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水泉煤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0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东水泉煤矿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781-7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东水泉煤矿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机构、矿井建设和原煤生产、职工福利。
关键词: 山丹县 东水泉煤矿 机构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东水泉煤矿(地属企业),地处山丹县城东向46公里的红山带,又名后石湾子。1958年“大跃进”时土法上马,成立地方国营山丹县东水泉煤矿,下设四个队。1961年10月省煤炭工业局为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将东水泉煤矿归属山丹矿务局领导,改为山丹矿务局东水泉煤矿,下设6个科室,两个采煤区和建井队、土建队、机电区。1963年1月停止生产。1970年3月张掖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东水泉煤矿筹备小组,下设政工、基建、生产、办事4个组,将658名职工编为5个连队,开展工作。1971年10月,中共张掖地委批示,由李忠信、郑守义等组成中国共产党张掖地区东水泉煤矿委员会和东水泉煤矿革命委员会。1972年11月将所属4个组改为政治、生产两个办公室和基建、行政、劳资、供销、财务、统计、保卫、机电、安全技术9个科,基层连队建制也同时取消,改称为采区和井队。1976年底,改为东水泉煤矿,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矿长负责制,1978年职工人数达到1900多人。1987年9月份东水泉煤矿实行经营承包,机构又有所变动,设党委、矿长、新产品开发3个办公室,团委以及生产、供销、计划财务、安全保卫4个科;下属青沙梁、代家湾、高岭土3个采区;建筑陶瓷、高岭土加工两个厂和经销、服务两个公司。1988年共有职工650人,其中干部48人,专业技术人员28人。
  第二节 矿井建设和原煤生产
  一、勘探储量 1955年西北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吕翁声率领地质人员对东水泉一带进行探测,1956至1970年由原西北煤田地质局145队先后对东水泉矿区进行精查和补充勘探工作,并分别提交《甘肃省山丹煤田东水泉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和《甘肃山丹煤田东水泉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补充资料》,填有1:5000地形地质图24.1平方公里,经批准的勘探地质储量为7558.3万吨。
  二、矿井建设 1970年张掖地区在恢复原矿区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并委托兰州煤矿设计院三队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初期工程为代家湾一号斜井,年产9万吨;青沙梁一号斜井,年产15万吨。
  代家湾一号斜井,从1971年5月开工,于1974年12月建成投产,共投资360多万元,完成井巷工程13项掘井进尺3382米;地面建筑5495平方米,安装设备355台(件)。青沙梁一号斜井,于1971年7月开工,至1976年1月竣工,共投资527.7万元,完成井巷工程6716米;地面建筑27项,面积5979平方米,安装机电设备323台件。
  为解决矿区供电问题,1970年5月至10月,架设了从芨岭到东水泉18公里的输电线路,建立临时变电所,开始供应生产和照明用电。1971年8月至1972年春,投资110多万元,架设从永昌东大山变电所到东水泉煤矿约49公里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扩建了变电所,装有2400千伏安、1000千伏安主变器2台。
  三、原煤生产代、青二井投产后年产量稳定,基本接近设计能力;1970年至1979年完成原煤103.76万吨,产值2066万元,由于质量问题,产品滞销,累计国家弥补亏损共233万元。1980年经批准停产维修,1981年为解决维护费不足的问题,组织职工在矿井边角地带手工开采,年产4—5万吨,1982年扭转亏损局面。1987年以后,通过改革,东水泉煤矿实行承包经营,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88年,生产原煤5.9万吨,釉面砖4.51万平方米,完成产值207.6万元,实现利润17.7万元。投产后到1988年底,共生产原煤132万吨,完成产值2773万元,上缴利润107.76万元,已形成固定资产1050万元。
  四、高岭土生产高岭土又名铝质页岩,俗称煤矸石。东水泉高岭土矿藏丰富,品质优良,是各种陶制品的优质原料。过去不选采高岭土,以致混入煤中,既降低了原煤质量,又把高岭土扔了。1980年停产期间,派员到天津、北京、唐山陶瓷厂参观学习,1982年3月,组织了两个试验小组带上高岭土,分别到咸阳研究院和兰州省建材研究所,试制釉面砖成功,是年7月筹建建筑陶瓷厂。到1986年5月,共投资232.2万元,建成年产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生产出白色及彩陶釉面砖,经省建材局等单位鉴定合格,产品列为省级新产品。1988年完成釉面砖4.5万平方米,产品销往兰州、天水、嘉峪关、玉门、青海、内蒙古等地。
  第三节 职工福利
  1988年底,东水泉煤矿建筑面积已达3.1944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为7228平方米。职工宿舍、家属宿舍和职工福利设施共2.4716万平方米。矿区有小学、医院、商店、粮油站、变电所、广播室、图书室、经销公司、服务公司以及1300座的影院一座,10瓩电视差转台一座,职工食堂5个,浴池2个。汽车队有救护车、生活车各1辆,并自备有通往张掖的轿车一辆。在山丹城内修建30多间,400平方米的宿舍,在张掖城南环路建了一幢960平方米的住宅楼,解决了部分离退休职工的住宿问题。在张掖城东办事处院内还修15间平房342平方米,解决了学生在张掖上学的住宿问题。
  为解决矿区用水的困难,1974年投资110多万元,完成由山丹丰城堡村到矿区输水管道工程9公里。1976年建成了容量3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2座,再分别用输水管道送到各矿井及各单位,并架设矿区到丰城堡6000伏高压输电线路一回。1970年到1986年,先后投资63万元,修建了甘新公路两截腰到矿区的17公里和矿区到尖山车站的18公里沥青路。1974年投资10万元,架设矿区到山丹城46公里的通讯线路。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机构

东水泉煤矿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