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编 省、地驻县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96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编 省、地驻县单位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6
页码: 771-7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省、地驻县单位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山丹焦化厂、山丹煤矿、东水泉煤矿、山丹水泥厂、山丹化工厂、国营山丹农场、培黎学校。
关键词: 山丹县 驻县单位 厂房

内容

第一章 山丹焦化厂
  第一节 沿革
  山丹焦化厂为省属县级企业,位于山丹县城东2公里处头坝泉。厂区和住宅区分布于甘新公路南北两侧,东西宽720米,南北长970米,占地面积60.6万平方米。
  1958年,省冶金局、煤炭局投资70万元,由山丹县主持,在此兴建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投产不久,因受当时自然灾害影响,两厂遂于1961年11月先后下马停产。
  1970年3月,为供应兰州钢厂和河西堡铁厂冶炼用焦,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原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的基础上,筹建焦化厂。次年9月,正式定命为甘肃山丹焦化厂,隶属省重工业局,时有职工659人,1976年前后,职工人数达1280多人,为建厂以来职工人数最多的时期。后生产气煤焦成功,于1983年4月并入西北铁合金厂,更名为西北铁合金厂山丹分厂,产品主要供西北铁合金厂冶炼之需。1986年元月,定为独立企业,改称甘肃省山丹焦化厂,隶属省冶金厅。至1988年,国家累计投资380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03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863.09万元,上缴国家税金835.56万元。1970年—1984年连续15年政策性亏损2786万元,1985—1988年,由于生产配套,产品种类增加,生产发展,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22.3万元。1988年,有职工910人,其中管理干部138人,固定工604人,合同制工108人,农民轮换工、临时工60人。
  厂属机构和生产系统因时因需而设,时有增减。1988年前后,厂党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调查研究室、纪律检查委员会。厂部下设办公室和计划、生产、技术、机动、供销、财务、质控、安全、环保、教育、劳资、基建、保卫、行政14科。群众团体有工会、团委。生产系统有焦炉、化工、铁合金、金属镁、机动5个车间及汽车队。另有服务公司、职工子弟学校、卫生所、招待所、商店、托儿所等附属单位。
  经20年的经营,该厂已发展成拥有较多生产、管理、生活服务、住宅、运输、供电供水、安全、环保等设施,有较强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中型企业。
  第二节基本建设和生产
  建厂20年来,山丹焦化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设备日臻完善,产品由昔日的单一生产冶金焦发展为生产冶金焦、气煤焦、硅铁、粗苯、工业萘、蒽油、煤焦油、金属镁等多种产品
  县办时期1959年,建成人工操作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的红旗2号焦炉2组4座,年处理原煤30万吨的30——Ⅰ甲型洗煤楼。1960年8月和次年9月,建成年生产能力为4万吨的半机械化红旗3号焦炉2组4座,焦炉和洗煤设施投产时间短暂,共生产冶金焦1.783万吨,创工业产值90.39万元,洗精煤33.4425万吨,产值13.15万元。
  省办时期 1970年,年产4万吨的红旗3号焦炉和年处理原煤30万吨的洗煤楼投入生产。1974年5月,建成厂内至山丹火车站全长7.7公里的铁路专线。同年7月,年产10万吨焦炭的“66”型焦炉一组两座及年产7000吨化工产品的相应的焦油回收加工、粗苯精制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械化焦炭生产线。焦炉车间建筑面积2594平方米,化工车间建筑面积1783平方米,总投资1495.63万元(不含修复原红旗3号焦炉投资数),为该厂占地、投资最多的车间。9月,完竣建筑面积为365平方米的洗煤设备扩建工程,原煤处理量由原来的30万吨/年,提高到50万吨/年。从此,焦炭产量倍增,当年10月,水电部和省计委调第二十七列车发电站进厂发电,厂内备用的360千伏安柴油发电机试车成功,保证了产品生产。是年,建成1821平方米的机修车间及与生产配套的锅炉房、车库、化验室等设施,动力设施初具规模。1977年4月,化工车间中温沥青、工业萘、蒽油设备及31.5米桥式天车投入生产。次年,由山丹变电所在厂内架设高压输电线路两个回路,改由大电网供电。1979年,停洗山丹劣质煤,改用新疆、宁夏优质煤直接炼焦,减少洗煤程序,洗煤车间编制撤销。次年,气煤焦试产成功,结束了往昔只生产冶金焦的状况。1985年,建成年产硅铁2800吨的1800千伏安的硅铁矿热电炉两座,建筑面积344平方米,改变了产品单一的局面。同年11月,投资380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的圆钉生产线。次年4月,“祁连牌”防水油膏投入生产。1988年7月,将两座1800千伏安电炉改造为3200千伏安,提高了硅铁产量。7月29日至8月28日,焦炭平均日产225吨,硅铁平均日产8968吨,创焦炭、硅铁生产量高纪录。次年,年产1万吨的电极糊车间、蒸氨工程与张掖地区电力局合资兴建的5000千伏安电炉相继竣工投产。1970至1989年共生产焦炭101.4031万吨。1991年初,年产400吨的金属镁车间,投入试生产。
  至1988年,全厂共有设备380台(套),总重1579吨,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8台,吊装运输设备45台,锻铸设备3台,动力设备5台,建厂以来的重大技术改造工作有:红旗3号焦炉启门改为机械化操作;推焦机改为电动推焦;“66”型刀边炉门改为气封炉门;4吨生产锅炉由烧煤改为煤气。
  近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厂长负责制及计划、财务、经营、质量、设备、科技能源、环保安全、劳动工资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发展。
  第三节 职工福利和环境保护
  建厂初,职工住宅简陋,环境艰苦。历年来,修建职工家属住宅,兴建文教、卫生、服务设施,治理环境污染,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至1988年,全厂建筑面积达34.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总面积18632平方米,厂区西侧建有9052平方米的砖木结构职工家属宿舍6排43幢,甘新公路北侧建有1.2158万平方米的家属住宅楼两排6幢,均装有水暖设备,有职工子弟学校1所(原办有高、初中),卫生所1处,建有职工俱乐部,内设阅览、游艺、放映等厅室。厂内建有浴池、商店等服务设施。1985年,兴建占地面积为9600平方米的招待所,内建3930平方米的招待楼1幢。1986年10月,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装有闭路电视。
  焦炭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厂区和周围粉尘大,污染严重,厂内设有环保监测室,投资16.596万元购置环保监测仪器,配备专职监测人员,对粉尘和废水进行常规监测。购置4台风机消声器,治理噪音污染。在电极糊车间配置除尘器8台(套),治理粉尘。1986年,成立以厂长任主任的环保委员会,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次年,投资47万元,复建废水处理能力为2440吨/日的生物脱酚工程,配备运行和监测人员15人。由13人组成的绿化专业队专务环境绿化,至1988年,全厂绿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林带占地面积1.876万平方米,减轻了环境污染。
  第二章 山丹煤矿
  第一节 机构
  山丹煤矿位于山丹县城南西约14公里处瞭高山与匣子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属平坡煤田。1954年8月成立山丹煤矿筹建处,1955年2月成立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山丹工程处,是年有职工1421人,下设秘书、计划、工程、财务、人事、劳资、供应7个科室和1个土建队、2个建井队、1个安装队。1955年9月山丹二号井与一号井相继破土动工,这是河西最早的两对机械化矿井。1956年10月,三号井动工兴建,为当时甘肃省最大的一座机械化竖井。
  1957年5月,筹建、工程两处合并为山丹工程公司,直属西安煤矿管理局领导。下设14个科3个室,还有建井、土建、安装、副业、运输、机修等厂队。1958年9月,山丹工程公司改为矿务局。至1960年,职工达7322人,1961年10月,东水泉煤矿归属矿务局领导,改为山丹矿务局东水泉煤矿。1963年2月,东水泉煤矿仍归地方国营。1964年9月,山丹矿务局改为山丹煤矿。1965年10月撤销,成立山丹煤矿保管处。1970年又恢复山丹煤矿,隶属甘肃省煤炭工业局,至1988年底有职工1495人。
  第二节 煤炭生产
  1953至1973年,先后由原西北煤田地质局625队、133队及145队到平坡煤田进行了精查勘探,测制了1:5000地质图,编有《甘肃山丹煤田详查报告》。平坡区划分36个井田,提交36件精查地质报告,基本搞清了地层构造,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群,含煤15层,其中以正五列煤层最为稳定,主要可采层为底槽和顶三槽。次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窑街组,含煤1—3层,极不稳定,局部可采,可采煤层为气、肥、焦煤。原煤含水份0.59%,灰份24.8%,含矸率为1.23%,含硫2.1%,发热量6360焦耳/公斤,是较为理想的炼焦煤。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9万吨,建成一、二、三、四、六号五对矿井进行生产。核实后的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414&4万吨。
  山丹煤矿1955年开始基建,国家投资总额达4818.7万元,完成建筑总面积10.1218万平方米。到1965年,共生产原煤192.9万吨,除1958年至1960年间实现利润498万元外,1961年至1965年连续亏损。由于煤层薄,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不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1965年停产,设保管处,人员陆续调出。
  1970年山丹煤矿一号井恢复生产,1971年又恢复二号井,补充勘探,另外设计。一号井由原设计年生产30万吨能力核定为15万吨。1984年实行企业承包,现为参加煤炭部总承包的直供重点煤矿。1988年原煤生产完成15万吨,比1970年恢复时的2.25万吨,增长了6.6倍,产值412.7万元,是1970年155.1万元的2.66倍。但由于井下条件变化大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致使原煤成本大幅度增长,1988年吨煤成本为41.92元。比1970年吨煤22.67元增长85%,企业虽有转机,但仍处亏损局面。1970年恢复生产后,除1972、1973、1974年3年内实现利润22.6万元外,其它年份均有亏损,累计亏损额达605万元。
  山丹煤矿是机械化生产矿井,1983年底有职工1495人,固定资产净值1394万元,照明、排水、通风、提升、井下运输都比较先进。由山丹供电所架设专用输电线路15公里,总负荷1800瓩,由山丹火车站到矿区的专用铁路线19.7公里,简易公路17公里,煤炭外运便利。原煤除少量供应山丹县城乡人民生活用煤和县内工业用煤外,主要保证张掖电厂等单位用煤。
  第三节 文教、卫生和职工福利
  山丹煤矿有全日制子弟学校1所(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医院1所,医务人员36人,病床35张,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化验室、X光室、手术室等。还有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游艺室、图书室、招待所、食堂、浴池,另外在矿区还设有银行、邮电所、粮站、商店,方便了职工的生活。除原有的职工宿舍区及家属区外,又新建8961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和两个家属区。在前窑设有农场及家属区,原电厂设有离退休人员居住区,建筑面积达2.4203万平方米,文教卫生的建筑面积达1.6429万平方米,成为一个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比较完备的煤矿。
  第三章 东水泉煤矿
  第一节 机构
  东水泉煤矿(地属企业),地处山丹县城东向46公里的红山带,又名后石湾子。1958年“大跃进”时土法上马,成立地方国营山丹县东水泉煤矿,下设四个队。1961年10月省煤炭工业局为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将东水泉煤矿归属山丹矿务局领导,改为山丹矿务局东水泉煤矿,下设6个科室,两个采煤区和建井队、土建队、机电区。1963年1月停止生产。1970年3月张掖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东水泉煤矿筹备小组,下设政工、基建、生产、办事4个组,将658名职工编为5个连队,开展工作。1971年10月,中共张掖地委批示,由李忠信、郑守义等组成中国共产党张掖地区东水泉煤矿委员会和东水泉煤矿革命委员会。1972年11月将所属4个组改为政治、生产两个办公室和基建、行政、劳资、供销、财务、统计、保卫、机电、安全技术9个科,基层连队建制也同时取消,改称为采区和井队。1976年底,改为东水泉煤矿,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矿长负责制,1978年职工人数达到1900多人。1987年9月份东水泉煤矿实行经营承包,机构又有所变动,设党委、矿长、新产品开发3个办公室,团委以及生产、供销、计划财务、安全保卫4个科;下属青沙梁、代家湾、高岭土3个采区;建筑陶瓷、高岭土加工两个厂和经销、服务两个公司。1988年共有职工650人,其中干部48人,专业技术人员28人。
  第二节 矿井建设和原煤生产
  一、勘探储量 1955年西北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吕翁声率领地质人员对东水泉一带进行探测,1956至1970年由原西北煤田地质局145队先后对东水泉矿区进行精查和补充勘探工作,并分别提交《甘肃省山丹煤田东水泉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和《甘肃山丹煤田东水泉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补充资料》,填有1:5000地形地质图24.1平方公里,经批准的勘探地质储量为7558.3万吨。
  二、矿井建设 1970年张掖地区在恢复原矿区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并委托兰州煤矿设计院三队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初期工程为代家湾一号斜井,年产9万吨;青沙梁一号斜井,年产15万吨。
  代家湾一号斜井,从1971年5月开工,于1974年12月建成投产,共投资360多万元,完成井巷工程13项掘井进尺3382米;地面建筑5495平方米,安装设备355台(件)。青沙梁一号斜井,于1971年7月开工,至1976年1月竣工,共投资527.7万元,完成井巷工程6716米;地面建筑27项,面积5979平方米,安装机电设备323台件。
  为解决矿区供电问题,1970年5月至10月,架设了从芨岭到东水泉18公里的输电线路,建立临时变电所,开始供应生产和照明用电。1971年8月至1972年春,投资110多万元,架设从永昌东大山变电所到东水泉煤矿约49公里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扩建了变电所,装有2400千伏安、1000千伏安主变器2台。
  三、原煤生产代、青二井投产后年产量稳定,基本接近设计能力;1970年至1979年完成原煤103.76万吨,产值2066万元,由于质量问题,产品滞销,累计国家弥补亏损共233万元。1980年经批准停产维修,1981年为解决维护费不足的问题,组织职工在矿井边角地带手工开采,年产4—5万吨,1982年扭转亏损局面。1987年以后,通过改革,东水泉煤矿实行承包经营,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88年,生产原煤5.9万吨,釉面砖4.51万平方米,完成产值207.6万元,实现利润17.7万元。投产后到1988年底,共生产原煤132万吨,完成产值2773万元,上缴利润107.76万元,已形成固定资产1050万元。
  四、高岭土生产高岭土又名铝质页岩,俗称煤矸石。东水泉高岭土矿藏丰富,品质优良,是各种陶制品的优质原料。过去不选采高岭土,以致混入煤中,既降低了原煤质量,又把高岭土扔了。1980年停产期间,派员到天津、北京、唐山陶瓷厂参观学习,1982年3月,组织了两个试验小组带上高岭土,分别到咸阳研究院和兰州省建材研究所,试制釉面砖成功,是年7月筹建建筑陶瓷厂。到1986年5月,共投资232.2万元,建成年产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生产出白色及彩陶釉面砖,经省建材局等单位鉴定合格,产品列为省级新产品。1988年完成釉面砖4.5万平方米,产品销往兰州、天水、嘉峪关、玉门、青海、内蒙古等地。
  第三节 职工福利
  1988年底,东水泉煤矿建筑面积已达3.1944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为7228平方米。职工宿舍、家属宿舍和职工福利设施共2.4716万平方米。矿区有小学、医院、商店、粮油站、变电所、广播室、图书室、经销公司、服务公司以及1300座的影院一座,10瓩电视差转台一座,职工食堂5个,浴池2个。汽车队有救护车、生活车各1辆,并自备有通往张掖的轿车一辆。在山丹城内修建30多间,400平方米的宿舍,在张掖城南环路建了一幢960平方米的住宅楼,解决了部分离退休职工的住宿问题。在张掖城东办事处院内还修15间平房342平方米,解决了学生在张掖上学的住宿问题。
  为解决矿区用水的困难,1974年投资110多万元,完成由山丹丰城堡村到矿区输水管道工程9公里。1976年建成了容量3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2座,再分别用输水管道送到各矿井及各单位,并架设矿区到丰城堡6000伏高压输电线路一回。1970年到1986年,先后投资63万元,修建了甘新公路两截腰到矿区的17公里和矿区到尖山车站的18公里沥青路。1974年投资10万元,架设矿区到山丹城46公里的通讯线路。
  第四章 山丹水泥厂
  第一节 沿革
  山丹水泥厂始建于1958年,位于县城东门外甘新公路南侧,与山丹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相对,厂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1960年建成投产,为县属企业,1961年停产。
  1969年,张掖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建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属地直企业。厂部下设厂办、党办室和政保、财务、供销、安全生产科、新技术开发办公室、劳动服务公司、汽车队、化验室及机电、生料、烧成、水泥4个车间。1988年底有职工657人(其中长期临时工200人)。
  第二节 生产
  1958年建厂后,设计能力为年产普通水泥3.2万吨,主要设备有1.83×6.12米皮带转动球磨机2台,5×1O米普通立窑2座,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40万元。
  1969年复建,1971年正式投产。由于设备陈旧,供电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生产一直未达到设计水平。至1979年10年生产水泥18.5万吨,累计亏损达267.77万元。1980年经过强化管理和改进规章制度,生产水泥3.23万吨,实现利润8.5万元,达到设计能力,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水泥厂动员广大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献计献策,多渠道筹措资金401万元。从1982年开始,对生产设施进行了5次大的技术改造。至1988年基本上实现了供、产、销一条龙的配套设施,形成生产普通水泥8.8万吨的能力,达到了低消耗,高产出,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上升,多次受省委、省政府、建材局奖励。1988年生产水泥8.95万吨,全部达到425号以上。吨水泥耗电由原100千瓦时以上降至89.32千瓦时,熟料标煤耗由180公斤降至150公斤左右,进入了全省低耗先进行列。1980至1988年累计实现利税510.44万元,上缴税金234.06万元,职工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8991元,是1980年的2.16倍。形成固定资产1000万元,拥有主要设备251台(件),装机容量2483瓩、产品远销河南、山东、江苏、安徽、西藏和西北各省区,在用户中享有较高的信誉。
  第三节 职工福利及环境保护
  70年代,水泥厂只有几幢简易职工宿舍,生活条件艰苦,进入80年代,积极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建成家属宿舍2700平方米,单身宿舍楼1163平方米,还有职工食堂、浴池、俱乐部、卫生室、小农场等设施。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日趋上升,职工收入也随之逐年增加,至1988年,职工收入由1980年的862.93元增加到1577.65元,增长82.8%。
  水泥生产,粉尘较多,对职工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但由于资金问题,至70年代尚无除尘设备。80年代,先后筹措资金50余万元,在7处较大的扬尘点安装除尘设备,其中球磨机安装静电除尘器,扁带式除尘器、扩散式除尘器、除尘效果均达到90%以上,接近国家规定标准。机窑采取水除尘,除尘率也达到90%以上,烘干机采用沉降式与扩散式除尘,效果达到80%以上,破碎系统扬尘较高,目前正在采取措施除尘。与此同时,厂里还积极采取其他治理措施净化环境,厂内凡能种植树木的地方都种上了杨树、国槐、榆树等,共计26000多株,还在小农场定植苹果梨60多亩,逐步向厂区园林化的方向发展。
  第五章 山丹化工厂
  第一节 发展概况
  该厂原系县办小型炼铁厂,后因资源、技术、管理等条件制约,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经三上二下,1978年最后停产。1979年经考察论证,由甘肃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定为生产硫化碱的重点厂家,更名为山丹化工厂。隶属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县级建制。
  建厂时接受原铁厂可利用的厂房设施,固定资产77万元;贷款18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建起年生产能力5000吨(Φ300×6500)的转炉2座,于1982年7月份正式投产。有职工319人,形成固定资产净值276万元,当年实现利税15万元。
  1983年后实行企业承包,完善经营机制,逐年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重视产品质量,跻身于市场竞争。“焉支山”牌的硫化碱畅销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推销于苏联、日本、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荣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1985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又以硫化碱为龙头,发展多种产品;新建年产2500吨硫代硫酸钠、800吨的硫化染料、30吨的抗旱保水剂生产线,相继投放市场。
  1988年有职工5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人,厂区面积20.6万平方米。厂部下设10个科(室),8个生产作业车间,一个经销公司、一个汽车队。全年生产硫化碱1.1512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602.3万元,实现利润131.7万元,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的第四位,国家计量局颁发二级计量合格证。
  第二节 厂建规模
  随着生产发展,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年产硫化碱1.2万吨(3000×6500)的转炉4台,年产800吨硫化染料,年产2500吨硫代硫酸钠,年产30吨
  保水剂生产线一条。相配套的作业车间砖混建筑面积6534.9平方米,各类库房总面积2260.94平方米,原料棚8801.34平方米,行政办公楼一幢2100平方米,砖混车间办公室3269.9平方米,福利设施用房1240.3平方米,单身宿舍4763.2平方米,家属住宅8901.53平方米。
  第三节 经营管理
  为使企业有新的活力,必须广采国内外信息,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注意工业生产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变化。1985年获悉日本生产的CPAV型高性能吸水树脂(即保水剂),吸水性能为900—1000倍,除用于石油钻井的泥浆添加剂,造纸辅助原料,可用于干旱地区种植和绿化方面的土壤保墒剂,具有改良土壤、保肥保水功效。1986年请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研制成功。经山丹县科委、农技推广站在小麦、胡麻作物上试验,增产幅度为8—17.3%,从而大量投放市场,将为旱作农业作出一大贡献。
  第四节 经济效益
  从1985年以来,在立足硫化碱生产的基础上,经常选派技术骨干,出外考察采访,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对老产品不断改型换代,硫化碱生产突破年产万吨关。新产品保水剂填补国内空白,硫化染料、硫代硫酸钠填补省内空白。每年新增产量1630吨,新增产值430万元,新增利税162万元。形成年综合生产能力1.503万吨,产值达1080万元,利税350万元。继续兴建年产大苏打2000吨的工程,进行改型深加工年产片状碱8000吨的技术改造。
  第五节 环境治理
  由于厂址变动频繁,“三同时”的工作不能与生产同步发展,环保方面欠帐较多。形成生产区域粉尘浓度大,噪音超标,毒害物的排放控制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在设备管线上跑、冒、滴、漏时有发生,严重的污染环境。化工厂在抓生产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和条件,逐步进行环境治理。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倾听专家、技术人员及广大职工的建议,采取投资治理,革新工艺技术,建立环保制度,树立职工的环保意识,以根治毒害、美化环境相结合的方法,逐年有计划的改造设备,综合治理,收效显著。
  1984年投资11万元将原直喷煤操作改为提升机加储煤仓输煤,缩短输煤距离,随之减少粉尘,节约煤耗。是年又投资16万元在转炉尾部增设4台热锅炉,把原专为浸取生产供热锅炉,改为余热锅炉供热,降低粉尘,减轻污染。在浓缩车间把原5组10圧吹风机强化生产的蒸发锅炉,改为利用自然吹风蒸发,使其噪音由原来的760分贝,降低到86分贝。
  1988年投资4万元改造煤粉系统的绞龙,将原长6米的绞龙缩短2米,减少送煤过程中的煤喷放,还年节约电力4万多度。随之彻底改造硫化碱浸取洗渣工艺,洗泥渣改为两次层层浸洗,改造后排放废渣硫化碱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3%降低到2.4%。按每天排放废渣40吨,每吨按收回硫化碱4%计算,一年可收回205吨。
  对红矾钠生产线所排放的废水废渣、采取用闭路循环工艺,不直接排放废水。车间地面均用三油二毡和20厘米厚的混凝土防止渗漏,废渣的50%经烘干后收回生产系统重复利用,其余在厂区内设堆渣池,一层石灰一层锯渣封闭堆放,使其有毒的Gr+6还原成无毒的Gr+3。
  建厂以来还每年投资5000—1万元,专用绿化厂区,目前绿化面积已达总面积的43%,植树育花,年年坚持。成林的树木有杨、柳、松、榆、沙枣、国槐等。培植苹果梨和经济林木,建成果园65亩,逐年挂果。
  第六章 国营山丹农场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掖县丞(驻东乐堡)徐林九在东乐设农事试验场,曾搜集日本小麦、美国棉籽、辽宁梁豆、四川烟草及南方蔬菜种子,开展品种改良试验。宣统时,县城也设有农事试验场,民国初俱废弃。
  民国35年(1946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于四坝滩设农场,使用小型拖拉机耕作,引进国内外小麦、豆类优良品种,推广种植。1956年,全部设施及农机具交山丹县良种场。
  1958年底,山丹县先后成立山羊堡、红寺湖、余定、四坝、祁连、头墩、林荫、黄草滩等8个国营农场,土地面积共75.9万亩,总人口9293人,其中工人4601人。1958年总投资153万元,各场共有大家畜3570头(匹),羊2.6921万只,猪1382口。拖拉机12台,收割机7台,机引农具121部,畜力农具944件。还建有砖瓦、石灰、煤窑、被服、刺绣、面粉加工、农机修理等工副业厂矿42处。是年总产值489.736万元。工人人均产值172.3元,通过决算4场盈余,1场平产,3场减产。1962年,山羊堡农场经济作物站移交国营老寺庙农场,余定农场并入四坝农场(后改为山丹农场),其它6场停办。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国营山丹农场由四坝滩、青羊口滩两个区组成,场部驻地在四坝滩距县城南5公里处,土地总面积15.392万亩,其中可耕地6.8万亩,共有职工1037人。其中农林牧工人496人,大中型拖拉机20台,是一个以农为主,林、牧、副、工、商综合经营的农垦企业。
  1958年1月由甘肃省农业厅批准,建国营四坝农场,隶属山丹县农垦局。1962年受省农垦局河西分局领导,1964年整编为农建11师四坝农场,扩编原山丹县余定农场为七连。1968年改为农建11师10团,196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2师12团,并开发了青羊口,为12团1营。1972
  年七连交山丹县管理。1974年改为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隶属张掖地区农垦局,设青羊口分场。1979年归属省农垦总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
  国营山丹农场为县级农垦企业。场级领导4名,机关设党委办公室、场长办公室、职工代表委员会办公室、计财科、劳动人事科、生产科、安全保卫科、基建土地管理科。
  内部独立核算单位有供销公司、农机公司、硅铁厂、青羊口分场(包括畜牧队、农业一、二队、机电队、分场小学)。
  队级核算单位有农业三、四、五队、实验站、水利队、加工厂、煤矿、砖厂、服务公司、建筑队、场部商店、农垦商店、农垦饭店、园林队。
  农场有党委会(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19个,有党员145名),团委会(下设团总支2个,团支部21个,有团员246人),职工代表委员会,妇联会及学校、医院。
  第二节 农业生产
  1958年建场后,由于平均主义代替了按劳分配,不切实际的指挥违反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致使全场生产迟滞徘徊,长期亏损。农业单产不高,总产不稳,1958—1978年,单产一直在50—100公斤之间徘徊。1976年全场总产值97.5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1.13万元,占42.15%,牧业产值9.92万元,占10.17%,工副业产值46.52万元,占46.68%,与总支出173.5926万元相抵,亏损76.0226万元,至1982年底共计亏损791.8万元。
  1978年,全场农牧工月平均工资35—36元,待遇偏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推行大包干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设农林牧队8个,辖家庭农场248个,家庭牧场18个,家庭林场18个。1988年家庭农场共承包土地1.88万亩,羊只存栏5200只。场党委提出“稳步发展农业,积极大办工业,努力搞活商业”的经营方针,逐步走向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农场发生较大的变化。
  1988年粮食总产329.4万公斤,比1978年145.6万公斤增长126.16%,比1968年29.4万公斤,增长10.86倍;1988年油料总产19.5万公斤,比1978年油料总产2.9万公斤增长6.4倍,比1968年油料总产0.2615万公斤增长73.82倍。辟果林196亩,林地4227亩,草地17.5612万亩。截止1988年采用间、混、套的方法,耕地种草每年稳定在7000—8000亩,迈出了良性循环的步伐。
  1983年实现利润17.48万元,摘掉了亏损20多年的帽子。
  第三节 多种经营
  1988年工副业总产值393.87万元,为1980年98.6万元的4倍,实现利润79万元。商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占全场总利润4.3%。建筑业总产值80.6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63万元,资金利税率12.93%,产值利润率24.41%,销售收入利润率9.77%,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36天。其主要项目有:
  1、煤矿位于山丹县东南石湾子的草沟。1988年有职工141人,其中民工有121人,年产原煤2.1万吨,总产值45.23万元。劳均产值3208万元,实现利润12.2万元。
  2、硅铁厂位于场部北。1985年建厂,1986、1988年一、二号炉先后投产,总投资800万元,有职工174人,其中民工23人。1988年底累计生产硅铁5025吨,实现利税433.1万元。
  3、加工厂位于场部西。1964年建厂,生产豆腐、粉面、酱油、醋及面粉加工。1988年有职工35人,生产面粉40.15万公斤,清油8.5万公斤,醋7万公斤,酱油3.6万公斤,完成产值56.1万元,劳均产值1.6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
  4、砖厂位于场北部。1978年建厂,1988年正式职工32人,生产红砖197万块,产值8.5万元,劳均2660元。
  5、商业1972年场部设商店,1982年在县城东建立农垦商店,1985年在农垦商店旁建农垦饭店,有商业职工29人,商业营业点6个。1988年总营业额165.7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
  6、建筑队1964年建队,主要修建职工住房和平田整地,1988年完成基建任务80.6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
  7、羊群 1988年羊只存栏5200只,生产羊肉2.6万公斤,羊毛1万公斤,商品率100%。
  第四节 职工生活及文卫教科
  1980年后,农业连年丰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工月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35.02元增到1988年的241.25元,增长5.89倍。牧工月平均工资由1983年的36.36元增到1988年的250元,增长5.88倍。家庭农场分别购买了牲畜、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及小型常用农具,初步具备了自筹生产资金的能力。1987年,住房改革,折价售给职工,一次性收回房款13万元。
  教育 1958年设立完全小学一处,有教师3人,连队设1—2年级教学点。1969年各分场设完全小学,畜牧队设教学点,有教师6人,学生150名,1973年场部和各分场都设立了初中部。1976年场部办完全中学。1987年,实行集中办学,场部设12年制完全中学一处,教职工33人。已培养高中毕业生205名,考入高等院校32名。分场设6年制小学,有教师10名,学生60名。
  卫生 1958年建场后设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2名,各连队相继设专职卫生员。1969年分场设立卫生所,1970年场部设医院,有医护人员10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设有放射诊疗室、化验室、中、西医门诊部、病床10张、X光机1台,心电图机1台。
  科技 现有农业科技人员7名,其中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各2名,主要从事良种引进推广、植保、土肥及作物栽培的试验研究。先后参加了《河西沿山冷凉灌区百万亩小麦丰产栽培试验》、《大、小麦数模试验》、《大、小麦引种区试验》、《春小麦高矮秆搭配试验》、《大麦套种试验》、《啤酒大麦丰产栽培试验》、《稀土微肥在大麦栽培中不同用量处理试验》等项目。并成功推广粉锈宁拌种,小麦根际固氮菌、稀土微肥利用等成果,引进和推广了春小麦矮丰3号、大麦引瑞、匈84—62等优良品种。
  场部有图书室、俱乐部各1座,电影放映队1个。
  第七章 培黎学校
  第一节 培黎工艺学校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原在陕西省凤县双石铺。1944年,迁校来山丹。10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委托新西兰籍顾问路易·艾黎来山丹,与山丹县政府洽商迁校事宜,校址定于隍庙(今祁连堂)、发塔寺(今县人民医院)。迁校后由路易·艾黎任校长,英籍乔治·何克任教导主任。
  培黎工艺学校学生多为沦陷区儿童与贫苦子女,生活费用由学校支付。办学形式为半工半读,坚持“创造分析”的校训。所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簿记、算学、工业常识、理论基础、经济地理、历史、国文和英语等。为便于学生实习,设有动力、制毯、纺织、玻璃、陶瓷、造纸、印染、化工、皮革、测绘、铸铁、冶炼、机械、制糖、医院、农场、牧场和煤矿等小型实验场地。教师主要聘自国内,外籍教师有美机械工程师易斯莱、加拿大电气工程师严立地、新西兰医生斯潘塞、农业专家魏美斯及艾启赫、日本陶瓷专家野口胜、奥地利纺织专家哈德等。学校经费由“工合”支付,其中一部分为欧美亚太国家的进步团体和友好人士捐助之机器、种羊及生活物资等。学生由迁校时的60余名发展到500余人。1953年8月,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是年迁往兰州,改称西北石油技工学校。
  第二节 甘肃省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
  1985年,由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倡议,省人民政府筹建甘肃省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规格为中等专业学校,但国家不包分配。1986年,由甘肃省农业、畜牧、教育诸厅筹拨经费,兴建校舍,次年招生。
  一、机构 学校属甘肃省农业委员会领导。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屺阳任董事长,艾黎为名誉校长。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任名誉校长。
  设校务委员会,下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学生、总务3科和试验实习农场。校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工会、团委。
  校长倪才旺(河南开封人,1987—1989年)。
  宋启超(四川乐山人,1990—1991.5)
  校党委书记 王克强(甘肃山丹人,1987—1992年)
  1988年,全校教师共26人,多数为上级分配的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及张掖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间有新西兰籍教师来校任教。
  二、学制 1987年,招收农学、园艺、畜牧3个中专班共79人,学制4年,学生来源于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等地市的初中毕业生。同年招职业班82人,主要为山丹籍小学毕业生,学制5年。1988年,招收农学、畜牧2个中专班共76人,学制4年。
  课程设置与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基本相同。
  三、校舍建设 校址位于北大路东侧,占地104亩。自1986年始,经数年营建,主要建筑物有:大礼堂,进校门正中约100米处,砖混结构、跨度16米钢架人字梁瓦面屋顶。面积1041平方米,内设舞台。耗资29万元,其中有新西兰友人捐资,故命名“中新友好厅”。教学楼,位于校园北部,4层,面积3728平方米。砖混结构,钢窗木门,木龙骨框架纤维板顶棚。楼正面有20米长的雨廊,下撑大理石镶面巨柱6根,前厅为水磨石地面,宽面双分楼梯,内有24座教室及办公用房,工程造价65万元。楼前陈列“艾黎、何克与中国孩子”巨型石雕。学生宿舍楼,在校园西南角,3层,砖混结构,面积2698平方米,均系单间宿舍,工程费用45万元。校园东部为操场,操场之东为仿雷坛修建的“艾黎故居”,——1944年,艾黎利用城隍庙侧的“雷台”遗址,建房数间,供他起居办公之用——台基451平方米,高4.5米,上建砖木结构平房6间,天棚小院,建筑面积90平方米,院正中用聚氯乙烯雕塑艾黎与学生的坐像,上悬“回忆与展望——艾黎精神永葆青春”的小匾。房西侧耳墙上南北各镶嵌大理石碑1块,南为中文,北为英文,镌刻雷台历史和艾黎生平。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