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29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科技成果
分类号: G311
页数: 3
页码: 522-5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科技成果的情况。其中包括13万亩小麦丰产示范、甘兰型油菜大面积丰产栽培、《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烟雾炮灭鼠技术、磺化酚腐植酸铬(PSC)等。
关键词: 山丹县 科学技术 科技成果

内容

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集中于1979年以来的十年间。如13万亩小麦丰产示范,小麦优良品种“高原338”和甘兰型油菜的引进、培育与大面积种植,地膜覆盖栽培、配方施肥、新农药应用与烟雾炮灭鼠等技术的推广,苹果及苹果梨引进栽培,人工培植牛黄与黄牛冻精配种,磺化酚腐植酸铬生产技术的引进,陶瓷镀铜奔马的研制,炭黑生产新工艺的应用和《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的出版,对山丹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不少曾获国家和省级奖励。主要有:
  13万亩小麦丰产示范(1984—1986年)
  它是省科委农业科技协作攻关项目《祁连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凉灌区百万亩春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县科委牵头,农业局、农技站等14个单位59名技术、行政干部参加试验。经过3年努力,13万亩保灌水地小麦平均亩产由1981—1983年的208.6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322.5公斤,净增113.9公斤;平均成本由每公斤0.2402元降低到0.1616元,下降0.0786元。1984—1986年3年累计增加总产2581.2万公斤,纯技术经济效益达338.6万元。1986年7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7年9月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10月获甘肃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一等奖。根据多年试验示范、调查研究资料,课题组制订《山丹县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并付诸实施。
  甘兰型油菜大面积丰产栽培(1981—1983年)
  1980年下半年,地区科委下达给县农技站此一科研项目。甘肃省农业厅粮油处和霍城乡人民政府协作配合,历时3年,播种面积由1981年的4104亩扩大到1983年7424亩,占水地油料播种面积93%;亩产由146公斤提高到205公斤。3年累计净增油籽205万公斤,产值205万元。1989年1月获张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1982—1984年)
  1982年4月,成立山丹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84年完成《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同年,经地区和省级验收。
  烟雾炮灭鼠技术(1978—1981年)
  县农技推广站于1978年总结本地灭鼠经验,学习山西天镇县、河北尚义县灭鼠技术,研究改进而成。配方为:过筛的锯末和马粪60%,过筛硝酸铵30%,煤焦油10%,加温掺匀每百斤料再加百分之六的“六六六”粉15斤,充分拌匀,用20%的硝酸铵浸泡过的废报纸,裁成20公分见方卷成圆筒,装实原料,封口备用。经试用大面积防治效果为82.6—87.2%,用料用工大为减少。
  磺化酚腐植酸铬(PSC)(1985—1986年)
  1985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和玉门油田泥浆站,转让给山丹龙首化工厂磺化酚腐植酸铬生产的全部技术。化工厂委托兰化研究院承担年产1000吨PSC车间的全部设计、非标设备的制造及全部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1986年7月投料试车成功,8月份批量生产。磺化酚腐植酸铬(PSC)是以褐煤中的腐植酸为基本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与磺甲基苯酚接枝改性,再经红矾钠氧化络合而生成的具有多种官能团的聚合物,具有抗高温、抗盐能力强,降滤失、降粘度效果好,复配能力强,井浆转化容易等特性。产品销往玉门、新疆、青海等油田,颇受井队欢迎。
  双室炉新工艺炭黑生产线(1988年)
  山丹县炭黑厂由于老工艺产量低、能耗大、质量差、污染严重,生产不景气。1988年学习温州、青岛、苏州、上海、马鞍山、天津等地炭黑生产经验,根据当地的原料储量、生产能力等实际,自行设计双室炉新工艺炭黑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节省原料30%,产品质量提高1个等级,年产量提高近1倍,消除了环境污染。此项成果填补了甘肃炭黑生产新工艺的空白。
  陶瓷镀铜奔马(1982年)
  县陶瓷厂按照武威市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仿制成陶瓷镀铜奔马。以当地陶瓷为原料,在泥料中增加氧化铝,釉料中添加铅丹技术保持原有造型,焙烧后应用高真空镀膜加工。产品形象逼真,光泽晶莹。1987年10月,获省优质产品奖。此外,还研制成仿古陶瓷镀金大佛,获张掖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