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种植业 林业 水利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8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种植业 林业 水利 工业
分类号: S817.8
页数: 9
页码: 751-7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种植业、林业、水利、工业等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草原建设 建设

内容

第一节 种植业
  民国29年(1940年)春,奉军政部令增设农事课,次年,开始垦荒573亩。试种豌豆、青稞。至36年底共垦荒7480亩,耕地9720.89亩,当年播种6154亩,施厩肥2000余亩,并进行牧草品种和农作物品种培育试验,收集美国牧草7种,国内品种133个,于4月26日播种,出苗30种,生长良好的7种。38年有耕地972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场职工不断进行生产改革和良种培育,逐步掌握了高寒地区农作物栽培的规律,种植青稞、大麦、饲草、小麦和油菜,实现了口粮、种子和饲料自给有余,先后为国家提供商品粮油6亿斤。
  1950年,场部设立农事科与农事分场,下设3个农事站。1953年,购置福特和亚夫利小型轮式拖拉机5台,开始小面积机械作业。1954年,播种面积达到7686亩,粮食总产由1950年的9万公斤提高到58.4万公斤,亩产由20.75公斤提高到75.5公斤。
  当年,开始深耕18—22公分,并合理密植。燕麦下种每亩从6公斤提高到7—8公斤,增施厩肥2.42万公斤,施肥面积为581亩。
  1956年,配备大批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1957年初,从华南和东北调入大批技术干部和农机工人,还抽调人员外出培训,建立农机队伍。是年播种2.8951万亩,收回粮料71.4万公斤,青割草76.6万公斤,秸秆62.8万公斤。三分场开始试用分解收割法延长作物后熟期,提高产量。1958年,遵照国务院“要实现口粮、种子、饲料自给有余”的指示,大办农业,大量开荒,耕地面积由上年的5万多亩,增至14万亩。播种面积8.2558万亩,用白石崖渠水灌溉4550亩。播种粮食作物6.2448万亩,总产达518.3万公斤,平均亩产83公斤,比1957年增长2.2倍。油菜总产40.85万公斤,单产45公斤,粮油料自给自足。
  1960年,播种面积19.2725万亩,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总产348.3万公斤,亩产仅23公斤。油菜总产1.06万公斤,亩产7.5公斤。是年,仍给国家上交统购粮105万公斤。
  1962年,1—8月份降水仅157.8毫米(干旱的1960年同期降水量252.7毫米),苗期干旱128天。播种16.9179万亩,实收15.5477万亩,受灾无收1.3702万亩。粮食作物实收13.3052万亩,共收粮料388.4万公斤,单产29公斤,完成计划的50.9%;实收油菜5138亩,总产6.1万公斤,完成计划37%。农业亏损227万元。
  1964年,马场进行全场农、牧、工、副业的总体规划,先后建立良种试验站3个,进行大范围引种、系列选育,由单一小麦种植逐步建立多样适宜品种体系。在机械作业方面,职工已能熟练掌握粮、料分解收割和油菜机械收割工艺。由于恢复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安排作物,贯彻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标准作业,试行苗耙,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了幼苗的发育,达到了增产的效果。播种面积15.3566万亩,粮食作物10.5527万亩,亩产118.2公斤,总产1248万公斤,完成计划168.4%。油料作物4929亩,亩产71.7公斤,总产35.35万公斤。青割燕麦4.1821万亩,平均亩产226公斤,总产945万公斤。是年,农业盈利116万元。
  1967年—1968年,一方面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一方面兴修水利,先后建成三场大小香沟灌渠,二场白石崖灌渠,四场西大河灌渠,并建立了三级渠系条田配套11万多亩。不断探索改进冷凉山区作物栽培措施,在品种引进、选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逐步培育出一批适应场区气候环境的新品种,全场实现了良种化。
  此后,调整粮油种植比例,1976年将粮油比例由1966年的65:35调为36:64,当年种植粮食4.35万亩,油菜8.24万亩,饲料作物9.2万亩。同时解决油菜低割、分禾和颗粒肥料制作的技术、设备。1970年以后普遍施用磷肥,推广大面积化学除草工艺和配套农具。使粮油总产达1772万公斤(粮食1202.5万公斤,油菜569.5万公斤)。种植业产值上升到767万元,占全场总产值的37.3%,盈利90.5万元。
  1978年后,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坚持“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经营方针,继续调整作物结构,充分发挥小油菜和青稞的优势。突破了油菜大田化学除草的难关。在增施肥料、秸秆还田、深耕改土、提高地力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连续9年丰收。1988年,粮食总产2810万公斤,平均亩产174.3公斤,油菜总产1302万公斤,平均亩产77.2公斤。种植
  业产值2231.68万元,占总产值5021.1万元的44.5%。每一农业职工生产粮食油料2.2万公斤,创造产值1.1138万元。
  198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5.5705万马力,每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14.74马力,每万亩耕地拥有中型拖拉机6.2混合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3台,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分布与树种资源
  因气候和地形影响,军马场林木分布地带性和区域性很强,树种资源相对贫乏。有林面积1.606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29%,灌水面积67.788万亩,占有96.85%;疏林地面积5395亩,占0.77%。有林面积中,天然林面积1.5807万亩,占林地面积98.4%。乔木林面积少,呈零星片状,分布于岔尖沟、鸾鸭沟、平羌口、脑儿墩及大乌龙一带,上线海拔3250米,下线海拔2750米。灌木林占山区林地面积的绝大部分,祁连山区阴坡均有分布,垂直分布界线为2800—3900米。
  林木总蓄积量有17.8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17.5万立方米(乔木林15.5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1.9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8.47%;人工林蓄积量272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53%,天然乔木林中,成、过熟林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90.2%;中龄林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9.8%。青海云杉林平均树龄达150年,有些高达200年以上,已达到自然成熟时期,树冠苍黄,干尖秃顶者多,风倒病腐现象也有发生,林内卫生状况不良。据测定,现年生长率为1.2%,年生长量为2100立方米。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人工林生长很慢,难以成材。
  二、林木资源的经营管理及场区绿化
  1、民国时期,场内天然林属联合勤务总部山丹军牧场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马场管护。1950年,甘肃省在永昌西大河成立了森林经营所,马场林区交该所管理。1964年,马场再次接管境内林区,在一场十间房设林业队。以管理为基础,更新造林为中心,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适当进行抚育,改进、利用、提高林木质量。1966年林业队从一场十间房迁到四场西大河插剑门,在此
  建立了两处苗圃。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累计数为1540亩,移植云杉幼苗580亩,采集树种1225公斤,成林综合抚育1.28万亩,卫生抚育4000亩。通过抚育作业,清出可利用的死树、风倒、病虫木,改善森林卫生状况,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发育。
  人工植树始于1966年,刚开始忽视立地条件,盲目从外地大量引进树种,因不耐高寒而失败。到1983年,累计植树125万余株,成活率仅为28%。地处海拔2800米以上的单位,还未解决适宜的树种,有些仍为无树连队。至1988年,人工林面积1338亩,四旁植树1479亩,植树总数113.7万株。三场场部和七队,四场场部和林队,现已绿树成荫。
  三场七队、四场林队、二场、电厂、医院、中学均有苗圃。1980—1983年共育苗193亩,至1988年达250亩。
  保护森林,对场区内水源涵养已发挥一定作用。根据二场气象站记录,50年代平均降水量373.6毫米,60年代为337.3毫米,70年代为377.3毫米,比60年代增加降水11.8%。蒸发量70年代比60年代降低7.9%,这和附近地区气象站所测该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相比,军马场比附近地区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据西大河插剑门水文站资料记载:1956—1963年西大河8年径流量合计12.517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量1.565亿立方米。1964—1976年径流量20.87亿立方米(未加水库存水量),平均年径流量1.605亿立方米,比以前年均增加400万立方米。
  注:山丹军马场天然林面积包括场辖山丹、民乐、永昌等县的林区,本志《林业章》中的天然林面积含马场所辖山丹县境内的林区面积。
  第三节 水利建设
  场区可利用水资源地表径流为3802万立米,主要为西大河水库2000万立方米,大香沟662万立方米,小香沟378万立方米,白石崖干渠配水260万立方米,其他小沟小汊、零星泉水及管道引水500万立方米。地下水(重复计算)1085万立方米。人均水量1767立方米,亩均101立方米,与全省比较,人均占有水量较丰,但亩均仅占全省亩均的1/5,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兴修水利。
  一、农田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只在总场场部及甘泉子有4眼生活用水井。1952年建成白石崖干砌卵石干渠6400米,支渠3420米,部分解决中部干旱草原的
  农业和畜牧业用水。
  1958年建成大柳沟沥青水泥沙浆灌缝卵石干渠7500米,解决了二场大柳沟羊队人畜用水。
  1960年建成大、小香沟干砌卵石干渠1.7万米。1970年改建为浆砌卵石干渠,长26公里。建支渠3条,长10公里。斗渠7条,长5.4公里。农渠32条,长31.2公里。建筑物23座,配套面积1.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
  1964年山丹县兴建白石崖干渠,马场投工,协议给马场配水260万立方米。
  1966年修原四分场浆砌卵石干渠3公里,引西大河水灌溉,配套1万亩。1967年至1969年自建白石崖渠支渠2条,长9.5公里,斗渠16条,长29.25公里,农渠59条,长51.7公里,建筑物16座,配套面积2.62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了渠系沿线放牧饮水。1971年建成白石崖小东沟浆砌卵石输水渠9000米。
  1969年兴建的军马四场西大河灌区工程,于1975年竣工,1984年又陆续扩建干支渠,工程总投资923.83万元。建成总干渠3公里,输水山洞13座,长5000多米,浆砌石被复。总干渠首1座,渡槽1座,长160米,混凝土预制板干渠2条长18.4公里,支渠6条,长16.17公里,斗渠18条,长31.08公里,农渠101条,长78公里,主要水工建筑87座。因为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且渗漏严重,干、支、斗、农渠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或浆砌石衬砌。
  二、人畜饮水管道工程
  1958年之前,无人畜用水设施,牲畜为饮水长途奔波,冬春膘情下降,常造成流产,倒毙;夏秋逐水放牧,草场得不到充分利用。
  自1958年以来,国家投资549.5万元,自筹资金192.2万元,至1988年,共兴建了14条引水管道,全长228.2公里,30—100吨贮水池43座,沉砂池4座,解决了4个场部和38个居民点的人畜、工副业等用水问题,给定点放牧、建草库伦、牲畜越冬创造了条件。
  三、水库、机井
  1969年山丹军马场和永昌县、永昌农场三家合建西大河水库,设计总库容68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430万立方米,协议给军马场配水2000万立方米。
  从60年代起至1982年共投资18万元,打机井18眼(其中三场5眼,总场部11眼,医院1眼,石圈子1眼),安装各型水泵22台,电动机容量76.5千瓦,年抽水总量36.5万立方米。
  从1953年起,国家给军马场水利电力建设投资3258.7万元,自筹资金450.58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国家投资1248.92万元,自筹107.03万元,总计1355.95万元,建成配套灌溉面积9.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已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1898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49.9%,利用地下水资源36.5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935万立方米,人均899立方米。
  一、农机修造
  第四节 工副业
  1957年,成立农机具修理所,有职工20多人,设备只有锻工炉和简单的普通修理工具。1959年扩编为修配厂,由单一修理发展到机械加工、铸造和热处理,并制造部分零配件。1969年,农机具大量增加,原修配厂扩大为团级厂,并在4个场各成立1个农机修理所,各农业队均设修理保养间。1970年修配厂开始制造农用挂车,1972年经省批准为甘肃省农用挂车定点生产厂。1984年改名为兰后山丹机械厂。1988年,下辖车间(队)8个,职工640多人,有各种设备210多台件,主要生产各型挂车、割晒机、镇压器、连接器、农机具配件和皮革、皮鞋、皮夹克等。并经营拖拉机、汽车大修与工程建筑,1974—1988年共生产1—8吨农用系列挂车1.5659万台,6吨汽挂车210台。
  1988年,机械厂年产值900万元,实现利税20多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700多元增加到1400多元。
  二、电力
  1973年以前,马场只有十几台柴油发电机,解决各分场场部及少数连队的照明和部分生产用电。1970—1979年柴油机发电量为2374.76万千瓦。1973年4月,一号水电站建成投产。
  1977年5月,二号水电站正式投产。两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20千瓦,年发电量为1030万度。1978年,开始架设山马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马营变电所改造工程同步进行。1979年1月,以上两项工程建成投产,于1980年9月14日正式与国家大电网联网运行,解决冬季用电困难。至1982年,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102.587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155.352公里,6千伏线路14公里,
  计有变压器78台,容量共5480千伏安,基本形成了场区电力网络。
  1986年兴建军马三场甘泉子变电所,1988年1月建成运行。1987年电厂着手开展计量工作,1988年评为国家二级计量合格企业。
  1974—1988年,小水电共发电8835万千瓦,产值70年代为68.28万元,80年代为506万元,全场除3个边远畜牧队外,全部通电。
  三、化肥
  1975年由三场在山丹火车站筹建小型磷肥厂一座,有职工59人,年生产2000—3000吨。1978年以后,改成半机械化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有效磷含量达8—13%。1975—1988年共生产磷肥(普钙)7.8102万吨,1988年最高达11万吨。1987年开始将磷肥生产由单一生产低级普钙(磷肥)改为磷——铵高效复合肥生产线,年设计能力1万吨,1988年底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四、加工业
  1、粮油加工
  1960年以前,马场粮食由大马营、甘泉子几盘水磨加工。1962年总场建小型面粉加工车间。1967至1972年,先后在三场和局直、二场、四场、一场加工厂附设小型面粉加工车间。1980年后,撤销各场加工车间,在王家庄建中型面粉加工厂,年加工面粉4000—4500吨。
  1977年前,只有二、三场加工厂设榨油车间,使用95型榨油机生产,产量少,出油率低。1977—1978年先后对三场和二场榨油车间进行改造,购置200型榨油机5台,于1977—1979年投产。同时又建立了清油精炼和油渣浸油车间,年加工清油2500—3000吨。
  2、副食品加工
  从60年代开始,在一、二、三、四场和场直单位建立副食加工车间5个,制作酱油、醋、面粉、酥油等,年产酱油、醋约400吨,豆腐100余吨,糕点30余吨,供给全场职工和附近农村群众需要。
  3、皮毛加工
  60年代,筹建皮毛车间、生产劳保皮大衣、皮褥、毡衣、毡靴、皮帽、皮裤、皮手套、羔皮衣、背心等产品,由于原材料不足,只能进行季节性生产。1988年开始生产牛羊皮光面皮革、羊皮衣、牛皮鞋。一场地毯厂年产地毯1万平方米。
  五、建材、采矿
  1、砖瓦石灰 50、60年代,马场仅有5个小砖窑,年产粘土砖800万块。70年代在一、二、三、四场建成3座轮窑、2座马蹄型窑,年产粘土砖1300万块,供应马场一般房屋建筑用砖。石灰以小窑生产,年产400—600吨,仅供本场建筑之用。
  2、天然花岗石饰板加工 1987年底,马场在石圈子筹建饰板加工厂,利用场内天然花岗石加工建筑饰板,年加工能力为2000平方米。板材的硬度、光泽度及色彩较优,将扩大生产。
  3、煤炭 50、60年代马场只有大黄山、小石碑、双墩子3个小煤窑,年产原煤约1万吨。1969年筹建长山子煤矿。1979—1980年扩井开巷,初步形成半机械化生产线。1969—1988年,共生产原煤54.58万吨,产值约1173万元,除满足马场所需外,还可外销。
  一场马折腰沟地区煤层,最厚33米以上,煤质好,土层薄,可露天采煤。1984年一场建立煤矿,至1988年底已开采煤8.3488万吨。
  4、萤石石棉从1972年起,一、四场建立了萤石矿,至1982年共开采萤石6.9万吨。80年代平均年开采6000吨左右。
  从1971年起,三、四、一场先后在青海省祁连县开采石棉,至1980年共开采1.31485万吨,1980年后停办。六、建筑业
  1966年马场有建筑工程队3个,1968年发展到5个,1982年又增加了3个集体所有制(待业青年办)建筑队,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达到788人(其中集体工人298人),技术人员11人。承担马场建筑任务,建有礼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医院楼、办公楼、服务部楼、科研楼、招待所楼和住宅楼等,总建筑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
  七、交通运输
  1、公路50年代,只有大马营通山丹县城一条土路,路况很差,晴通雨阻,场区内没有公路。60年代初,把部分羊肠小道拓宽加高建为大车道。70年代拨专款对场区公路进行规划、整修和改建。到1988年共有总场通往一、三、四场
  
  公路干线3条,总长112公里,总场至山丹,总场经四场至永昌、武威,一场
  经总场至山丹,总场经三场至民乐都筑有公路,交通方便。
  2、运输 1950年,全场只有一辆载重汽车。1966年,一、二、三场、局直,成立了4个汽车队,1968年成立四场汽车队。1969年发展较大,有汽车136辆。70年代达到166辆。80年代,实现了运输机械化。共计年均完成1500万吨公里运输任务。另外各农业单位拥有胶轮拖拉机60台,约3300马力。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