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5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方言
分类号: H07
页数: 24
页码: 661-684
摘要: 本章记述了甘肃省山丹县方言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方言 山丹县

内容

第一节 语音
  山丹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区。由于长期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等诸多原因,本县方言具有语音稳定、系统分明和保留古音较多等特点。在声、韵、调三方面与普通话对照,韵的差异较大,调值分歧较多。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有近4万人由外地迁入山丹,加之普通话的推广,山丹方音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声母
  山丹话共有22个声母,除V外,其他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带[]者为国际音标)。[注]V发音时下唇轻触上齿,气流通过唇齿缝隙,引起摩擦,声带振动。
  声母方面,山丹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以下差异,大多为与韵母拼合时发生变化。
  (1) u与u开头的韵母前的sh,都读为f。“书、疏、刷、衰、拴、双、谁、水、顺、说、硕”等字的声母均变为f。
  (2) u与u开头的韵母前的r,都读为v。“如,辱、阮、软、锐、润、若、弱”等的声母均变为v。
  (3)韵母u前的k,都读为ch。“枯、哭、窟、苦、库、裤、酷”的声母均读ch。(李桥以下地区)
  (4)韵母e前的c,读为ch。“册、侧、恻、策、测”的声母变为ch。
  (5)韵母ong前的n读为1。“农、浓、弄”的声母变为1。
  (6)韵母ong前的r或读v,或读y。“戎、绒、茸、融、冗”读为veng,“荣、容、溶、嵘”为yong。
  此外,个别字的声母与普通话有异,见下表。
  
  山丹话与普通话声母特殊变例对照表
  二、韵母
  共30个,分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普通话有山丹话没有的加△,山丹话有普通话没有的加◊)<>
  [注]in,普通话无此音。
  山丹话与普通话韵母的差别较大:
  (1)无论与声母拼合还是零声母音节,开口呼的an读为ai,en读为eng。如“安、班、单、翻、刊”等的韵母均为ai;“门、嫩、人、喷、森”的韵母均为eng。
  (2)齐齿呼的ian读作iei,in读作ing。“烟、边、偏、尖、年、先”等的韵母均为iei;“民、您、亲、新、音”等的韵母均为ing。
  (3)合口呼的uan读作uai,uen读作ong。“川、端、官、欢、宽”等的韵母均为uai;“春、棍、昏、准、尊、孙”等的韵母均为ong。
  (4)撮口呼的tian读作iiei,lien读作iong,捐、圈、轩、冤"等的韵母均为iiei,“军、群、勋、云”等的韵母均为iong。
  
  山丹话与普通话韵母特殊变例对照表山丹方言声韵配合表
  说明:
  1、表中[ui]系采用国际音标,故以号标出。V声母见于汉语拼音字母表,iei、iiei用汉语拼音字母组合而成,故未用任何符号。
  2、表中每一音节一般用一个例字,有些列有两个或更多例字,每个字表示普通话中一个音节。如bai音节中“摆、班”二字,分别代表普通话bai、ban两个音节。
  3、表中△号表示普通话有而山丹话没有的音节。山丹方音无与前鼻韵尾相拼的音节,未列入。三、声调
  1、调类与调值 山丹方言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包括轻声)。调类与普通话相同,但调值差异较大,不像普通话那样音调悠长,低昂明显,有较大的跨度,而是各个声调都较短促,高低变化较小,因而山丹话听起来平直,低沉,缺乏抑扬、婉曲的音乐美。
  此外,由于古入声字在山丹话中大多归入去声,所以山丹话中的去声字明显多于普通话,另外还有些字的调类与普通话存在差异,但为数较少,如:
  2、变调 山丹方言除具备普通话“两上相连前变阳”的规律外,还有一些特殊变调情况,如下表。
  四、 卷舌韵母与儿化
  山丹方音无卷舌韵母er,“儿、而、尔、耳、二、饵”等字均读为国际音标的“山”。uu是舌面后高元音,发音时口形稍开,唇不圆,舌后缩,与软顎接近,气流同时振动声带与软顎。换言之,即读汉语单韵母“e”时,口腔再稍闭,舌后部再稍高,气流较强而发声,即为山丹方言“二”之发音方法。
  山丹话无儿化韵。普通话的“花儿、歌儿”,注音为huar、ger,表示带“儿”尾的词里的“儿”,不自成音节,只在前面韵母末尾的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山丹话中的“花儿、歌儿”是两个音节,用国际音标注音,写为[xuAtu][kYui]。
  普通话儿化的作用表示温婉的语感,寄寓喜悦爱怜之情,并区别细、小、轻、微的性状或词性词义。山丹话则以词的重叠或“子”作词缀表示。
  五、 轻声
  山丹方言中词缀“子、头、家、儿”等和动词重叠形式(如“研究研究”)的后一音节轻读,与普通话相同,但还有一些特殊现象。
  1、常用双音节名词的后一音节多轻读,如“牛郎、县城、书记、问题、草原、天山”等。
  
  山丹方言变调规律2、动词中一部分也是如此,如“找寻(xing)、搭讪、招呼”等。
  3、形容词中一部分的后一音节也轻读,如“窝囊、可怜、高超、舒坦”等。
  4、虚词的后一音节,一律轻读,如“既然、非常、至于、因此、尽管”等。
  5、常用单音节量词,一般轻读,如“匹、辆、个、条、片、块”等。
  6、数词“十、百、千”的前面出现数字时读轻声,如“三十、五百、三千五百八十四”中的“十、百、千”都读作轻声。
  六、县内4个小方言区
  山丹话除与普通话存在上述差异外,由于历史原因或受邻近语音的影响,境内包含四个小方言区,即县城、东乐、霍城和老军乡的甘泉子,相互间尚有细小差别。
  1、县城 在合口呼(u和以u开头的韵母)前的zh读成国际音标的[pf],ch和k读成[pf‘]。[pf]、[pf‘]是塞擦音,双唇成阻,除阻时上齿与下唇仍轻轻接触,形成一道狭缝,让气流摩擦通过而发音。[pf]不送气,[pf‘]送气。如“初、吹、串、春”和“苦、库”等字的声母,普通话分别为ch和k,县城方音读为[pf‘],“株、抓、装”的声母普通话为zh,县城方音读为[pf]。目前,除部分老人外,上述方音逐渐消失。此外,李桥以北读“库、苦”等字为chu,
  2、东 乐 在合口呼(u和以u开头的韵母)以及ong韵母前的zh读为g,ch读为k。如“朱、抓、桌”和“中、种”等字的声母,东乐方音读为g。“处、窗、川、吹、创”和“充、冲、重”等字的声母,东乐方音读为k。
  此外,还有“来”,东乐方音读为liei(仅此一字,普通话无此音节)。
  3、霍城 因受民乐语音影响,霍城西坡读u和以u开头的韵母前的zh为g,ch为k,同东乐方音。霍城方音有一显著特点,韵母ai读为eī,如:“快来”读为kùilei,“在外”读为zèiwèi,“海带”读为hěidèi。裁、栽、逮、该、奶、埋、孩、开、胎等字的韵母均为ei。其次,李桥以南的地区,说助词“了”(le)为liao,今尚普遍。
  4、甘泉子 这一带因接近永昌,受武(威)永(昌)方音影响,读合口呼前的sh与r接近普通话。
  第二节 方言词
  山丹方言词较多,现分类收集。有音无字者只注音,加虚缺号。所有注音,概用山丹方音,以1、2、3、4标调。
  一、时间、季节用语
  二、称谓、指代、应对用语三、写人及一般修饰用语四、动作、情态用语五、自然、人体、事物名称六、农事及衣食住行用语第三节 谚语 歇后语
  一、谚语
  1、气象类
  打春十日背阴消,风不刮,地不化。
  春冷四十五,秋后多下雨。
   惊蛰寒,寒半年。
  春雪化了拉开沟,十种要九丢(东乐)。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三月有雨四月旱,五月有雨吃饱饭。
  东虹日头西虹雨,显了南虹下白雨。
  龙首山,戴帽帽,雨水下的起泡泡。
  雾云接日月,风雨不过夜(峡口)。
  祁连山拉雾,必有连阴雨(霍城、马营)。
  云向东,一溜风,云向南,泡塌崖,云朝西,泡死鸡。
  石峡封云,十日不晴(峡口)
  黑团云,白雨淋,走马云,天气晴。
  有雨下到四月八,猪狗不吃麦麸拉。
  处暑下了雨,不是芽就是秕。
  西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九九一场雪,来年好打麦。
  冬雪厚,来年要种够。
  夏旱不算旱,秋旱连根烂。
  白露不出头,刮的喂老牛。
  九月重阳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东乐)。
  头九二九,关门闭守;三九四九,冻破缸口;五九六九,
  阳河看柳;七九八九,精屁股娃娃拍手;九九加一九;
  黄牛遍地走。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当日回,夏至十八天。
  冬走十里不亮,夏走十里不黑。
  2、农事类
  生粪上地,不如老臊胡(公山羊)放屁。
  扫帚响,粪堆长。
  立夏前后,点瓜种豆。
  硬叫丢了种,不叫误了时。
  闰月年,早种田,早种一日,早收十日。
  一个驴粪蛋,一碗小米饭。
  安种水不透,长苗不厚。
  庄稼如何种,先看草垛后看粪。
  早上惊了蛰,下午拿犁别(东乐)。
  加九麦,请下的客。
  滋泥胡麻黄墒豆,碴拉子青稞长的厚(指墒情)。
  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谷(指种子密度)。
  立夏种胡麻,九股八桠权。芒种种胡麻,头顶一枝花。
  四月八,麦苗盖住黑老鸹。
  四月八种糜子,毛杏蛋子塞鼻子。
  羊过谷雨,马立夏,老牛盼过四月八。
  八月房中无绣女,龙口夺食齐出力。
  不怕千驾使,就怕一驾乏。
  秋天攒不下膘,春上没毛皮熬胶(指羊)。
  一年无冬水,三年无饭吃。
  稠田好看,稀田耐旱。
  收不收,全看五月二十头。
  3、思想修养类:
  赚一个不如省一个。
  路不舍伴,防备遇难。
   事不明,问四邻。
  酒过量伤身,话大了胀人。
  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
  勤学心似镜,苦练手巧灵。
   不会当家跑烂鞋,不会烧火妄费柴。
  满瓶不响,半瓶子光当。
  跟好人学好人,跟上巫神乱跳神。
  起早睡晚勤俭计,日子才能过的富。
  懒汉睡到大天明,不穷谁给送上门。
  浪子回头饿死狗。
  刀不磨生锈,人不学落后。
  刀钝了石上磨,人拙了世上闯。
  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家有千斤粮,邻居是戥秤。
  儿多的母苦。
  养儿才知父母恩,天下父母爱儿孙。
  父母活着给一口,何必死了献一斗。
  狗不嫌家穷,子不嫌娘丑。
  要敲当面锣,没打背后鼓。
  树长多高,落叶归根。
  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老手旧胳膊,一个顶十个。
  4、勤俭
  指亲靠邻,不如自己多勤。
  越吃越馋,越睡越懒。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就怕瞎铺张。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丰收要当歉年过,遇到歉收不挨饿。
  5、健身类
  洗头洗脚,强如吃药。
  不抽烟,不喝酒,无病能活九十九。
  春吃辣子秋吃蒜,夏天芥麦清肺散。
  有病早来医。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一顿吃伤,十顿不香。
  树大招风,气大伤身。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饭后走百步,强如进药铺。
  热不晾腹,冷不蒙头。
  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坐时迎着风,走路要挺胸。
  二、歇后语
  1、谐音类
  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
  墙上挂口袋——不像画(话)。
  马屁骨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牛角上抹酥油——又尖(奸)又滑。
  三尺高的梯子——搭不上檐(言)。
  火烧眉毛——只秃(图)眼前。
  天上跌锥子,地上拿针接——尖(奸)对尖(奸)。
  纳底不用锥子——针(真)好。
  抬上空棺材出丧——木(目)中无人。
  狗头上安角——装羊(洋)相。
  2、喻事物类
   做梦吃西瓜——想得甜。
  背上儿媳妇朝华山——吃力不讨好。
  精尻子打狼——胆大不害羞。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麦杆子吹火——太小气。
  巷道里掮椽子——直出直进。
  丫环拿钥匙——当不了家。
  老鼠拉黄瓜——苦头在后。
  屎尕牛爬在炭堆上——黑对黑。
  猪鼻子插葱——装洋象。
  药铺开倒灶——没方子。
  大梁做门槛——大材小用。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来。
  筛筐子端水——一场空。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马尾子穿豆腐——提不成。
  瞎猫抓了个死老鼠——碰上了。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墙里的柱子——暗出力。
  门前的照壁——两面光。
  水冲龙王庙——自家人认不得自家人。
  端上饭碗望盘子——吃一盼二。
  货郎担下乡——东游西串。
  老鼠钻进书柜里——咬文嚼字。
  骑上驴看书——走着瞧。
  老鼠钻风匣——两头受气
  鸡蛋里挑骨头——白找事。
  麻杆子打狼——一家怕一家。
  背上牛头不认赃——硬抵赖。
  木匠吊线——睁一眼闭一眼。
  烟囱背后绕绕手——黑路上指。
  墙头上的草——随风倒。
  抱上人家的孩子赌咒——不害心疼。
  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张飞的计谋——粗中有细。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如意。
  张果老骑驴——倒着走。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