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卫生
分类号: R197.1
页数: 3
页码: 543-5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古代至1988年甘肃省山丹县医药卫生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卫生 卫生运动 山丹县

内容

爱国卫生运动 山丹人民有逢年过节打扫清洗的卫生习惯。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后,全县建立卫生组织,城乡开展清除垃圾粪便,改善环境卫生。1952年7月份,为反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成立县爱国防疫委员会,各区、乡、村成立爱国防疫委员会104个,卫生小组558个。在运动中提出了“五灭一捕”(灭蚊、灭蝇、灭虱、灭跳蚤、灭虫和捕鼠)的行动口号。1953年,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除四害(蚊、蝇、雀、鼠)、讲卫生,改善饮水条件,整修畜圈厕所,消除垃圾,积肥造肥。
  1975年,全县改过滤式的涝池94个,打机井25眼,改厕所7584个。
  1981年以来,城镇治脏治乱,落实门前“三包”的卫生责任制,成立清洁队,定期清扫主要街道。
  1982年,将北街定为“共青团卫生街”,组织青年及时清扫整修,城区各中、小学还开展了“红领巾卫生街”和“卫生监督岗”活动。
  食品卫生 1952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检查,1958年饮食服务行业制订卫生公约及卫生制度,开展卫生红旗竞赛。1960年2月,卫生部、商业部公布《食品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在饮食行业开展“三防一消”即防蝇、防尘、防鼠和消毒。
  1979年,遵照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对饮食服务行业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并签发卫生合格证,先后对城区4个国营食堂、9个食品销售门市部、12个机关食堂和食品加工厂、屠宰场集市贸易等单位的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从业人员符合标准的发给合格证准于营业,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按照条例进行处理。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县上成立了执行卫生法领导小组和食品卫生法仲裁委员会,任命5名食品监督员,28名食品卫生检查员,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1986年通过理化和细菌检验,共监测各类食品201份,合格112份,合格率55.7%。醋类合格率为24.1%,水产品类合格率33.3%,冷饮类合格率44.1%。
  1983年至1988年没收、销毁变质食品106次,6219.5公斤,价值人民币1.49万元。
  饮水卫生 1974年为了掌握工业废水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在城区的泉水、河水、深井水中确定了8个样点,每年四季取水测定,长期进行观察监测。1981年对全县74眼机井、64眼土井春秋采样做水质检验211份。次年对全县水质进行普查,共测194份,其中41份为无碘水源,121份低于国家标准。1983年对焦化厂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共选5—8个点。通过监测提出改进意见,使废水和附近饮用水中的酚大幅度下降,由1974年的1.64mg/升下降到1.04mg/升。
  按照《甘肃省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精神,逐步解决一些人口集中的村社吃水困难的问题。县城建水塔3座,供水能力为600吨/日,保证2.5万人日常生活用水。1984年清泉乡南湾村、十号村、陈户乡的周坑村、老军乡的焦湾村和东乐乡等地建立自来水站4个,供水能力150吨/日,供3.35万人吃水。芦堡、柳荫、朱湾3个村从地下管道引泉水,户户安上自来水,使3290人受益。
  劳动卫生 1963年全县确诊矽肺66例,其中I期26人,Ⅱ期36人,Ⅲ期4人。1979年对地县国营工厂企业和城区3个集体企业1352人进行调查,其中接触有害毒物者552人,受粉尘毒害者570人。通过体检发现可疑铅中毒者16人,锰中毒者18人,拍片192人,确定矽肺17人,其中Ⅰ期6人,Ⅱ期11人,受高温危害的259人。有关部门逐步解决防护设备,加强劳动保护。
  1980年对全县41个厂矿企业粉尘和毒害情况进行调查,全县生产有粉尘的24个厂矿企业受粉尘危害的工人1159人,占生产有粉尘工矿工人的49.9%,特别是弹花厂,空气中粉尘浓度为161.2mg/m2,超过国家规定的容许浓度15倍,炭黑厂球磨机出粉尘口粉尘浓度为21.9—197.7mg/m²,超标2—20倍,面粉厂进麦和出麸皮处,超标1—10倍。全县生产无机粉尘的有21个单位,直接接触者1077人,煤炭业超标4—5倍,水泥业超标0.5—3.4倍,农机铸管、锻工超标6—8倍。通过调查,掌握了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
  1985年开展了矽肺死因调查,自1963年以来共查出煤矽肺和耐火陶瓷矽肺233人,死亡51人,病死率21.9%。
  学校卫生1979年对城区的东街小学、南关小学、李桥乡的高庙、杨坝小学2724人作粪便检查,查出有蛔虫的1501人,感染率55.1%。对感染者全部免费投服驱蛔灵,打下虫者804人,下虫率69.5%。同年又对城区中小学生3416人进行生长发育调查(包括身长、体重、胸围、坐高、肺活量)男女各项指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呈波浪式增加。对一中、东街小学、南关小学、幼儿院的4220名学生进行了视力、砂眼、龋齿、辨色力等情况的调查,视力减退者228人,占5.4%,砂眼2439人,占57.8%,龋齿571人,占13.5%,色盲34人,占0.8%。1980年重点对城乡7所学校5066人进行视力调查,近视者863人,占17.03%,其中小学生近视率8.47%,初中生16.2%,高中生21.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