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76
颗粒名称: 二、管理
分类号: F717
页数: 2
页码: 318-3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供销合作社商业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计划管理、经营承包、财务核算、资金管理、费用管理、职工培训等。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管理 山丹县

内容

(一)计划管理
  为搞好商品流转计划,使产、供、销紧密结合,协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购销业务的顺利进行,按购、销、库存、利润额、费用水平和资金周转天数下达年计划,按季按月分解到门点、个人。
  (二)经营承包
  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经理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任务指标一定4年不变,按基数逐年递增10—13%。对非独立核算的店、组以指标考核,其形式有:百分计奖;联购、销计酬;租赁承包。奖金分配经理(厂长)主任最高为职工的3倍,职工年平均300元左右。
  (三)财务核算
  分级分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51年基层管理实行计数划码对现金。1954年实行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盘存计销,坚持月、季盘点,推行快速盘点法。会计核算,曾有过4次变化,1967年以前复式借贷记帐法,按借贷原理填制凭证,记帐,编表。1967年3季度起推行资金收付记帐法。1968年又改为资金增减记帐法。1986年又改为复式借贷记帐法。
  (四)资金管理
  在限定资金周转天数前提下,曾实行编制要货计划和财务计划,掌握资金使用,贷款随贷随还。销货款当日存入银行,限留5元找零备用金。60年代霍城基层社社务委员分片包干建立分销店3日取款存入银行制。全系统长期坚持商品余缺调剂,复活资金,加速周转。
  (五)费用管理
  对直接和间接费用,实行定费用率和定审批权限;定商品损耗率和办公费限额;定零星修缮审批权限;定损失处理权限。商品运销直线运输,减少迂回、堵卡、倒流。加强商品养护,降低商品损耗,减少商品损失。
  (六)职工培训
  坚持专业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经全国总社培训县社主任3名;省社培训33名;地社培训169名;县社培训1714人次。现有会计师1名,助理会计师10名,全国统考合格经理2名。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