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煤炭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4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煤炭生产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779-7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山丹煤矿是机械化生产矿井,1983年底有职工1495人,固定资产净值1394万元,照明、排水、通风、提升、井下运输都比较先进。
关键词: 山丹县 山丹煤矿 煤炭生产

内容

1953至1973年,先后由原西北煤田地质局625队、133队及145队到平坡煤田进行了精查勘探,测制了1:5000地质图,编有《甘肃山丹煤田详查报告》。平坡区划分36个井田,提交36件精查地质报告,基本搞清了地层构造,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群,含煤15层,其中以正五列煤层最为稳定,主要可采层为底槽和顶三槽。次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窑街组,含煤1—3层,极不稳定,局部可采,可采煤层为气、肥、焦煤。原煤含水份0.59%,灰份24.8%,含矸率为1.23%,含硫2.1%,发热量6360焦耳/公斤,是较为理想的炼焦煤。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9万吨,建成一、二、三、四、六号五对矿井进行生产。核实后的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414&4万吨。
  山丹煤矿1955年开始基建,国家投资总额达4818.7万元,完成建筑总面积10.1218万平方米。到1965年,共生产原煤192.9万吨,除1958年至1960年间实现利润498万元外,1961年至1965年连续亏损。由于煤层薄,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不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1965年停产,设保管处,人员陆续调出。
  1970年山丹煤矿一号井恢复生产,1971年又恢复二号井,补充勘探,另外设计。一号井由原设计年生产30万吨能力核定为15万吨。1984年实行企业承包,现为参加煤炭部总承包的直供重点煤矿。1988年原煤生产完成15万吨,比1970年恢复时的2.25万吨,增长了6.6倍,产值412.7万元,是1970年155.1万元的2.66倍。但由于井下条件变化大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致使原煤成本大幅度增长,1988年吨煤成本为41.92元。比1970年吨煤22.67元增长85%,企业虽有转机,但仍处亏损局面。1970年恢复生产后,除1972、1973、1974年3年内实现利润22.6万元外,其它年份均有亏损,累计亏损额达605万元。
  山丹煤矿是机械化生产矿井,1983年底有职工1495人,固定资产净值1394万元,照明、排水、通风、提升、井下运输都比较先进。由山丹供电所架设专用输电线路15公里,总负荷1800瓩,由山丹火车站到矿区的专用铁路线19.7公里,简易公路17公里,煤炭外运便利。原煤除少量供应山丹县城乡人民生活用煤和县内工业用煤外,主要保证张掖电厂等单位用煤。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丹煤矿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