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编 医药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301
颗粒名称: 第十五编 医药卫生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0
页码: 527-646
摘要: 本编记述了自古代至1988年甘肃省山丹县医药卫生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医药 卫生 山丹县

内容

第一章 医药
  汉代,在边防军营中设“金镞”医官,删丹县无医药机构。后因移民屯田,商旅往返,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中原医疗技术、草药方剂、砭针治疗开始应用。唐时,县设惠民药局。西夏有“医人院”,研究使用中医中药。明朝完善州、卫惠民药局,增置医官。卫设正科一人,分管各级医药事业。但只为官佐僚属治病,民间仍是缺医少药,疾疫频侵。若时疫流行,只能求乞巫祝,束手待毙。另有走方郎中(或称“铃医”、“草泽医”)走村串乡,为民治病。清代州、县虽设医官,多不理民医。商界开设药堂,请医坐堂医疗。农村由私人开设家医,互不相关,自师其法,各施一方。广大贫苦人民还是处于病无可医,染疫待毙的境地,故有“求医如拜相”之说。民国时期,县内无专设卫生行政机构,由县民政科兼理,民间行医仍沿清习。32年(1943年),始设县卫生院。编制7人,省政府拨款3000元(法币),购置简易器械与一般药品,开展门诊。1952年县人民政府设卫生科,各区配备文教卫生助理员一人,管理全县卫生医疗事业。1958年12月将文教、卫生两科合并为文教卫生部,各人民公社也配备文卫干部。次年改为文教卫生局。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卫生组,同年11月改组设局。1971年11月,与教育局合并,1976年设卫生局,延续至今。1988年底卫生局在编人员14名,管理全县卫生医疗工作。下属中、西两医院,防疫、妇幼保健两站,1个中心医院,10个乡级卫生院,7个卫生所,121个医疗站,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预防保建网。全县各级公职医务卫生人员481人,另有考核合格的农村医生65人,卫生员106人。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县级医疗机构
  县人民医院 1949年10月,由5名转业军医组建山丹县人民卫生院,设于县城南街火神庙内。1950年开设门诊部,分内、外科两个诊断室,附设病床5张。1952年又吸收4名民间中医师,开设中医门诊部。
  1954年2月地震后,原址房屋倒塌,由政府拨款在南街新建门诊部、住院部和生活用房共85间,设病床15张。1956年床位发展到40张,开展剖腹产及阑尾切除手术。门诊分内、外、儿、妇、中医诸科,设检验、药剂等室,并建立全院会计核算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各科室工作制度。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院经过整顿、提高医疗和管理素质,全院事业逐年发展。1980年门诊增设心电图室、生化室,病床90张,职工达103人。1982年由省、地、县投资32万元,建成1615平方米的门诊楼,又增设眼科、口腔科、胃镜室、超声心动图室。1985年省卫生厅拨款30万元,县拨款28万元。1986年世界银行贷款12万元,建3995平方米的住院部楼,设病床150张。1986年世界银行专项基建贷款32万元,建370平方米传染病房,设床位22张,1038平方米的综合楼一幢。1988年全院房屋总面积1.0567万平方米。设医技科室16个,临床科室6个,行政科室5个,病床165张,在编人员180人,卫生技术人员15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管)医药护技师30人,医药护技师36人。先后增加B超、脑电图、胃镜、床边监护仪等,开展各种新项目,医疗质量明显提高,腹部手术可全面开展,为山丹县唯一的综合性医院和医疗急救技术中心。
  为了振兴中医,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1981年11月成立山丹县中医院。省、县先后拨款共23万元,于县城南街原妇幼保健站旧址建成834.8平方米的两层双面综合楼。门诊部设内儿科、针灸、妇科、五官、骨伤、理疗、按摩、透视、化验等9个科室,住院部设病床30张。全院职工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有主治中医师6人,医药护师6人。1986年,经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
  县卫生防疫站 民国时期,县内无卫生防疫机构,防疫工作由张掖县卫生院兼办。由于机构兼设,人员不专,再加地域辽阔,对民间疫情,不能兼顾。1955年,县人民卫生院设医疗防疫股,配备专职医生2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957年6月正式成立县卫生防疫站,与妇幼保健站同址办公,配备医生4人,防疫员2人,文书1人。1959年与县医院合并,1961年复建。1968年又一次与县医院合并,1971年再次复建。在东门外新建办公室、化验室和职工宿舍共38间902平方米,编制人员12人,设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3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987年于西街建成防保综合楼,专业人员29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充实计划免疫冷链设备和化验室设备,开展急性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的调查与防治,环境、食品、学校、工业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等项业务,还开展细菌培养和水质检验工作与实验技术。
  1988年底,全站有职工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有主治(管)医师4人,医师7人,医士8人,防疫员4人。
  县妇幼保健站 过去旧法助产,接生用沙、土渗血,火铲铡切脐带,土布包裹婴儿。新生儿因破伤风和产妇由于产后大出血、产褥热、难产而致死者屡见不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妇女和儿童的健康。1952年配备了专职妇幼卫生人员和助产士,有计划的培训妇幼保健员和新法接生员。建立接生站,推广新法接生;实行妇女“四期”劳动保护,普查普治妇女病。1955年县人民卫生院设医疗保健股,管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1957年6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上级拨款3.57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于南街建房18间,设有妇产科门诊。1958年与县医院合并,1961年复建。1965年上级拨款8000元,扩建房舍8间,添病床8张,增设产房、药房、诊断、手术等科室。1968年又并于县医院,1974年重新恢复,1987年迁入防保综合楼。1988年有职工18人。其中医务人员10人。有主治(管)医师2人,医师4人,医士2人,设病床12张,为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二、乡(镇)卫生院
  1951年9月建花寨区卫生所,1952年10月建东乐区卫生所,1954年2月建新河区卫生所,1955年建霍城、位奇卫生所。1956年3月建陈户卫生所,1958年8月建马营卫生所。
  1958年12月,民乐与山丹县合并,全县建置7个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均设卫生院,计有城北、位奇、花寨、南古、丰乐、洪水和三堡公社卫生院。并在东乐、芦堡、柳荫、陈户、李桥、新河、霍城、老军、马营、永固、六坝、顺化、羊坊设卫生所13处。在翟寨子水库、寺沟水库各设卫生所1处。
  1962年,山丹、民乐分县,山丹县改设花寨、位奇、东乐3个地区卫生院和霍城、陈户、城关、马营、老军、红寺湖、祁连、李桥、夹河、双湖、双寨、芦堡、新河、城北、静安、西屯等16个村卫生所。
  1965年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保留原花寨、位奇、东乐3个地区卫生院和霍城、陈户、城关、马营、老军、红寺湖卫生所,新成立周家河湾卫生所。将祁连、李桥、夹河、双湖、双寨、芦堡、新河、城北、静安、西屯卫生所改为保健站,仍是国家卫生事业单位,负责当地的医疗工作。1966年6月,县政府决定,李桥公社周家河湾卫生所扩建为李桥地区医院(副科级),负责沿山地区的医疗工作。1970年,全县地区医院和卫生院(所)共有医务人员144人,其中中医师19人,西医师28人,西医士38人,护士25人,助产士9人,其他34人。4个卫生院设有手术室,能开展阑尾、疝气等手术。1975年,李桥地区医院改为中心医院。有心电图、B超、200毫安X透视机及整套化验设备。有人员26人,病床21张。
  1988年,全县有李桥、陈户、东乐3个中心卫生院。马营、花寨、位奇、霍城、老军、清泉、红寺湖7个乡卫生院和城关镇卫生所。以上院所共设病床101张,工作人员140人。其中,主治中医师7人,中医师6人,中医士6人,中医人员12人;主治西医师6人,西医师23人,护理师4人,西医士21人,护士15人,检验士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9人,行政人员6人,工勤人员12人。
  三、村级医疗机构
  1955年,全县建立村保健站(室)10个,配备保健箱及接生包169个,组织联合诊所3个。1958年,除保健站(室)外,还在条件好的高级社建立了农村医院12所,农村产院37所。
  同年7月在县医院开办卫校,次年7月扩建为山丹县卫校,先后培训为期3个月至1年的“三员合一”(防疫员、助产员、保健员)的初级卫生人员86名,护士19名,医疗单位在职人员医士班38名。3年制医士班、护士班各1期,为农村培训了一批医疗骨干。
  1970年至1971年学习推广上海川沙县经验,兴办合作医疗,大队组织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经过培训不脱产农村医生)2—3人,其中女性1名。1971年全县有生产大队99个,先后办起合作医疗站33个,但比较巩固的只有18所,其余的只医疗不合作。
  1972年经过整顿,全县有合作医疗站99个,共有赤脚医生202名,有60%的赤脚医生能用中西医药两法治病。
  1975年到1978年,全县104个生产大队,共建起合作医疗站104个。共配备赤脚医生282名,在535个生产队中,配备卫生员254人,内有女性109人,接生员163人。
  合作医疗站按不同情况筹集合作医疗基金,一部分由社员按人口每年交1—2元(或采集中草药折价),一部分由大队公益金提留。医疗站自采、自制、自种中草药,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国家每年给以经费和器械补助。1975年—1980年共拨发24.749万元补助费,配发“红医包”104套。根据合作医疗基金多少,确定享受医疗照顾的办法,由管理委员会决定收、免费比例,条件好的免费率达70—100%,差的30—50%。
  1975至1978年,104个生产大队中全部免费医疗的24个大队,免费50%以上的52个,免费50%以下的28个。方便了社员就医。
  赤脚医生大部分经过县、社各级卫生部门短期多次培训。1974年以来,培训赤脚医生344人次,一般都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担负农村的卫生防疫、妇幼卫生、计划生育等项工作。1983年和1987年县卫生局对全县赤脚医生进行考试和考核,取得乡村医生证的有88人,卫生员证的66人。
  合作医疗是农民依靠集体组织起来的互助互利的医疗体制,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基础。1980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一部分合作医疗站由赤脚医生个人承包经营。1988年,全县110个行政村中有89个村设128个医疗点,其中集体办的29个,乡卫生院设点的7个,联营的20个,个体办的72个。共有乡村医生65人,卫生员106人。
  四、厂矿(场)医疗卫生机构
  民国时期,山丹县小煤窑和手工业作坊,均无安全卫生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厂矿逐步建立和扩大医疗预防机构。1956年,山丹矿务局成立医务所。1958年,扩大为100张病床的职工医院,设7个工地保健站,医务人员30余名,担负着2万余名职工的医疗工作。1961年矿务局机构调整,职工医院改为山丹煤矿医务所。1988年设病床45张,工作人员38名,其中有中医其师1人,中医士1人,西医师5人,护士3人,西药师1人,检验师1人,他技师2人,西医士4人。
  1958年,全县大办地方工业,先后成立了王家湾煤矿、西窑煤矿、草沟煤矿、耐火材料厂和钢铁厂5个卫生所。1962年因工业机构调整,县属厂矿中只有耐火厂、农具厂、石湾子煤矿、羊虎沟煤矿4个卫生所。
  1972年全县省地厂矿中有山丹煤矿、焦化厂、铁厂、水泥厂、东水泉煤矿、145地质队、农十二团等7个单位设卫生所。1976年东水泉煤矿扩建为职工医院,设病床30张,工作人员25人,主要医疗器械有X光机2台、显微镜1台。1988年,山丹化工厂、山丹油库设卫生所。以上卫生所共设病床73张,工作人员80人,其中,中医师2人,西医师14人,护士4人,药师1人,检验师1人,其他技师2人。县属厂矿中有石湾子煤矿、羊虎沟煤矿、耐火材料厂、良种场、农修厂、磷肥厂6个单位设卫生所。1988年,县属单位只有羊虎沟煤矿、陶瓷厂、农修厂设卫生所,有工作人员3人。
  第二节 医疗
  中医 县境内中医流传已久。明代县城内就有开店售药,坐堂行医之风,乡间也有售药行医者。清时,发塔寺主持释炳霞(本籍人),除皈法事佛外,兼施医药,为邑人崇敬。药店有“广泰堂”、“同济堂”等。霍城何俊章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开办家庭医药铺,个人行医,医术精湛,深得群众尊崇,晚年著有《家传四要》(现存抄本)。其子何银汉,继承父业,常给当时军马场的官兵治病,曾被授予“五品军医”。孙元玺、曾孙多策,继承家传秘诀,颇有进益。1985年,县卫生局组织专人整理何多策治疗疑难症的方剂和加减配伍,收验方36条,名《医方经验》,油印成册。民国时期,出名的有常立纲、彭玉麟、席汝桥、张世华、侯兴成、彭集仁、杨增福、黄进宝、何元玺、何传敏、甘传道、蔡怀玉、杨守珍、石经义、张登高、高元国、郭修士、王作元、王尚道、陈子谋、郭文元、李生厚、姜维勋等人,分布在全县各村为人民医疗疾病。1952年,几位优秀者被吸收为公职医生,其他的组织联合诊所。1955年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一批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并选派热爱中医、基础较好的青年外出进修。内部也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多方面培养中医中药人材。1980—1987年,先后有27名中医士晋升为中医师,16名中医师晋升为主治中医师。从1958年起,收集整理医案456本,验方1375条。从传统的“望、闻、问、切”到中西结合,科学诊断,并以针灸、按摩、外敷、汤剂、针拨白内障等多种形式施治,满足了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需要。
  1979年成立中医学会,组织全县中医药人员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县中医院院长王侃,积累融会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编辑《古今中医名言录》、《针灸疑难奇症医案荟萃》、《中医医论医案医方选》等书,撰写论文20多篇,均发表于国家或省级中医报刊。1988年5月,由国家选派为中国第七批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医生。
  西医 西医西药于40年代初传入县内。1943年山丹县卫生院成立,开始应用磺胺药及青霉素等部分抗菌素,疗效明显,西医药开始为群众接受。1947年,山丹培黎学校医院开业,主要设备有病床50张、200毫米X光机、高倍显微镜、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高压消毒器等。由新西兰医师鲍勃·斯潘塞和夫人芭芭拉负责诊治,在山丹首次开展阑尾切除、剖腹产等手术,治愈了不少危重病人,得到群众的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医院不仅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点防治急性传染病,并推广封闭疗法、无痛注射法、组织疗法、保护性医疗制度等的临床应用,开展普外手术及一般妇产科手术。1978年以后,现代医疗设备及科学仪器增多,医疗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内儿科对疑难复杂的心肌病、冠心病、肺心脑病、肝昏迷等都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诊治。对“呼衰”、“心衰”、“肾衰”等内科危重病例的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对小儿常见病、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菌痢、肺炎等疗效较高。外科方面能做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肝修补、肾切除、颅脑手术、脊髓探查等较大手术。麻醉方面,除局麻、腰麻、全麻外,还能掌握硬膜外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妇产科能开展剖腹产、子宫全切、输卵管吻合手术,对宫外孕及难产手术也都能安全施治。各乡卫生院都能做阑尾切除和男女结扎绝育手术。县医院先后设置B超、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超声心动图、纤维胃镜、纤维膀胱镜、纤维结肠镜等检查业务。并增加了小儿科、传染科、眼科、口腔科、五官科、理疗室等专项治疗。1988年,全年住院病人达3788人次,门诊10.4万人次。
  第三节 药品供应
  药品购销 民国时期,城乡私人药店有“广泰堂”、“永积昌”、“德盛涌”、“同济堂”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将县城私人药店改组为公私合营国药商店,归属供销社管理,设批发部1处,在西关、东关、西街设零售点3个,有职工16人,流动资金6500元,经营各类中西药品400多种,年销售量在24万元左右。1958年成立山丹县医药公司,有职工19人。1959年4月医药公司移交文教卫生局,1962年1月归属商业局,1981年交张掖医药分公司领导。1985年3月仍归县商业局管理。
  1978年流动资金24.2万元,固定资产8.8万元,商品销售135.2万元,实现利润3.4万元。
  1988年底,公司总建筑面积3337平方米,其中药品材料库房面积1402.4平方米,办公楼330平方米。设药品零售门市部两处,招聘医护人员5人应诊。全公司有职工45人,其中,助理经济师2人,助理会计师1人,流动资金25.2万元,固定资产27.2万元,商品销售380.4万元,实现利润23.7万元。
  1988年全县药品销售380.4万元,为1970年85.3万元的4.4倍。
  药材收购 民国时期,山丹就有药材购销活动。据1943年“甘肃省贸易公司”调查统计,山丹年产各种中药材5.151万公斤。其中,甘草1.5万公斤,大黄1.5万公斤,羌活1.5万公斤,黄芪5000公斤,枸杞1500公斤,麝香10公斤,都由私商收购运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供销部门收购动、植物中药材50余种,转集县医药公司,除供本县医疗部门使用外,并远销外地。1959年,县医药公司收购各类中药材22.5万公斤。其中:甘草6000公斤。大黄5000公斤,羌活1200公斤,独活5000公斤,黄芪5300公斤,麻黄18万公斤,鹿茸130公斤,麝香15公斤,远志4000公斤,鹿干角150公斤,其他药材1.83万公斤。
  1988年医药公司收购42种中药材,收购总金额54.6万元,比1980年药品收购20.6万元增加了2.6倍。
  经地、县医药部门普查鉴定,全县所产药材主要有57种:
  动物类
  五灵脂 鹿茸 麝香 刺猬皮 牛黄 驴皮
  植物类
  麻黄 火麻仁 桑叶 桑皮 萹蓄 青葙子 王不留行 白头翁
  莱菔子 玫瑰花 杏仁 桃仁 槐角 槐花 槐米 胡芦巴
  胡麻仁 刺蒺藜 远志 凤仙花 柽柳 秦艽 蔓陀罗 枸杞
  马齿苋 旋复花 蒲公英 苦菜 羌活 独活 牛子 艾叶
  益母草 苍耳子 青蒿 大麦 二丑 锁阳 黄药子 白药子
  茺蔚子 菟丝子 红花 地骨皮 牛草结 羊草结 马勃
  矿物类
  望月砂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药材加工 县医药公司将常用中药144种加工为饮片,年加工量为2万公斤左右。近年添制了切片机3台,炒药机1台,实现了饮片加工半机械化。
  药品制剂 1953年县医院西药房只做少量调剂工作,配制红汞、碘酒、龙胆紫、益母草流浸膏及胃蛋白酶、三溴、氯化钾等合剂。1958年,开始制做0.5%普鲁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等。60年代开始了鱼腥草、胎盘等注射液的制剂,并用于临床。
  1965年制剂室制做5%葡萄糖、氯化钠、柴胡、维生素B、庆大霉素等注射液及注射用水,年产值1.2万元左右。
  1986年修建制剂楼。新增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的卡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品种。1988年,医院制剂室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主管药剂师1名,药师1名,药剂士1名,药剂员2名,工人5名。
  第四节 公费医疗
  1952年8月,在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二等乙级以上在职工作的革命残废军人)中开始实行公费医疗,患者持单位介绍信到国家医疗部门就诊。供给制人员医疗费由财政科报销,工资制人员由卫生科报销,一般实报实销。需住院治疗者,持卫生局介绍,病愈出院后,申报卫生局结算。去外地就医,按公费医疗享受范围和转院规定,以及自费药品管理办法,办理介绍信外出诊治,药费由主管部门核实,按规定报销。
  80年代初期,因新技术诊断费用增多,药品价格上涨,加之管理欠科学,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1986年,全县3185人享受公费医疗,医药费共计38.1万元。从是年起,实行分档定额包干,离休职工实报实销,30年工龄以上者年90元,20年以上为70元,10年以上为50元,10年以下为40元,节余归己,超支部分个人负担一定比例。
  第二章 防疫与妇幼保健
  第一节 防疫
  传染病防治 山丹地处西陲,过去交通不便,缺乏医药,天灾兵燹,频仍相寻,疫疾蔓延,无可救治。根据《甘肃省流行病学重点调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和三十二年全省大疫流行,蔓及各县。一人患之,全家不免,一家患之,全村不免,覆族灭户者更多。民国初期,天花、白喉流行,传播全县,死人不少。白喉之症,来势凶猛,有“早染晚死”之说。天花对小儿危胁更大,如治疗不及,立即死亡。当时预防天花的医生叫“花客子”,他们把患痘疹的干疮痂取下,研成细粉。种痘时将儿童的臂肌皮肤用钢针划破,撒一点疮痂粉,以毒攻毒,增强免疫力,抑制天花传染。其实不经接种疫苗的土法,更给患者带来危险的病苦,死亡率更高。民国8年(1919年)伤寒在全县蔓延,死亡200多人。27、28年,又一次流行,全县有十分之一二的人感染,死亡者不少。1958年《甘肃省流行病学重点调查总结》记载,民国时期,在我县的东乐、霍城、陈户、城关4个乡(镇)的1.387万人中进行调查,害天花病的629例,死亡62例,死亡率9.85%;白喉发病数708例,死亡449例,死亡率63.4%,伤寒发病数1665例,死亡78例,死亡率为4.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县、区、乡3级卫生机构,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7年7月成立县防疫站,配备防疫人员6人,配合各级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的防治。
  天花 到1958年,受接种牛痘达33.95万人份,死亡率由1949年前的7.12%,下降为零,从此天花在全县根绝。以后每年对初生婴儿持续接种牛痘,接种率达84.9%。
  白喉 1952—1965年持续进行白喉类毒素注射1.6266万人份,白喉基本消灭。
  麻疹 1950—1979年还间有发生。1965年传染人数达1516人,死亡20人。全县组织医务人员,分片包干巡回医疗,连续4年用中药紫草粉预防达7.3851万人,胎盘球蛋白注射5157人份。1967年又使用麻疹疫苗,每年接种率达90%以上,从而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接种质量高,接种范围扩大,免疫程度正规化,发病率从1959年到1960年平均控制到2578.5/10万,1961年到1970年平均控制到359.7/10万。1971年到1980年平均控制到114.8/10万。1981年以后平均为8.5/10万。
  伤寒和副伤寒 50年代初期时有发生,采用五联菌苗注射。开展除七害讲卫生和改水改厕的爱国卫生群众运动。控制传染源,发病率也由开始的4.5/10万,降到1988年的0.6/10万。
  痢疾 是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传染最快的疾病。1959年发病1492人,发病率达133.23/10万,死亡34人,死亡率22.7‰。1975年发病率266.64/10万,死亡9人,死亡率2.1‰。
  脊髓灰质炎 1950年国家列为法定传染病,1960年试制成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963年开始使用,每年全程服药率90%以上,之后,发病率逐步得到控制。
  百日咳 1954年,全县流行最广,患者达1551人。在8岁以下儿童中进行百日咳或百白破菌苗预防注射,全程率逐年提高,由59%达99.1%,控制流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在全县时有发生。1965年发病43例,死亡9例,1988年发病14例,死亡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疫点消毒,并根据发病情况预防投药3.5161万人次。又进行流脑菌苗预防注射和应急接种,接种率90%以上。1985年在全县健康人群502人中,进行流脑带菌检查,其中带菌者36人,检出率7.2%。
  病毒性肝炎 1960年起逐年均有所发生。1984年对城区中学生、机关干部、饮食行业人员及部分农民、工人进行调查,作肝功化验1441人,表面抗原阳性93人。阳性率6.45%,其中干部为9.26%,工人10.33%,学生7.28%,农民3.3%,饮食业人员2.31%。
  肺结核 1977年在全县普查结核病,查出患者2367人,患病率为0.89%,其中I组病人118人,占5%;Ⅱ组病人937人,占40%;Ⅲ组病人1312人占55%。花寨子乡患病率最高,为2.64%。目前采取减免药费,定期送药,定期复查或收院治疗的措施,效果良好,1988年在李桥、花寨患者中复查,治愈率达89.92%。
  梅毒 1959年7月,全县查出梅毒患者1200人,其中显发性梅毒319人,潜伏性梅毒556人,淋病325人,对查出的患者,采取中药“三仙丹”、“清血搜毒丸”、“轻粉合剂”等药免费治疗,治愈率达97.07%。1965年社教医疗队进行复查,证实该病已基本消灭。
  地方病防治 我县地方病主要有布病、地甲病、氟病等,1980年以来共拨专项经费11.4万元,开展治理工作。
  布病 于1970年12月1日组织由医务人员、畜牧兽医工作者、赤脚医生三结合的布病防治队,采取询问、座谈、血清和细菌检查等方法对全县的13.4214万人进行了全面普查,阳性人数1938人,侵犯率1.43%,病人数1108人,患病率0.98%。以气雾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用104m冻干布代活菌苗进行人畜间气雾免疫。自1971年起,连续7年人间共免疫39.4452万人次,免疫率80%;畜间共免疫81.981万头次,免疫率平均90%。经过几年综合性免费防治,如预防接种布氏菌苗,1976年应种8.8413万人,实种6.2363万人,接种率75.1%,口服四环素、维生素C等,中药布病丸、山布Ⅰ、Ⅱ、Ⅲ号方剂治疗布病患者,由1970年的1108例,至1979年下降为70例,发病率由0.98%,下降到0.042%。至1988年还有8例慢性布病患者。
  地甲病 地甲病也是主要地方病之一,多年来未曾查清。1983年3月份全县进行普查,查出地甲病患者4006例,占总人口的3%,其中青少年患病2542例,占病人总数的63%,从分度上看,I度3101例,占77.4%,Ⅱ度655例,占16.3%,Ⅲ度196例,占4.5%,N度54例,占1.4%。从分型上看,弥漫型3424例,占85%,结节型402例,占10%,混合型179例,占5%。
  1982年,对全县194例水质化验,41份无碘水源、121份低于国家饮水标准碘含量。由于饮水中缺碘,影响空气、土壤和食物,导致人体内碘代谢障碍。
  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碘油注射6824人次,口服碘油胶丸6610人次,坚持逐年治疗。几年来加工碘盐4726万公斤,供应市场。1988年底,还剩841人,治愈率占79%。
  氟病 我县重点氟病区为红寺湖乡,水氟1.6—2.6mg/升,从1978年以来共计查出氟骨症患者172例,患病率19.79%,氟斑牙608例,患病率69.96%。1982年,拨改水经费1.1万元,逐户安装了活性氧化铝化学除氟器180套,经过“活化”和“再生”后两个100天连续观察,效果满意。经测定原水含氟1.8—2.2mg/升降至0.4—0.93mg/升。896人吃上了低氟水。1981年对红寺湖乡41例氟骨症患者用“氟宁片”治疗,3个疗程的效果考核,有效者34人,有效率达82.9%。
  1985年给老军乡的峡口、郭泉拨改水经费1.5万元,在峡口建除氟站一座,用驱氟灵降氟;郭泉安装化学除氟器60套,用活性氧化铝降氟,效果良好,水氟1.7mg/升降到0.4mg/升。使1768人受益。
  鼠疫防治 1963年8月份省201所在军马三场狼洞沟查源时,从自毙背纹仓鼠体检出鼠疫杆菌2株,证实为鼠疫自然疫区。1964年,省201所对鼠獭种类分布进行调查,其中最主要的有大沙土鼠、灰仓鼠,密度约为30—60个洞/公顷,面积约1500公顷。1973年以来,开展灭鼠防疫的宣传教育工作,连续进行灭鼠,共参加14.2万人次,灭鼠面积达39.7万亩。1981年以来连续观察,耕地平均为2只/公顷,草滩3.3只/公顷左右。从1962年至1988年,对疫区及毗邻地区重点居民进行预防接种共计12万人次。
  第二节 卫生
  爱国卫生运动 山丹人民有逢年过节打扫清洗的卫生习惯。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后,全县建立卫生组织,城乡开展清除垃圾粪便,改善环境卫生。1952年7月份,为反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成立县爱国防疫委员会,各区、乡、村成立爱国防疫委员会104个,卫生小组558个。在运动中提出了“五灭一捕”(灭蚊、灭蝇、灭虱、灭跳蚤、灭虫和捕鼠)的行动口号。1953年,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除四害(蚊、蝇、雀、鼠)、讲卫生,改善饮水条件,整修畜圈厕所,消除垃圾,积肥造肥。
  1975年,全县改过滤式的涝池94个,打机井25眼,改厕所7584个。
  1981年以来,城镇治脏治乱,落实门前“三包”的卫生责任制,成立清洁队,定期清扫主要街道。
  1982年,将北街定为“共青团卫生街”,组织青年及时清扫整修,城区各中、小学还开展了“红领巾卫生街”和“卫生监督岗”活动。
  食品卫生 1952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检查,1958年饮食服务行业制订卫生公约及卫生制度,开展卫生红旗竞赛。1960年2月,卫生部、商业部公布《食品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在饮食行业开展“三防一消”即防蝇、防尘、防鼠和消毒。
  1979年,遵照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对饮食服务行业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并签发卫生合格证,先后对城区4个国营食堂、9个食品销售门市部、12个机关食堂和食品加工厂、屠宰场集市贸易等单位的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从业人员符合标准的发给合格证准于营业,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按照条例进行处理。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县上成立了执行卫生法领导小组和食品卫生法仲裁委员会,任命5名食品监督员,28名食品卫生检查员,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1986年通过理化和细菌检验,共监测各类食品201份,合格112份,合格率55.7%。醋类合格率为24.1%,水产品类合格率33.3%,冷饮类合格率44.1%。
  1983年至1988年没收、销毁变质食品106次,6219.5公斤,价值人民币1.49万元。
  饮水卫生 1974年为了掌握工业废水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在城区的泉水、河水、深井水中确定了8个样点,每年四季取水测定,长期进行观察监测。1981年对全县74眼机井、64眼土井春秋采样做水质检验211份。次年对全县水质进行普查,共测194份,其中41份为无碘水源,121份低于国家标准。1983年对焦化厂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共选5—8个点。通过监测提出改进意见,使废水和附近饮用水中的酚大幅度下降,由1974年的1.64mg/升下降到1.04mg/升。
  按照《甘肃省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精神,逐步解决一些人口集中的村社吃水困难的问题。县城建水塔3座,供水能力为600吨/日,保证2.5万人日常生活用水。1984年清泉乡南湾村、十号村、陈户乡的周坑村、老军乡的焦湾村和东乐乡等地建立自来水站4个,供水能力150吨/日,供3.35万人吃水。芦堡、柳荫、朱湾3个村从地下管道引泉水,户户安上自来水,使3290人受益。
  劳动卫生 1963年全县确诊矽肺66例,其中I期26人,Ⅱ期36人,Ⅲ期4人。1979年对地县国营工厂企业和城区3个集体企业1352人进行调查,其中接触有害毒物者552人,受粉尘毒害者570人。通过体检发现可疑铅中毒者16人,锰中毒者18人,拍片192人,确定矽肺17人,其中Ⅰ期6人,Ⅱ期11人,受高温危害的259人。有关部门逐步解决防护设备,加强劳动保护。
  1980年对全县41个厂矿企业粉尘和毒害情况进行调查,全县生产有粉尘的24个厂矿企业受粉尘危害的工人1159人,占生产有粉尘工矿工人的49.9%,特别是弹花厂,空气中粉尘浓度为161.2mg/m2,超过国家规定的容许浓度15倍,炭黑厂球磨机出粉尘口粉尘浓度为21.9—197.7mg/m²,超标2—20倍,面粉厂进麦和出麸皮处,超标1—10倍。全县生产无机粉尘的有21个单位,直接接触者1077人,煤炭业超标4—5倍,水泥业超标0.5—3.4倍,农机铸管、锻工超标6—8倍。通过调查,掌握了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
  1985年开展了矽肺死因调查,自1963年以来共查出煤矽肺和耐火陶瓷矽肺233人,死亡51人,病死率21.9%。
  学校卫生1979年对城区的东街小学、南关小学、李桥乡的高庙、杨坝小学2724人作粪便检查,查出有蛔虫的1501人,感染率55.1%。对感染者全部免费投服驱蛔灵,打下虫者804人,下虫率69.5%。同年又对城区中小学生3416人进行生长发育调查(包括身长、体重、胸围、坐高、肺活量)男女各项指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呈波浪式增加。对一中、东街小学、南关小学、幼儿院的4220名学生进行了视力、砂眼、龋齿、辨色力等情况的调查,视力减退者228人,占5.4%,砂眼2439人,占57.8%,龋齿571人,占13.5%,色盲34人,占0.8%。1980年重点对城乡7所学校5066人进行视力调查,近视者863人,占17.03%,其中小学生近视率8.47%,初中生16.2%,高中生21.5%。
  第三节 妇幼保健
  新法接生 1951年教育旧产婆重视消毒,学习科学技术,至1952年共培训54人,成立接生站18个。同年,训练新法接生员,截止1960年共培训1096人次,训练妇幼保健员143人,成立农村产院36个,厂矿产院3个,接生站131个,母子康福乐园6处,配备了新法接生用具。
  1953年对贫困户免费接生97人,1954年92人。1959年共接产1772人,其中新法接生1666人,难产逐年减少,1959年16人,占0.96%。1957年,位奇公社产褥热发病人数占产数的0.16%。次年在全省第八届卫生行政会议上被评为全省妇幼卫生工作标兵。
  1987年在清泉乡推行孕产妇及7周岁儿童保健合同试点,入保妇女224人,产前检查,产时接生,产后访视。198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在领结婚证的975对夫妇中,入保的774对。
  儿童保健农业合作化时期,发展托幼组织,1959年全县有幼儿园263个,托儿所521个。1—3岁儿童1.3186万人,入托1.0575万人,占84.8%,4—6岁儿童2.1516万人,入园1.8965万人,占91.5%。全县训练了教养员43人,保育员845人,并对1.2242万名幼儿进行体检,通过化验、透视确诊,有病者441人,接受治疗、矫治。
  同年对4921名幼儿进行蛔虫涂片检查,阳性率达78.6%,用宝塔糖、使君子合剂进行驱虫,疗效达98%以上。
  妇女病普查治疗1964年开展子宫脱垂和妇女闭经的详细摸底调查。全县共有子宫脱垂病人136人,其中Ⅰ度31人,Ⅱ度60人,Ⅲ度45人,妇女闭经302人,都予以免费治疗。
  1979年,在全县已婚妇女2.3443万人中普查2.0463万人,查出子宫脱垂139例,其中I度57例,重I度32例,轻Ⅱ度13例,重Ⅱ度36例,重Ⅲ度1例,对重Ⅱ度以上适应于手术治疗的50例都免费治疗,其中全切子宫16例,放子宫托34例。
  四期保护1956年起,根据妇女的不同身心特点,做好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照顾。孕期7个月后分配轻微劳动,产前两星期休息,产后42天休息。哺乳期(1岁以内)分配离家近的地方,并给喂奶时间,经期分配轻活,不在水田内干活。难产、会阴侧切、行吸引术者,产假延长半月。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