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畜牧业
分类号: S8
页数: 4
页码: 747-750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畜牧业,包括了
关键词: 山丹县 畜牧业 畜牧

内容

第一节 军马生产
  1950年1月,西北军区军牧部先后派来12名干部整顿马场业务,任命各级指导员,对原有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3月,军牧部派工作团入场帮助整顿组织,恢复生产。4月,成立场务管理委员会,组成5个分场:农事分场管理农田6154亩;马营沟分场放牧6个羊群、3个牛群;甘泉子、大河坝、石圈子3个分场共放牧33个马群,马场生产步入正轨。
  1954年,改供给制为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总后勤部要求马场“适应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需要,以企业化经营,1956年达到自给自足并争取上缴利润”。是年,场政委王承先赴苏联考察顿河马的饲养管理。1955年,草料已实现自给自足,牧业总产值66.3万元,占总产值的84.2%,并上缴利润61.1万元。
  1960年,由于执行“以牧为纲,农牧并举;以猪为纲,鸡猪并举;以种畜为纲,土洋并举。大力发展鸡、猪、马、牛、羊,同时又要大抓饲料,发展农业,既要增产,又要节约”的方针,改变了以军马为主的生产格局。军马成活率降至39.4%,军马存栏仅8090匹。
  1961年底马场重新归军,遵照军委“以军马(骡)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军马生产又有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军马存栏数上升到1.364万匹,比1949年增长39.71%,比1961年增长68.6%,繁殖存活率提高到64.1%。
  1964年,二场马三队繁殖成活率达81.7%,该队的第十群,高达90.1%,创造了全军军马生产最高生产率。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山丹军马场遵照军委指示进行正面教育,生产得以正常进行。1967年,平均每一牧工养马20.1匹,各岁马骡较上年降低成本1.4%—5.5%。1968年末全场存栏马1.7658万匹,成活马驹3824匹。1971年底马匹存栏达到高峰,共2.0256万匹,后因压缩生产,存栏下降。1977年末存栏1.2916万匹,出场骡马4018匹,产驹成活3219匹,繁殖成活率89.34%。10年中,平均总增率上升为23.4%,军马保育水平达到99%。
  1978年,遵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国家经济、军队建设的需要,积极调整牧业生产内部结构,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行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除继续抓好军马生产,适当压缩马匹数量外,重点发展牛羊。马匹每年平均递减4.7%,繁殖成活率基本稳定在83—88%之间,保育率99%以上。1988年,养马7743匹。1979年5月,总场场长张连城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考察草原建设,牛羊改良及畜产品加工。1982年,组织科技人员对马场畜牧业资源全面调查并制定区划,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畜牧业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40年来,山丹军马场共出场骡马11.5924万匹,为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援外工作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马匹品种改良 1950年,由于近亲繁殖、草场退化和马匹营养不良等原因,军马体高较5年前平均降低2—3厘米,为了改善马匹的血缘关系,1951年购入伊犁种公马100匹,开始试行人工授精。1953年购入顿(河)种公马57匹,一面纯种繁殖,一面与蒙古马杂交。至1955年,已有8个改良群,共计3654匹,基本改变了品种混杂、体质羸弱的恶性循环。
  由顿河马杂交改良,虽有一定成效,但这种马饲养条件高,抗病能力弱,不适合军事服役的需要。马场于1961年10月成立了“山丹马”育种委员会,拟出规章草案,确定工作项目,设立繁殖配种、饲养管理、发育观测、鉴定、调教、防疫和秘书等组,各分场设育种小组及相应机构,实施育种方案。
  1967至1981年军马局多次召开山丹马育种会议,研究出现的问题,制订新方案并付诸实施。24年来,经历回交(60年代)、模交(70年代)和自群繁殖培育3个阶段,山丹马于1984年培育成功。7月14日,在军马总场召开山丹马品种鉴定验收及科研成果鉴定会,邀请有关院校、科研、生产以及地区、县业务部门和军队共16个单位的17名专家、教授组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会认为山丹马适合我国国情与部队实战需要,生态类型为高原草地型,经济类型为兼用型,较重者适于挽用,较轻者快步骑乘与轻挽力均佳,善走对侧快步,迅力和持久力较好。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血统来源清楚,遗传性稳定,繁殖性能好。特别是“00”号公马,能将其特征、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经鉴定委员会确定,作为一个新品种,定名为“山丹马”。之后,又组成山丹马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山丹马的育成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可以在全国和全军较大区域内推广,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委员会又制定了山丹马选育提高方案,并付诸实施。
  第二节 牛羊生产
  1949年,军牧场仅有牛59头,羊2305只。1955年,存栏牛284头,羊2242只。
  1958年,上级指示把场区内长期混牧的牧户公私合营,合并入场的马613匹,牛2432头,羊2.3969万只,骡15匹,驴8头,骆驼6峰。
  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牲畜死亡1.8904万头,其中牛250头,羊8160只,猪9818口。
  1967至1977年,牛羊生产得到发展,1977年末存栏牛1.2万头,总增率21.1%,羊2.6974万只,总增率29.4%。每年出售商品牛1500头,羊5000只,出栏率分别达到18.9%和20%,每年平均产羊毛40吨。年末存栏猪8517口,每年出栏3300多口。
  1978年起,牛、羊生产在加强冬春补饲,增建防寒棚圈;逐步实现现代化经营的同时,重点进行品种改良。先后选用良种黄牛、野牦牛和绵羊对原有的牦牛和藏羊进行各种形式的改良。1984年以来,又引进新疆褐牛和甘南高山细毛羊驯化繁殖。现初步认定用甘南高山细毛羊改良土种绵羊,在牦牛体中导入野血是提高牦牛产肉产毛能力的可行途径。1988年底,良种及改良牛羊分别发展到2633头和8653只。牛、羊存栏为2.0682万头和3.9499万只,比1978年分别增长90.7%和57.6%。是年出栏牛3458头、羊9260只。10年间共出栏牛、羊13.4732万头(只),每年可对外提供商品牛羊肉100吨。
  自1950年到1988年,马场畜牧业产值由50万元(按旧币每万元折今人民币1元)增至596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牧工人均产值5907元,比1977年增长55.1%。1977年至1988年,牧业销售盈利共678.9万元,年均56.6万元。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950年对全场8730匹军马检疫,统计滋生各种疾病达76种,患病马竟达1449匹,患病率16.6%。是年,因病倒毙马254匹,病毙率17.5%。经过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广大牧工的努力,到1956年,各种疾病基本得到控制,老、弱、病马全部淘汰,繁殖成活率由1950年的51%提高到70%。年末存栏数1.1611万匹,总增率平均为18%。
  1960年,医药缺乏,但仍为军马作鼻疽检疫7118匹,牛结核检疫1018头,预防接种马炭疽芽胞苗5190匹,牛出败苗菌779头,牛炭疽芽胞苗2459头,并注射羊痘苗和羊炭疽芽胞苗3.8217万只,羊全部药浴,基本上控制了马胸疫、腺疫、幼驹副伤寒和焦虫病以及羔羊痢疾、口膜炎、疥癣、牛口蹄疫等传染病。
  1984年11月25日,军马二场发现马营河水管处在四墩放牧的牛群患“五号病”(口蹄疫),场部前后发病的牛1453头,发病率为8.5%。马场迅速上报县、地、省及军区,总场领导亲赴现场,采取紧急措施。一、控制场区对外交通、出入人员及车辆必须严密消毒,一切牲畜禁止出入场区;二、封锁疫区,封死疫点,扑杀病牛43头;三、病畜分区隔离,设卡消毒;四、给未发病的牲畜注射两次五号病乙型疫苗,共注射牛1.5542万头,羊3.2537万只,猪8065口。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到次年1月23日,疫病被彻底扑灭。
  第四节 草原建设
  1953年开始试播牧草,1955年进行草原更新试验,但因民畜混牧严重,固定放牧的达3—5万头(只),再加历年大量开荒,使植被退化,生态失去平衡,雨量减少,草原面积缩小,夏秋草场面积仅为69万亩,影响马场的草原建设。1966年和1968年二场、一场分别成立草原队,引进驯化牧草160种,从中筛选出老芒麦、垂穗披碱草、小糠草等12个优良品种,在场内推广种植。经过人工驯化的老芒麦,营养丰富,适应性强,耐寒,平均亩产干草400公斤,种一次可收获8—10年。1980年3月获全军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到1976年,已改良草原15.8万亩,干草亩产量提高3.8倍。因草原建设初见成效,1988年牲畜总存栏达19万羊单位,较改良前的60年代增加1.6万羊单位。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