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编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274
颗粒名称: 第十三编 军事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16
页码: 481-49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明代至1988年甘肃省山丹县政法部门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军事 发展史 山丹县

内容

第一章 军事机构 驻军
  第一节 军事机构
  明代以山丹地处边境,设卫指挥使司,系军政一体机构,长官为卫指挥使,掌管全卫军籍、军屯、军器、防卫与兵员补充。清代,县署设兵房,管理武试、兵器。民国初,临时募兵由县知事公署办理,无常设军事机构。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县政府设军事科,负责征集兵员与训练壮丁。
  1949年9月24日山丹县人民政府成立,设武装科。1951年2月成立山丹县人民武装部,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武威军分区,接受军分区和县委的双重领导。设部长,下设军事、政工二股,负责管理区乡民兵组织,维护地方治安,剿匪肃特,动员兵员。县辖6个区武装部,各设部长1人,政工、军事助理员各1人,均为现役编制。1954年8月,改县人民武装部为甘肃省山丹县兵役局,辖兵役、民兵2科。设局长、政治委员(县委书记兼任)、副政治委员各1人,编制共20人,负责兵员征集,民兵编组、训练,预备役登记管理。1955年,各区武装部撤销,县兵役局转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军区张掖军分区。1959年,县兵役局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山丹县人民武装部。设部长、副部长、政治委员(由县委书记兼任)、副政治委员各1人,秘书1人,政治助理员2人,助理员5人。同年9月,全县8个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人民武装部,各公社配备专职武装干部1名。1962年1月,山丹县人民武装部归甘肃省军区建制。1966年,山丹县公安队整编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归属山丹县人民武装部管辖,设中队长1人,政治指导员1人,司务长1人,战士22人,编为两个班。1968年11月,山丹县中队奉命与本省礼县县中队对调。1970年1月,山丹县电信局、山丹县气象站划归军队系统领导。由山丹县人民武装部统一管理。1970年12月,县人武部设立组织训练科、政治工作科。编制24人,设部长1人、政委1人、副部长2人、副政委2人、行政助理员4人。1975年12月,县中队移交山丹县公安局,县武装部设组训科、政工科、后勤科,各设科长1人,下辖东乐、清泉、红寺湖、陈户、老军、位奇、花寨子、大马营、霍城、城关镇、李桥11个公社武装部。1980年裁撤组训、政工、后勤科,1983年5月重新恢复。1984年11月,组训科改为军事科。1986年4月,后勤科改为办公室。1986年6月7日,县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退出现役,改称甘肃省山丹县人民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设部长、政治委员、秘书各1人,科长2人,办公室主任1人,参谋4人,政工干事1人,助理员2人,职工8人。
  1952年12月4日,成立中共山丹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人民武装部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为领导人民群众武装力量的机构。“文化大革命”中,武委会工作一度中断,1978年11月恢复。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贯彻国家有关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县实际,研究解决民兵工作的重大问题;研究贯彻有关兵员动员、转业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武装委员会日常工作,由人武部军事科承办。
  第二节 驻军
  西汉时,置日勒都尉,治泽索谷。并在祁连、龙首二山间设障筑塞,驻兵把守。
  唐初,县境为大斗军防地,天宝中,隶属删丹的居延地区置宁寇军(原为后周所置之同城戍,唐初称同城守捉),隶属河西节度使。
  西夏设甘肃军,为十二军司之一,驻重兵以备吐蕃与回鹘。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蒙古败西夏,占删丹,以元帅按竺迩镇守,后由其子彻理元帅继任。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升山丹为州,进一步强化军事力量。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山丹卫,设卫指挥使司,以庄得为都指挥。卫下领左、右、中、前、后5所,共置正副千户10员。辖百户所50个,置百户50员。山丹卫实驻兵1551名(原额为6770名),其中骑兵637名,步兵200名,游兵265名,守望兵449名,并配马额1139匹。另召募兵395名,不在原额之内。此外,于石峡口置轮戍兵702名,配马额120匹,为警戒守望,于卫境内依东西走向置军堡11处,共有守望兵55人。卫城设守备厅,置守备都指挥,掌城防。并于卫城东北隅设军器局,修治战具,储存军器。
  嘉靖八年(1529年),在洪水(今民乐县城)设营,置守备一员,驻军300名。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设游击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马步守军1000名。
  为御敌固边,明王朝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都御史杨博主持修筑长城,山口关隘“或浚筑壕墙,或堑砌石壁,或修筑柞垒”。至隆庆六年(1572年)完成山丹卫境内长城55.5公里(自卫城东门外校场至古城洼界牌),共1.9995万丈,计111里30步。时山丹卫领堡24处。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都御史廖逄节主持接长帮高重要堡寨,添筑敌角、护门、墩台、瓮城、悬楼等,并筑田墩、兵墩、苑马墩等候望系统。
  嘉靖时山丹卫领烽燧墩69座,共置守瞭军310名,平均每座4—5名,守瞭军除战时举烽报警,往来施援外,平时则“走阵、哨探、守瞭、焚荒……,无敢惰,稍违制,辄按军法”。
  清初,视山丹为军事要地,西疆门户,在境内置1协6营,即:永固城协、山丹营、洪水营、大马营、黑城营、峡口堡营、马营墩营。永固城协,康熙八年(1669年),设守备1员,马步守军322名。十年(1671年),设副将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马步守兵增至625名。十三年(1674年),增马战兵35名,守兵共982名,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守备为都司。山丹营,康熙十年(1671年)设守备1员,十三年复设游击1员,千总1员,把总1员,马步守军392名。洪水营,康熙八年(1669年),改游击为参将。十一年,仍改设游击1员,千总1员,把总1员。十三年,共添设马步守兵425名。大马营,于康熙二年(1663年)设守备1员,三十三年改设游击1员,千总、把总各2员,置马步守兵500名。黑城营,康熙元年(1662年)设游击1员,千总1员,马步守兵381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将游击改设都司。峡口营,顺治时设千总1员。康熙十三年,改设守备1员。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都司,驻马步守兵195名。马营墩营,康熙十年(1671年)设守备1员,把总1员,置马步守兵148名,属洪水营辖。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守备为都司,归永固营兼辖。县城先后置守备厅、游击署、千总署、把总署,以掌城防。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无常驻军,
  17年,国民军第二混成旅裴建准所属第二营裴建德部驻防山丹。
  18年12月(1929年)驻马文祥骑兵团。
  19年11月(1930年)驻马仲英部。
  20年4月(1931年),马步芳新九师所属三旅驻山丹。
  21年6月(1932年),国民党中央派马步青率陆军骑兵第五师(后改为第五军)驻武威,辖山丹等地。
  25年(1936年),骑五军谭成祥团驻山丹。
  30年(1941年),马步青骑五军100师韩起功部奉命换防,由国民党骑十师谭辅烈部驻张掖,其一营驻山丹。同年,侵华日军飞机空袭武威、永昌等县,山丹成立航空哨所,派专人于电话局收听警报。
  33年(1944年),奉令于县城及东乐堡成立防空监视哨,每哨设哨长1人,哨兵2人,经费由防空司令部拨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九团驻山丹。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0517部队,兰州军区预备役九师驻山丹(驻地在清泉乡南湖村),1963年换防。1965年8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所属7240部队驻山丹县城与红寺湖乡等地。1977年改番号为87230部队。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221部队进驻山丹县城和平坡。1977年改番号为84596部队,1981年调往青海。
  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军教导队驻前窑,1986年裁撤。
  第三节 地方武装
  明山丹卫设7约保,有壮丁836名。
  清山丹县署设常备民壮40名。
  民国4年至16年,山丹先后组织民团或保卫团,编制有团总、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等。24年(1935年),组织常备队后备队。
  甘州区保安第十一团 民国25年(1936年),马步芳为了阻击红军西进,授意驻张掖陆军一百师副师长韩起功,命令山丹县政府和驻军团长谭成祥于6月上旬成立“甘州区保安第十一团”。团部设于西街达泉涌(现西街粮油加工厂址),先后配中校团长4人,团副官2人,团军需官1人,团书记员1人,下辖第一、二、三大队,各大队设大队长、副大队长和副官及军需官、书记员、特务长等,大队以下建制有中队、分队、班。全团约1000人。保安团在县城内抽抓壮丁,强行拉夫,修筑工事,配合马步芳阻击红军,搜捕掉队人员。27年(1938年)4月强迫百姓修筑甘新公路,侵吞国家全部拨款。民国30年撤销。
  山丹县民众自卫总队 民国26年(1937年),县长王振纲组织山丹县民众自卫总队。设总队长、教官、政训员、督练员、常备中队长、分队长等官佐。29年改为“山丹县国民兵团”,隶属山丹县政府,设团长、团副、军医等人员,受兵役行政机关指导。年满18岁至45岁不服常备兵役者,服国民兵役,平时受规定训练,战时征集补充正规军,32年撤销。
  自卫队 民国32年(1943年)县长薛兴唐改组原班房衙役为自卫队。设正、副队长,编制100多人,实际有60多人。
  山丹县自卫总队 民国37年(1948年)赵佩琴任县长后,将山丹县自卫队改组为山丹县自卫总队,扩充人员,补充枪械装备,下设中队、分队和班。设总队长、副总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各1人,分队长2人,其主要任务是催收田赋捐税,抓壮丁,秘密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山丹县自卫团 民国38年(1949年)7月,马步芳命甘凉警备司令马寿昌成立山丹县自卫团,隶属甘凉警备司令部。设团长、副团长、作战军官、政工室主任,副官、书记、情报组长、情报军官、军需主任和军医等。下辖两个营、一个直属连和骑兵排,编制人员700多人,同年9月溃散。
  第二章 兵役制度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兵役制度
  明朝,实行卫所制,山丹为卫。由军户充任军士,军士及其子孙皆入军籍,非经放免,不得脱离。军士大部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属陕西行都司。明中叶,屯田多被军官吞蚀,军士破产逃亡,遂改用募兵代替。
  清朝,山丹行绿营兵制(世兵制)。兵丁由当地征募,不得以外籍人充当,兵士固定不变,一入兵籍,终身为伍,不能自由退伍,靠薪饷为生。平时训练,有事征调,事定遣撤归伍。绿营兵有定额,分马兵、战兵、守兵,各注于册,叫“兵籍”,凡骑兵由步兵拨补,守兵由余丁拨补,无余丁则募于民。余丁是政府出公粮收养的兵丁子弟,每人每月给饷银5钱,以备补拨。清末,绿营兵制消亡。
  民国初期,采用募兵制,各乡各保按县府分配的比例召募。
  15年(1926年)冬,甘肃督办刘郁芬令各县征集学兵,山丹分配名额200名。当时应征者多为无业青年,翌年5月征齐送往兰州集中。18年,因大旱灾荒严重,实行以粮代兵,每名兵额交粮2.5石。26年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暂行条例》,次年秋,县长王振纲巡行乡下,给自愿应征抗日的壮丁披红授奖,全县有毛立贤、王天德、车兆林等72人踊跃应征。28年6月实行征兵制,规定男子年满18岁起役,45岁除役。服役分国民兵役和常备兵役。国民兵役,平时受训,战时征集。年满25岁至40岁的男丁经检查合格者服常备兵役。常备兵役分现役、正役(现役退伍者服役,为期6年)、续役(正役期满者服役至40岁),战时18—35岁者服现役,35—45岁服备补兵役。征调之先后以抽签确定,抽签以乡为单位进行,先由各保将壮丁秘密造册,县派督导员据册同户口簿查对,公布姓名及抽签日期。壮丁亲自抽签完毕,依号顺序征调,非经乡长允许给证,不得远离乡境,违者以反兵役法治罪。韩起功部在县境内抓壮丁,吊拷勒索,受贿放出,差额再征。应征后逃跑,由原籍乡、保补征,不抵征额。兵士逃亡,则株连宗族。
  民国29年(1940年),为给山丹军牧场增添马匹,规定应征壮丁可以交马抵丁,开始一马抵二丁,后改为一马一丁。
  33年(1944年)冬,国民政府号召“10万知识青年从军”,山丹县报名者多为教员及社会闲散人员,有27人应征。35年,山丹县壮丁数6541人,配兵额128人,实征128人。被征者绝大多数是贫苦农民和小商贩,届时用绳索捆绑,武装押解,富户即是“中签”,也可雇人顶替或以其它名义逃避兵役。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自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1951年夏,青年民兵为保卫胜利果实,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这年征集新兵550名,披红戴花,群众敲锣打鼓送入部队。
  1954年,山丹进行义务兵征集试点,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组建征集委员会,县兵役局为征集委员会的办公机关,负责全县的征集工作。各区、乡成立征集委员会,负责征兵的宣传、动员、登记、审查和欢送工作。首先在一区五乡进行试点,摸索经验推广全县。
  1955年7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分现役和预备役,预备役又分一、二两类,年满18至30岁和45岁前的退伍、复员军人服一类预备役。30至45岁服二类预备役,平时不脱离生产,只受规定的训练,战时听从召唤,参军参战。独子平时不服现役。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的《兵役法》,规定18岁至22岁的公民有服兵役的光荣义务,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每年征集新兵,县设立征兵委员会,由中共山丹县委、县人民政府、人武部、民政局、公安局、文教局、卫生局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全县分设4至5个征集站,负责体检、政审、后勤工作。征集工作大致分3步进行:第一步宣传动员,适龄青年报名登记,由生产大队和民兵连初步审定造册。第二步进行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凡合格者报县征兵办公室批准,发给《入伍通知书》,应征者接到通知书,由各乡镇欢送至县集中地报到。第三步,送接兵部队点名交清。入伍时间从批准之日算起。
  第三节 民兵组织
  1949年9月24日,山丹县建立人民政府,全县各乡开始组建民兵组织,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配合人民解放军剿匪肃特,维护地方社会治安,保卫乡村政权。凡年满16—45岁的男性公民及18—35岁的女性公民,政治可靠,身无残疾,本人自愿,经批准均可加入民兵组织。按照民兵人数多少,分别编为班、排、连、营、团,并配相应的正副职干部。暇时进行军事训练,遇重大政治活动,巡逻放哨,担任警戒。业务由县、乡(镇)武装部管理。
  1957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将预备役工作与民兵工作合而为一,民兵即是预备役,以复员军人为骨干组成基干民兵,其他不编入基干民兵的适合服预备役的公民则编为普通民兵。山丹县有民兵3558人,分编15个连,105个排,403个班。
  1958年秋,大办民兵师,全县有3.1371万名男女公民参加了民兵,编为两个师、8个团,47个营,227个连,764个排,实现了全民皆兵。1959年1—5月,山丹兵役局进行民兵整组,提高了民兵的政治觉悟和国防观念。
  1962年,上级配发武器150多支,组建山丹县第一批武装基干民兵,训练课目有队列、射击、投弹等。至1964年共训民兵2044人,其中有1094人进行步枪第一练习射击。
  1965年,重新整顿组建民兵师1个,辖10团、30营、83连、593排,在编民兵2.6975万人,其中基干民兵1.5169万人。
  1969年,民兵训练与战备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组建武装民兵独立团的命令》,8月成立山丹县武装民兵独立团,公社建营,大队编连,生产队编班或组,12月,县人民武装部组建民兵战备值班连,共4个排220人,修工事,搞训练,两期轮训民兵400多名。1970年4月解散。
  1971年,山丹县成立战备办公室。9月,县独立团民兵进行以“熟悉地形,研究打法”为目的的拉练,参加民兵1604人。机关、工厂、学校、农村部分生产队,都选择适当地形挖防空洞。到1974年,县城共挖人防地道主巷道长7000多米,其中用石料、砖、水泥被复2000多米。
  1973年,县人武部举办民兵军械员学习班,全县配发武器的54个民兵连派人参加,学习8种武器的战斗性能、构造、用途、分解、结合和一般故障的排除,同时学习弹药识别和保管。
  1974年7月12日至7月15日,县独立团进行了历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拉练演习,13个武装基干连全部参加,共2597人,实到各种武器1400件。
  1976年冬,以公社为单位组织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平田整地专业队,划分战区,协同作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完成条田5.17万亩。
  1981年,调整原来的民兵组织,缩小组建范围,重点在乡镇和厂矿,民兵年龄男性由16—45岁改为18—35岁(其中基干民兵18—28岁),规定了女性民兵的在队比例,简化民兵组织层次。通过调整,全县在编民兵1.5781万人,其中基干民兵5888人,普通民兵9893人,民兵干部565人。民兵军事训练改为按周期进行,每两年为一个周期,至1984年共训练合格民兵8156人。
  1982年,建民兵军事训练基地,辟射击场、战术场,建房24间,建筑面积541平方米。
  1983年,县人武部在全县开展建设“青年民兵之家”活动,建成“青年民兵之家”35个,各级共投资17.3万元,购置图书3600册,文体器材145件,各民兵连利用民兵之家组织青年学习文化和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改革民兵工作,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压缩全县民兵组织,在编民兵1.5192万人;其中基干民兵3600人,普通民兵1.1592万人,至1988年,全县编基干民兵3000人,普通民兵1.247万人。
  1986年,根据上级要求,将民兵武器全部收回县人武部保管,新建武器库一座,保管条件大大改善,确保了民兵武器的安全。
  第四节 预备役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之规定,1955年开始预备役登记。1957年,进行预备役和民兵合编工作。1982年对1980年以前的772名退伍军人进行了补登。1988年,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1176名,其中专业技术兵322名,为平时的兵员储备和战时的兵员动员创造了条件。
  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对1950年1月1日至1954年12月31日期间的转业、复员的副排级以上的干部和1955年1月1日至1962年8月期间授予准尉以上军衔的转业、复员干部进行预备役军官登记。1980年,恢复了转业、复员干部的预备役军官登记。
  第三章 战事记要
  第一节 历代战事纪要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带,祁连、龙首二山南北对峙,焉支山耸立于东南,丝绸古道由境内东西穿过,南可通青海,北可达蒙古,东西控扼甘、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初期,游牧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族日益强大,对西汉王朝造成极大威胁。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打败匈奴,以定河西。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冬,选发军士屯田河西诸郡,以防御匈奴进犯,删丹成为汉帝国西部的军事要冲。
  东汉时期,羌人内迁今陕西、甘肃一带,与汉族杂居,为反抗东汉官吏和地方豪强的压榨奴役,境内羌汉之战不断。安帝永初二年(108年),群羌攻张掖、日勒,适逢西域副校尉梁慬奉召东还,协同地方守军大破群羌。永宁元年(120年)上郡沈氏种羌进攻武威、删丹、西掠张掖,。六月,护羌校尉马贤率万人堵击,初战失利,死数百人。次日复战,获胜,斩羌首一千八百级,俘千余人,余众皆降。桓帝延熹三年(160年),青海烧何种羌进攻张掖郡,入大斗拔谷(今扁都口),攻占山丹城东南的钜鹿坞,被护羌校尉段颎击败。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鲜卑族秃发树机能部若罗拔能等侵入删丹,杀晋凉州刺史杨欣于丹岭(今大黄山),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前秦吕光攻破西郡,杀太守宋泮。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北凉段业使沮渠蒙逊攻西郡,蒙逊引水灌城,城溃,俘后凉太守吕纯。六月,段业攻后凉张掖太守吕弘,弘弃城东走,段业进驻张掖后追击吕弘至删丹界,被吕弘击退。段业在西安(今张掖山丹交界处)筑城,以其将臧莫孩任太守。不久,为后凉吕纂所破。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后凉吕纂兵伐段业,南凉秃发乌孤派兵援业,双方相持于三门关(今山丹城西北十余公里处,俗名大口子),不久,各引兵归。隆安五年(401年)北凉沮渠蒙逊为西安太守,叛段业,起兵攻破张掖,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南凉秃发傉檀率5万人伐沮渠蒙逊,战于均石(删丹境内,确址不详),蒙逊大败南凉军。蒙逊并攻南凉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杨统投降。
  隋朝统一前,在北方游牧的突厥民族逐渐强盛起来,隋开皇三年(583年),进入删丹、武威等地的突厥兵,向隋都长安进攻。隋文帝一面迎击正面进攻的突厥军,一面命窦荣率部取道凉州,进攻阿波可汗的军队,隋军大胜,突厥内乱,阿波可汗遣使向隋称臣,结束了自东汉末期以来的纷争局面。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起兵反隋,自称凉王,占河西五郡,删丹为李轨割据。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突厥族阙可汗与李轨连和。后与隋西戎使者曹琼联合击轨,战败逃至大斗拔谷,被李轨消灭。武德二年(619年),李轨被唐将安兴贵俘获,删丹始入唐帝国版图。唐朝中期,删丹又处于少数民族割据的混乱状态;战事不断。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冬,吐蕃大将悉诺罗攻大斗拔谷,入犯甘州、删丹等地。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吐番攻陷凉州,占删丹等地。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义潮在沙州率众起义,占领沙州。大中五年(851年),删丹重归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中原动乱,唐王朝无暇西顾,回鹘乘虚攻占删丹。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西夏赵德明遣其子元昊率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王,夺甘州,占删丹。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强大起来的北方蒙古族攻西夏,占甘州、删丹等地。明代,蒙古族瓦刺、鞑靼部经常袭扰县境,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六月,瓦刺部孛来进攻河西,官军败绩。八月,进入山丹、甘州。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秋,蒙古鞑靼部达延汗(称“小王子”)攻山丹、永昌。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冬十月,蒙古小王子占山丹、西取甘州,甘州副总兵白琮击败小王子于柴沟。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鞑靼兵自青海还,掠永昌、山丹。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鞑靼俺答之子辛爱经凉州、永昌,占山丹,围甘州。
  清康熙四年(1665年),青海蒙古厄鲁特部怀阿尔赖因洪水开市,欲得大草滩驻牧,进据大草滩、焉支山,屯驻定羌庙,致使甘凉交通一度中断。冬,游击王进宝以奇计袭破怀阿尔赖。康熙十四年(1675年),青海蒙古厄鲁特部进攻山丹,永固营副将陈达抵御,阵殁。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七月,放牧于大河坝一带的藏族部落入侵甘州,提督胡超大破于永固。同治四年(1865年),青海回民暴动,攻占山丹、马营、黑城、永固等地。由此始,战祸连接达10年之久。
  民国18年(1929年)3月1日,马仲英率部2000余人由扁都口出山,于炒面庄击败甘凉卫戍司令部步兵连任远奎部,任战死。19年10月,马仲英又自银川至河西。次年四月,马步芳部由扁都口进入山丹,与马仲英激战于三堡之南,马仲英败退肃州。
  第二节 红西路军在山丹的战斗
  民国25年(1936年)11月21日,红西路军占领永昌后,红三十军八十九师的二六七、二六九两个团及总部直属队骑一师进驻山丹,国民党县长李德铨仓皇出逃,后因战略需要,三十军东返永昌,由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参谋长李炳仁率部驻守山丹,建立政权并组织义勇军。11月29日,马步芳率所属两个旅由青海经扁都口进逼山丹,同时,马彪、马步銮两个骑兵旅也由永昌西上,与之策应。红军驻城东二十里铺担任警戒的部队首先与追击之敌马元海部展开激战。同时,马步芳部从城南发动攻势,红军分兵阻击。但因众寡悬殊,红军据城坚守。之后,红军在大佛寺、野猫山、西二十里铺、城北闇门滩等地出击,挫败了敌军的多次进攻。在闇门滩战斗中,敌军遭打击后步兵举枪、骑兵下马举白旗向红军投降。红军前去收缴枪支,潜伏在周围的敌军将受降红军层层包围,双方展开近战,白刃相拚。守城红军组织兵力援助,击退敌军。战斗中,红五军三十九团政委周畅昌受重伤、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英勇牺牲。
  后,敌军派重兵进攻野猫山和西二十里铺一带,企图夺取红军西行孔道。红军临危不惧,奋勇反击。但因弹药得不到补充,伤员无处安置。遂于1936年12月25日(民国25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深夜,撤离山丹西进,有40多名义勇军战士及群众随红军西征。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