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编 山丹军马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73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一编 山丹军马场
分类号: E236
页数: 36
页码: 735-770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军马场经40年的经营建设,牧业、种植业、工副业生产发展很快,为国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成为影响较大的军事企业。
关键词: 山丹县 地方志 军马场

内容

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山丹县南境的大马营草滩,与甘青两省之6县毗邻。东与永昌、肃南接壤,西以童子坝河与民乐隔河相望,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与青海省门源、祁连两县为界,北与山丹霍城、马营乡为邻。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合328.8万亩(包括山丹、民乐、永昌和肃南4县辖区)。其中牧草地119.5万亩,耕地37.5万亩,林地69.9万亩,疏林草地68.8万亩,水域面积6961亩,居民、工矿和交通用地共2.1411万亩,难利用地30万亩,马场在山丹县城及大马营乡和永昌境内设职工医院、山丹转运站、山丹复肥厂、机械厂属砖瓦厂和西大河二号电站,共占地1494亩。
  大马营草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丰茂,自汉代始即为养马屯兵之要地,但多因战乱而时兴时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40年的经营建设,牧业、种植业、工副业生产发展很快,为国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成为影响较大的军事企业。至1988年,马存栏数7743匹,牛2.0682万头,羊3.9499万只。工农业总产值5021.1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231.68万元。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历代建制
  《五凉志·沿革》载:“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两山间。”境内扁都口、平羌口、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交通。历代政府多在此设立牧场(牧监或牧师苑),修筑城堡,屯兵戍边。
  秦汉之际,为月氏、匈奴牧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过焉支山,破匈奴,西汉政府于大草滩置军堡,屯兵驻守,并设牧师苑,牧养官马。东汉光武帝时,汉阳有流马苑,由羽林郎兼领。晋永和中,前凉张祚以汉阳守马牧改永固为祁连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定秦陇,立牧地于河西,马多至二百万匹。”(《甘肃通志稿·军政五·马政))。
  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年)六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王公使者,并在青海与大马营草滩设牧监,孳养马匹。
  唐初,由于战乱,大草滩马匹荡然无存,唐太宗集中从突厥缴获的马2000匹和隋政府留下的3000匹,移于陇右一带,兴办马场。《甘肃通志稿》载:“祁连大草滩在唐代养马最多时期即逾七万匹以上。”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侵扰陇右,“监牧三百所皆失”,位于大马营草滩的“汉阳监”,亦未能幸免。
  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太仆寺于陕西、甘肃,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各边、卫、所、营堡之马政。大马营草滩联结永昌卫、山丹卫和甘州左卫,为官营之重要牧地。到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设陕西、甘肃二苑马寺,寺统六监,监统四苑,甘肃苑马寺中甘泉监之广牧苑、祁连监之古城苑、武威监之洪水、和西、大川、宁番苑各占有大马营草滩之一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巡抚唐泽以其地重要,曾奏请设兵800名,马500匹,并增修各要隘险口。
  场内烽堠墩台,军垒营房设施,草创于汉武帝开拓河西之时,乃瞭望守备所必要,而较大规模地营建牧监厩舍及烽堠设施,明代为盛,大马营堡则重建
  于洪武八年(1375年)。
  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筑马营城堡。十年,设马营墩守备,以资守望。雍正十一年(1733年),陕西总督刘於义奏请于大草滩设马厂一处,由甘州提标经理。到嘉庆六年(1801年),大马营马厂孳生马达1.8万匹,次年仍有马1.57万多匹,后因朝政腐败,马厂也随之衰落。《甘肃通志稿·马政》:“光绪中,甘凉复各设牧马一群,每群为数不足三百。……甘州孳生,仅二千余匹,分为两群,所谓大马营马厂是也。”宣统三年,甘肃提督统辖提标五营,兼辖永固城守协,其中有大马营,并设游击一员,专管牧马事宜。
  民国2年(1913年),大马营游击裁撤,官马由甘州提督派员经理。7年,甘肃督军张广建查有官马7000余匹,8年10月,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15年,甘肃督办刘郁芬改大马营为第一马场,以韩凤图为场长(海源为第二马场,马衔山为第三马场)。17年,甘州镇守使马麟部奉令东调,至永昌,兵哗变,围攻凉州,其一连乘机攻山丹、洪水。7月22日(夏历六月六日)攻占大马营,杀害场兵100余人,掠去官马数百匹(一说为2000余匹)。刘郁芬以马场剩马无几,将海源、马衔山马场并入大马营马场,改称甘肃军马孳养场,任叶宝珊为场长。马场设两科,一科专司孳养,二科专事教练,全场编制官兵100多名。18年,刘郁芬以山丹距省城较远,调运官马颇费时日,将军马孳养场移并榆中马衔山,大马营马场废弃,大马营草滩成为马步青、马步芳的私人牧地。23年5月,军政部筹设甘青牧场,定山丹大马营为场址,名为“军政部甘肃省合办山丹军牧场”。24年元月,任宋涛为场长。军政部派军牧科科长余玉琼来甘与马步青、马步芳交涉草场,无结果,于是报请军政部将山丹军牧场总场部暂设于永登松山,以山丹大马营为分场,实则虚名而已。29年,国民政府颁布《十年马政生产计划》,5月,宋涛收回大马营草滩,派少校课员朱涤新来大马营筹设分场。6月底分别呈报军政部及甘肃省政府备案,并勘定场界,绘图呈报。经军政部与甘肃省政府批准,从松山赶来母马1000匹,废弃10年的大马营马场复归中央政府经营。
  31年春,军政部改松山总场为永登军牧场,大马营分场为山丹军牧场,分别直属军政部,场长为少将衔。派马政视察组副主任刘荣绂偕同甘肃省政府委员张德馨、田炯洁来场视察,以马匹尚少,原有区域似嫌过大,将29年呈准的场界草图加以修订,放弃大黄山,东以永昌县头坝河黑土洼民田、南以祁连山分水岭、西以民乐童子坝河及旧壕沟、东南以马营沟东与皇城滩、东北以大黄
  山及明代壕沟为界,东西95公里,南北20余至45公里不等。10月8日,行政院批准马场区域图并函照甘肃省政府,是为马场第二次勘界。32年元月,正式任命宋涛为军政部甘肃省合办山丹军牧场场长。
  33年5月,马步青将个人经营(仍在场区放牧)之马1329匹,羊6606只,牛189头连同皇城滩牧区一并呈献中央,由宋涛接收。自此,马场始孳牧牛羊。嗣后,河西各县交的“抵丁马”陆续补充,各种杂劣马匹同厩混牧,数量与质量均无显著发展。
  35年,宋涛离职。4月,任命原永登军牧场场长石庭桂为山丹军牧场场长。6月1日,山丹军牧场改隶联合勤务总部。7月1日,在兰州成立西北马政局,局长麦世昌,负责督察西北各马场。
  37年,马步芳组织青海门源牧户59户、驱牲口7万余头,武装进占马场大河坝以东地区。西北马政局及联合勤务总部经理署马政司副司长崔步青承西北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之命去青海与马步芳面涉,终无结果,于是形成长期霸占混牧的局面。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山丹军牧场分化为骑兵派与畜牧派,前者企图赶马逃跑,后者主张向人民解放军投诚,终由畜牧派控制场内局势。石庭桂于9月上旬乘吉普车去武威时被溃逃的军车压死,由李赓明代理场长。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一部,遵照毛泽东“要完整无缺地将大马营军马场接管下来”的电示,进驻马场。当时马场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其中基础母马4085匹,牛59头,羊2305只。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之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场建制经历了5次大的变更。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与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1949年9月至1956年12月)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兵团三军派王果三与王文森接收马场,先隶属西北军区军牧部,后归总后勤部领导。1950年1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派张允义任副场长,苏万华任副政
  委,主持场务。2月,派王承先任政委,全场人员属现役军人(共583人,其中干部65人,战士518人),实行供给制。自1954年8月1日起,马政局决定,改供给制为工资制,马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年,改称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任命田凤岐为场长,庞建业为政治委员。年底归属总后勤部管辖,主要为军队生产轻型乘用骑兵马。
  1950年初,场部下设牧务、农事、总务三科,基层有5个牧务站。1951年初,场部增设秘书室、组教科、供给科,基层设5个分场和1个制造厂。1954年底,场部增设场长办公室、技术室和会计室,下属单位为一、二、三牧马分场、农事分场、副业队和种马队。
  1952年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派乔傋果、陈玉山率甘肃省人民政府代表刘璘、青海省人民政府代表张逢旭、武威专署代表刘楚樵、丁知中及山丹、民乐、永昌、门源等县代表到山丹军牧场会同场领导组成15人工作团,解决场界问题。经过民主讨论,充分协商,于1952年9月6日签署了《山丹军牧场与门源、永昌、民乐、山丹等县牧民放牧协议》,经政务院批准,从军牧场划出皇城滩、马营沟及黑土洼150多万亩归地方。
  二、国营山丹牧场(1957年1月至1961年5月)
  1957年3月,山丹马场由总后勤部移交农垦部管理,改名国营山丹牧场,为农牧企业。任命田凤岐为场长,庞建业为党委书记。总场场部机关设党委办公室(下属组织科、保卫科、宣传科)、场长办公室、经营办公室、工业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基建、计财、粮食、供销、福利5科与工会,下辖10个分场及机械修配厂和农垦大学。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1961年6月至1966年8月)
  1961年6月,国务院批示山丹军马场重新收归军队,由总后勤部管辖,为中央直属企业。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任命张俊臣为场长,庞建业为政治委员。场部设政治部(下属组织、宣传、保卫、群工4科)、行政办公室及计财、劳动工资、军马兽医、农机、供销、粮食、基建诸科和工会,场直单位有综合加工厂、修配厂、职工医院,总场下辖7个分场。
  1962年2月28日,总后勤部为山丹军马场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军马为主体,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办场方针。
  1963年,中央军委批准山丹军马场“以骡马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
  四、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军马局与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军马局(1966年9月至1975年12月)
  1965年8月,总后党委为加强对直属军马场的领导管理,在白城子、大同、青藏办事处各组建一个军马管理局,负责管理所属马场,建制归办事处,业务受总后军马部领导。合并西北军马管理局和山丹马场领导机构,在山丹设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军马局。1966年10月1日正式办公。局机关设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划财务、物资供应、生产基建、管理4处和科研所,并将山丹军马场下属各分场划为3个团级场,一、四分场合并为军马一场,二、六分场合并为军马二场(五分场前已并入六分场),三、七分场合并为军马三场。各场机关编制干部39名。1968年元月,筹建军马四场。是时,山丹4个马场和贵南马场、伊吾马场、贺兰山马场都直属军马局管理。局直属单位有综合加工厂、职工医院、修配厂和工程队。
  1968年8月,总后党委决定原青藏办事处和西安办事处合并,军马局移交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管理,称为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军马局。局机关编制为政治部、行政办公室、生产基建处、计财物资处与科研所。
  1970年,军马局机关干部60余人转为现役军人。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山丹场区沿祁连山北坡的11条沟(白石崖沟除外)为门源、祁连县和军马场三家的共牧区。
  五、兰州军区军马总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1976年1月——)
  1975年10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决定撤销总后西安办事处军马局,组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1976年6月正式移交,任命张连城为场长,张守法为政治委员。原西安办事处军马局所属的伊吾军马场移交新疆军区,贵南军马场移交青海省,贺兰山军马场移交宁夏回族自治区,延安军马场和汉中略阳化肥厂移交陕西省。
  1980年6月20日,肃南县皇城区牧民与军马场发生边界纠纷。10月,兰州军区副政委刘建功、甘肃省副省长张建纲、王秉祥等率联合工作组来场解决一场与肃南纠纷。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军区党委常委联席会议决定从军马场划拨18.5万亩归肃南县放牧。
  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具体管理工作由兰州军区后勤部负责,总场下辖山丹军马一、二、三、四场和机械厂5个团级单位和总场中学、医院、电厂、科研所4个
  营级单位。总场机关编制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划财务、农机、畜牧、基建、物资供销5处和人民武装部,机关定编87人。
  1986年3月,兰州军区党委调整军马总场及所属团编制单位的领导,任命郭必荣为总场场长,刘承先为政治委员。12月,军马总场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次年改组,任命刘承先为局长,孟相卿为政治委员。局机关有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财、农业、畜牧、工业、科教、劳资、供销7处。局下辖山丹军马一、二、三、四场和机械厂、局中学、科研所、职工医院等团级单位和电厂。
  总场、马场管理局驻大马营南王家庄。一场驻九碗泉,二场驻刘家老庄,三场驻甘泉子,四场驻头坝河,机械厂驻王家庄。
  山丹军马场师、团职领导人名录
  一、总场或管理局领导人名录(1966年8月升为师级建制)
  王承先 1950年至1954年任政治委员。
  田凤岐 山西原平人,1954年至1960年任场长,党委副书记。
  庞建业 陕西安塞人,1954年至1976年历任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军马局长。
  张俊臣 河北南宫人,1961年至1966年任场长。
  聂金贵 山西古县人,1966年任场长,1966年至1971年任军马局生产处处长。
  王品一 河北人,1966年至1971年任军马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张守法 山东东阿人,1966年至1976年任三场政治委员,1976年至1983年任
  军马总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张连城辽宁辽中人,1966年至1971年任一场场长,1971年至1975年任军马
  局副局长,1976年至1986年任总场场长。孙云峰河南灵宝人,1971年至1976年任二场政治委员,1976年任总场政治
  部主任、副政委,1983年至1986年任总场政治委员。刘承先甘肃山丹人,1976年至1983年任三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后任总场
  副政委,1986年任总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局
  长、党委书记。郭必荣陕西渭南人,1983年至1985年任二场场长、总场副场长,1986至1987
  年任军马总场场长。
  孟相卿河南长葛人,1985年至1987年任军马总场副政治委员,1987年任马
  场管理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孙庭铭 山西人,1966至1975年任军马局副局长。
  庞慎吾 河北人,1966至1975年任军马局副政治委员。
  王佐邦 江苏邗江人,1969至1972年任军马局副局长。
  刘琨如 山西人,1969至1972年任军马局副局长
  霍大儒 河南人,1969至1972年任军马局副局长。
  祁普兰 河北人,1970至1975年任军马局副政治委员。
  张忻 山西原平人,1966至1971年任二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71至1975
  年任军马局副局长。
  冒月鸿 江苏高邮人,1971至1975年任军马局副政治委员。
  张永华 1966至1970年任军马局政治部主任。
  王忠卿 河北人,1971至1974年任军马局政治部主任。
  陈海清 河北丰润人,1966至1976年先后任三场、二场场长,1977年至1983
  年任总场副场长
  刘月皓 广东紫金人,1975至1976年任四场场长,1977年至1985年任总场副场长。
  印廷楼 黑龙江青岗人,1970至1976年任一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77至1983年任总场副政治委员。
  张克 河北魏县人,1970至1976年任三场场长,1979至1983年任总场副场长。
  张开国 甘肃永昌人,1971至1978年任一场场长,1979至1983年任总场副场长。
  钱光恒 江苏连云港人,1979至1983年任一场场长,1983至1985年任总场副场长。
  董忠厚 山东寿光人,1983至1987年任总场副场长,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副局长。
  李庆恩 辽宁绥中人,1979至1985年任机械厂厂长、党委书记,1985年任总场副场长,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副局长。
  王应俊 河北静海人,1983至1986年任三场场长、党委书记,后任总场副场长,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副局长。
  刘昭华 山东临清人,1983至1985年任总场政治部主任。
  秦志全 四川梁平人,1980至1985年任机械厂政治委员,继任总场政治部主任,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政治部主任。
  二、总场或管理局机关业务部门及各场(厂)领导人名录
  龚保金 江苏盱眙人,1966年任军马局行政办公室主任,1970年后历任生产处长、供销处长,1976至1982年任总场人民武装部长。
  李贞豪 河南南阳人,1966至1968年任军马局计财处长。
  白光勋 河北平山人,1966至1970年任一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71年任军马局管理处长。
  魏琨河 北石家庄人,1967年至1969年任三场场长。
  董兆华 山东诸城人,1968至1975年任四场场长。
  贾志高 河北人,1968至1974年任四场政治委员。
  铁军河 北定兴人,1970年任机械修配厂厂长。
  果德山 河北人,1974至1976年任机械修配厂政治委员
  席广堂河南通许人,1975至1976年任四场政治委员,1976至1983年任总场
  行政办公室主任。
  郑来刚 山东邹县人,1976至1979年任一场政治委员,继任总场政治部副主任。
  曾少春 广东梅县人,1976至1983年任二场场长。
  何志根 1976至1978年任二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周述基 甘肃山丹人,1976至1983年任三场场长。
  王喜奎 河北静海人,1976至1983年任四场场长。
  马景忠 甘肃武威人,1976至1984年任四场政治委员。
  李一昌 广东人,1979至1982年任二场政治委员。
  刘绪汉 甘肃山丹人,1980至1983年任一场政治委员。
  仵凤书 河北石家庄人,1983至1986年任总场供销处长。
  李志厚 陕西兴平人,1983至1987年任总场计财处长,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教科处长。
  龚锡金 江苏武进人,1983年起任总场、马场管理局农业处长。
  钟兴渭 甘肃山丹人,1982至1983年任总场畜牧处长。
  胡辉 湖南衡山人,1983至1987年任总场行政办公室主任。
  张应武 甘肃永昌人,1983至1986年任一场场长。
  李国海 湖南澧县人,1983至1986年任一场政治委员,后继任一场场长、党委书记。
  赵超祥 河南沈丘人,1983至1986年任二场政治委员,1986年任三场政治委
  员
  杜学成 甘肃永昌人,1983至1986年任三场政治委员,1986年任二场政治委员。
  脱敬德 甘肃永登人,1983年任四场场长。
  卢理 甘肃永昌人,1986至1987年任一场政治委员,继任四场政治委员。
  张希孟 甘肃永昌人,1986年任二场场长。
  陈多生 甘肃民乐人,1986年任三场场长。
  郑秀 甘肃山丹人,1986至1987年任四场政治委员。
  薛振荣 陕西吴堡人,1986年任机械厂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聂训仁 湖南益阳人,1986年任机械厂厂长,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宁克奎 辽宁夏县人,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供销处长。
  王积铁 甘肃武威人,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计财处长。
  施秉 广东新会人,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供销处长。
  曾光国 甘肃民乐人,1987年任一场政治委员。
  吴彪 甘肃武威人,1987年任马场管理局中学校长。
  第二章 畜牧业
  第一节 军马生产
  1950年1月,西北军区军牧部先后派来12名干部整顿马场业务,任命各级指导员,对原有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3月,军牧部派工作团入场帮助整顿组织,恢复生产。4月,成立场务管理委员会,组成5个分场:农事分场管理农田6154亩;马营沟分场放牧6个羊群、3个牛群;甘泉子、大河坝、石圈子3个分场共放牧33个马群,马场生产步入正轨。
  1954年,改供给制为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总后勤部要求马场“适应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需要,以企业化经营,1956年达到自给自足并争取上缴利润”。是年,场政委王承先赴苏联考察顿河马的饲养管理。1955年,草料已实现自给自足,牧业总产值66.3万元,占总产值的84.2%,并上缴利润61.1万元。
  1960年,由于执行“以牧为纲,农牧并举;以猪为纲,鸡猪并举;以种畜为纲,土洋并举。大力发展鸡、猪、马、牛、羊,同时又要大抓饲料,发展农业,既要增产,又要节约”的方针,改变了以军马为主的生产格局。军马成活率降至39.4%,军马存栏仅8090匹。
  1961年底马场重新归军,遵照军委“以军马(骡)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军马生产又有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军马存栏数上升到1.364万匹,比1949年增长39.71%,比1961年增长68.6%,繁殖存活率提高到64.1%。
  1964年,二场马三队繁殖成活率达81.7%,该队的第十群,高达90.1%,创造了全军军马生产最高生产率。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山丹军马场遵照军委指示进行正面教育,生产得以正常进行。1967年,平均每一牧工养马20.1匹,各岁马骡较上年降低成本1.4%—5.5%。1968年末全场存栏马1.7658万匹,成活马驹3824匹。1971
  年底马匹存栏达到高峰,共2.0256万匹,后因压缩生产,存栏下降。1977年末存栏1.2916万匹,出场骡马4018匹,产驹成活3219匹,繁殖成活率89.34%。10年中,平均总增率上升为23.4%,军马保育水平达到99%。
  1978年,遵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国家经济、军队建设的需要,积极调整牧业生产内部结构,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行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除继续抓好军马生产,适当压缩马匹数量外,重点发展牛羊。马匹每年平均递减4.7%,繁殖成活率基本稳定在83—88%之间,保育率99%以上。1988年,养马7743匹。1979年5月,总场场长张连城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考察草原建设,牛羊改良及畜产品加工。1982年,组织科技人员对马场畜牧业资源全面调查并制定区划,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畜牧业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40年来,山丹军马场共出场骡马11.5924万匹,为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援外工作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马匹品种改良 1950年,由于近亲繁殖、草场退化和马匹营养不良等原因,军马体高较5年前平均降低2—3厘米,为了改善马匹的血缘关系,1951年购入伊犁种公马100匹,开始试行人工授精。1953年购入顿(河)种公马57匹,一面纯种繁殖,一面与蒙古马杂交。至1955年,已有8个改良群,共计3654匹,基本改变了品种混杂、体质羸弱的恶性循环。
  由顿河马杂交改良,虽有一定成效,但这种马饲养条件高,抗病能力弱,不适合军事服役的需要。马场于1961年10月成立了“山丹马”育种委员会,拟出规章草案,确定工作项目,设立繁殖配种、饲养管理、发育观测、鉴定、调教、防疫和秘书等组,各分场设育种小组及相应机构,实施育种方案。
  1967至1981年军马局多次召开山丹马育种会议,研究出现的问题,制订新方案并付诸实施。24年来,经历回交(60年代)、模交(70年代)和自群繁殖培育3个阶段,山丹马于1984年培育成功。7月14日,在军马总场召开山丹马品种鉴定验收及科研成果鉴定会,邀请有关院校、科研、生产以及地区、县业务部门和军队共16个单位的17名专家、教授组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会认为山丹马适合我国国情与部队实战需要,生态类型为高原草地型,经济类型为兼用型,较重者适于挽用,较轻者快步骑乘与轻挽力均佳,善走对侧快步,迅力和持久力较好。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血统来源清楚,遗传性稳定,繁殖性能好。特别是“00”号公马,能将其特征、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经鉴定
  委员会确定,作为一个新品种,定名为“山丹马”。之后,又组成山丹马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山丹马的育成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可以在全国和全军较大区域内推广,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委员会又制定了山丹马选育提高方案,并付诸实施。
  第二节 牛羊生产
  1949年,军牧场仅有牛59头,羊2305只。1955年,存栏牛284头,羊2242只。
  1958年,上级指示把场区内长期混牧的牧户公私合营,合并入场的马613匹,牛2432头,羊2.3969万只,骡15匹,驴8头,骆驼6峰。
  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牲畜死亡1.8904万头,其中牛250头,羊8160只,猪9818口。
  1967至1977年,牛羊生产得到发展,1977年末存栏牛1.2万头,总增率21.1%,羊2.6974万只,总增率29.4%。每年出售商品牛1500头,羊5000只,出栏率分别达到18.9%和20%,每年平均产羊毛40吨。年末存栏猪8517口,每年出栏3300多口。
  1978年起,牛、羊生产在加强冬春补饲,增建防寒棚圈;逐步实现现代化经营的同时,重点进行品种改良。先后选用良种黄牛、野牦牛和绵羊对原有的牦牛和藏羊进行各种形式的改良。1984年以来,又引进新疆褐牛和甘南高山细毛羊驯化繁殖。现初步认定用甘南高山细毛羊改良土种绵羊,在牦牛体中导入野血是提高牦牛产肉产毛能力的可行途径。1988年底,良种及改良牛羊分别发展到2633头和8653只。牛、羊存栏为2.0682万头和3.9499万只,比1978年分别增长90.7%和57.6%。是年出栏牛3458头、羊9260只。10年间共出栏牛、羊13.4732万头(只),每年可对外提供商品牛羊肉100吨。
  自1950年到1988年,马场畜牧业产值由50万元(按旧币每万元折今人民币1元)增至596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牧工人均产值5907元,比1977年增长55.1%。1977年至1988年,牧业销售盈利共678.9万元,年均56.6万元。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950年对全场8730匹军马检疫,统计滋生各种疾病达76种,患病马竟达1449匹,患病率16.6%。是年,因病倒毙马254匹,病毙率17.5%。经过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广大牧工的努力,到1956年,各种疾病基本得到控制,老、弱、病马全部淘汰,繁殖成活率由1950年的51%提高到70%。年末存栏数1.1611万匹,总增率平均为18%。
  1960年,医药缺乏,但仍为军马作鼻疽检疫7118匹,牛结核检疫1018头,预防接种马炭疽芽胞苗5190匹,牛出败苗菌779头,牛炭疽芽胞苗2459头,并注射羊痘苗和羊炭疽芽胞苗3.8217万只,羊全部药浴,基本上控制了马胸疫、腺疫、幼驹副伤寒和焦虫病以及羔羊痢疾、口膜炎、疥癣、牛口蹄疫等传染病。
  1984年11月25日,军马二场发现马营河水管处在四墩放牧的牛群患“五号病”(口蹄疫),场部前后发病的牛1453头,发病率为8.5%。马场迅速上报县、地、省及军区,总场领导亲赴现场,采取紧急措施。一、控制场区对外交通、出入人员及车辆必须严密消毒,一切牲畜禁止出入场区;二、封锁疫区,封死疫点,扑杀病牛43头;三、病畜分区隔离,设卡消毒;四、给未发病的牲畜注射两次五号病乙型疫苗,共注射牛1.5542万头,羊3.2537万只,猪8065口。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到次年1月23日,疫病被彻底扑灭。
  第四节 草原建设
  1953年开始试播牧草,1955年进行草原更新试验,但因民畜混牧严重,固定放牧的达3—5万头(只),再加历年大量开荒,使植被退化,生态失去平衡,雨量减少,草原面积缩小,夏秋草场面积仅为69万亩,影响马场的草原建设。1966年和1968年二场、一场分别成立草原队,引进驯化牧草160种,从中筛选出老芒麦、垂穗披碱草、小糠草等12个优良品种,在场内推广种植。经过人工驯化的老芒麦,营养丰富,适应性强,耐寒,平均亩产干草400公斤,种一次可收获8—10年。1980年3月获全军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到1976年,已改良草原15.8万亩,干草亩产量提高3.8倍。因草原建设初见成效,1988年牲畜总存栏达19万羊单位,较改良前的60年代增加1.6万羊单位。
  第三章 种植业林业水利工业
  第一节 种植业
  民国29年(1940年)春,奉军政部令增设农事课,次年,开始垦荒573亩。试种豌豆、青稞。至36年底共垦荒7480亩,耕地9720.89亩,当年播种6154亩,施厩肥2000余亩,并进行牧草品种和农作物品种培育试验,收集美国牧草7种,国内品种133个,于4月26日播种,出苗30种,生长良好的7种。38年有耕地972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场职工不断进行生产改革和良种培育,逐步掌握了高寒地区农作物栽培的规律,种植青稞、大麦、饲草、小麦和油菜,实现了口粮、种子和饲料自给有余,先后为国家提供商品粮油6亿斤。
  1950年,场部设立农事科与农事分场,下设3个农事站。1953年,购置福特和亚夫利小型轮式拖拉机5台,开始小面积机械作业。1954年,播种面积达到7686亩,粮食总产由1950年的9万公斤提高到58.4万公斤,亩产由20.75公斤提高到75.5公斤。
  当年,开始深耕18—22公分,并合理密植。燕麦下种每亩从6公斤提高到7—8公斤,增施厩肥2.42万公斤,施肥面积为581亩。
  1956年,配备大批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1957年初,从华南和东北调入大批技术干部和农机工人,还抽调人员外出培训,建立农机队伍。是年播种2.8951万亩,收回粮料71.4万公斤,青割草76.6万公斤,秸秆62.8万公斤。三分场开始试用分解收割法延长作物后熟期,提高产量。1958年,遵照国务院“要实现口粮、种子、饲料自给有余”的指示,大办农业,大量开荒,耕地面积由上年的5万多亩,增至14万亩。播种面积8.2558万亩,用白石崖渠水灌溉4550亩。播种粮食作物6.2448万亩,总产达518.3万公斤,平均亩产83公斤,比1957年增长2.2倍。油菜总产40.85万公斤,单产45公斤,粮油料自给自足。
  1960年,播种面积19.2725万亩,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总产348.3万公斤,亩产仅23公斤。油菜总产1.06万公斤,亩产7.5公斤。是年,仍给国家上交统购粮105万公斤。
  1962年,1—8月份降水仅157.8毫米(干旱的1960年同期降水量252.7毫米),苗期干旱128天。播种16.9179万亩,实收15.5477万亩,受灾无收1.3702万亩。粮食作物实收13.3052万亩,共收粮料388.4万公斤,单产29公斤,完成计划的50.9%;实收油菜5138亩,总产6.1万公斤,完成计划37%。农业亏损227万元。
  1964年,马场进行全场农、牧、工、副业的总体规划,先后建立良种试验站3个,进行大范围引种、系列选育,由单一小麦种植逐步建立多样适宜品种体系。在机械作业方面,职工已能熟练掌握粮、料分解收割和油菜机械收割工艺。由于恢复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安排作物,贯彻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标准作业,试行苗耙,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了幼苗的发育,达到了增产的效果。播种面积15.3566万亩,粮食作物10.5527万亩,亩产118.2公斤,总产1248万公斤,完成计划168.4%。油料作物4929亩,亩产71.7公斤,总产35.35万公斤。青割燕麦4.1821万亩,平均亩产226公斤,总产945万公斤。是年,农业盈利116万元。
  1967年—1968年,一方面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一方面兴修水利,先后建成三场大小香沟灌渠,二场白石崖灌渠,四场西大河灌渠,并建立了三级渠系条田配套11万多亩。不断探索改进冷凉山区作物栽培措施,在品种引进、选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逐步培育出一批适应场区气候环境的新品种,全场实现了良种化。
  此后,调整粮油种植比例,1976年将粮油比例由1966年的65:35调为36:64,当年种植粮食4.35万亩,油菜8.24万亩,饲料作物9.2万亩。同时解决油菜低割、分禾和颗粒肥料制作的技术、设备。1970年以后普遍施用磷肥,推广大面积化学除草工艺和配套农具。使粮油总产达1772万公斤(粮食1202.5万公斤,油菜569.5万公斤)。种植业产值上升到767万元,占全场总产值的37.3%,盈利90.5万元。
  1978年后,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坚持“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经营方针,继续调整作物结构,充分发挥小油菜和青稞的优势。突破了油菜大田化学除草的难关。在增施肥料、秸秆还田、深耕改土、提高地力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连续9年丰收。1988年,粮食总产2810万公斤,平均亩产174.3公斤,油菜总产1302万公斤,平均亩产77.2公斤。种植
  业产值2231.68万元,占总产值5021.1万元的44.5%。每一农业职工生产粮食油料2.2万公斤,创造产值1.1138万元。
  198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5.5705万马力,每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14.74马力,每万亩耕地拥有中型拖拉机6.2混合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3台,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分布与树种资源
  因气候和地形影响,军马场林木分布地带性和区域性很强,树种资源相对贫乏。有林面积1.606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29%,灌水面积67.788万亩,占有96.85%;疏林地面积5395亩,占0.77%。有林面积中,天然林面积1.5807万亩,占林地面积98.4%。乔木林面积少,呈零星片状,分布于岔尖沟、鸾鸭沟、平羌口、脑儿墩及大乌龙一带,上线海拔3250米,下线海拔2750米。灌木林占山区林地面积的绝大部分,祁连山区阴坡均有分布,垂直分布界线为2800—3900米。
  林木总蓄积量有17.8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17.5万立方米(乔木林15.5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1.9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8.47%;人工林蓄积量272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53%,天然乔木林中,成、过熟林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90.2%;中龄林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9.8%。青海云杉林平均树龄达150年,有些高达200年以上,已达到自然成熟时期,树冠苍黄,干尖秃顶者多,风倒病腐现象也有发生,林内卫生状况不良。据测定,现年生长率为1.2%,年生长量为2100立方米。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人工林生长很慢,难以成材。
  二、林木资源的经营管理及场区绿化
  1、民国时期,场内天然林属联合勤务总部山丹军牧场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马场管护。1950年,甘肃省在永昌西大河成立了森林经营所,马场林区交该所管理。1964年,马场再次接管境内林区,在一场十间房设林业队。以管理为基础,更新造林为中心,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适当进行抚育,改进、利用、提高林木质量。1966年林业队从一场十间房迁到四场西大河插剑门,在此
  建立了两处苗圃。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累计数为1540亩,移植云杉幼苗580亩,采集树种1225公斤,成林综合抚育1.28万亩,卫生抚育4000亩。通过抚育作业,清出可利用的死树、风倒、病虫木,改善森林卫生状况,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发育。
  人工植树始于1966年,刚开始忽视立地条件,盲目从外地大量引进树种,因不耐高寒而失败。到1983年,累计植树125万余株,成活率仅为28%。地处海拔2800米以上的单位,还未解决适宜的树种,有些仍为无树连队。至1988年,人工林面积1338亩,四旁植树1479亩,植树总数113.7万株。三场场部和七队,四场场部和林队,现已绿树成荫。
  三场七队、四场林队、二场、电厂、医院、中学均有苗圃。1980—1983年共育苗193亩,至1988年达250亩。
  保护森林,对场区内水源涵养已发挥一定作用。根据二场气象站记录,50年代平均降水量373.6毫米,60年代为337.3毫米,70年代为377.3毫米,比60年代增加降水11.8%。蒸发量70年代比60年代降低7.9%,这和附近地区气象站所测该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相比,军马场比附近地区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据西大河插剑门水文站资料记载:1956—1963年西大河8年径流量合计12.517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量1.565亿立方米。1964—1976年径流量20.87亿立方米(未加水库存水量),平均年径流量1.605亿立方米,比以前年均增加400万立方米。
  注:山丹军马场天然林面积包括场辖山丹、民乐、永昌等县的林区,本志《林业章》中的天然林面积含马场所辖山丹县境内的林区面积。
  第三节 水利建设
  场区可利用水资源地表径流为3802万立米,主要为西大河水库2000万立方米,大香沟662万立方米,小香沟378万立方米,白石崖干渠配水260万立方米,其他小沟小汊、零星泉水及管道引水500万立方米。地下水(重复计算)1085万立方米。人均水量1767立方米,亩均101立方米,与全省比较,人均占有水量较丰,但亩均仅占全省亩均的1/5,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兴修水利。
  一、农田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只在总场场部及甘泉子有4眼生活用水井。1952年建成白石崖干砌卵石干渠6400米,支渠3420米,部分解决中部干旱草原的
  农业和畜牧业用水。
  1958年建成大柳沟沥青水泥沙浆灌缝卵石干渠7500米,解决了二场大柳沟羊队人畜用水。
  1960年建成大、小香沟干砌卵石干渠1.7万米。1970年改建为浆砌卵石干渠,长26公里。建支渠3条,长10公里。斗渠7条,长5.4公里。农渠32条,长31.2公里。建筑物23座,配套面积1.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
  1964年山丹县兴建白石崖干渠,马场投工,协议给马场配水260万立方米。
  1966年修原四分场浆砌卵石干渠3公里,引西大河水灌溉,配套1万亩。1967年至1969年自建白石崖渠支渠2条,长9.5公里,斗渠16条,长29.25公里,农渠59条,长51.7公里,建筑物16座,配套面积2.62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了渠系沿线放牧饮水。1971年建成白石崖小东沟浆砌卵石输水渠9000米。
  1969年兴建的军马四场西大河灌区工程,于1975年竣工,1984年又陆续扩建干支渠,工程总投资923.83万元。建成总干渠3公里,输水山洞13座,长5000多米,浆砌石被复。总干渠首1座,渡槽1座,长160米,混凝土预制板干渠2条长18.4公里,支渠6条,长16.17公里,斗渠18条,长31.08公里,农渠101条,长78公里,主要水工建筑87座。因为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且渗漏严重,干、支、斗、农渠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或浆砌石衬砌。
  二、人畜饮水管道工程
  1958年之前,无人畜用水设施,牲畜为饮水长途奔波,冬春膘情下降,常造成流产,倒毙;夏秋逐水放牧,草场得不到充分利用。
  自1958年以来,国家投资549.5万元,自筹资金192.2万元,至1988年,共兴建了14条引水管道,全长228.2公里,30—100吨贮水池43座,沉砂池4座,解决了4个场部和38个居民点的人畜、工副业等用水问题,给定点放牧、建草库伦、牲畜越冬创造了条件。
  三、水库、机井
  1969年山丹军马场和永昌县、永昌农场三家合建西大河水库,设计总库容68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430万立方米,协议给军马场配水2000万立方米。
  从60年代起至1982年共投资18万元,打机井18眼(其中三场5眼,总场部11眼,医院1眼,石圈子1眼),安装各型水泵22台,电动机容量76.5千瓦,年抽水总量36.5万立方米。
  从1953年起,国家给军马场水利电力建设投资3258.7万元,自筹资金450.58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国家投资1248.92万元,自筹107.03万元,总计1355.95万元,建成配套灌溉面积9.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已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1898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49.9%,利用地下水资源36.5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935万立方米,人均899立方米。
  一、农机修造
  第四节 工副业
  1957年,成立农机具修理所,有职工20多人,设备只有锻工炉和简单的普通修理工具。1959年扩编为修配厂,由单一修理发展到机械加工、铸造和热处理,并制造部分零配件。1969年,农机具大量增加,原修配厂扩大为团级厂,并在4个场各成立1个农机修理所,各农业队均设修理保养间。1970年修配厂开始制造农用挂车,1972年经省批准为甘肃省农用挂车定点生产厂。1984年改名为兰后山丹机械厂。1988年,下辖车间(队)8个,职工640多人,有各种设备210多台件,主要生产各型挂车、割晒机、镇压器、连接器、农机具配件和皮革、皮鞋、皮夹克等。并经营拖拉机、汽车大修与工程建筑,1974—1988年共生产1—8吨农用系列挂车1.5659万台,6吨汽挂车210台。
  1988年,机械厂年产值900万元,实现利税20多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700多元增加到1400多元。
  二、电力
  1973年以前,马场只有十几台柴油发电机,解决各分场场部及少数连队的照明和部分生产用电。1970—1979年柴油机发电量为2374.76万千瓦。1973年4月,一号水电站建成投产。
  1977年5月,二号水电站正式投产。两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20千瓦,年发电量为1030万度。1978年,开始架设山马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马营变电所改造工程同步进行。1979年1月,以上两项工程建成投产,于1980年9月14日正式与国家大电网联网运行,解决冬季用电困难。至1982年,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102.587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155.352公里,6千伏线路14公里,
  计有变压器78台,容量共5480千伏安,基本形成了场区电力网络。
  1986年兴建军马三场甘泉子变电所,1988年1月建成运行。1987年电厂着手开展计量工作,1988年评为国家二级计量合格企业。
  1974—1988年,小水电共发电8835万千瓦,产值70年代为68.28万元,80年代为506万元,全场除3个边远畜牧队外,全部通电。
  三、化肥
  1975年由三场在山丹火车站筹建小型磷肥厂一座,有职工59人,年生产2000—3000吨。1978年以后,改成半机械化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有效磷含量达8—13%。1975—1988年共生产磷肥(普钙)7.8102万吨,1988年最高达11万吨。1987年开始将磷肥生产由单一生产低级普钙(磷肥)改为磷——铵高效复合肥生产线,年设计能力1万吨,1988年底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四、加工业
  1、粮油加工
  1960年以前,马场粮食由大马营、甘泉子几盘水磨加工。1962年总场建小型面粉加工车间。1967至1972年,先后在三场和局直、二场、四场、一场加工厂附设小型面粉加工车间。1980年后,撤销各场加工车间,在王家庄建中型面粉加工厂,年加工面粉4000—4500吨。
  1977年前,只有二、三场加工厂设榨油车间,使用95型榨油机生产,产量少,出油率低。1977—1978年先后对三场和二场榨油车间进行改造,购置200型榨油机5台,于1977—1979年投产。同时又建立了清油精炼和油渣浸油车间,年加工清油2500—3000吨。
  2、副食品加工
  从60年代开始,在一、二、三、四场和场直单位建立副食加工车间5个,制作酱油、醋、面粉、酥油等,年产酱油、醋约400吨,豆腐100余吨,糕点30余吨,供给全场职工和附近农村群众需要。
  3、皮毛加工
  60年代,筹建皮毛车间、生产劳保皮大衣、皮褥、毡衣、毡靴、皮帽、皮裤、皮手套、羔皮衣、背心等产品,由于原材料不足,只能进行季节性生产。1988年开始生产牛羊皮光面皮革、羊皮衣、牛皮鞋。一场地毯厂年产地毯1万平方米。
  五、建材、采矿
  1、砖瓦石灰 50、60年代,马场仅有5个小砖窑,年产粘土砖800万块。70年代在一、二、三、四场建成3座轮窑、2座马蹄型窑,年产粘土砖1300万块,供应马场一般房屋建筑用砖。石灰以小窑生产,年产400—600吨,仅供本场建筑之用。
  2、天然花岗石饰板加工 1987年底,马场在石圈子筹建饰板加工厂,利用场内天然花岗石加工建筑饰板,年加工能力为2000平方米。板材的硬度、光泽度及色彩较优,将扩大生产。
  3、煤炭 50、60年代马场只有大黄山、小石碑、双墩子3个小煤窑,年产原煤约1万吨。1969年筹建长山子煤矿。1979—1980年扩井开巷,初步形成半机械化生产线。1969—1988年,共生产原煤54.58万吨,产值约1173万元,除满足马场所需外,还可外销。
  一场马折腰沟地区煤层,最厚33米以上,煤质好,土层薄,可露天采煤。1984年一场建立煤矿,至1988年底已开采煤8.3488万吨。
  4、萤石石棉从1972年起,一、四场建立了萤石矿,至1982年共开采萤石6.9万吨。80年代平均年开采6000吨左右。
  从1971年起,三、四、一场先后在青海省祁连县开采石棉,至1980年共开采1.31485万吨,1980年后停办。六、建筑业
  1966年马场有建筑工程队3个,1968年发展到5个,1982年又增加了3个集体所有制(待业青年办)建筑队,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达到788人(其中集体工人298人),技术人员11人。承担马场建筑任务,建有礼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医院楼、办公楼、服务部楼、科研楼、招待所楼和住宅楼等,总建筑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
  七、交通运输
  1、公路50年代,只有大马营通山丹县城一条土路,路况很差,晴通雨阻,场区内没有公路。60年代初,把部分羊肠小道拓宽加高建为大车道。70年代拨专款对场区公路进行规划、整修和改建。到1988年共有总场通往一、三、四场
  
  公路干线3条,总长112公里,总场至山丹,总场经四场至永昌、武威,一场
  经总场至山丹,总场经三场至民乐都筑有公路,交通方便。
  2、运输 1950年,全场只有一辆载重汽车。1966年,一、二、三场、局直,成立了4个汽车队,1968年成立四场汽车队。1969年发展较大,有汽车136辆。70年代达到166辆。80年代,实现了运输机械化。共计年均完成1500万吨公里运输任务。另外各农业单位拥有胶轮拖拉机60台,约3300马力。
  第四章 卫生教育文化科技
  第一节 卫生
  山丹军马场地处偏僻,气候寒冷,人员多属野外作业,发病率高,就医困难。1954年以前总场设卫生所,有医生1人,医助1人,卫生员5人。每年冬春高发病期,全所人员骑马逐牧群巡诊,一次常需十余日。1954年底,大河坝、甘泉子各设一卫生所,每所仅医助1人。1954年以前,职工为现役军人,医药由西北军区供应,每季派人至兰州领取。1955年后在山丹、张掖采购,供应比较困难。
  1958年,组建职工医院,设病床12张,有药房、化验室、透视、简易手术室,可作常规化验及阑尾手术。1975年以后建总场职工医院楼、制剂楼。1988年有病床126张,设化验、透视、理疗、B超、五官、牙科、骨科等室。一、二、三、四场设卫生所,共有病床120张,有透视、理疗及手术设备,可作急救及下腹部简易手术。队设卫生室,形成局、场、队三级卫生网络。
  1988年,马场管理局医院及各场卫生所、连队卫生室共有医务人员322人,其中大专生14人,中专118人。主治(管)医师11人,医(技)师18人,医士、技士、护士153人。
  1976至1988年军马场卫生事业费共计1387万元。
  第二节 教育
  1949年前,山丹军牧场没有学校。50年代初期,场部设教室一间,由医生和卫生员代课。1958年,总场及8个分场先后办起了小学。1960年8月在二分场办起了第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有学生43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1962年8月,学生集体转入山丹一中就读。1967年9月,在王家庄设立完全中学,次年各场办起初级中学(两年制)。离场部较远的农牧队办起了小学。1976年军马一、二、三场办起了高级中学(两年制)。1981年调整整顿,各场高中停办。1984年,总场中学设三年制高中班,与两年制高中班同时并存。1985年办职业高中班。
  1978至1988年教育经费达1347.7万元,10年内平均每年增长14.04%。1988年教育经费占全局经营利润的21.6%。1979年以来,总场中学先后建起了两座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三场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一座,各场均有水泥篮球场、足球场及运动场地。
  1986年拨专款24万元添置图书和各种教学仪器,各校都有较完整的理化实验室、图书室,录像放映设备、体育设施等。
  1978年以来,办小学教师轮训班5期,培训教师165人,向地方师范学校送培32人,轮训和培训人数占小学教师的92.5%。至1982年向地方大学送培183人,44人参加了大学函授。1985年办了一期电大中文班,18名毕业生分配到各校任教。
  1988年,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六年制小学36所,共240个班级,现有在校学生4715人,占场区总人数的22.4%。1976年至1988年小学毕业生1.0106万人,初中毕业7633人,高中毕业4132人,为马场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建设人才,也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学生。
  第三节 电影电视文艺体育
  图书室 局、场各中学共有图书室10个,藏书5.4万余册。
  电影 1954年军马场成立电影放映组,1958年总场成立电影队。1966年一、二、三场建立电影队,1969年四场建电影队。现共有电影队5个,放映机18台,定期到各队和牧点巡回放映。
  电视 1981年一、二、三场建电视差转台。1982年总场建差转台。1987年总场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988年一、三场建卫星地面接收站。除一场二连外,都能收到电视,电视覆盖面达99%。军马局有录像设备,经常摄制并播放马场新闻。
  广播 1958年总场建立有线广播站。1966年一、二、三场建立有线广播站。
  通讯1951年建成通山丹军牧场通讯站的电话线路。1954年架通各分场电话线。至1988年马场电话线路有军用线和地方线各一条,电话780门。对内局、场、队均可通话,对外经山丹邮电局可与全国各地通长途电话。
  新闻报道 1979年9月12日,《马场生活报》(旬刊)创刊。发行量三百余份。1986年至1987年在中央级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电视台播映的通讯报道27篇(条),在省级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电视播映的有249篇(条)。
  文艺 民国时期,军牧场有秦腔剧团。50年代初期剧团继续存在,属业余性质。1959年成立国营山丹牧场文工队,有队员20多人,1960年参加甘肃省
  文艺演出,获奖。之后,文工队成立河南梆子队。1980年9月军马总场业余话剧队排演话剧《养马人》,参加兰州军区后勤部调演,获奖。
  1987年10月,马场管理局业余文艺演出队在兰州军区后勤部师级单位文艺会演中,获集体、个人奖11项。
  马场管理局与甘肃电视台联合摄制的音乐专题片《牧马人之恋》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艺术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1988年迎春文艺节目展播评选活动中,获全国第二届电视文艺《星光杯》“百花园”专栏二等奖。
  1988年马场管理局和甘肃电视台联合摄制电视风光片《窟窿峡的随想》和马场管理局拍摄的电影专题片《春风得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体育 50年代,每年“八一”建军节,军马场举办赛马活动,项目有1000米、5000米速度赛、马术等。
  1983年山丹军马场马术队代表兰州军区参加在内蒙举行的全国马术邀请赛,一场骑手王金跃取得了走马表演赛第一名;二场骑手强巴夺得越障碍亚军。
  50年代马场男子篮球队经常出访山丹、张掖。
  1977、1980、1983、1985年,曾举办4届职工运动会。设男女篮球、男子足球、男子排球、男女乒乓球和赛马、马术等项目。
  军马场青少年足球队,1982年参加甘肃省少年“萌芽杯”足球锦标赛,夺得冠军。总场中学被省体委列为省“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第四节 科技
  1962年试种春小麦成功。次年大力推广。
  1967年成立科研所,与科研单位配合,开展科研活动。
  1980年3月,老芒麦培育技术获全军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1984年总后为“山丹马”命名,1985年7月获全军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0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9YY—16型羊只药浴车、兰马牌QG—平原型8吨农用挂车、兰马牌LJQG06型汽挂车,获兰州军区科技三等奖,获甘肃省生产合格证。
  LMJ牌7C—1.5A型农用挂车获甘肃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8年焉支特曲、青稞大曲和焉支大曲获兰州军区优等食品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焉支特曲获全军食品博览会银牌奖。
  1988年以来,全场有科技人员6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58人,助理工程师190人,技术员368人。
  第五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
  一、人口发展
  第一节 人口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接收山丹军牧场,有人员605人,其中官佐81人,士兵52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较快,1963年7101人,1973年1.7412万人,1983年2.1397万人,1988年1.9501万人。1949年到1973年24年间人口增长了29倍,是军马场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二、人口构成
  1954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口年龄属成年型,分布密度每平方公里0.3人左右,60%以上的人不识字。劳动人口中,从事牧业的占95%以上,从事工、副业的只占5%左右。1957年以后,逐渐向年轻型过渡。人口密度逐年增大,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1964年为3.3人,1974年为8.3人。1982年为9.8人,1988年为9人。
  人口变动一是由于自然增减,二是由于迁入、迁出的机械增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几次大的迁入、迁出。1958年从部队转来马场的干部家属1200多人,1959年上海移民迁入289人,河南等省支边迁入7562人,1966至1967年从武威、民乐等县招工迁入1237人,1968至1969年北京、西安等地知识青年迁入600多人。1961年移工就食迁出去新疆2000多人。
  平常因工作调动、征兵、结婚、就业安置等,迁入、迁出基本平衡。60年代至1975年,是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时期。
  1982年7月1日,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有4795户,2.1449万人,男性1.0996万人,女性1.045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27%和48.73%。出生婴儿中,男女基本平衡。全场有汉、满、蒙古、回、藏、苗、壮、土、保安、裕
  固10种民族成份。汉族2.1216万人,占98.96%,满族21人,蒙古族9人,回族58人,藏族99人,苗族4人,壮族11人,土族25人,保安族4人,裕固族2人,共占1.04%。有大学毕业124人,大学肄业或在校36人,高中程度1889人,初中程度4236人,小学程度8583人,12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4392人。1981年育龄妇女6154人,未生育的5935人,生育第一胎163人,生育第二胎46人,生育第三胎7人,生育第四胎3人。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971年,对全场职工进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1976年,总场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场(厂)设领导小组,开展晚婚、晚育的宣传教育。晚婚率逐年增长,1976年65%,1978年70%,1982年73%,到1987年上升到75%。同时,对特殊有困难需按法定婚龄结婚者,严格执行报批手续,晚育率1988年达85%以上。
  1973年,施行绝育手术。1979年,落实“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提倡凡年40岁以上,已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夫妇,有一方绝育。1980年以来,总场党委、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并颁发了《计划生育暂行规定》、《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具体规定》、《关于计划生育奖惩的暂行规定》等文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每年享受保健费30元,独生子女凭《独生子女证》免费入托、入园、入学,住房优先照顾。1983年独生子女领证率100%。对超计划生育者,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严重者开除公职。计划外强生二胎者,一次性罚款2000元,降1—2级工资,取消一次调级资格。干部从严处理,撤销职务,党、团员开除党、团籍。职工积极响应,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控制。出生率由1970年的13‰,1978年下降到10.3‰,1983年降到7.9‰,自然增长率降到5.8‰。从1981年开始,历年被评为张掖地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6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和甘肃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1988年,全局3876名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各种避孕措施的有3838名。医疗卫生部门定期进行检查,避孕率达99%。如避孕失败,即采取补救措施。人口出生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4.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桂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