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8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F303.1
页数: 3
页码: 751-7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水利建设,包括了农田水利工程、人畜饮水管道工程、水库、机井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水利建设 基本建设

内容

场区可利用水资源地表径流为3802万立米,主要为西大河水库2000万立方米,大香沟662万立方米,小香沟378万立方米,白石崖干渠配水260万立方米,其他小沟小汊、零星泉水及管道引水500万立方米。地下水(重复计算)1085万立方米。人均水量1767立方米,亩均101立方米,与全省比较,人均占有水量较丰,但亩均仅占全省亩均的1/5,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兴修水利。
  一、农田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只在总场场部及甘泉子有4眼生活用水井。1952年建成白石崖干砌卵石干渠6400米,支渠3420米,部分解决中部干旱草原的农业和畜牧业用水。
  1958年建成大柳沟沥青水泥沙浆灌缝卵石干渠7500米,解决了二场大柳沟羊队人畜用水。
  1960年建成大、小香沟干砌卵石干渠1.7万米。1970年改建为浆砌卵石干渠,长26公里。建支渠3条,长10公里。斗渠7条,长5.4公里。农渠32条,长31.2公里。建筑物23座,配套面积1.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
  1964年山丹县兴建白石崖干渠,马场投工,协议给马场配水260万立方米。
  1966年修原四分场浆砌卵石干渠3公里,引西大河水灌溉,配套1万亩。1967年至1969年自建白石崖渠支渠2条,长9.5公里,斗渠16条,长29.25公里,农渠59条,长51.7公里,建筑物16座,配套面积2.62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了渠系沿线放牧饮水。1971年建成白石崖小东沟浆砌卵石输水渠9000米。
  1969年兴建的军马四场西大河灌区工程,于1975年竣工,1984年又陆续扩建干支渠,工程总投资923.83万元。建成总干渠3公里,输水山洞13座,长5000多米,浆砌石被复。总干渠首1座,渡槽1座,长160米,混凝土预制板干渠2条长18.4公里,支渠6条,长16.17公里,斗渠18条,长31.08公里,农渠101条,长78公里,主要水工建筑87座。因为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且渗漏严重,干、支、斗、农渠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或浆砌石衬砌。
  二、人畜饮水管道工程
  1958年之前,无人畜用水设施,牲畜为饮水长途奔波,冬春膘情下降,常造成流产,倒毙;夏秋逐水放牧,草场得不到充分利用。
  自1958年以来,国家投资549.5万元,自筹资金192.2万元,至1988年,共兴建了14条引水管道,全长228.2公里,30—100吨贮水池43座,沉砂池4座,解决了4个场部和38个居民点的人畜、工副业等用水问题,给定点放牧、建草库伦、牲畜越冬创造了条件。
  三、水库、机井
  1969年山丹军马场和永昌县、永昌农场三家合建西大河水库,设计总库容68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430万立方米,协议给军马场配水2000万立方米。
  从60年代起至1982年共投资18万元,打机井18眼(其中三场5眼,总场部11眼,医院1眼,石圈子1眼),安装各型水泵22台,电动机容量76.5千瓦,年抽水总量36.5万立方米。
  从1953年起,国家给军马场水利电力建设投资3258.7万元,自筹资金450.58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国家投资1248.92万元,自筹107.03万元,总计1355.95万元,建成配套灌溉面积9.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已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1898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49.9%,利用地下水资源36.5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935万立方米,人均899立方米。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