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资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8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物资供应
分类号: F426
页数: 3
页码: 326-328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物资供应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机构、供应等。
关键词: 物资供应 商业 山丹县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丹县建设规模不大,物资供应数量较小。1958年,本县地方工业兴起,建筑材料及工业生产用原材料的供应逐步纳入计划渠道。钢材、木材、水泥、石油产品、机电设备等一直计划统配,其他物资供应纳入计划管理。1986年,除国家计划分配的主要物资外,对木材、钢材、石油产品等开展计划外调拨供应。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多渠道流通,销售品种和数量也随之增减。
  第一节 机构
  1958年设置计委仓库,属县计委管理。1963年初成立山丹县物资局,隶属县计委。1965年初改为地区物资局山丹县物资供应站,人员、财务由地区物资局管理,党务行政属山丹县领导,物资供应计划由县计委主管分配。1985年改为山丹县物资供应公司,干部、财务由县人民政府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7年成立县物资局,与公司合署办公,为政企合一的业务机构,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对企业所需物资实行计划管理,调拨供应。1988年,有干部、职工34人,固定资产24万元,流动资金16万元,销售额408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
  第二节 供应
  建筑材料及工业生产用原材料特别是钢材、木材、水泥、石油产品、机电设备,国家一直采取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的办法,由计划部门下达计划,由物资部门组织供应。1985年以后,县物资供应公司承担了全县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用原材料、水利、农用物资、民用物资和企业维修材料的供应。经营物资种类为:木材包括圆木、方木、杂木、胶合板;钢材包括线材、圆钢、带钢、螺纹钢、角钢、焊接管、无缝管、轻轨、槽钢、扁钢、薄板、中厚板等;建筑材料包括水泥、沥青、油毡、平板玻璃等;机电产品包括汽车、电动机、布电线、皮线、轴承、电焊机、台钻、钻头、砂轮片等;轻化产品包括纯碱、轮胎、皮带、传动带、三角带、胶皮管、麻袋等;县燃料公司经营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共计800余种。属计划部门分配的有钢材、木材、大窑水泥、汽车、石油产品5种,其余为物资部门分配供应和自由销售。县物资供应公司经营的建筑材料、农用、水利、民用物资,多半从张掖地区物资局调入,少数从省物资部门和生产厂家组织调进。本县木材资源缺乏,只有少量自产自用的白杨木,多数建房用材,除用户从张掖、临泽购进大量杨木外,县物资供应公司从东北、云南、湖南、陕西略阳和省内迭部、天水等地木材公司调进松木、杂木等。近几年,直接从口岸调入美国松、苏联松、新西兰辐射松、菲律宾胶合板等供应基建、工业生产和民用。1986年,随着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部分物资多渠道流通,主要物资、原材料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品种、数量缩小,自由购销部分扩大。县物资供应公司对占总销售量20%左右的钢材和90%左右的木材本着高进高出,低进低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原则,开展计划外调拨供应。县燃料公司自1985年以来,除按国家计划价供应汽油、柴油外,并开展议价、高价调拨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山丹生产的小窑水泥,从1985年退出计划管理,由生产厂家销售邻县及青海、河南等省。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