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4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0
页码: 651-660
摘要: 本章记述了甘肃省山丹县民俗的情况。
关键词: 民俗 风俗 山丹县

内容

第一节 生辰
  婴儿降生门上挂标志。男为弓箭,女小筐上悬红条,以示禁忌。并向娘家报喜,娘家的父母或亲属即带上鸡蛋、挂面、红糖等来看望母婴。3天后给婴儿洗澡、叫“洗三”(也有7天才洗)。在祖宗神位前献上供品,水盆里丢上红枣、铜元和洗涤药料,叫“添盆”。洗后由外翁、外婆穿上〓〓(棉背心)或“毛衫”(青蓝布制单衣),意在驱邪祛病。以后亲邻频频送饭、送蛋,名曰“添奶”。
  过满月婴儿长到30天,在先祖牌位前焚香、献供、请老人命乳名,吃满月饭。给孩子剃头(男女都剃),把胎发团成毛球,做成“记心”缝在内衣背后,长期佩带。有的还戴上银锁,祝孩子“长命百岁”。如多次流产或孩子夭折,由娘家打一“铁桩”,钉在炕角用毛绳子将孩子拴住,祈求永保安康。
  百六孩子长到106天,请一位妇女将孩子抱上到邻家“化锁”,挨户要一束线(各色都行),有的还给钱给物。回来请老人用三枚铜钱编结成线项锁,名叫“百家锁”。然后由祖辈焚香祝福,给孩子挂上,有的还请干爹同日穿衣戴锁。孩子有病,向邻居各家要碎布(叫化布),连缀成短袄,叫“百家褂”,意在借众人之力,驱邪延年。近几年生活富裕,独生子女的“百六”,更是隆重,摆酒宴庆贺者日多。穿毛衫、缝百家袄及赎身等俗,除山区及守旧家庭外,已不多见。
  过岁即第一个生日,在桌子上摆好文具、餐具、鞭子等,让孩子任意挑拿,有预卜前程之意。
  赎身幼儿多病或父母钟爱,领至寺庙,“舍身出家”,祈求某一神佛佑护。到10余岁,复备供品祭祀神佛,并以牛犊或羊只在寺院放生,请老人剃头,名曰赎身,以示“还俗”。第二节 婚嫁
  旧婚姻均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男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就物色媳妇,论门第,序班辈,讲究门当户对。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带彩礼去女方家“认门”,之后订婚。彩礼称家之有,富贵人家送绸缎衣料、布匹及现金等,贫寒之家只有布料、头绳、鞋面、手帕等。
  结婚前由男方选择吉日,给媒人送上礼物,请向女方通知结婚日子,并商洽结婚的有关事宜,称作“请媒”。女方答应后,男方再次备好衣服财物,送给女方,称“过礼”。结婚前一日,男家备好车马,请梳头娘、男宾和媒人陪同新郎到女家“催妆”。女家宴请亲友,所有宾客送钱送物“添箱”。父母、女眷给女儿点妆奁、包灯碗。翌晨,新娘上亲车,弟弟压轿,新郎骑马,道士吹唢呐,送亲客陪同前来。至男家,男女饮交杯茶,吃“宽心面”。由梳头娘开脸梳妆,换上“妆新”衣服,然后拜堂。亲戚宾客入席喝喜酒。随即开箱摆针线,陪送嫁妆全部摆出。新妇给翁婆、姊妹、妯娌赠送枕头鞋袜等,受礼者用红纸包钱回谢。夜幕降临拜天地,入洞房,开始“闹房”。翌晨由小叔“踩门”。3日后,下厨房,擀面、试刀。8天去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蜜月期满,去母家休息一月。叫“站对月”。
  贫苦之家备不起彩礼,又无力操办,即在腊月三十日深夜,女方将姑娘领到厨房在锅上一摸,拜罢灶君,由男方领去梳髻成亲,称“摸锅戴头”。
  1949年后,改革旧习,婚礼简化。财礼大为减少,根据《婚姻法》登记,即可成婚。至80年代,结婚有“谈话”、“订婚”、“过礼”等礼仪,花费一般在四五千元,摆酒席,要汽车娶亲,互相攀比,一般家庭,多为此负债。也有不讲排场,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者。
  第三节 丧葬
  沿用土葬,人到老年就准备棺木、殓衣(也叫老衣)。富贵人家棺椁齐备,稍次者为“金匣套材”,或“子底子盖”,一般则仅有棺木殓衣。件数穿单不穿双,弥留之际,穿戴就绪,等候“落脉”。死后整容掩目,口中放糖米或金银,叫“饭含”。停放后,烧纸举哀。随即在门前出“讣告”,向村邻亲戚报丧。三日祭奠叫“过三”,也叫“初丧礼”。子、媳、女穿孝服,孙戴孝箍缀红布,未嫁女儿带孝箍。大户人家要行道场,请礼生唱礼,主持祭奠活动,如摆祭、讲书,颂读祭文,“大宾”点主。岀殡前夕入殓,翌晨抬棺出殡,到墓地安葬。3日后家人去墓上培土,也叫“攒三”,至百日或周年“除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礼简化。孝子亲友均带黑纱孝箍,献花圈祭物,举行吊唁仪式,随即埋葬。近年间有火葬者。1980年后,做纸货道场的迷信活动,日渐增多。
  回族也实行土葬,人死后沐浴净身,裹以白布,撒各种香草香料。次日午,举行悼念仪式,将尸体头北足南,面西放置,由子女手捧经盘,阿訇诵经,然后殓尸于金匣(即棺材)。送葬时,孝子引路,至墓地再由阿訇诵经,将棺底抽开,移尸于墓。这天丧主给助葬者送钱,主家不动烟火,由族人家待客。是日,太阳落山,儿女前去守墓七日,阿訇念经,有一月、百日、三年之祭。
  第四节 衣食习俗
  饮食饭食品类较多,菜肴、羹汤,花样较少,主要面食有以下几种。
  饬面 白面用盐水加少许醋和好,反复搋揉,抹清油饬成剂子,约一时许即可下锅。悬空搓成的细圆条叫“鸡肠子”,捏扁抽长者叫“捋(lǚ)面”,或“拉条子”。佐以醋、蒜、辣椒,入口腻润滑溜。于招待客人或远行、喜事时食用,有“顺顺溜溜”的取意,现已成了家常便饭。
  箭头用碱水拌和青稞面(不能加盐),在案板上搓成毛衣针状细长条,煮食时拌醋、辣、蒜、芥末等。清凉挺滑,浇上蘑菇汤,尤为鲜美。
  糁饭 青稞碾去皮,磨成粒状,叫“〓子”,煮成粥,糁上白面或青稞面,佐以醋、辣、蒜等调味品,为农村冬季主要早饭。
  水晶干粮 把发酵施碱的白面或青稞面做成饼,贴于锅边。锅底加水,连蒸带烙而成,食时底脆面柔。
  羊肉卷子 白面和好擀薄,抹清油,撒上葱花及少许椒盐,卷起切成一指宽的小卷。在羊肉焖熟时一个个捏松下锅,以利渗汁透气。焖熟食用,面香胜似肉香,也用鸡肉制做。
  〓拨拉在水浸榆钱、毛儿刺花、嫩苜蓿芽、葫芦花或煮软的黄葑里拌上面粉,蒸熟;炝油,撒盐末食用。或清香,或甜嫩,小儿尤为喜食。碾〓 将籽粒饱满的青稞穗蒸熟,揉去芒壳,在小石磨上磨成细条,炝油,撒盐、拌蒜泥,食时软润爽口。饥荒年景,青黄不接时用碾〓煮粥度荒。
  黄葑炸骨朵 黄葑产于马营滩、大黄山一带(今称“黄参”),根味甜美。煮熟后在原汁中撒面烫熟,分小块油炸,外酥里嫩,味清香醇甜。
  面筋炒盘子 白面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淀粉,将剩下面筋(混合蛋白质)烙熟切片晒干,食时泡软荤炒。旧时寒家嫁娶,多以此待客。
  “狗舌头” 白面蒸的大馒头,直径25至30厘米,厚约10余厘米,由抹油并撒上红曲、香豆叶、姜黄等粉末的面饼10余层叠积而成。上覆面饼须掐边成纹,饰以红绿花点。切开食用,色味俱佳,是探望亲友的礼品,每份必须一对。
  衣服 居民衣着,一般与内地无别,唯样式更改较晚。1935年公务员与城区学生,始穿中山服。50年代,冬季多穿短大衣,面料选灯芯绒或卡叽。80年代,衣着日新月异,西装、裙子、茄克、大衣、喇叭裤、健美裤、高跟鞋等,均已流行。
  具有地方特色之衣着,已为历史陈迹,有下列数种。
  大皮袄俗名“老羊皮袄”,用绵羊或山羊皮缝制,大襟掩于右腋下,斜领,长及胫。一般不附布面,外出时昼穿夜盖,可御严寒。
  毡帽又叫“牛吃水”,“多用黑羊毛洗成(注)。后边翻起,与脑后相贴,渐斜至鬓边,前檐伸出。若今之太阳帽,可遮阳光,男女均戴。
  毡袄毡裤为旧时贫苦人的御寒衣服。由毡匠直接洗成,襟袖连接,不需裁缝,外附褐面,即可穿用。质地硬挺,不拢身,防寒效果差。
  绌皮鞋 用熟牛皮一块,绌拢趾端及两侧,缝合后跟,脚面另附鞋脸,连帮带底做成。衬草穿用,晴雨咸宜。
  套裤 有裤腿无裤裆的防寒裤。女用布,男式间或有用羊皮做者。
  注:“洗”是加工毛毡的工艺,将弹散的羊毛铺于竹簾上,卷起,边浇水,边脚瞪,也叫擀毡。
  第五节 传统节日
  春节,节前扫除洗涤,宰猪杀羊,准备食品,缝制新衣。除夕贴春联门神,祭祖先,散福钱(压岁钱),辞岁守夜。节间互相拜年,看亲访友,喝枣儿糖茶,吃饺子饧面,大致与各地相同。较特殊者为春节凌晨三、四时的“打醋坛”。除夕到河滩选一鹅卵大的石头,就地焚香叩头,用纸包上“请”来,烧在火里。用时放入盛满鲜醋的勺内,喷发出醋香气味,一人掌勺,在家庭各房各角喷洒并念祝辞,是原始驱邪祛病仪式的遗留。
  元宵节,又名灯节,即正月十五。城镇设灯架,用小油灯摆出“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字。放焰火,烧秦桧,门前悬灯垒火,居民观灯夜游。农村闹3天社火,有的去邻村演出,邻村送上食品、挂红端钱,叫“拔毛”。夜间巡街查灯,门口不挂灯者,社火队的“衙役”,将男主人按倒,打四板,唱道:“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你不小心,四打不给(灯官)老爷点灯。”打者挨者,皆大欢喜。
  补天节,即正月二十日,传说为女娲补天之日。家家烙油饼献于院中,饼上插针穿红线。是日,不动针线。
  二月十五日,上坟祭祖。
  清明节,扫墓祭祖。城区将木雕城隍抬至东门外清明坛(厉坛)行宫祭祀,叫“出府”。
  四月四日,城西大佛寺举行庙会,诵经礼佛,游人甚多。
  端午节,吃糕卷,新媳妇要回娘家“躲端午”。
  五月十三日,农村在田间插青苗旗。
  五月二十八日,隍庙会。县城演戏酬神,为城乡物资交流盛会。
  六月初六,俗称“去病节”,晒衣物书籍,去大黄山钟山寺旅游,求儿女或还愿者甚多。
  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日,祭祖上坟。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月上柳梢时,院内献月饼瓜果。外出者多返家与家人团聚。秋收宽裕,亲友送礼者相望于道。
  十月初一日,俗称“寒衣节”。各家烧纸祭祖,吃麻腐包子。
  冬至节,吃“牛肚儿饭”(在梳齿上搓成的小面粒)。请邻家当年结婚的新媳妇来家欢聚。农村青年向各家收柴火、面粉,在公共场所吃“伙饭”。
  腊八节,吃腊八粥。留一些于除夕放在禽畜饲料中,求六畜兴旺。夜间放一盆水冻冰,观察冰碴花纹,预卜来年丰收品种,并于粪堆上竖冰块。第六节 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中,境内的姓氏经历了“淘汰补充,合枝分杈”的过程。发展变化,不断衍续,至今没有停止。
  西汉开疆移民,始有汉族定居。后经历代民族迁徙融合,县内居民姓氏,也随之增减变化。明洪武时大举移民,山西籍的居民迁来者很多,今全县各地还流传“先祖来自山西大槐树下”之说。全县现有200多个单姓,三个复姓。其渊源,一是沿袭原姓。二是原著民族和外来民族姓氏转化演变。三是过继改姓。四是因避讳或逃亡隐匿,改名换姓。但大多姓氏仍是渊源于古,纵贯为一。
  民国前全县的姓氏有:赵钱 孙李 周 吴郑 王 冯 陈褚蒋 韩 沈朱 杨秦 尤 孔 许何 吕 施 张 金 曹 严华戚 魏 陶 姜 苏潘 葛 范 谢邹 窦 章彭 任 袁 柳鲁马苗方 罗 鲍史安 薛 雷 贺 汤 郝 于 傅齐 穆顾孟黄 萧尹姚邵 汪戚林常钟 徐邱骆 祁 毛狄唐高夏蔡 田 樊 胡 霍 朵谈 宋 庞 万 柯管 卢 熊纪舒屈 祝 董梁房缪 杜 阮 蓝 闵 席 麻 强 丁 邓郁贾童郭包左石 崔龚程邢 裴荣宁 甘苟封武 刘 景 詹龙靳 叶黎殷 巴 白 蒲谷 车 卓 蔺 仲郇乔党谭普 向 易 申 冉桂 牛 文冠边 尚 温晏庄 柴 阎 聂 融 连 茹 辛 曾 关 多 邸 葸 岳 欧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职工调动工作和移民,迁入人口增多。新增姓氏有:苑栗康 惠 倪楼 羌戎瞿 翟符 艾单 卜 甄铁南覃 善库 扈 费 莫卫 那 沙 吉 隋 歹,复姓宇文、慕容等。
  全县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张、周、赵、何、李、刘、杨等,王、张二姓全县最多。王姓分布于霍城乡王庄村、上下西山村,李桥乡东沟村,陈户乡王城、王坑、王滩,清泉乡王家闸湾、什号,县城王家什字等村。张姓分布于陈户乡张庄、新河东门,位奇乡芦堡、张湾,东乐乡城西村,霍城乡吴家庄等村。周姓分布于陈户乡周坑、陈户村,李桥乡河湾、周庄,老军乡焦湾,清泉乡南湖。赵姓分布于东乐乡城东,清泉乡南湖,霍城乡河西、盛沟及位奇乡位奇村。
  何姓集中于霍城乡西坡、西关。刘姓分布于霍城乡刘庄、东关、眉毛湾,花寨乡上山湾、楼庄。杨姓分布于霍城乡沙沟、杨家湾、西门、甘泉子,位奇乡孙营,老军乡东甘泉子、杨家格棱。李姓散居全县,霍城乡的新庄,李桥乡的李家河湾,老军乡的李泉住户较多。其它以姓氏命名,而又集居的村庄有老军的祝庄、孙庄、潘庄、新河的郑庄。位奇的朱湾、毛房、任寨、汪庄、马寨,还有芦堡村以郭姓、寺沟河以曹姓、夹河以牛姓、吴宁寨以肖姓,巴寨子以崔姓居多,其他姓氏散居全县。
  我县的姓氏变化,一是古生僻姓氏消失,二是复姓随时代前进变为单姓。过去人们命名,多依封建礼教,或选吉庆字立行,孔、孟、圣、贤、忠、孝、仁、爱、信、义字样屡见不鲜。民国时期除遵旧规外,又添了“中、国、邦、民”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喜欢一字名,虽呼叫简便,书写方便,但出现的重名重姓者更多,给邮电、户籍、日常交往,甚至执行法律方面带来很多麻烦。近几年来的姓名更有新的趋向,逐步改变“趋众认同”,向“姓从人意”而发展。
  第七节 称谓
  称谓有社会称谓、血亲、姻亲之间的称谓。血亲、姻亲之间的称谓以父辈为中心,涉及上下三代九族。
  曾祖父、曾祖母,称太爷、太奶,自称重孙或重孙女。
  祖父、祖母,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或孙女。
  父母,称爹、妈,部分地区在他人面前称父亲为“老子”,现在有称爸爸者。
  伯父母,称大大、大妈,叔父母称爸爸、婶婶,自称侄子或侄女。
  父亲的姐妹,未婚称姑姑或娘娘,已婚称姑母,其配偶称姑父,自称内侄、内侄女。
  外祖父称外爷,外祖母称外奶,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姐妹未婚称娘娘,已婚称姨妈,其配偶称姨爹,自称姨侄、姨侄女。
  舅父母称舅舅、舅母,自称外甥、外甥女。
  公婆随丈夫当面称爹、妈,他人面前也称公公、婆婆,或随孩子称爷爷、奶奶。
  岳父、岳母随妻子叫爹、妈,在他人面前称外父、外母,或随孩子称外爷、外奶。
  丈夫,过去人前称“掌柜子”,或在子女名字后加“爹”,如“××爹”,现在有的叫名讳。
  妻子,在人面前称“老婆”、“婆姨”,或“屋里人”,年长者在子女名后加“娘”字,如“××娘”,现在叫名讳。
  姐妹之间的丈夫(襟兄襟弟),俗称“挑担”,有了孩子互称姨爹。
  父再婚,子女称继母为妈。同母异父的弟兄在他人前称“隔山兄弟”。
  义子、义女称义父义母为干爹、干妈,义父的子女称义子义女的父母为姨爹、姨妈。
  社会称谓,乡里、邻居按个人家庭辈序称呼,如祖辈的称×爷、×奶,父辈的伯父称“大大”,叔父称“爸爸”。兄弟辈称××哥、××弟,称识字者为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人泛称“同志”,近几年也有称“师傅”者。按职位称呼仍在沿袭。
  第八节 革除陋习
  放足 妇女缠足,俗称裹脚,民国初年,缠足习惯犹盛。女孩子到9岁“笼脚”,用3尺布条将足缠住。十二三岁即裹紧布带,使趾骨萎缩、屈折,小趾垫至脚心,缩成粽子形。初缠时步履艰难,浓疮溃烂,痛苦不堪;一直到能穿木屐高跟小鞋,才称美好。民国23年(1934年),甘肃省县长会议决定强迫妇女放足,但山丹县行动不力。32年,县长薛兴唐明令放足,仍有稍加裹束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缠足风根除。
  剪辫 清时男留长辫。辛亥革命后,提倡剪辫。青壮年都剃为光头,小孩留“囟门撮”,老人还留短发辫,下垂脑后与发际等齐(也叫“短帽盖”)。1950年后,男的老人都剃光头,青壮年多留分头或平头,妇女老的留短发,青少年梳双辫。
  禁毒 山丹种鸦片,始于清代。乾隆间武威、民勤已有种植。咸丰时遍及河西,吸食者颇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禁止种烟,派兵翻犁烟苗。光绪七年(1881年),甘肃各地设厘金局,门悬“奉旨烟厘”的黄旗子,开始征收烟税。到光绪二十二年,更明确规定罂粟税每亩川地征银一钱,山地征银六分。后来每亩水地增烟税至三钱,于是鸦片禁令废弛。山丹县的水浇地普遍种植罂粟,吸食鸦片上瘾者或瘦弱致废,或倾家荡产,受害而不能自拔。
  国民党政府明禁烟,实不管,境内良田多种烟苗,征收烟亩罚款,贩毒者更为猖獗。1950年人民政府下令禁烟,至1955年根绝。
  禁赌 据民国22年(1933年)山丹县社会调查记载:“本县赌风,时有所闻,每至新年之期,赌风最炽,结果有倾家破产者,东逃西走者,有流成盗贼者,有废弃职业者,其影响甚大。”除零星赌博外,较大者为一百师驻山丹部队伙同宁楷武等,在西街商号达泉涌设赌亭,抽税、抽头,赌风日盛。赌的形式有“摇宝”、“牛九”、“天九”、“钱牌”、“麻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多次政治教育,赌博于50年代初禁绝。80年代,边远山区又有聚赌者。1987年发动群众检举,政法部门严惩,赌风有所收敛。
  禁绝纳妾 民国时期,或玩弄妇女,或纳妾生子,境内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实施,实行一夫一妻制,再无纳妾者。
  第九节 良风美德
  清同治年间,新河人张学政路上拾粪,发现银子七锭。失主寻觅不得,张听到立即归还。失金人赠“拾金不昧”四字,刻石碑立于亭(现在残存)。
  李萍、魏玉珍是山丹东门外东方红旅社的服务员。1988年9月8日,在3号房间打扫室内卫生,发现枕巾下还叠着一件衣服,衣兜里好象装着笔记本。二人取出一看,是包好的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共5000元,立即报告领导,送交派出所。失主马维国、马正英到兰州才知觉,惶遽回来寻找,李、魏二人到派出所如数交还。二马万分感谢,送锦旗一面。县公安局也发给“拾金不昧,风格高尚”的奖状表彰。
  刘玉兰是位奇乡朱湾村人,与残疾青年余宏结婚。余宏是职工子弟,1987年修建李桥水库时,不幸被倒下的电杆砸伤,造成胸椎压缩性骨折,下肢瘫痪。余发奋读书,争取自立于社会,玉兰为这种精神所感动,终于结为伉俪。婚后在玉兰的扶持鼓舞下,余宏集中学习家用电器维修技术,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开设“鹏程”家用电器维修部,每月收入三、四百元。余在1988年5月,以张掖地区残疾人代表参加全省残疾人技术竞赛,获电视机修理第二名。又出席省残疾人代表大会,被选为残联委员。
  1988年6月14日晚上10点多钟,山丹一中学生宋玉兰邀同学刘爱霞去她家休息,到东门汽车站附近,发现一人昏迷在地,头部撞伤,血流不止。她俩请几位围观者帮助抬到医院抢救,并代交医药费。因伤势过重,后转张掖地区医院,经手术治疗,挽救了生命。原是西北铁合金厂山丹分厂的工人李生明,因酒醉回家,为车撞伤。该厂给山丹一中送锦旗一面,上写“春风化雨沐浴新人,夜半更深救死扶伤”,表彰刘、宋二人。
  朱霞,陈户乡东门村人。1981年丈夫许国栋在煤矿井下作业时,塌方砸伤腰部,酿成终生残废。许劝朱霞改嫁,抚养儿女。朱霞理解丈夫心意,婉言劝慰,服侍更为周到。下地干活,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辛苦倍于往日,毫无怨言愠色。喂了两口猪,卖掉给丈夫买了手摇三轮车,村里演戏,放电影,都推着车陪丈夫去看。风和日暖,把丈夫推到地头,边劳动边拉话。买了收音机,供丈夫收听新闻。朱霞不以夫残易志,使这濒于解体的家庭充满幸福。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