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3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桥梁
分类号: F542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桥梁交通的历史发展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交通 桥梁

内容

民国时期,县内多以石块、草皮垒基,上架木杆,铺茅柴砂土为桥。每至雨季,山洪暴发,则被冲垮。据《山丹县志》载,清代县境内较大的木结构桥有城西关外的观音堂桥,城西6公里的石嘴桥,城西10公里弱水流经处的永安桥(旧名北津桥),城南30公里的石嘴桥(现马营河李桥石门处)和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监生祁斌、祁彦等募修的城西祁家店大桥等,以上桥梁早已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全县先后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34座,其中铁路桥6座,公路桥梁28座(境内甘新公路20座,县乡公路8座),全长680.6米,涵洞299道。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