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78
颗粒名称: 一、农业生产资料
分类号: F717
页数: 2
页码: 319-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50年代至1987年山丹县农业生产资料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生产 采购供应 山丹县

内容

50年代经营传统农具,铁木轮大车及配件、犁、耧、耙、耱、石磙、锨、车马挽具及小农具等。1952年,土地改革后,组织铁木石匠91人,成立起铁木器生产合作社1个,加工组13个,石器加工组1个。采取加工定货,包销产品的办法,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当时,农民向私人购置一辆铁轮大车价130万元(1万元折合今币为1元,下同),供销合作社按照劳动收益订出的价格为60万元。同时,积极推广新式农具双轮双铧犁、山地步犁、七寸步犁、播种机、收割机、喷粉器、喷雾器等,并订立结合合同(需要收购的产品和需要供应的产品结合订立)。
  60年代初期,供销社从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调进耕牛1847头,役马114匹,通过中国接马总站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马25匹,供给农村社队。
  化学肥料于50年代末开始推广,70年代靠政府分配销售,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化肥用量连年递增,供不应求。1987年生产资料公司从南京购回计划外国产复合肥460吨,除专项指标外,按地亩数凭化肥证供应到户。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