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21
页数: 2
页码: 329-33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汉唐时至1982年山丹县私营商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私营商业 山丹县

内容

汉唐时,通西域各国通道逐步开辟,东西使者和商队络绎于河西走廊,促进了古删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山丹店铺多在县城南关厢。
  民国初年,山丹县市场稳定,商业一度兴盛,县城有“永”字十大号之称,主要商号有万兴成、永泰和、永生昌、源源昌、恒德昌、兴盛永、协和永、义兴成、泉源永、天顺祥、保和堂等30余家,霍城设积德亨、广泰喜、裕泰亨、双成勇、永发兴、德盛亨等10余家。花寨子、新河、位奇寨、芦堡、大马营、峡口等处也有商号,多数为杂货商店,经营当地山货、土产和张掖、武威等地杂货、土布,也有少量绸缎、布匹、瓷器等。部分大商家,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输出当地皮张、羊毛、油品、发菜、药材等,行销包头、绥远等地。输进绸缎、布匹、日用百货、食糖、茶叶、铁件等,投放山丹市场,商业一度繁荣。成立商会,管理协调商界事务。民国17年(1928年),山丹县商家大多遭兵燹而倒闭,坐商较少。部分商人摆货摊,流动售货,商业萧条冷落。
  民国27年(1938年),兰新公路通车,外地工业品、手工业品、土产、杂货流入山丹,市场活跃,商业逐步恢复。主要商号有德和永、长盛永、德盛永、天行健、义兴昌、永积昌、永茂源、鼎泰兴、天成恒、广泰堂、齐盛永、天兴泰、聚义成、世兴永、天泰珍等,多数为百货、日杂、山货、土产店铺,少数为布匹、绸缎、药材店。外地商人从西安、兰州、张掖等地运来布匹,收购山丹皮毛、发菜、药材、鸦片运销省内外。河北商人赵树蕃,于民国27年定居山丹,收购并粗加工羊肠衣,运销天津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东部商路梗阻,市场货物逐步减少,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山丹县部分商人趁机囤积居奇。抗战胜利后,物价下跌,部分商家赔本歇业。据民国《山丹县政府接受直接税局张掖局营业税普查清册》载,36年(1947年),山丹私营商业44家,(杂货40家,布匹2家,药材1家,饭馆1家)。商品稀少,市场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民国政府大量发行钞票,通货恶性膨胀,物价直线上升。本县商人特别是小商贩,盈利甚微,货不抵债,有的商家被迫转业、歇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山丹县私营商业恢复发展很快。1950年8月普查登记,有布匹、土产、杂货、药材、煤油等私营商业124户,从业160人,加上摊贩共计302户,从业人员638人。私营商业多数经营百货、土产、杂货、五金、文具、烟、酒、副食,少数经营棉布、绸缎、煤油、肉食、药材。除部分坐商外,多数摆摊经营或肩挑货担下乡,用日用工业品,换回小宗农副土特产品。1953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部分小商贩和半农半商户陆续转业歇业,全县商业154户,从业者183人,资金8.75万元;饮食业80户,从业者109人,资金9400元;服务业34户,从业者49人,绝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同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业大多由公私合营过渡为国营,少数小摊贩,以合作小组形式营业。
  1979年,国家允许个体商业存在和发展,城乡申请经商者甚多。至1988年,全县个体商业户发展到1381户,从业者1949人;个体饮食业349户,从业者607人;个体服务业160户,从业者204人,共计1890户,从业者2760人;资金202万元,全年营业额890万元。
  商界同业组织 民国初年,山丹即有商会组织,于县城南关设会馆,公推富商一人为会长,维护同行利益,解决业主困难,并支应政府或驻军摊派于商界之各项负担。32年(1943年),商会改行理事会制,设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及干事2—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成立山丹县工商业联合会,按行业组织18个同业公会,管理私营工商业。
  1982年,设个体劳动者协会,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人组成,管理教育个体工商户。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