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邮政
分类号: F61
页数: 1
页码: 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邮政业务的历史发展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邮政

内容

古时,驿铺只传递军书、公牍,不传递私人信件。驿站之间,互相接替,限行送达。民国2年(1913年),山丹邮局成立,始办信函、汇兑、包裹3项业务。峡口、新河、东乐堡3个代办所则通过商号、大车店代转,均为驮邮、步邮。汽车接邮于1937年甘新公路通车后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1年始,先后增办报刊发行、保价函件、机要文件收投、特种挂号、国际挂号信函、包裹、国内保价包裹收寄、高额汇票、代收货价邮件、国内邮件回执、出售明信片、集邮、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等多项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出口函件2.6万件,包件0.09万件,汇票0.24万张,报刊发行数0.12万份。1988年增加到函件63.6万件。包件0.52万件,汇票3.16万张,报刊发行317万份。
  1950年,邮路仅有山丹至民乐驴驮班邮1条,全长45公里。1955年开设县城至东乐、老军、平坡、李桥和李桥至马营、双寨、花寨、霍城的邮路5条,全长292.5公里,其中自行车班邮3条92公里,其余均为步班投递。1985年底,共开设邮路18条,总长1505公里。其中,市内邮路4条,总长146公里,为自行车逐日班。乡村邮路14条;委办汽车邮路3条,总长376公里;自行车邮路1条19公里;摩托车邮路9条,总长964公里。县境内10个乡已乡乡通邮。103个村通邮96个,843个社通邮608个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内外方便的通讯网路。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