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2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9.243
页数: 9
页码: 265-273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乡镇企业

内容

山丹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且有充足的农副产品,适宜乡镇企业的发展。1958年,山丹、民乐两县合并,全县5个人民公社以小手工业为基础,相继创办了515个社办、队办工厂,随即剧增到5352个。行业有采煤、农具修造、化肥生产、食品加工、建材、造纸、炼钢、炼焦以及被服、鞋袜等,完成产值1924.46万元。1959年全面整顿,严格划分了工业与农副业的界限,适当合并,将社、队企业压缩为741个。1962年,社、队企业绝大部分停办,只有清泉公社农具厂,南湖砖厂,西街砖厂等继续经营。“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基本处于停产状态,1970年,兴办“五小企业”,社队企业得以发展。1977年,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社队企业发展到179个,从业人数2184人,总收入582.4万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乡两级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治穷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1984年,改社队企业管理局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各乡成立经济委员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组织领导。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10个,从业人数8140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15%,劳动生产率为1824元/人,形成固定资产929万元。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乡有4个,50万元以上的企业6个。乡办43个,完成产值609.78万元;村办15个,产值262.43万元;联合企业128个,产值542.58万元;个体企业24个,产值68.49万元。1988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04个。其中:乡办39个,村办22个,联办139个,个体办604个,从业人数1.2393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8.9%,总收入3577万元,劳动生产率为3043元/人。固定资产2800万元,百元固定资产创利13元。形成以采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建筑、运销、劳务诸多门类。产品已增加到30个品种,主要有原煤、农具、机制砖瓦、水泥、石灰、水泥预制件、面粉、食油、食品、服装等。
  第一节 建材、建筑业
  70年代初,建材业基本以生产机制砖、瓦、水泥、石灰为主。1985年,年产水泥1.35万吨;机制砖6599万块;石灰2.92万吨;水刷石1450吨。
  制砖 1966年,清泉公社扩大原有砖厂,开始生产机制砖瓦。之后,南湖大队、西街大队相继兴建砖厂。1986年,清泉乡双桥村砖厂投产。至1988年,全县乡镇及联营个体砖厂11家,年产机砖6000—8000万块,基本满足境内建筑之需。此外,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清泉乡郇庄村先后在青海省花土沟建砖厂,年产2600万块,支援柴达木油田建设。
  水泥 1977年,清泉公社、位奇公社建水泥厂,从业人员共270人,产量2.2万吨,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外县及内蒙等地。
  石灰 龙首山有丰富的石灰石,质量好,境内有较长的烧灰历史。因销售限制,多为个体生产。主要集中于清泉乡,年产量3.5万吨。
  水泥预制件 1986年,东乐乡静安村建水泥预制厂,从业人员260人,产量4000立方米,产值42万元,固定资产8万元。
  建筑 60年代,县内大型建筑由县建筑公司或外地工匠承揽。1971年,花寨公社城北大队成立建工队,承建平房。以后,基本建设日增,建筑工程队达24家,主要为东乐乡建工队、东乐乡五墩建工队、清泉乡建筑公司、位奇乡建工队、李桥乡建工队、老军乡建工队,多为个体或联合经营。为加强管理,乡镇企业局于1988年先后成立第一、第二建筑工程队,组织施工。年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收入达265万元。其中有4家技术力量逐步增强,可承建4层以上楼房。
  第二节 加工业
  加工业41个,有农具修造,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年加工铁木制农具3.25万件,面粉3万吨,食油2986吨,罐头14吨。
  农具加工 70年代,各公社为适应农业机械修理需要,成立农具厂或加工厂,主要有清泉公社农具厂、花寨公社加工厂、东乐公社综合加工厂、霍城公社农具厂、位奇公社农具厂和1984年投产的大马营乡加工厂。1988年,上述诸厂从业人员62人,年产值23.9万元,固定资产75.4万元,连同其他联办和个体加工户,基本满足县内农机具维修和小农具生产的需求。
  粮油加工 1980年,霍城公社利用当地油菜资源,率先兴办榨油厂。1985年马营乡建榨油厂。1987年,清泉乡西街村建榨油厂。1988年,三厂年产油品600多吨,产值126.6万元,经营收入达203万元。尚有多家家庭经营的小型榨油厂,分布于较大的村镇。全县乡镇企业年加工油品近3000吨。粮食加工主要为村或家庭经营的面粉厂,每村一至数家不等,年加工能力在3万吨以上,可供应全县农业人口所需的面粉。
  其他加工业 霍城乡食品厂,1986年投产,1988年生产酱油、醋、豆腐等4.4吨,销售收入2万元。陈户乡罐头厂,1985年投产,1988年产水果、肉类罐头14吨,产值33万元。清泉乡清泉村布鞋厂,1987年投产,1988年生产布鞋1万双,销售收入4万元。服装加工除城关镇办被服厂外,其他均个体经营。皮革加工有陈户乡办的皮革加工厂,于1986年开始生产,产品有皮夹克、皮鞋等。
  第三节 采矿、运输业
  采矿业有煤炭、石灰石、硅石等156家,从业人数4079人。
  采煤 有114对井口,产量为26万吨。陈户、老军、位奇、花寨乡办煤矿和老军羊虎沟村办煤矿都已达到半机械化生产水平。规模较大者有东乐在平坡煤田建矿1处,1976年投产。1988年,设备有22kW绞车2台,水泵2台,矿车13辆,从业人员80人,年产煤0.8万吨,收入22万元。位奇乡煤矿于1978年投产。1988年,有22kW绞车1台,水泵4台,矿车9辆,从业人员45人,年产煤1.7万吨,收入32.5万元。李桥乡煤矿从业人员38人,设备较少,但1988年仍产煤1.3万吨,产值41.3万元,收入30.2万元。除乡村办的煤矿外,个体或联营的小型煤矿尚有数十家,多系手工生产。
  石棉矿 1987年,陈户乡于青海、阿克塞建石棉矿,从业人员80人,有推土机1台,加工机2台。1988年产石棉700吨,产值80万元,收入72万元。
  运输业 全县有农用汽车185辆,各种拖拉机3742台,年收入在550万元。清泉乡南湖村二、三、四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各种车辆100多辆从事陶瓷运销,往返于民勤、敦煌等地。104户专业陶瓷运销户年收入约30万元左右,户均2900多元,人均收入596元。
  第四节 化工
  塑料 清泉乡南湖村于1988年办塑料厂,利用废塑料薄膜,生产半成品。后改进设备,可生产盆、桶等产品。
  油漆 1986年,清泉乡设油漆厂,从业人员17人,固定资产10万元。1988年产油漆30吨,产值12.15万元。
  造纸 清泉乡于1984年投资4万元,设花炮厂。1988年从业人员20人,生产各类花炮3000万响。1989年,由工合山丹试验区投资,转为造纸厂。
  第五节 劳务输出
  1978年,东乐公社静安大队、位奇公社芦堡大队在青海茫崖从事维修工程等辅助性劳动。1980年,分别于花土沟建砖厂,经营规模,日渐扩大。1985年,全县各乡在青海、新疆、敦煌等地经营制砖、修建、石棉生产各业,人员达数千人。1988年底,乡镇企业管理局设劳务办公室,并在青海西部设办事处。全县输出劳力已达5800多人,收入780万元,劳务输出队伍已扩展到兰州、金昌、张掖、玉门、酒泉、阿克塞、柳园、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输出类型已由单纯的劳务型向综合技术发展,在外地办起建筑、石灰、石料、水泥预制、运输、榨油等30多个企业。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在青海建立劳务基地,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上,集体积累扩大,促进了农业、福利事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少,基础差,底子薄,在很大程度上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机械设备也较简单。1987年工业普查时全县乡镇企业主要机械设备为268台(件)。其中,工业锅炉4台,蒸汽及内燃机2台,金属切削机21台(件),木工机械2台,起重设备8台,输送给料设备10台,工矿车辆53辆,水泵21台,风机13台,焊接及割切设备5台,工业电热设备4台,磨粉碎设备8台,主要衡器1台,包装机1台,汽车11辆,发电设备1台,水泥及水泥制件专用设备10台,服装、鞋帽、皮毛加工设备40台(件),粮油加工专用设备27台。全县已形成了7个有特色的专业村:芦堡、静安的劳务输出业;羊虎沟村的采煤业五墩村的建筑业;城北村的石灰生产业;祁店村的采矿业;南湖村的陶瓷运销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