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药品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0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药品供应
分类号: R954
页数: 3
页码: 537-5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6年至1988年甘肃省山丹县药品供应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医药 药品供应 山丹县

内容

药品购销 民国时期,城乡私人药店有“广泰堂”、“永积昌”、“德盛涌”、“同济堂”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将县城私人药店改组为公私合营国药商店,归属供销社管理,设批发部1处,在西关、东关、西街设零售点3个,有职工16人,流动资金6500元,经营各类中西药品400多种,年销售量在24万元左右。1958年成立山丹县医药公司,有职工19人。1959年4月医药公司移交文教卫生局,1962年1月归属商业局,1981年交张掖医药分公司领导。1985年3月仍归县商业局管理。
  1978年流动资金24.2万元,固定资产8.8万元,商品销售135.2万元,实现利润3.4万元。
  1988年底,公司总建筑面积3337平方米,其中药品材料库房面积1402.4平方米,办公楼330平方米。设药品零售门市部两处,招聘医护人员5人应诊。全公司有职工45人,其中,助理经济师2人,助理会计师1人,流动资金25.2万元,固定资产27.2万元,商品销售380.4万元,实现利润23.7万元。
  1988年全县药品销售380.4万元,为1970年85.3万元的4.4倍。
  药材收购 民国时期,山丹就有药材购销活动。据1943年“甘肃省贸易公司”调查统计,山丹年产各种中药材5.151万公斤。其中,甘草1.5万公斤,大黄1.5万公斤,羌活1.5万公斤,黄芪5000公斤,枸杞1500公斤,麝香10公斤,都由私商收购运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供销部门收购动、植物中药材50余种,转集县医药公司,除供本县医疗部门使用外,并远销外地。1959年,县医药公司收购各类中药材22.5万公斤。其中:甘草6000公斤。大黄5000公斤,羌活1200公斤,独活5000公斤,黄芪5300公斤,麻黄18万公斤,鹿茸130公斤,麝香15公斤,远志4000公斤,鹿干角150公斤,其他药材1.83万公斤。
  1988年医药公司收购42种中药材,收购总金额54.6万元,比1980年药品收购20.6万元增加了2.6倍。
  经地、县医药部门普查鉴定,全县所产药材主要有57种:
  动物类
  五灵脂 鹿茸 麝香 刺猬皮 牛黄 驴皮
  植物类
  麻黄 火麻仁 桑叶 桑皮 萹蓄 青葙子 王不留行 白头翁
  莱菔子 玫瑰花 杏仁 桃仁 槐角 槐花 槐米 胡芦巴
  胡麻仁 刺蒺藜 远志 凤仙花 柽柳 秦艽 蔓陀罗 枸杞
  马齿苋 旋复花 蒲公英 苦菜 羌活 独活 牛子 艾叶
  益母草 苍耳子 青蒿 大麦 二丑 锁阳 黄药子 白药子
  茺蔚子 菟丝子 红花 地骨皮 牛草结 羊草结 马勃
  矿物类
  望月砂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药材加工 县医药公司将常用中药144种加工为饮片,年加工量为2万公斤左右。近年添制了切片机3台,炒药机1台,实现了饮片加工半机械化。
  药品制剂 1953年县医院西药房只做少量调剂工作,配制红汞、碘酒、龙胆紫、益母草流浸膏及胃蛋白酶、三溴、氯化钾等合剂。1958年,开始制做0.5%普鲁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等。60年代开始了鱼腥草、胎盘等注射液的制剂,并用于临床。
  1965年制剂室制做5%葡萄糖、氯化钠、柴胡、维生素B、庆大霉素等注射液及注射用水,年产值1.2万元左右。
  1986年修建制剂楼。新增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的卡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品种。1988年,医院制剂室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主管药剂师1名,药师1名,药剂士1名,药剂员2名,工人5名。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