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22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村镇建设
分类号: F299.274.2
页数: 4
页码: 386-3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村镇建设的基本情况。1949年以来,一些人口集中的村镇发展较快,形成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
关键词: 山丹县 城乡建设 村镇建设

内容

1949年以来,一些人口集中的村镇发展较快,形成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
  霍城 位于县城南43公里处,原为黑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霍城。明清设黑城营,把总署。民国时期设乡、联保公所。1949年后,曾设区、公社,现在是霍城乡人民政府驻地。原有古城,周长三里三十九步,辟东西两门,并有曲城。东门为“朝阳”,额为“朝乾承晖”;西门为“宴静”,额为“夕惕宁静”。城内有禅林寺、城隍庙、东大寺、老爷台、观音堂、魁星楼、文昌宫、关帝庙等。清时设霍城商会会馆,街面商铺计20余家。
  1950年设供销合作社商店,1956年设人行营业所等单位。1966年,粮管所修建大仓库3幢。1981年,乡政府扩建砖瓦房800多平方米,新建影剧院960平方米,先后设邮电所、百货、烟酒、服务联合门市部。1985年建年产300万吨的榨油厂、个体2层营业楼和400多平方米的商场1座。集镇由东关、西关两村连结而成。有个体商铺86家,缝纫11家,医疗所8家,小饭馆6家,私人客店3家,自行车修理点3处,铁工修理铺2处,肉食站1处,流动小摊20多家,蔬菜、肉食摊10家。
  总面积2630多亩,常住人口34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人。
  以前人畜用水,夏秋以渠水为主,冬春水归西大河,凿冰汲水。1988年改造粮管所古井,设潜水泵,埋管道1700多米,设水房两处,专人管理,为机关及村民供水。
  芦堡 距县城22公里,包括芦堡和郭家洼两个自然村。全村1650人,面积约29.4平方公里,有水地3000多亩,山旱地近万亩,地处五闸河下游,干旱缺水。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大搞劳务输出,在青海冷湖及柴达木油田等地从事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获得较高副业收入。中共芦堡党支部重视公共积累,从1982年开始大兴村镇建设,投资3.5万元,架送农电线路5.3公里,解决生产、生活用电。1984年投资14万元,新建学校1430平方米。1985年修建940平方米、780个固定座位的影剧院一座,耗资25万元。1987年投资3.4万元,联合新开村,投工4万个,修建从位奇接山马公路至新开村的沥青公路8公里。1987年投资12万元,与柳荫等村建自来水管道工程37公里,供人畜用水。投资2.2万元,建起文化站、敬老院。投资2.1万元,维修加固过街楼,粉刷彩绘,由校友捐资1.2万元,购置图书,在楼上设图书室。几年来共投资0.97万元,集体购置各种树苗,营造农田林网240亩,在荒滩沟坡种树8万多株。至1988年,人均收入780元,有95%的农户改建新建房屋。
  东乐 明为甘州右卫地,清乾隆八年(1743年)驻张掖县丞,分领一驿十四堡。民国2年(1913年),始置东乐县,东乐为县治。
  东乐城周围二里,建筑未详所始,清乾隆八年张掖县丞分驻,略加修补。同治四年(1865年),毁于战乱,五年邑民重修,门皆包以铁甲,城关有门各二,街南有火神庙巷、赵家巷,街北有书院巷、城隍庙巷、文庙巷,牌坊二:弱水绕疆坊、忠昭日月坊。城内的庙寺楼阁有文昌楼、火神庙、财神楼、城隍庙、萧曹庙、五圣宫、玉皇楼、魁星楼等。东关有东岳庙、胜泉寺。西关有龙王庙、全圣宫、西大寺、小关帝庙等。城内设有官署与“仰止书院”(后改为高等小学),官邸驿所,私人客栈城内外都有,虽居民不多,但商业交易颇盛,市肆繁华。民国21年(1932年),迁县治于洪水,东乐属六东区。1952年划归山丹,现为东乐乡驻地。全村包括城东、城西两个村民委员会,14个村民小组,计2000多人。现有乡党委、乡政府、营业所、税务所、卫生所、粮管所、邮电所、公安派出所、学校等10多个单位。1985年新建900多平方米的影剧院一座和文化站。学校由群众集资国家补贴建起砖木结构的教室和宿舍830平方米。1986年于大寨子村建水塔1座,解决了机关和部分村民用水。私营小门市部逐渐增多,集市也在发展。
  花寨子 原有堡寨,周约一里三百步,左依大黄山,右近马营河,北临高家湖,南迎祁连山、山环水绕,景色壮观。建于明成化六年的广化寺碑记描述:“居民康豫,木可樵,水可鱼,圃可蔬,为境内第一胜概”。南向开一寨门,直通广化寺,寺后寨墙之上建有楼阁。寺内钟鼓楼东西相对,正为大雄殿,两庑有文殊地藏殿、天王殿、塔殿、伽蓝护教殿及斋堂、僧舍、仓廪、井厩等。清末寨内还有城隍庙、关帝、财神、土地、风神等庙,学堂1所,社仓1处,后均拆毁。现为花寨子乡驻地,在原寨南门外,扩建马路,今为全村主街。东至盛家台,北向可绕山去寺沟和大黄山林场,南沿大黄山直达大马营。寨西有便道北通高家湖,村西过马营河大桥与山马公路相通。1984年乡政府新建砖木结构平房700多平方米,三中扩建教室、宿舍1000多平方米,小学、供销社、邮电所、医院均系新建。集市贸易活跃,私营商店、小食部、医疗所陆续出现。水源丰富,对灌溉农田、绿化村镇大有裨益,现街道两旁,房前屋后,田畔渠边,绿树成荫,是我县绿化最好的村镇之一。
  大马营 汉代设马苑,隋、唐设牧监,明置千户所,清设游击营、千总署,巡警分局、官粮仓、社仓。民国时期曾设保、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乡、公社,今为大马营乡政府驻地。
  城堡遗址周长二里一百二十九步,开南门,带瓮城。城门北80米处为内城。北墙筑墩,上建楼,称将军楼,今尚存。历代官署设城内,常有兵卒戍守。清时庙宇有火神楼、灵官殿、牛王宫、魁星楼,老爷台,城隍庙,娘娘庙等。民国初城内住户七八家,城外居民50多户,今城墙已隳,城址由军马局建职工医院和家属楼。
  全村占地约1.4平方公里,居民372户,1720人,山马公路直通村中,东西街道均铺沥青路面。乡政府于1981年迁于村西,建砖木平房54间,972平方米。有粮管所、乡医院、营业所、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等单位。供销社有门市部12间,400平方米,并附设旅店、食堂。马营学校近几年陆续新建校舍教室750平方米。供销社附近形成小集市,有个体百货商铺14家,理发、电器修理、缝纫、家具铺等10多家,私人医疗所4家。1983年以来已有180多户居民改建砖木新房,电视入户率达80%。
  河湾 原为周家河湾西庄子之荒地,自1958年山霍公路辟通,植树引渠,迁住居民。1965年上寨、李桥两公社合并为李桥公社,移驻于此。随即新建卫生所、供销社、营业所、兽医站、粮管所、邮电所。1966年设小学,后改为八年制学校,曾一度设高中部。1972年设李桥地区医院,后改为中心医院,经改建扩建,现有业务用房886.9平方米,职工宿舍332平方米,其他用房84平方米,基本实现人员、房屋、设备三配套。
  乡政府于1984年扩址新建砖木结构房屋1100平方米。山霍公路南北贯通,路东连建个体商铺8家,还有修理、电焊、拉丝、木器加工等5家。1985年建李桥变电所,1986年新建敬老院一座,有房12间。1988年由工合联办小企业,维修机动车辆,加工农具及生活用品。
  位奇 原称魏机堡,民国后期为仙堤乡六保,居民40多户。时堡寨尚存,周围约计1里。寨北为庙庵建筑群,有祖师庙、天王殿、观音堂、娘娘庙、土帝祠、城隍庙、地藏寺、关帝庙等。民国时期,大多拆毁,抵交兵站。1951年三区区公署由马寨迁此,后设公社或乡。1987年,乡政府新修砖木结构会议室和职工宿舍826平方米。有粮管所、广播站、林业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文化站,财税所等单位。供销社、营业所为新建。设初中,小学各一所。1985年,设乡敬老院,新建房屋16间计320平方米,前后寄养孤寡老人16人。西干渠沿山马公路而下。有个体商铺10家,缝纫、电焊、修理3家,小摊贩7家。
  老军 原名老幼寨,寨周1里,门向东,上有门楼,民国20年(1931年),全村居民20多户。1951年为二区二乡驻地,1965年设公社,现为老军乡驻地。1986年乡政府新建砖木结构平房45间计850平方米。有学校、粮管所、供销社、畜牧站、卫生院等单位。全村有4个生产合作社172户,750人,个体商店摊点23家。
  崖头 原为陈家崖头荒滩地,陈户公社1975年移驻于此。1983年,乡政府修建砖木房屋970平方米。随之设派出所、法庭、工商所、供销社、乡医院、机耕站等单位。1974年,始建中学,占地6.48万平方米,经几年扩建新建校舍建筑面积达3764平方米。1979年新建1300平方米的变电所。至1988年,有个体商铺7家,迁住社员20余户。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