年8月连续10天,降水量68.7毫米。三类地区最长10—12天,出现在1957年连续12天,降水量79.2毫米;1971年连续11天,降水量72.8毫米。
  降水强度 川区年平均有小雨56次,中雨9次,大雨2—3次,暴雨平均5年有一次。大暴雨3年一次,1977年9月8日大暴雨,降水量48.5毫米。
  降雪
  南部沿山区,10月初即降雪,5月终雪,历年平均降雪47天,最多达83天,最大雪厚30厘米。入冬最大雪量19.3毫米(1973年10月3日),春雪最大雪量19毫米(1971年4月17日)。一类地区历年平均雪量初日10月18日,终日4月27日。历年平均降雪23天,最多42天,最少6天,最大厚度18厘米,平均≥0.1毫米雪日19次,≥5毫米雪日4次,≥10毫米雪日1次。最大雪量14.8毫米(1975年11月2日)。
  相对湿度
  一类地区年平均温度为49%,一年中12月最大为54%,4—5月最小为38%;三类地区年平均温度为57%,8月最大为67%,4—5月最小为49.5%。
  蒸发
  年蒸发量一类地区为2148.1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1倍,5—7月蒸发量最大为290—303毫米;三类地区为1695毫米,是降水量的5倍,5—6月蒸发量最大为248—258毫米。
  地温与冻土
  地面温度 全年平均为7.7℃,不同深度的地温为平均5厘米6.5℃,15厘米6.2℃,20厘米6.3℃,40厘米8.7℃,80厘米9.1℃,160厘米9.5℃。各土壤层差值较小,各层地温与气温界的温度差值分别为3℃、2.9℃、2.6℃、3℃、2.8℃、3.2℃、3.6℃、3.6C。
  冻土与解冻 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境控制和北方冷空气团经新疆、内蒙古南移影响,冬季受地面蒙古冷高压和高空500毫巴(3—4公里)北至风带控制,寒冬漫长、晴冷多风、降水稀少,受寒冷低温影响,一类地区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143厘米,封冻期107天;二、三类地区最大冻土层深度204厘米,封冻期240天。10厘米土壤解冻期3月7日,封冻期11月20日;30厘米土壤平均解冻期3月11日,封冻期12月2日。
  第三节 气象服务
  1952年9月,始设气象站,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蒸发、云、天气等。1954年增加气压、地温、日照等观测。1978年成立山丹气象局,为县政府部门之一,气象站属之,业务、人事由省气象局领导。设地面观测组、预报服务组,增添传真机、PC1500计算机、高频机等设备。开展天气预报、气象时、旬(月)报以及农业气象观测服务和航空气象服务等工作,积累较全面的气象资料。
  1989—2013年,建成双套运行自动气象站,实现对气温、地温、湿度、气压、雨量、雪量、能见度、蒸发等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与传输,建成县、市2M光纤网络,实现数据网络化传输;建设地面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cmcast)以及处理应用系统(micaps),实现对气象观测卫星的数据接收与处理应用;建成台站实景监测系统,在全县8个乡镇、山丹马场、焉支山森林景区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站19套,电子显示屏13套;建成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的“村村响”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70米高测风塔5座;建成气象短信预警服务平台,建设人工增雨作业点2个,购买增雨火箭架2套;自主开发建设山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及专业气象服务平台软件,开展草原森林火险、地质灾害、雨情、人工增雨、农业病虫害、农业墒情、农业产量、生活气象、旅游、交通、电力、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等气象预报服务,服务领域拓宽,气象信息走进千家万户。
  第三章 水文
  山丹县地处石羊河水系和黑河水系的分水岭处,是两河水系的产流区之一,属内陆河水系。境内河流分属石羊河水系和黑河水系,西大河属石羊河水系,其余均属黑河水系支流。境内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潜流,绝大部分源于南部祁连山区和中部的大黄山区,北部龙首山区很少。境内河流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大黄山区大气降水,通过降水、融雪补给,全部为季节性间歇河流。受降水制约,河川径流年际变化较大,且分配不均。全县水资源总量1.9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34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5952万立方米;出境水资源0.705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0.032亿立方米。除出境水资源外,自产自用水资源只有1.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不足600立方米,仅占全球、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4%、27%、52%、48%,是甘肃省18个干旱缺水县之一。
  第一节 地表水
  河流
  境内河流均为黑河水系支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前山地带和大黄山,为季节性间歇河流。有马营河、霍城河、大独沟、寺沟河、山丹河和大黄山浅山区的流水沟、大口子河、南山口、羊虎沟及龙首山北的红寺湖等小沟小河。
  马营河 是黑河最东的一条支流,也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113公里。上游为白石崖河,中游称大马营河,下游为马营河,后统称马营河。李桥水库以上集雨面积8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588亿立方米。
  马营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山岭陡峻,河床深切,自然坡降1/30—1/40,植被较好。源头由白石沟、西沟、大东沟、西岔沟等支流组成,从源头由南向北至白舌口出山。主河道长22公里,流域面积15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3亿立方米,出山后流入大马营滩,向北30公里至大马营乡的石泉、磨湾村一带呈泉水溢出。向北流经新墩,汇合大小蔡家湖和大黄山小股泉水,经夹河和大马营乡的新泉、楼庄、城南、花寨、上山湾,流程30公里,于李桥乡的高庙村南1.3公里处纳霍城河注入李桥水库。经水库调节后,向北经李桥乡的杨坝、陈户乡的山湾和位奇乡的朱湾、暖泉、柳荫、位奇、马寨、永兴、四坝、东湾等村,流程31公里,于县城东南2公里处汇大沙河入山丹河。
  霍城河 发源于白石崖河西部的祁连山北坡,全长43公里,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自然坡降1/30—1/40,年径流量0.315亿立方米。源头由后稍沟、大香沟、小香沟、红泉沟、天井沟、狼洞沟等支流组成。出山后入渗大草滩,向北至霍城泉头和驼铃山东西两侧及西山南侧的圆圈子一带呈泉水溢出,汇流成霍城河,经霍城乡的王庄、周庄、西关、沙沟、双湖、新庄和李桥乡的河湾村,纳大独沟,于高庙村南1.3公里处汇入马营河。
  寺沟河 发源于大黄山北坡,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包括三十六道沟)120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30—1/40。上游由直沟、大南岔、小南岔组成,山势陡峻,灌木密集,植被良好,阴坡有大片云杉、圆柏等乔木森林。由东南向西北汇入直沟,流程14公里至香炉台纳跌老鸦河是为寺沟河。向北经大马营乡的中河、下河村注入寺沟水库。经水库调节后于坝后0.3公里处纳三十六道沟,年径流量0.1351亿立方米。其支流三十六道沟发源于大黄山北坡,上游称青石头沟,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4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30—1/40,年径流量0.0281亿立方米,距出山口1.5公里处建有三十六道沟水库。经水库调节后汇入寺沟河,向北经陈户乡的寺沟、范营、崖头、沙河湾村,汇合流水沟沙河,经新河东门向北注入大沙河。寺沟河由于在大黄山内流程短、产流有限、各支流水量不足,一般在出山后几乎无地表径流入河。
  石沟河 源于霍城镇河西村的西山地带,由南向北流经霍城镇的河西村、上下西山村,位奇镇新开村的石沟河入石沟河水库,经水库调节后,流经芦堡村、汪庄村、清泉镇的南湖村后入山丹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280平方公里。主要径流量为园圈子湖出露地表的泉水和后稍沟渠道分配给新开坝的灌溉水量,石沟河水库以下再无地表径流入河,年径流量0.0735亿立方米。主要灌溉霍城镇的河西村、上西山村、下西山村,民乐县的龙山村及位奇镇新开村耕地。
  山丹河 古称“弱水”。《辞海》注释:弱水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是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和老军诸小沟小河于山丹县城东南2公里处汇流而成的间歇河。由东南向西北,过县城经清泉乡的双桥、清泉、北湾村入祁家店水库,调节后经东乐乡出境汇入黑河。县境内干流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2079.6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190左右。1981年祁家店水库断面实测年径流量0.146亿立方米,至1989年年径流量减少为0.0728亿立方米,1995年后全部干涸。
  小沟小河 发源于大黄山浅山区的流水沟、大口子河、南山口、瓷窑口、羊虎沟和龙首山南坡的白水泉及南坡沿线各山口、北坡的红寺湖小沟小岔,以及发源于祁连山区流入西大河、童子坝河等出境沟岔。一般流程都较短,坡降较陡,年径流量0.6249亿立方米。流水沟出山口处建有流水口水库。流水沟和大口子河出山后汇合,沿大黄山北麓流经老军、焦湾至陈户乡的周坑折北,至沙河湾汇合寺沟河注入大沙河,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6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0669亿立方米;瓷窑口(建有瓷窑口水库)、羊虎沟、南山口等沟岔向东北,汇集硖口等雨洪与明长城平行向西北,纳下北山沟岔至陈户乡的三十里铺汇合寺沟河入大沙河;红寺湖小沟小岔由龙首山北坡向北,年径流量0.0158亿立方米。
  境内各河流的径流量主要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其中降水补给约占85%—90%,冰雪融水只有在3—5月气温较高时补给,其余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年内降水过程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的60%,为一年内主汛期,常有局地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但因大多河谷流程较短,洪水历时短、洪量大,来势凶猛、挟沙量大,对群众生产生活危害和水利设施破坏严重。
  地表水资源
  山丹县主要产流区在祁连山区,次为大黄山区,龙首山区很少。地表径流出山后,大部分入渗山前冲洪积扇平原形成潜流,少部分被直接引灌农田。潜水在冲洪积扇边缘以泉水形式溢出,复为地表径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老军河等,各河流来水量年均分配极不均匀,大多集中在6—9月,与降水的年内分配规律相适应。每年4—5月为春汛期,气温升高,径流主要由上游冰雪融水补给,来水量占全年的9.5%。6—9月为夏季洪水期,径流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来水量约占全年的80%。10—11月为秋季平水期,径流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和河槽储蓄量,其水量约占年水量的10.5%;12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枯水期,地表径流基本断流,仅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小而相对稳定。
  全县水资源特征为: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为自产水,入境很少。受时空和地域影响,分布不均,南部山区优于北部平川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54.6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8079.41万立方米(马营河灌区4340.2万立方米、霍城灌区2095万立方米、寺沟灌区763.46万立方米、老军灌区787.75万立方米、红寺湖灌区93万立方米)。
  根据山丹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2011年度全县供需水量18060.81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74.2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6843.38万立方米、工业用水636.15万立方米、建筑业用水22.06万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170.42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14.54万立方米。由此可以看出,山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非常高,开发利用潜力不大,并仍有大量缺水,属资源型缺水。要想加快新农村建设,只有大面积推广高新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或从外流域调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
  第二节 地下水
  山丹县东、南、北三面环山,历经构造作用和风化作用,山区基岩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都很发育,为基岩裂隙水的储存创造了良好条件。祁连山区径流深为100—300毫米,大黄山区径流深为50—200毫米,龙首山区径流深只为5毫米左右。基岩山区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储存有裂隙水。由于沟谷切割受山前断裂的阻隔,绝大部分基岩裂隙水出山前都排泄于沟谷,部分被引灌,部分入渗山前盆地,补给地下水。南部祁连山区和中部大黄山区降水较丰富,地下径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水质良好。北部龙首山区降水较少,地下水缺乏,地下径流模数一般在0.5升/秒平方公里以下,且水质较差。
  南部祁连山产流区降水产生的基岩裂隙水和沟谷潜流,在出山口前一般都排泄于沟谷之中,与地表径流混为一体,部分沟谷潜流补给山前大马营盆地,出山口后的地表径流经白石崖、后稍沟渠首调节,分别以河水入渗、渠系入渗补给大马营盆地复为地下水。在盆地边缘,由于基地抬高、断裂构造的阻隔等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导水性发生改变,在霍城的泉头、刘庄、西坡、上河西、李桥东、西沟,大马营的石泉子、蔡家湖等一带出露成泉,以泉水排泄方式复为地表径流,经霍城、李桥、马营等乡镇引灌后,又以田间入渗、渠系入渗补给地下水。至李桥水库附近,地下水沿马营河、霍城河两岸处溢出地表,成为地表径流,经李桥水库拦蓄后由下游灌溉。渠系渗漏及田间入渗水补给地下水,至山丹城南因地质断裂构造,地下水受阻溢出地表,被山丹河灌区引灌后,其渗漏水又补给地下水,到祁家店水库溢出地表,再次被祁家店水库拦蓄调节后引灌利用。如此频繁的相互转化,给山丹有限的水资源形成多次重复利用的条件,使全县水资源利用率高达144%。
  大马营盆地 北起李桥水库坝轴线,南至祁连山分水岭,东西分别以白石崖右岸和童子坝左岸丘陵地带为界。第四系堆积物巨厚,盆地中部堆积物厚达300m以上,结构松散,孔隙度大,透水性良好,地下水补给充沛,循环交替频繁。在南部山前地下水埋深大于200m,北部泉头—大马营一线,受隐伏断层及盆地基地隆起影响,地下水埋深小于5m或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含水层富水性由北部的1000m3/a向南增大到3000m3/a。年补给量6628.08万立方米,排泄量6680.87万立方米。
  山丹盆地 大黄山与龙首山之间为一向北倾斜的断陷盆地。第四系堆积物厚度一般均大于100m,在二十里堡以南达400m左右;含水层为中更新统沙砾卵石,厚度一般大于30m,最厚达200m。在丰城堡及其以南地区分布有小面积的承压水,含水岩组为中下更新统沙砾卵石、沙砾石、黏土及亚黏土,含水层岩性颗粒南部粗北部细。在南部山前地带地下水埋深可达150m以上,往北至盆地下游递减为10m左右。在盆地中部,因受暖泉、位奇—新河、山丹城南隐伏断层的影响,形成了多级跌水陡坎,水位埋深10—60m,在山丹城南小于5m。含水层富水性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由1000m3/a增大到3000m3/a以上。盆地东部黄草坝滩—丰城堡、花草滩一带及大黄山和龙首山前小于1000m3/a。山丹盆地在丰城堡及其以南地区为承压水分布区,埋深100—200m,因丰城堡北部经断层阻隔水位上抬以致形成自流区,承压水富水性在1000m3/a左右。年补给量3595.02万立方米、排泄量4466.64万立方米。
  大青羊—花草滩盆地 为一封闭型山间坳陷盆地。第四系堆积物厚度50—250m,是县境内北部重要的储水构造之一。大青羊—白水泉南北进山前及白水泉西北部,第四系堆积物厚度小于50m。盆地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中部凹槽内,呈北西南东条带状,含水层由南东单一型向西北过度为多层型,岩性以中上更新统沙砾、碎石和砂为主,厚度25—50m,最厚达100m。地下水埋深由南东大青羊滩大于50m,向北西至白水泉渐变为小于5m,含水层富水性由盆地边缘小于1000m3/a向中部凹槽逐步增大到大于3000m3/a。年补给量388.12万立方米、排泄量471.75万立方米。
  张掖盆地东端 为东乐及山羊堡滩一带。第四系堆积物厚度除马头山边缘及大桥村以东小于100m,其余地带及龙首山山前戈壁200—400m。地下水在龙首山及马头山边缘和大桥村以东为不均匀分布,其余地带为连续分布。含水层在山丹河谷两岸及山羊堡滩为中上更新统砂砾石,厚度大于100m。在312国道以北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沙砾碎石及砾岩,厚度大于50m。盆地东端地下水埋深大于40m,由山丹河沟谷向东及南北两岸逐渐增大,在312国道以北达100m以上,含水层富水性1000—3000m3/a。年补给量1744.89万立方米、排泄量2140.95万立方米。
  红寺湖 位于龙首山北麓山间。第四系堆积物较薄,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山区降水产流入渗后,以小股泉水排泄于地表被当地利用。年补给量283.04万立方米、排泄量281.61万立方米。
  山丹县境内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12644.75万立方米,扣除泉水回归入渗补给和人工开采地下水回归补给量3122.3万m3/a后,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522.45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净补给量为4275.28万立方米,地下水允许最大开采量5952.66万立方米。
  山丹县地下水由于水库拦蓄、上游打井提水、南部沿山区大量开荒和水源涵养区植被退化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补给量减少,致使大马营盆地的大小蔡家湖及山丹盆地县城附近的南湖、西湖等地带泉源大半干涸。属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河流马营河和霍城河,20世纪70年代比60年代减少10%,80年代比70年代减少7%,90年代比80年代减少8%。霍城河由80年代初的1.079m3/s减少到现在的0.79m3/s,减少了近27%。山丹河泉水减少尤为突出,1964年前泉水溢出量为0.79—0.81m3/s,1981年仅为0.197m3/s,80年代末泉水溢出量减少到0.11m3/s,进入90年代后期已基本干枯。至1995年,南湖、西湖泉水全部断流。由于地下水补给减少,破坏了补排关系,原来依靠泉水灌溉的清泉一带现已变成井灌区。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逐年呈下降趋势,局部区域超采严重。至2011年,全县有机电井782眼,其中灌溉用水井672眼,人畜供水井110眼,年取水量7269.85万立方米,超过最大允许开采量5952.66万立方米,其东乐乡、清泉镇、位奇镇下片区域均属地下水超采区域。因此,加强生态治理,建立地下水采补平衡体系,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三节 水质 水能资源
  水质
  地表水水质 山丹县地表水部分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g/L,只有红寺湖和新开坝矿化度较高,在2—2.5g/L以上,且红寺湖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达1.4mg/L以上,不宜生活饮用。除新开坝少量地表水矿化度较高,不宜农业灌溉外,其他地区地表水是良好的农田灌溉用水。马营河李桥水库以上、霍城河、寺沟河基本属于纯天然水质,无任何污染,属一类水质,李桥水库至山丹县城,受沿岸农田使用化肥、农药的影响,通过冲刷、淋溶和渗漏等形式进入河流,对水体产生污染,使该河段水质变化为二类水质。山丹县城以下至祁家店水库区间的山丹河段,县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使河流水质污染,该河段水质变为三类水质,甚至非汛期达四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氨氮等。
  地下水水质 大马营盆地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为主,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在沟谷边缘局部地段小于0.5g/L。在山丹县城南隐伏断层以南至李桥水库,其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硫酸盐为主,矿化度一般小于1.0g/L。在山丹盆地东部大黄山北麓的黄草坝滩—丰城堡滩、红草子滩等地,水化学类型以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矿化度1.0g/L左右。矿化度自南而北逐渐增高,pH值在7.5—8.2之间,氨氟均小于0.5mg/L,有害元素铜、铝、铁以及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一般都在允许范围内,总硬度大部分小于25德国度,灌溉系数在10以上,最高可达41.8,是优良的农田灌溉用水和合格的生活用水。
  大青羊—花草滩盆地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矿化度由上游的1.5g/L左右向下游的白水泉一带增大到3.0g/L,氟含量大于1.0g/L,pH值7.7—7.9,氯化物含量1136—1451mg/L,氟化物1.23—2.05mg/L,总硬度43德国度以上,勉强能够灌溉,但不宜饮用。高氟区还有陈户乡周坑村、红石泉、位奇的新开坝等区域。
  张掖盆地东端水化学类型由南部的重碳酸盐型,往北变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矿化度在0.5g/L左右。山丹河谷北部的龙首山前以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矿化度在1.0—2.0g/L。前窑和清泉镇十号西北的野猫山,矿化度也较高,不宜灌溉农田和生活饮水。
  按照国家《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进行评价,大马营盆地、山丹盆地山丹县城以南和东乐乡山羊堡滩南部为优良的一类水质。山丹盆地县城北部、西部及东乐乡山丹河谷北岸为良好或较好的二至三类水质,大青羊—花草滩盆地、红寺湖盆地、新开坝一带和龙首山前等地段为较差或极差的四至五类水质。一至三类地下水完全适用于农业、工业和人畜生活用水,四至五类水一般不适用于农业、工业和人畜生活用水。但在干旱缺水地区,工业用水及人畜饮水时,根据不同使用目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
  水能资源
  水面资源 山丹县有大小水库11座,有水面2952亩(祁家店408亩、李桥900亩、寺沟200亩、三十六道沟100亩、流水口100亩、瓷窑口81亩、北台子460亩、东湾湖469亩、石沟河102亩、三坝132亩),可利用水面2639亩,不能利用水面313亩(三十六道沟100亩、瓷窑口81亩、三坝132亩)。祁家店水库在20世纪80年代初养鱼利用水面908亩,后受水资源量的影响,水面萎缩,到1989年水面减少到600亩,到90年代末退出养鱼序列。其他水库水面因多种原因基本未利用。
  水资源利用 境内水能资源蕴藏量比较大的河流主要为马营河,其次为后稍沟;其他河沟虽有较大的落差,但水流量小,工程建设的可能性很小,利用价值低。全县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万千瓦,理论发电量1.74亿千瓦时,可开发利用量9280千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成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
  646千瓦。后因大多数电站配件材料短缺,管理不善,加之规划不当,水源缺乏,不能正常运行,已报废。只对李桥水库一号、二号电站等进行改建,并新建李桥水库坝后电站、西干渠电站;正常运行的4座,装机容量1250千瓦。
  马营河自祁连山主要水源地到李桥水库东西干渠,流程50公里,落差1200米,平均坡降1/45,水能资源蕴藏量1.6万千瓦。2006年,县水务局委托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以《水能开发规划导则》《马营河流域规划报告》为依据,编制完成《甘肃省山丹县马营河水能开发规划报告》。该规划从石门—李桥水库段60公里内分33级开发,计划利用石门水库调蓄水量,在马营河沿途建设33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3352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9764千瓦时,匡算总投资19851万元。
  第四章 土壤植被
  第一节 土壤
  山丹县成土条件较复杂,所形成的土壤类型多,有12个土类,24个亚类,31个土属,52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和分布状况如下。
  灌耕土 是山丹耕种历史悠久的农田土壤。全县38.2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72%。主要分布在马营河、山丹河沿岸的河流冲积阶地上,由于人们长期灌耕施肥,在自然土壤上形成了一层30—120厘米厚的质地均一、结构良好的壤质灌耕层,通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多在0.8%—2.5%,pH值8左右,适宜种植小麦、青稞、豆类、洋芋、胡麻、糜谷等作物。由于人为活动、自然条件和成土因素的影响,这类土壤又分为绿洲灌耕土和盐化灌耕土两个亚类。绿洲灌耕土是灌耕土中较好的土壤,具有灌耕土的一切特性,耕种年代长,土壤肥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有37.60万亩,占灌耕土面积的98.40%。盐化灌耕土主要零星分布于东乐镇的大桥、大寨、清泉镇的十号、郇庄、南湖、祁店等地,面积只有0.61万亩,占灌耕土面积的1.60%,其主要特征为土壤耕层含盐量过多,肥力较低,宜耕性差。
  栗钙土 是草原腐殖化及钙化两个成土过程的共同产物。主要分布在大马营盆地及大黄山北麓,是温带半干旱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地带性土壤,面积184.43万亩,占总面积的22.76%。土壤剖面层次清晰,有机质含量1.16%—3.55%,是优良的天然牧场。这类土壤又分为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三个亚类。耕种栗钙土(包括耕种栗钙土和耕种淡栗钙土两个土属),适宜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大黄山麓,面积共51.81万亩,占栗钙土面积的28.09%,土壤较肥沃,适宜种植青稞、油菜等作物。
  灰钙土 广泛分布在马营、霍城、老军等地的丘陵地带及滩地上,是荒漠草原植被下的地带性土壤,约258.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94%,有机质含量1.3%—3.69%。此类土壤根据腐殖层厚度及含量分为灰钙土和淡灰钙土两个亚类。耕种灰钙土主要分布在老军乡的绣花庙、丰城堡一带,由于历代未能很好地保护利用,土壤肥力日益下降。耕灌灰钙土主要分布在山丹盆地,位奇、新河、余定(张湾)、四坝、陈户、老军等地,属于灌溉耕作土壤。这两种土壤面积共30.63万亩,占灰钙土面积的11.83%。
  森林灰褐色土分布在大黄山、龙首山及祁连山北坡的林下,面积6.35万亩,占总面积的0.78%。土层薄厚不一,多为粗骨性,有机质含量很高。
  灰棕漠土 主要分布在东乐南北滩、石岗墩滩、锯条山梁、野猫山、红寺湖及位奇新开村等地荒漠草原地带。灰棕漠土是山丹的主要荒漠土壤类型,全县共111.18万亩,占总面积的13.72%,此类土壤根据母质类型、发育程度、石膏含量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分为灰棕漠土、石膏灰棕漠土、耕灌灰棕漠土三个亚类。耕灌灰棕漠土是灰棕漠土经人为开垦利用演变而来,主要分布于绿洲和荒漠戈壁的交接地带,总面积3.1万亩,占灰棕漠土面积的2.79%,在人为耕灌施肥活动的影响下,已进入农田土壤发育阶段。耕层有机质
  一般在1%以上,土壤肥力有所提高,但程度不同地存在盐化现象。
  盐土 面积不大,主要分布于新开、川口河、白水泉滩、红寺湖等地的洼地上,其他各乡镇亦有零星分布。面积约2.7万亩,占总面积的0.33%。0—30厘米土层的含量多在2%—5%之间,植被稀少,难以利用。
  灰漠土 主要分布在清泉、东乐兰新公路以北,暸高山、山羊堡滩等地。面积为82.02万亩,占总面积的10.12%。
  草甸土 有平川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两种类型,面积72.34万亩,占总面积的8.93%。前者多分布在平川河流旁及泉水溢出地带和水库周围;后者主要分布于龙首山、大黄山、祁连山区的森林植被带及林间草地上。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6%—9%之间,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沼泽土 分布在霍城镇的泉头、东湾湖,李桥乡的东西沟,大马营乡的蔡家湖等地泉水溢出地带。面积0.29%万亩,占总面积的0.04%。
  此外,还有分布于祁连山区的山地黑土、高山寒漠土等土壤类型54.03万亩,占总面积的6.67%。
  第二节 植被
  山丹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境内森林面积181万亩,草原面积420.26万亩,草植被覆盖率88.5%。山丹地形地貌复杂,自然差异明显,经过多年演化发展,形成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
  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马铃薯、青稞、糜子、谷子、豌豆、扁豆、蚕豆等,此外还有野荞麦、野糜子、野豆子、野燕麦等。
  油料作物有油菜、胡麻、油葵等。
  瓜菜作物有韭菜、菠菜、葱、芹菜、包菜、白菜、茄子、辣椒、萝卜、胡萝卜、西瓜、甜瓜、黄瓜、葫芦等,野生的有苦苣菜、黄花菜、野韭菜、野沙葱等。
  林木有栽培乔木二白杨、钻天杨、新疆杨、京杨、榆树、槐树、柳树等,野生乔木有青海云杉、落叶松、祁连圆柏、山白杨等,灌木有串地柏、金露梅、山柳、红柳、黑茨、枸杞、沙棘、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等。
  果木有栽培的苹果、梨、楸、杏、山楂、葡萄、红枣等,野生的有野酸果、野杏子、野草莓等。
  牧草有栽培的老芒麦、披碱草、沙打旺、红豆草等,野生的有隐子草、扁穗冰草、驴驴蒿、合头草、珍珠、骆驼草、猪毛草等,另外还有有毒植物醉马草、天仙子、狼毒等。绿肥有紫花苜蓿、草木樨、毛苕子、箭舌豌豆等,野生的有野豌豆、苦豆子等。
  药用植物栽培的有板蓝根、甘草、黄芪、防风、红花、菟丝子等,野生的有甘草、大黄、麻黄、黄芪、秦艽、野枸杞、益母草、柴胡、羌活、防风、蒲公英、车前子等。香料有栽培种植的孜然、大小茴香等。
  特种食用植物有发菜、蕨麻、蘑菇、黄参、地耳(俗名地卷皮)等。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山丹县土地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折合810.36万亩,除山丹马场250.06万亩外,县辖面积3735.39平方公里,折合560.3万亩。可耕地85.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3%,其中水地30.24万亩、山滩旱地55.47万亩。园地0.23万亩,林业用地39.92万亩,疏林草地10.9万亩,草地、荒地365.83万亩,城乡住宅用地4.26万亩,工矿用地1.5万亩,交通用地3.09万亩,水域4.8万亩,其他用地0.26万亩,其他荒山、荒滩和裸岩、砾石滩利用地43.8万亩。
  山丹县土地广阔,耕地、草地占80.59%,为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资源不足,北部荒漠区气候干燥缺水,植被稀疏,出现沙化趋势。
  山荒地资源丰富,面积达94.5万亩,若有水灌溉,潜力很大。主要分布在四坝滩、余定滩、高寨子滩、马寨子滩、孙家营滩,面积6.6万亩。北滩、绣花庙滩、马莲井滩,面积15.9万亩。花草滩18.8万亩,黄草滩7万亩,大青羊滩16.5万亩,红寺湖滩12.9万亩,西屯山羊堡滩10.3万亩,零星荒地6.5万亩。
  第二节 矿产资源
  山丹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煤、铁、铜、锰、金、银、石英岩、石灰岩、大理石、白云岩、砖瓦黏土、陶瓷黏土、蛭石、蓝晶石、石膏、花岗岩、钾长石、冰洲石、硅石、滑石、高岭土等矿产24种102处。查明矿产资源量10种,占全县发现矿种的41.7%。潜在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巨大,能保证全县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山丹县煤炭资源储藏量最多。经过50余年的勘查,境内煤炭资源的成矿时代、分布煤矿、煤质等均已初步查明。主要分布在东水泉矿区、平坡前窑矿区、花草滩矿区、长山子矿区、新河矿区、羊虎沟矿区6个矿区,总储量为5.3亿吨。其中东水泉矿区储量2902万吨,含煤2层,煤厚7.5米左右,比较稳定,为中灰—高灰、低硫—中硫气煤类;平坡前窑矿区储量840万吨,含煤4层,煤厚2.71米左右,2—3层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一般厚0.6—0.71米,为中灰富硫的肥焦煤类;花草滩煤矿区储量6743万吨,主要煤层3层,厚度6.72米,比较稳定,煤系地层厚160米,煤质好、储量大,开发潜力大;新河矿区储量656.6万吨,主要煤层2层,厚度1.14米;羊虎沟矿区储量295万吨,含煤4—8层,可采3—4层,为弱粘煤,煤厚8米,煤质好,原煤灰分16.18%,精煤7.63%,发热量达7747卡/克;长山子矿区储量7195万吨,含煤2层,煤厚5.76米,为肥煤。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锰、金、银等,但富矿少,开发利用程度低。铁矿主要分布在黑山头、龙首山等地,规模小,品位不高,龙首山铁矿保有储藏量2亿吨。铜矿主要分布在独峰顶一带,已设置探矿权进行勘探。金、银等贵金属矿分布在大马营乡窑坡村曹家口子一带,为伴生矿,品位低,硫、砷含量高,选矿困难,已探明金储量1582公斤、银96576公斤。
  冶金用石英岩(硅石)主要分布在悬山、龙首山黑水沟一带,现有矿点11处,储藏量为1895万吨,远景资源量1.2亿吨。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坡拉麻顶、三岔口等地,现有矿点5处,探明储量516.2万吨,远景资源量1.3亿吨。可供二、三级溶剂及水泥原料和烧石灰使用。
  砂石是建筑业的主要原料,在山丹县境内分布广、储量大、易开采、易分选。主要分布在马营河、黄浩河、寺沟河、川口河和马场二道沟等干枯的河床内。划定河道禁采区3个、可采区3个,可采区规划设置矿点19个,可开采量1240万方。
  第三节 湿地资源
  湿地类型与分布山丹县湿地主要分布在沿马营河流域周边乡镇、山丹马场范围内的河流、谷地、湖区和塘坝、涝池、水库。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6个类别,湿地总面积15.385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9%,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木沼泽湿地,面积14.9362万亩,占湿地总面积的97.1%;人工湿地包括水塘、蓄水区,面积4491亩,占湿地总面积的2.9%。
  天然湿地
  河流湿地 面积1.2225万亩,占天然湿地面积的8.2%,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9925.5亩,占河流湿地面积的81.2%。主要有李桥乡东西沟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2733亩;霍城镇双湖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834亩;老军乡流水沟河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223.8亩;大马营乡寺沟河、马营河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6134.7亩。季节性河流湿地2299.5亩,占河流湿地面积的18.8%,主要有位奇镇马营河季节性河流湿地,面积2299.5亩。
  沼泽湿地 面积13.7138万亩,占天然湿地面积的91.8%,其中草本沼泽1.7364万亩,占沼泽湿地面积的12.7%。主要有清泉镇红寺湖沼泽、茨湖沼泽,面积552亩;李桥乡林场沼泽、高庙林场沼泽、下寨沼泽、东沟沼泽、西沟沼泽,面积2962.5亩;霍城镇新庄泉湾沼泽、新庄陈家泉湾沼泽、新庄湖窝沼泽、西庄沼泽、西庄湖窝沼泽、下河西沼泽、西坡湖窝沼泽、吴家庄沼泽、泉头沼泽、下盛家沟湖窝沼泽、西坡村沼泽,面积5989.5亩;大马营乡山湾村湖窝沼泽、高家湖窝沼泽、花寨子村林场沼泽、城南林场沼泽、九窑沼泽、新墩村沼泽、磨湾村沼泽、马营村沼泽、王家圈沼泽、新墩沼泽、蔡家湖沼泽、前湖沼泽,面积7860亩。灌丛沼泽11.9774万亩,占沼泽湿地面积的87.3%,主要有大马营乡黄花台子沼泽、直沟大小南岔沼泽、青石头河沼泽、大湖沼泽,面积1.6028万亩;山丹马场黑林掌沼泽、烂泥塘子沼泽、大横沟沼泽、大南沟沼泽、娃娃山沼泽、垴儿墩沼泽、一棵树沟沼泽、敖包沟沼泽,面积10.3746万亩。
  人工湿地
  水塘 面积1363.5亩,占人工湿地面积的30%。主要有清泉镇祁店磨湾塘坝、祁店塘坝、川口塘坝、大湖塘坝、马莲湖塘坝、红寺湖塘坝、茨湖塘坝、新水井塘坝,面积448.5亩;位奇镇石沟河水库,面积157.5亩;李桥乡牛家崖、三坝水库,面积156亩;霍城镇黄马坝、东山盛家沟塘坝,面积67.5亩;陈户乡寺沟、三十六道沟水库,面积267亩;老军乡流水口、瓷窑沟、硖口水库,面积242.7亩;大马营乡高家湖涝池,面积24.3亩。
  蓄水区 面积3127.5亩,占人工湿地面积的70%。主要含李桥水库,面积1945.5亩;祁家店水库,面积1182亩。
  湿地植被与植物
  湿地区植被 由于山丹县湿地分布范围广泛,且海拔高低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大,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植被类型较为丰富。湿地区植被主要有森林湿地植被、沼泽草甸植被、灌丛湿地植被、草丛沼泽植被等几大类,湿地区植物群落和种类组成主要以广布性的湿生、盐生和中生植物为主。森林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沿山区、大黄山、山丹马场、库区、河岸等湿地区;沼泽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河边、湖滩、水漫滩地和各种低洼地貌部位;灌丛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大马营乡、山丹马场等处的灌丛沼泽湿地;草丛沼泽植被主要分布在大马营乡、李桥乡、霍城镇、清泉镇等处的草本沼泽湿地。
  湿地区植物 湿地植物是生长在土壤潮湿,周期性积水或常年浅层积水生境的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沼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湿地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山丹县湿地区域内植物资源的调查,全县湿地范围内植物资源主要有13科18属35种,其中被子植物8科13属28种,以禾本科、莎草科种数最多,其次是菊科、藜科、白刺科、杨柳科、胡颓子科、灯芯草科等。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包括松科和柏科。苔藓植物3科3属5种,其中以凤尾藓科数量最多,其次是泥炭科、地钱科等。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山丹柳、山生柳、珠芽蓼、王不留行、红桦、高山锈线菊、金露梅、银露梅、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藓黄小檗、羊茅等主要在大黄山和祁连山山区分布。膜果麻黄、冰草、金鱼藻、马兰、沙棘等在全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盐爪爪在东乐乡、李桥乡、霍城镇、清泉镇分布广泛。胡杨、旱柳、芦苇等在清泉镇红寺湖村、大马营乡花寨子村、李桥乡、位奇镇有零星分布。
  山丹县湿地范围内生长的高等植物主要有芦苇、狗牙根、浮萍、菹草、眼子菜、香蒲草、灯芯草、祁连圆柏、青海云杉、地钱、泥炭藓等11种。
  第四节 动物资源
  两栖类山丹县有两栖动物1目2科2种,即无尾目蟾蜍科的花背蟾蜍和蛙科的中国林蛙2种。
  爬行类 山丹县爬行动物有2目6科13种,即蜥蜴目3科8种、蛇目3科5种,主要有沙蜥、沙虎、麻蜥、花条蛇、白条锦蛇等。
  鸟类 山丹县有鸟类16目38科192种,类型有留鸟、候鸟和旅鸟三种。主要有鹭、雁、鸭、苍鹰、雀鹰、莺、金雕、玉带海雕、草原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兀鹫、秃鹫、白尾鹞、白头鹞、猎隼、红隼、燕隼、雪鸡、石鸡、鹤、灰鹤、蓑羽鹤、血雉、松鸡、暗腹雪鸡、沙鸡、凫(俗名水雕)、天鹅、鹊、鸠、鸽、燕、雀、百灵、鸢(老鹰)、红嘴鸦、乌鸦、啄木鸟等。
  兽类 山丹县有兽类哺乳动物61种。主要有鹿、獐、狼、狐、豺、雪豹、野马、黄羊(似獐,色淡黄,角花黑)、羚羊、田鼠、黄鼠、猬鼠、蝙蝠、野猫、高原兔、草兔、鼠兔、旱獭、达乌尔黄鼠、小飞鼠、鼯鼠、棕鼯鼠、黄脚复齿鼯、小毛脚鼠、黑线他鼠、长尾仓鼠、中华鼢鼠、根田鼠、鼬、猞猁、荒漠猫、兔狲、豹猫、草原斑猫、野猫、马麝、甘肃马鹿、狍、岩羊等。
  昆虫(含植食性害虫和天敌昆虫) 山丹县昆虫共有16目172科1471种,种类最多的为鳞翅目,其次为鞘翅目、膜翅目,再次为双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其他各目种类较少。
  第五节 植物资源
  山丹县地处亚洲中部和东亚分界线的边缘,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受季风、寒冷气候和大陆性荒漠气候、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等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复杂的生物地理环境,发育了丰富的物种。
  天然植物资源
  乔木 山丹县境内分布有裸子植物3科4属7种(含引种栽培1种),其中乔木类包括松科2属2种(含落叶松),包括云杉属1种、落叶松属1种;柏科圆柏属1属1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华北落叶松。受水、热条件的制约,乔木树种多分布于南部祁连山林区,种类较少,以杨属、桦木属植物为丰,在海拔1800——2700米的沟谷、河滩分布较广,如小叶杨、青杨、冬瓜杨等;在2700米以上坡分布有山杨、白桦等。个别种可分布在海拔3800米以上山坡,如红桦。
  灌木 灌木类裸子植物包括爬地柏、中麻黄、木贼麻黄、单子麻黄等。灌木类被子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大部分分布于南部祁连山沿线,主要有长刺茶镳子、美丽茶镳子、糖茶镳子、五裂茶镳子、甘青茶镳子和线叶柳、光果线叶柳、旱柳、山生柳、红皮柳、水栒子、毛叶水栒子、灰栒子、西北栒子、光叶山刺玫、峨眉蔷薇、金露梅、银露梅、小叶金露梅、纤齿卫矛、白杜、西藏沙棘、中国沙棘等。小檗属的西伯利亚小檗、黄芦刺、刺黄檗,绣线菊属的细绣枝线菊,蔷薇属的小叶蔷薇,悬钩子属的悬钩子,锦鸡儿属的密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忍冬属的红花忍冬等。膜果白刺、大果白刺等。锦鸡儿属植物共10种,分布广,一些种耐阴湿,喜寒冷,如鬼箭锦鸡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林缘杂木林中、石质山分布有狭叶锦鸡儿、甘肃锦鸡儿、短叶锦鸡儿;海拔2200—2500米分布有红花锦鸡儿;在海拔2200米以下分布有荒漠锦鸡儿、白皮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短脚锦鸡儿等。随着海拔降低,种的喜温性、耐旱性逐渐增强。遍布于全县的种有白皮锦鸡儿、狭叶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川青锦鸡儿、鬼箭锦鸡儿。该属植物生态幅宽跨多个经纬度,在海拔1400—3500米的范围内都有该属植物分布。
  草本植物 分布于山丹县的草本植物在垂直分布方面,海拔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高山带的植物有酸模属、蚤缀属、银莲花属、红景天、虎耳草属、报春花属、兔耳草属、垂头菊属、凤毛菊属等属的多数种和蓼属、大黄属、香青属等属的部分种;分布于海拔2500—3000米的中山、亚高山带的植物有百蕊草属、女娄菜属、蝇子草属、乌头属、翠雀属、毛茛属、紫堇属、梅花草属、棘豆属、老鹳草属、茧菜属、扁蕾属、喉花草属、獐牙菜属、荆芥属、婆婆纳属、岩黄芪属、紫菀属、橐吾属等属的多数种;在海拔2000—2500米的浅山带分布有唐松草属、米口袋属、甘草属、野豌豆属等属的多数种;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浅山带分布有碱蓬属、虫实属、盐生草属等属的多数种。
  菌类 山丹县主要食用真菌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区。根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2003年组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分布调查显示,山丹县分布有大型食用、药用真菌51种,隶属8目19科30属。其中食用真菌39种(兼有药用的3种,抗癌作用的3种,1种有微毒),如轮纹乳菇、淡黄乳菇、白毛口蘑、林地蘑菇等;药用真菌9种,如乌芝菌、贝状木层孔菌、绒皮地星等;有毒真菌3种,如粪锈伞、长根鬼伞等;保健真菌1种,如巴氏蘑菇。
  云杉苔藓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较多,海拔2700—3000米分布的食用、药用真菌48种,占92.3%,主要有马勃科、地星科、鬼伞科、刺革菌科、丝蘑菌科等。该林带内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与降雨量有明显关系,干旱少雨季节菌类很少。青海云杉在2700—2900米垂直带,生长势强,林下更新快,枯落物多,腐殖质层厚,是蘑菇属的一些大型真菌分布的主要地带。
  云杉灌丛林、草木林带分布的真菌大多数为食用菌和外生菌根菌。海拔2400—3300米分布的食用真菌39种,占75.0%,主要有口蘑科和丝蘑科,在森林边缘分布着蘑菇科的大型真菌。
  云杉、山杨混交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种类很少,海拔2500米左右主要分布着一些枯木、倒木上的腐生菌。
  乡土树种
  古代 西汉时,张掖郡长城以北山里“生奇材木”“匈奴西北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山木材”。祁连山“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太平寰宇记》记载,在汉代开发河西之前,“祁连山有神树,饥渴者食之则饱”。突出在走廊中部的大黄山(焉支山)“水草茂密、易畜牧”的天然牧场,森林茂密,松杉罗列。《民乐县志》记载,合黎山“美水草,多森林,东乐堡之民多畜牧于此”。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祁连山区“多材木箭杆”“美水草,山中冬温夏凉,宜放牧,牛羊充肥”。焉支山也基本如此。到了宋乾德四年(966年),西大王曹元忠夫人重修北大像(莫高窟96窟)需“梁栋则谷中采取,总是早岁干枯。椽干为之从城斫来”。表明祁连山中有柏林,且大,可作栋。
  近代 清代祁连山和走廊地区分布较普遍的树种有云杉、柏、桧、侧柏、千枝柏、白杨、青杨、槐、榆、柳、柽柳、桑、椿、沙枣等。地区性的树种,走廊中东部河西有霸王柴、红砂柴、梭梭、梧桐(胡杨)、羊奶子木(杠柳)等。果木树有杏、林檎(红、白、黄三种)、李、桃、黑梨、樱桃、楸子、枣、芎?等。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山丹县志》记载如下:
  果瓜属:杏(一种巴丹杏,核仁甘美,元人为贡)、楸。
  花之属:黄刺玫、卷丹(即百合)、菊(黄、白、紫三种,大小类如木香)、西来意(俗名绣球玫)、红刺玫、罂粟、毛金莲、鸡冠、灯盏花、珍珠花、山丹花等。
  木之属:柏、杉(俗名刺松而专松之名者,叶粗,硬类松、盖松别种云)、柳、榆、白杨等。
  草之属:马兰(甘人以为粗纸)、艾、苜蓿、藉藉(即芨芨,可编帘衬屋,其用甚广)、水蓬(烧取其汁,以为蓬灰食用)、蓬蒿等。
  药之属:枸杞(俗名杞果子,鲜红色),《神农本草经》云:治风湿,坚筋骨,利大小肠,久服,轻身不老;荆芥、益母草、沙参、苦参、大黄(味甘寒,一名黄良,出山丹,有锦纹者最佳,回夷极切且用,若无,人畜受暑热之灾)、甘草(大者如椽)、红花、麝香(回夷得此,以制虺蛇之害)、鹿茸、锁阳(味甘酸,补阴益精,尤治虚症)、紫苏、麻黄、石燕(石形如燕)、青盐、牛蒡、车前、寒水石、蒺藜(出河湾中)、川芎、黄连、羌活、独活、升麻、草参、防风、肉苁蓉等。
  1984年,据林业区划调查,全县树种资源18科31属59种,果木树种2,4属11种。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天然林区以青海云杉为建群树种,干高耸而端正,叶浓密而青翠,成材木需百年时间。次之有祁连圆柏、山杨。花木树种有怀腺柳、山丹柳、中国黄花柳、毛枝山居柳、红花忍冬、鬼箭锦鸡儿、小叶锦鸡儿、绣线菊、小檗、水栒子、灰栒子、窄叶鲜卑木、茶麃子、串地柏、金露梅、银露梅等。平川地区主要有耐旱、耐碱、耐风沙的小叶杨、钻天杨、北京杨、新疆杨、群众杨、中林十号杨、沙枣、白榆、旱榆等,分布全县。少量的国槐、紫穗槐、侧柏、大叶白蜡、龙爪柳等树种只在城区机关栽植。
  绿化树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丹县引进种植油松、华北落叶松、刺槐、国槐、龙爪槐、金枝槐、侧柏、垂榆、漳河柳、大叶白蜡、小叶白蜡、蜡梅、柠条、中国沙棘、丝棉木、红瑞木、丁香、榆叶梅、金银木、连翘、探春、文冠果、大叶垂榆、圆冠榆、长枝榆、龙爪榆、裂叶榆、红花槐、火炬、刺柏、紫丁香、垂柳、圆柏、红叶李、大果沙棘、俄罗斯杨、南抗杨、欧美107、欧美108、馒头柳、金丝柳、高接金丝柳、日本花柏、樟子松、四倍体刺槐、香花槐、大叶速生槐、小叶榕树、鹅掌木、四季橘、梓树、塔柏、碧桃、紫叶矮樱、红叶小檗、金叶榆、金叶女贞、胡杨、四翅滨藜、中华全红杨、新疆大沙枣等绿化树种60多个。
  经济林树种
  苹果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丹县引进栽培的苹果品种有国光、红星、红元帅、黄魁、赤阳、红玉、冬里蒙、秋里蒙、夏里蒙、黄元帅、新冠、新帅、超红、首红M26、首红M106、纽红、红矮生、宫腾富士、新红星、顶红、新帅42号、新帅15号、定红、金冠、早旭、葵花、短枝寒富、红富士、宁丰、宁酥、寒光、北海道9号、新世纪、红王将、寒光、新嘎啦、秦冠2号、新乔纳金、安东诺夫卡(500k)、阿尔卑泰等40多个。
  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进驯化种植的梨主要有麻梨、香水梨、楸子梨、杂梨、苹果梨、日面红、车头梨、身不知、早酥梨、巴梨、锦丰梨、雪梨、七月酥、八月酥、早美酥、丰水梨等。
  1995—1998年,大面积种植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副栽品种有车头梨、日面红、身不知等。由于苹果梨树老化,品质退化,从2000年开始,县十里堡林场引进红香酥,新西兰红梨1号、2号、3号、9号等,进行苹果梨的高接换优。
  杏 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栽培地方品种,有六月黄、大黄杏、青皮杏、胭脂红、大扁头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推广优质仁用杏新品种有龙王帽、优1、优2、白玉扁、一窝蜂等10多个品种;鲜食杏有张公园、兰州大接杏、李广杏、大扁头、梅杏、曹杏、唐王川、金妈妈、华县大接杏、牛皮水杏、猪皮水杏、小雨巴达、沙金红、伴枝红、玛瑙杏、红荷包、长城1号、薄壳1号、80A03、丰仁、敦煌大李广杏、珍珠油杏、卯爷、早红巨杏、新薄壳、凯特、金太阳等20多个品种。
  桃 山丹县种植的桃有胭脂桃、毛桃、美味油桃、早红2号、早美光油桃、早红珠6个品种。2011年,引进冬雪王桃1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李 山丹县种植李品种主要有红李子、奎丽、奎丰、大红李子、盖县大李子、宁丰、宁酥、北方一号、绥棱、奎冠、黑宝石、美丽李、香蕉李、A11403、澳大利亚14号、黄李、密思李、红心李、玫瑰皇后、
  大石中生、寺田实生、早藤等20多个品种。
  葡萄 葡萄在山丹县历史上就有栽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只在红寺湖公社和东乐公社零星种植。20世纪50—90年代,山丹县种植庭院葡萄品种有紫葡萄、红葡萄、玫瑰香、里扎马特、巨峰、龙眼、无核白、京亚、京秀、香妃、非红、红指、紫荆、水红、龙宝、京玉、金星无核、晚红、秋红、秋黑、黑奥林、红提、绿提、圆白20多个。2007年后,引进设施红提葡萄试验示范,主要栽培藤稔、夏黑、矢富罗莎、摩尔多瓦、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碧香无核、香悦、黑峰、无核寒香蜜、弗雷无核等品种。
  枣 1965年,从新疆、临泽引进小红枣。临泽小枣定植后,管理粗放,存活甚少。
  海棠 20世纪60年代引进,在东乐、清泉、红寺湖、位奇、陈户等乡零星种植。
  花椒 1981年,位奇乡柳荫村农民王安泰试种植2株。1987年从泾川引进花椒苗,在清泉、陈户乡种植,保存近百株,并已挂果。
  山楂 主要有大旺、叶赫、绛县红、大红袍4个品种,在县十里堡林场、城关镇、位奇乡等地零星栽植。
  枸杞 1998—2012年,引进宁杞1号、宁杞2号、蒙杞1号、宁杞7号、宁杞09-1号5个品种,在全县范围内均有种植。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丹县极端天气、气象灾害频发,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其中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有干旱、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雷电、雪灾、高温等,另外地质灾害及农业气象灾害等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也较为严重。根据山丹县气象灾害形成的机理和成灾环境的区域特点,建立评估模型,对各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强度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孕灾环境和山丹实际情况,将各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强度划分为高、次高、中、次低、低5级。
  干旱 干旱是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河流缺水、空气干燥、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的灾害现象。山丹县干旱出现频率高(91%),十年九旱,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1981年以来,春旱发生频率73%,春末夏初旱30%,伏旱10%,平均两年一遇。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标(GB/T20481—2006),统计计算山丹1981年以来的干旱过程和干旱强度,出现各类干旱42次,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其中,2008年4月22日—5月15日的春旱加5月18日—6月4日的春末初夏旱为最强的一次干旱过程,2009年4月1日—4月29日次之。2008年的干旱过程,持续时间达45天,因旱灾造成农业经济损失8151万元。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降水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指标,结合干旱记录及海拔对干旱的影响,将山丹县干旱危险等级分为5级。由图可见,山丹县自东南向西北干旱危险性等级递增,老军乡大部干旱危险性等级最高,干旱频次大于81%;山丹军马场南部干旱危险性等级最低,干旱频次小于42%。
  冰雹 冰雹是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来势猛、强度大,一般都伴有暴雨洪涝、大风,对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对农作物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根据1981—2010年山丹气象站的记录,共出现冰雹16次,平均两年1次,这只是气象站单点记录。通过分析近30年雨情点的记录,实际发生在山丹县境内的冰雹次数至少在每年2次以上。
  从历年降雹资料统计来看,山丹年降雹次数呈减少趋势;雹季长度6个月,最早开始日期5月12日(2006年),最迟结束日期10月24日(1998年),主要集中在5—8月,6月和7月为两个双峰期;主要降雹时段在13—17时,占90%,说明降雹对热力条件的要求高。
  山丹冰雹易发区主要是距雹云源地较近的山区,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冰雹路径有两条,北路:东乐—清泉—龙首山以南沿山地区;南路:祁连山以北沿山地区至山丹马场一场。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冰雹日数资料及各乡镇提供的冰雹灾情资料分析冰雹出现频率,将其分为5级,得到冰雹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山丹县冰雹危险性等级和冰雹路径相符,东乐北部、清泉北部、焉支山区、山丹马场冰雹危险性等级最高;东乐南部、清泉南部、位奇局部冰雹危险性等级最低。
  暴雨洪涝 由一次短时或连续的强降水过程致使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山丹县主要为洪灾,是山丹危害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如2004年8月2日出现局地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33.16万元。山丹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出现概率为10年一次。
  山丹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2.6毫米,未出现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但局地产生暴雨的次数较多,从强度标准来讲,接近或达到暴雨这种强度意义上的暴雨仍然可以产生洪灾。统计分析,有记载的山洪灾害大都由于强度意义上的暴雨引起的,一般情况下,雷雨天气的降水量超过20毫米(其持续时间一般在2小时内)或8小时内稳定性降水的雨量超过30毫米时,山丹就可能出现洪灾。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暴雨、强雷雨日数资料,结合下垫面孕灾环境得出暴雨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山丹县暴雨危险性等级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山丹军马场、霍城南部暴雨危险性等级最高;东乐、清泉、位奇、陈户、老军以北地区暴雨危险性等级最低。
  低温冻害 是指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出现较长时期低于作物生育要求的临界温度致害低温,包括低温冰冻、寒潮、霜冻、倒春寒和秋季低温等,其中寒潮、霜冻是山丹农业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根据低温出现时间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可分为春季低温和夏末秋初(7—9月,也称秋季)低温两种类型,山丹县一般春季低温年发生较多,秋季低温年略少。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24小时降温10℃或48小时降温12℃、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气过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山丹县1981—2010年以来,出现寒潮过程35次,平均两年一遇;主要发生在3—5月,越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如1998年5月19—21日的强降温造成一、二、三类地区洋芋受损1000亩,三类地区油菜部分受损重播、部分果树果花受冻。
  霜冻是指农作物生长季内冷空气入侵,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C以下,引起农作物植株遭受冻伤或死亡的现象。山丹县1981—2010年以来出现霜冻次数46次,出现初霜冻的平均日期为9月28日,终霜冻为5月12日,由于处在大气环流调整季节,较强的冷空气,加之常伴有大风、降雪等天气,气温急遽下降,给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利用山丹气象站及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日最低气温≤0℃频次,与海拔高程建立统计关系模型,结合DEM数据生成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山丹县的低温冻害等级自北向南递增,海拔高的地区低温冻害严重,山丹马场大部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最高,偏北的东乐、清泉、位奇、老军等地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最低。
  大风 6级以上的风会对作物产生危害,风速≥17m/s(8级以上)的风称为大风,它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加速植物蒸腾,使耗水过多,光合强度降低;春夏季大风可加剧旱灾,冬季大风可加重越冬作物的冻害;强风可造成林木和作物倒伏、断枝、落花落果等,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山丹县年平均大风日数3天,分布在2—10月,其中3—6月占57%;特别是4—6月出现最多,占45%。从大风年际变化分析,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大风天气明显减少。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大风频次资料,结合大风灾害记录得出大风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清泉北部、老军东北部及陈户东北部大风危险性等级最高;山丹马场西部、马营西部、霍城西部局地大风危险性等级最低。
  沙尘暴 沙尘暴是强风卷起大量沙尘,使地面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是干旱和沙漠化气候环境的产物。一般来说,地面出现6—9m/s的风即能将地面沙尘吹到空中,主要影响设施农业及交通运输。
  山丹县沙尘暴的沙源主要是张掖以西的戈壁沙漠,本地裸露的地表提供重要补充。山丹年平均沙尘暴日数11天,春季(3—5月)最多,占全年的76%;从沙尘暴年际变化分析,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80—90年代前期,2003年以后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沙尘暴资料,结合下垫面孕灾环境得出沙尘暴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沙尘暴灾害自北向南递减,东乐大部、清泉局部的沙尘暴危险性等级最高;大马营南部、山丹马场大部沙尘暴危险性等级最低。
  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主要对农业、交通、电力等行业带来损失。
  山丹县年平均降雪日数达33天,积雪日数32天。一年中发生降雪的时段为8月至次年5月,集中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占93%),尤以1—3月为甚(占62%)。从降雪和积雪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变化不大。
  利用山丹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降雪日数、积雪日数、积雪深度资料,得出雪灾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山丹马场大部为雪灾重灾区,雪灾危险性等级最高;东乐大部、清泉大部雪灾危险性等级最低。
  高温 按气象标准,日最高气温≥35.0℃称为高温天气。山丹高温天气出现不多,年平均仅0.5天,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97年7月30日,为38.9℃。从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看,1999年前高温出现较多,1999年最多,为2天,2005年后至今未出现。
  利用山丹气象站及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日最高温度资料,统计高温日数,与海拔高程建立统计关系模型,结合DEM数据生成高温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山丹县高温热浪危险性等级东乐大部地区最高,年平均高温日数大于24天;山丹马场西南部、大马营乡东北部焉支山一带高温热浪危险性等级最低,大多年份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第二节 其他灾害
  地质灾害境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泥石流、崩塌和地面塌陷三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3处,其中泥石流沟46条、崩塌5处、地面塌陷2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大黄山区、龙首山区、军马场南部的祁连山区及霍城、李桥、位奇等乡镇;崩塌主要集中在大黄山附近,以大马营乡上山湾村崩塌最为严重;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东水泉和金湾煤矿区。2009年,山丹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试点县。2013年4月编制发布《山丹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震 山丹县位于祁连山地震带中段和龙首山北缘地震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率高,震源浅、破坏大、震害重,震情形势一直严峻,连续多年被国家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防御区和地震重点监视危险区,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2001年9月21日8时28分,龙首山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5公里。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民乐—山丹两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20时48分发生5.8级地震,后余震不断,至12月1日8时,在原震区共发生余震845次。地震给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和破坏,全县11个乡镇、115个村、3.2万户、12.8万人受灾,造成3人死亡,56人受伤,6万余间房屋倒塌,4.4万余间房屋受损,1万多头(匹)牲畜死亡。同时,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电力、文化、广电线路等设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多元。
  2005年2月22日21时42分,平坡矿区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2006年3月6日23时55分,红寺湖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2007年7月21日19时1分、22日17时34分,窑坡村发生3.3级、4.7级地震,震源深度23公里,大马营乡震感强烈。地震造成大马营乡、霍城镇、山丹马场,李桥、陈户乡不同程度受灾。
  2008年3月30日16时32分,肃南皇城发生5.5级地震,县境内普遍有震感,山丹马场总场、三场震感强烈。
  2009年7月16日12时44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艾力面盖与红寺湖村交界处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震区和县城震感强烈。
  2009年12月19日18时25分,永昌县红山窑乡郭家庄村与窑坡村交界处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大马营乡震感强烈,李桥、老军、陈户乡震感明显,窑坡村部分房屋受损。
  2010年12月13日13时19分,民乐县与山丹县交界处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霍城镇、山丹马场震感强烈。
  2012年5月11日18时18分,肃南县发生4.9级地震,县境内普遍有震感,红寺湖震感强烈。
  2013年9月17日6时43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与张掖市甘州区交界处发生4.9级地震,城区、红寺湖一带震感明显。
  2013年9月20日凌晨5时37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处发生5.1级地震,县内部分人有震感。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