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营山丹农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1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国营山丹农场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791-7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国营山丹农场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组织机构、农业生产、多种经营、职工生活及文卫教科。
关键词: 山丹县 国营山丹农场 组织机构

内容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掖县丞(驻东乐堡)徐林九在东乐设农事试验场,曾搜集日本小麦、美国棉籽、辽宁梁豆、四川烟草及南方蔬菜种子,开展品种改良试验。宣统时,县城也设有农事试验场,民国初俱废弃。
  民国35年(1946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于四坝滩设农场,使用小型拖拉机耕作,引进国内外小麦、豆类优良品种,推广种植。1956年,全部设施及农机具交山丹县良种场。
  1958年底,山丹县先后成立山羊堡、红寺湖、余定、四坝、祁连、头墩、林荫、黄草滩等8个国营农场,土地面积共75.9万亩,总人口9293人,其中工人4601人。1958年总投资153万元,各场共有大家畜3570头(匹),羊2.6921万只,猪1382口。拖拉机12台,收割机7台,机引农具121部,畜力农具944件。还建有砖瓦、石灰、煤窑、被服、刺绣、面粉加工、农机修理等工副业厂矿42处。是年总产值489.736万元。工人人均产值172.3元,通过决算4场盈余,1场平产,3场减产。1962年,山羊堡农场经济作物站移交国营老寺庙农场,余定农场并入四坝农场(后改为山丹农场),其它6场停办。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国营山丹农场由四坝滩、青羊口滩两个区组成,场部驻地在四坝滩距县城南5公里处,土地总面积15.392万亩,其中可耕地6.8万亩,共有职工1037人。其中农林牧工人496人,大中型拖拉机20台,是一个以农为主,林、牧、副、工、商综合经营的农垦企业。
  1958年1月由甘肃省农业厅批准,建国营四坝农场,隶属山丹县农垦局。1962年受省农垦局河西分局领导,1964年整编为农建11师四坝农场,扩编原山丹县余定农场为七连。1968年改为农建11师10团,196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2师12团,并开发了青羊口,为12团1营。1972年七连交山丹县管理。1974年改为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隶属张掖地区农垦局,设青羊口分场。1979年归属省农垦总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
  国营山丹农场为县级农垦企业。场级领导4名,机关设党委办公室、场长办公室、职工代表委员会办公室、计财科、劳动人事科、生产科、安全保卫科、基建土地管理科。
  内部独立核算单位有供销公司、农机公司、硅铁厂、青羊口分场(包括畜牧队、农业一、二队、机电队、分场小学)。
  队级核算单位有农业三、四、五队、实验站、水利队、加工厂、煤矿、砖厂、服务公司、建筑队、场部商店、农垦商店、农垦饭店、园林队。
  农场有党委会(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19个,有党员145名),团委会(下设团总支2个,团支部21个,有团员246人),职工代表委员会,妇联会及学校、医院。
  第二节 农业生产
  1958年建场后,由于平均主义代替了按劳分配,不切实际的指挥违反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致使全场生产迟滞徘徊,长期亏损。农业单产不高,总产不稳,1958—1978年,单产一直在50—100公斤之间徘徊。1976年全场总产值97.5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1.13万元,占42.15%,牧业产值9.92万元,占10.17%,工副业产值46.52万元,占46.68%,与总支出173.5926万元相抵,亏损76.0226万元,至1982年底共计亏损791.8万元。
  1978年,全场农牧工月平均工资35—36元,待遇偏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推行大包干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设农林牧队8个,辖家庭农场248个,家庭牧场18个,家庭林场18个。1988年家庭农场共承包土地1.88万亩,羊只存栏5200只。场党委提出“稳步发展农业,积极大办工业,努力搞活商业”的经营方针,逐步走向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农场发生较大的变化。
  1988年粮食总产329.4万公斤,比1978年145.6万公斤增长126.16%,比1968年29.4万公斤,增长10.86倍;1988年油料总产19.5万公斤,比1978年油料总产2.9万公斤增长6.4倍,比1968年油料总产0.2615万公斤增长73.82倍。辟果林196亩,林地4227亩,草地17.5612万亩。截止1988年采用间、混、套的方法,耕地种草每年稳定在7000—8000亩,迈出了良性循环的步伐。
  1983年实现利润17.48万元,摘掉了亏损20多年的帽子。
  第三节 多种经营
  1988年工副业总产值393.87万元,为1980年98.6万元的4倍,实现利润79万元。商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占全场总利润4.3%。建筑业总产值80.6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63万元,资金利税率12.93%,产值利润率24.41%,销售收入利润率9.77%,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36天。其主要项目有:
  1、煤矿 位于山丹县东南石湾子的草沟。1988年有职工141人,其中民工有121人,年产原煤2.1万吨,总产值45.23万元。劳均产值3208万元,实现利润12.2万元。
  2、硅铁厂 位于场部北。1985年建厂,1986、1988年一、二号炉先后投产,总投资800万元,有职工174人,其中民工23人。1988年底累计生产硅铁5025吨,实现利税433.1万元。
  3、加工厂 位于场部西。1964年建厂,生产豆腐、粉面、酱油、醋及面粉加工。1988年有职工35人,生产面粉40.15万公斤,清油8.5万公斤,醋7万公斤,酱油3.6万公斤,完成产值56.1万元,劳均产值1.6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
  4、砖厂 位于场北部。1978年建厂,1988年正式职工32人,生产红砖197万块,产值8.5万元,劳均2660元。
  5、商业 1972年场部设商店,1982年在县城东建立农垦商店,1985年在农垦商店旁建农垦饭店,有商业职工29人,商业营业点6个。1988年总营业额165.7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
  6、建筑队 1964年建队,主要修建职工住房和平田整地,1988年完成基建任务80.6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
  7、羊群 1988年羊只存栏5200只,生产羊肉2.6万公斤,羊毛1万公斤,商品率100%。
  第四节 职工生活及文卫教科
  1980年后,农业连年丰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工月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35.02元增到1988年的241.25元,增长5.89倍。牧工月平均工资由1983年的36.36元增到1988年的250元,增长5.88倍。家庭农场分别购买了牲畜、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及小型常用农具,初步具备了自筹生产资金的能力。1987年,住房改革,折价售给职工,一次性收回房款13万元。
  教育 1958年设立完全小学一处,有教师3人,连队设1—2年级教学点。1969年各分场设完全小学,畜牧队设教学点,有教师6人,学生150名,1973年场部和各分场都设立了初中部。1976年场部办完全中学。1987年,实行集中办学,场部设12年制完全中学一处,教职工33人。已培养高中毕业生205名,考入高等院校32名。分场设6年制小学,有教师10名,学生60名。
  卫生 1958年建场后设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2名,各连队相继设专职卫生员。1969年分场设立卫生所,1970年场部设医院,有医护人员10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设有放射诊疗室、化验室、中、西医门诊部、病床10张、X光机1台,心电图机1台。
  科技 现有农业科技人员7名,其中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各2名,主要从事良种引进推广、植保、土肥及作物栽培的试验研究。先后参加了《河西沿山冷凉灌区百万亩小麦丰产栽培试验》、《大、小麦数模试验》、《大、小麦引种区试验》、《春小麦高矮秆搭配试验》、《大麦套种试验》、《啤酒大麦丰产栽培试验》、《稀土微肥在大麦栽培中不同用量处理试验》等项目。并成功推广粉锈宁拌种,小麦根际固氮菌、稀土微肥利用等成果,引进和推广了春小麦矮丰3号、大麦引瑞、匈84—62等优良品种。
  场部有图书室、俱乐部各1座,电影放映队1个。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