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县属国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1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县属国营工业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14
页码: 249-262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国营工业的发展历史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国营 工业

内容

县境内有较丰富的煤炭、硅石、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石英砂等矿产资源,金、银、铁、铜、大理石、水晶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为山丹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明洪武年间,山丹手工业有陶瓷、采矿、面粉加工、榨油、制砖、制瓦各业。清代、民国虽有发展,但较缓慢,绝大部分手工业者为农民兼营,利用农闲,制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加工农、副、畜产品。1939年,全县有各类手工业者80多户,90多人,年产值为当时国民政府法币110万元。
  1943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创办培黎学校,并办了一些小型校办工厂,有制鞋、造纸、纺织、陶瓷以及煤炭开采等机械工业,为山丹地方工业的发展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1950年10月成立了工商联合会,组织和统管各行业的生产。1951年全国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激发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1952年底全县手工业产值达26.81万元,占工农业总值的3.04%,比1949年22.98万元增长16.6%。1953年,贯彻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全县个体手工业者606户,1390人,除部分保留个体及转划农业外,其余组织了4社(缝纫社18户、铁木器生产社22户、公私合营印刷社1户、瓷器合作社91户),3组(鞋业合作小组11户、缝纫组3户、铁木器组4户),合营水磨4户,全部职工人数21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9.48万元。1958年,山丹、民乐两县合并,以“小土群”为主,全县共办起大小厂矿5419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7个(包括各学校勤工俭学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87万元;社办工业共5352个,仅完成工业总产值1924.46万元。1962年底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严格划分工业企业与农副业生产的界限,将消耗大、成本高、没有销路而又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关、停、并、转”。到1964年只保留了农具修造、煤炭、陶瓷等18个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48.9万元。1970年,对全县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一些企业停建下马,新建羊户沟煤矿、石湾子煤矿及磷肥厂、榨油厂。是年完成工业产值263.84万元。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各项经济政策,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1988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1个,其中国营企业12个,二轻企业6个,乡镇企业33个,工业总产值达2696.4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国营企业1741万元,乡镇企业800.3万元,二轻企业155.1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4.1%,比1978年增长19.72%,实现利润291.8万元。城乡私营联营工业及个体工业290个,产值约1566万元。
  第一节 采矿、冶炼
  一、煤炭开采
  山丹县煤炭开采较早,明清时农民利用农闲采煤。民国时期城关镇、新河、十里堡、陈户、马营窑坡等地农民土法开采,据1943年统计,原煤产量在6000吨左右,供人民生活和小手工业之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解决城乡人民生活用煤和酒泉钢铁厂所需焦煤,1953年起先后有西北地质局六二五煤田地质勘探队、西北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对山丹煤田进行了勘查。一三三队在东水泉和柴胡沟之间33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普查,在1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搭钻精查,并对羊户沟煤田进行了普查,相继提出了精查和普查报告。甘肃煤田地质大队一四五队于1972年后对羊户沟煤田、花草滩煤田、长山子煤田先后进行了精查,县境内煤炭储量约为4亿吨。从50年代起,省、地建有山丹煤矿、东水泉煤矿,山丹军马场长山子煤矿。县属煤矿有:
  1、羊户沟煤矿
  羊户沟煤矿地处山丹县县城东南50公里焉支山(又名大黄山)北麓羊户沟煤田。北邻山丹县老军乡羊户沟村,东与永昌县接壤,距甘新公路4.5公里,地质结构为石炭统羊户沟群。煤田共分5个块段,自羊户沟块段始向东延伸分别为井湾块段、黑土泉块段、截大坂块段、骟马墩块段。
  羊户沟煤矿建于煤田西羊户沟块段。1970年11月,县人民政府筹建羊户沟煤矿,1971年请兰州煤矿设计院三队初步设计,可年产3万吨,总投资额为152万元,编员156人,服务年限11.3年。1976年省煤炭局投资99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2万元。通风、照明、提升均由土法改为机械,增置6160增压柴油发电机组2台。整修由矿区至甘新公路简易公路4.5公里。又在龙口斜井西侧500米处另建羊户沟斜井1口,东翼与龙口斜井贯通。是年,有职工140人。1979年由陈户崖头变电站架送10千伏电线路17公里,将手工攉煤改为17型溜子运输。同年由省煤炭局拨给技措资金29万元,在羊户沟斜井建成容量200立方米中央水仓1座,井下涌水得以解决。1981年羊户沟煤矿开始试行用工改革,招用农民轮换工和合同工,按吨煤价承包工资,成本下降,效益上升。1988年全矿有职工224人,完成原煤产量为2.9万吨,产值82.35万元,吨煤成本24.76元,年实现利润11.7万元。
  首都钢铁公司和兰州煤矿中心试验室化验,羊户沟煤矿原煤为焦肥煤T号,含硫2.4%,灰份17%,含矸率8%,发热量为7640焦耳/公斤,是理想的工业用煤,主要供应张掖、山丹、武威等地地方工业。
  2、西窑、新河煤矿
  西窑煤矿位于山丹煤矿北端,属山丹煤田。新河煤矿位于陈户乡新河村北约5公里。明、清时就有农民在王家湾土法采煤,时断时续,延续至今。1958年“大跃进”,为配合大炼钢铁,将西窑、新河二处小煤窑转为县属国营煤矿,土法生产。西窑煤矿因影响山丹煤矿四号风井的生产,于1961年停产。新河煤矿因井田资料不详,地质结构复杂等原因,1963年停产。
  二、其他矿体开采
  明时,老军瓷窑口、清泉碗窑沟瓷业工人在东水泉、前窑开采粘土,烧制陶瓷。大黄山羊虎沟、李桥石城门、范营红山等地有采银和淘挖砂金的历史,规模产量已无考。
  1、铁矿开采
  全县境内共有9个铁矿点,总储量为80.34万吨,主要分布在龙首山独峰顶、三岔口、大口子、红寺湖、清水井及峡口驿一带。60、70年代曾开采过,现有储量约70万吨。矿床成因为沉积型和热浪充填两类。矿石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含量一般在30%,最低28%,最高可达54%。
  民国34年(1945年)高恒山等联营民生铁厂,在县城内后北街土法炼铁,于红寺湖年采矿约千余吨,不久停办。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县成立钢铁指挥部,各公社抽调劳力3.5万多名,其中有1.3万多人,在龙首山独峰顶、三岔口、清水井和祁连山北麓酥油口、俄博岭矿点采矿,年采矿量6.86万吨,1960年底停采。
  2、青井子磷矿
  青井子磷矿位于县城北东60公里合黎山旋帽头顶青井子(原属山丹县地界。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1972年8月,自筹资金,建山丹县磷肥厂。抽调管理干部3人,正式职工11人,招用合同工30人,于1973年正式采矿投产。1977年由省石化厅投资85万元,新上浮选车间1座,全部为机械操作。1978年10月,完成全部投资额125.5万元。主要设备有26台(件)。修筑从二十里堡桥到青井子磷矿砂石简易公路50公里。年采矿量1.6万吨,选矿量4000吨,全部职工86人。浮选车间由于装机容量小,电源、水源不足,成本高,亏损严重,建成试车后即停产。磷矿终因品位达不到所定25.8%的指标,且矿带紊乱,于1979年停办。
  三、冶炼
  山丹冶炼历史较短。1958年,投资60万元,抽调劳动力1300人,成立山丹县铁厂,建8—28立方米的高炉9座,设计年产1.5万吨生铁。但由于生产条件差,设备落后,技术素质差,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质次价高,严重亏损,1962年下马。1970年,投资70万元恢复生产,于1971年交张掖地区,后转产为山丹化工厂。
  此外,县农修厂于1985年兴建3000千伏安、年产2000吨硅铁的铁合金分厂。
  第二节 化工
  明、清时,老军乡峡口村民就利用当地碱土熬制火硝,加工黑色火药。1949年前仍有作坊3个,每坊有3—5人,月产火硝400—500公斤。火药主要供张掖、武威等地的花炮厂及附近山区的猎户,是峡口村民经济的主要补充。
  1958年,在县城南门外办起年产45吨土纸的机械化造纸厂,兴办年产15吨的炸药厂和炼油厂等国营化学工业。但均因原料不足,设备简陋,技术条件差等原因,1962年全部停办。
  一、山丹县磷肥厂
  县磷肥厂始建于1972年,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11万元,抽调职工90人,利用山丹县水电局打井队原址,安装了球磨机1台,破碎机1台和部分简易生产设备。1973年底基本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磷肥2000吨,工业总产值为2万元,实现利润260元。1976年扩建年产2000吨的硫酸车间,完成总投资额70多万元。磷肥生产实物量为1.1019万吨(标准量3072吨),产值61.74万元。硫酸产量低,成本高,于1979年停产。磷肥生产也因产品不合格(有效磷9.3%),1977年完成磷肥1.0676万吨(标准量248吨),产值仅10.45万元,1979年底已亏损8.38万元,停产整顿。1980年恢复生产后,由云南、四川购进矿石,吨矿石购进价为28元,含磷量为32%,当年完成产量4094吨,有效磷提高到11—14%,产值40.9万元,供山丹、民乐、军马场农业所需。由于原材料涨价,产品单一,成本高,效益低,企业仍有亏损,于1986年转产。
  二、山丹县龙首化工厂
  1985年,县磷肥厂利用县境内褐煤性能优越,储量丰富,腐植酸含量高的有利条件,由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转让泥浆处理剂——磺化酚腐植酸铬(PSC)生产的全部技术。由省经委列入1986年技改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吨,产值140万元,总投资额105.5万元,1987年7月投料试车成功。次年12月,更名为山丹县龙首化工厂。1988年底,完成磷肥生产量1526吨。磺化酚腐植酸铬450吨,产品销往玉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产值154.2万元,实现利润9.81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85.6万元,现职工105人,主要设备69台(件)。设备装置稍加改造,还可生产腐植酸系列的其他产品。
  三、山丹县炭黑厂
  为利用焦化厂煤焦油资源的优势,1977年省经委批准由县财政拨给挖潜改造技措费99万元,在四川自贡炭黑研究所和温州有机化工厂的协助下,建成年产高耐磨炭黑1000吨的生产线。1980年试车投产,当年生产高耐磨炭黑100吨。1981年又生产中超炭黑131.58吨,2年完成产值38.3万元,上交利税3.32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74.9万元。由于老工艺生产线耗油高、成品率低,1987年由厂自行设计年产1500吨新工艺炭黑生产线。省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项目,筹资70万元,建成利用圆筒状三段炭黑炉的新工艺生产线,热能回收利用,袋式除尘,使尾气含氧量达到尾气烧锅炉的要求。1988年建成投产试车成功,高耐磨、中超炭黑产品达GB3777—83国家标准,日产7—10吨,合格率98%。产品销往陕西、宁夏、新疆诸省,现有职工100人,主要设备22台(件)。
  第三节 机械制造
  民国时期,均为手工操作的个体作坊,有小型铁匠炉,翻砂炉及铜器、铝器、铁皮加工铺等和一些加工银铜首饰、装饰品的手工艺匠。大部工匠按农户需要流动做工,主要加工产品有畜力大车、犁铧、铁锨、切刀、火炉、铁锅、铜壶等,产品大都工艺简单,制做粗糙。
  山丹县农修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县供销社组织部分城乡铁木工36户,36人成立铁木器加工组。1954年4月扩建为铁木器生产合作社,自带工具折价入股2034元,仍以手工形式加工生产生活用具,年产量329万件,产值5.58万元。1958年转为国营山丹县农具厂,职工85人。山丹矿务局无偿支援B650牛头刨1台,C620、C615车床各1台,新购20千瓦电焊机1台,Z25台钻1台,产量当年完成16.07万件,产值16.5万元。1969年山丹县农具厂并入山丹县拖拉机站,厂址由城北迁往东门外,更名为山丹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经过技术改造,70年代已有农机修造主要设备61台(件),有熟练技术工17人,基本形成了农机修造规模,转向机械制造和承修加工。产品有皮车、架子车排,倒槽轮收割机、玉米脱粒机、山地步犁、榨油机、轧花机、12千瓦、20千瓦、40千瓦发电机、铲运机、脱粒机、电动机、水轮机、五行播种机、轴承、链轨板、手扶拖拉机拖斗、打场磙子花键轴及S195发电机五种齿轮、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底盘齿轮、主轴、井壁铸管等50多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原料不足,产销不对路的产品。1985年利用县境内的硅石、焦炭等资源优势,建成年产2000吨、3000千伏安的铁合金生产线,安装设备89台(件),敷设管道及输电线路1400米,总投资273万元,1986年投产。1988年底,农机修造厂形成全部固定资产392万元,设备130台(件),产品以硅铁、铸管、硫化硷包装桶为主,兼营工农业机械加工。是年生产硅铁1375吨,Φ100—300厘米铸铁管1358吨,包装桶2.6236万个,产值350万元,实现利润91.13万元。
  第四节 食品加工
  县境内粮油加工,起源较早,汉代删丹居民已用石磨加工面粉。明清以来,不仅水磨、油坊有所发展,酿造、豆腐、粉条、糕点加工也有了少量的作坊。民国时期,聚义成、俊兴元、德和永等商号加工点心、咸菜、酱油、面酱。一些私人作坊,利用大麦、黄小米熬制饴糖,并以青稞酿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办起了粮食、油料、食品、肉食等国营商办企业5个,1988年底工业总产值1057.46万元。
  一、山丹县面粉厂
  山丹县面粉厂建于1958年,1963年正常生产,全部工程投资60万元。年加工面粉量在4500—5500吨,米类加工2000吨左右。1982年底有固定资产76万元,职工39人。1984年,投资15万元,利用工厂现有条件,建起了一座年加工食油900吨的榨油车间。1985年进行优粉加工改机,粮油加工总量2064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72.31万元,实现利润8.33万元,全员生产率达4.1026万元/人。1988年企业实行承包,落实经营责任制,完成工业总产值314.8万元,粮、油加工总量5128吨,实现利润12.9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7927万元/人,拥有粮油加工主要设备36台(件),职工58人。
  二、山丹县榨油厂
  榨油厂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1969年投资6万元,利用原造纸厂址兴建,安装200型榨油机2台,以胡麻、油菜籽为原料,年加工油品932.5吨。1982年建成精炼车间,年精炼能力2000吨。1985年投资92万元,建成浸出车间,年浸量为1.775万吨。经扩建、改建已形成2438吨生产能力。1988年底加工油品3200吨,形成全部固定资产212万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97.3万元,销售收入689.6万元,有职工9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314万元/人。
  三、山丹县食品加工厂
  1958年投资28.3万元,建山丹县食品加工厂。先后隶属县工交局、县食品公司。1971年划归县商业局管理。现有职工20名,固定资产26.4万元。主要设备有日产糕点1250公斤红外线烤炉1台、粉碎机5台、打蛋机1台、和面机1台、榨油机2台。产品有酱油、味醋、糕点、糖果、冰棍。1988年生产酱油5.4万公斤、味醋26.3万公斤、糕点3.9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8.6万元,实现利润1.04万元。
  县商业局设酿酒厂1个,职工5人。1988年生产白酒15.5吨,产值4.6万元,固定资产1.8万元。
  四、山丹县粉丝厂
  1983年,筹资96万元,兴建粉丝厂。1985年建成年产粉丝500吨生产线,7月投产,当年生产粉丝、粉面98吨,产值22.16万元,实现利润752元。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原料短缺,1986年生产量仅40.8吨,产值完成10.3万元,严重亏损。张掖行署召集有关会议,提出免税、贴息等措施,由地区粮食处解决豌豆30万斤。1987年,生产粉丝、粉面374.6吨,产值57.1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产品成本由1986年每吨2114元下降为1410元。1988年,泡料、磨浆、分解、沉淀、出团、成品全部工艺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年生产321.4吨,产值完成119.2万元,实现利润6.6万元。“山丹粉丝”荣获1988年省商业厅出口行业产品评比第二名,除供本省外,并远销青海、湖南、福建等省。有固定职工41人,临时用工120人,形成固定资产96.8万元。
  五、山丹县粮食局饲料加工厂
  建于1983年,由省粮食厅先后投资27.8万元,自筹8.1万元,安装SJZ1000型饲料组合机组1套,年加工能量为单班3000吨。饲料由过去单一供应粮食、麸皮、油渣改由玉米、黑面、麸皮、鱼粉、骨粉、豆饼等混合科学配制的饲料,粗蛋白、粗纤维、钙、磷及其消化能均达省饲料公司颁发标准,并按禽、畜对象供给各种不同成份的营养饲料。1984年到1987年底共加工和销售精、粗饲料4096吨。1988年底生产和销量达1814吨,产值72.56万元,实现利润12.51万元,比建厂时增长4.17倍,职工1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7.256万元/人。已形成固定资产36万元。
  第五节 陶瓷 玻璃
  山丹县制陶业起源较早,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已制陶为皿。明洪武时,大黄山北麓的瓷窑沟、县城西南碗窑沟就有制陶砖和陶瓷器皿的手工业作坊。民国时期仅存碗窑沟一处,共有10大窑户,产品有缸、盆、罐、碗等日用粗陶瓷器皿及方砖、瓦脊、兽头、龙头、狮子等建筑工艺品,和一般窑炉所需的耐火砖。大都为手工操作,自产自销。1943年培黎学校建立陶瓷厂1处,于1952年利用当地长石、石英等原料研制出了较精细的白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将40户陶瓷专业户144人组织成四合、义兴、胜利、兴隆、自兴、同泰、共和、三义、正平、三和10个厂家,年产量11万件,其中陶坯白釉的蓝边碗、盘产量居多,年产值2.56万元。1955年又将10厂扩大为91户97人,组成陶瓷合作社,折价入社全部固定资产为0.7万元,属县供销社管理。实行收入分成、3等9级的工资制度,产量为12.5万件,产值6.826万元,窑炉作坊仍为分散形式。
  一、山丹县陶瓷厂
  1958年陶瓷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山丹县陶瓷厂,并新建耐火砖生产多室窑1座10室,手工砸制一般普通耐火砖。同年10月,陶瓷、耐火分设,耐火厂交由省办,投资500万元,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1961年耐火厂停办,次年并入陶瓷厂,迁入新址(县城西南3公里碗窑沟三坝河西岸)。1963年陶瓷厂移交甘肃省轻工业厅,更名山丹陶瓷厂。投资30万元建成白瓷工房1座,并新置碗轮机、注浆机等设备,当年建成试产时失火烧毁,于1964年仍交县办。1971年,耐火厂恢复,为省属企业,投资约400万元,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陶瓷厂为耐火厂陶瓷车间。1974年陶瓷、耐火两厂分设,均交县办。耐火厂因粘土储量少,质量低,于1978年停办。
  陶瓷厂几经改造,先后增置粉碎机、搅拌机、球磨机、碗轮机、刮缸机、压管机等原料及成型设备34台(件),改石膏模型刮缸为布袋刮缸和机压工业瓷管。兴建圆顶倒烟窑6座,并生产一般窑炉所需要普通耐火砖及异型砖、火泥。1983年省轻工业厅投资32万元,建起白瓷生产线。产品由原单一生产日用粗陶转变为可生产大小缸、罐、瓶、坛、茶具、酒具、碗、耐热瓷锅等生活用品及观音、佛像、奔马工艺制品、Φ50—300毫米工业瓷管和耐热电工业陶瓷等。产量达50.05万件,产值完成71万元,实现利润13.99万元。1986年甘肃省轻工研究所投资5万元,新增推板窑1座、注浆机1台、真空镀膜机1台。瓷制工艺品经镀铜加工,深受市场欢迎。1987年至1988年企业贷款280万元,兴建长97米,断面2.2×1.66的隧道窑1座,长36米,内宽680毫米,有效高度135毫米的辊道窑1座,年产量为45万件。1988年底,有职工189人,形成固定资产278.3万元。
  二、山丹县玻璃厂
  1958年投资15万元,在县城西南碗窑沟兴办玻璃厂,分吹制和机制两条生产线。利用县境内红寺湖、平坡的石英石、石英砂、长石等资源生产茶杯、灯罩、花瓶等日用玻璃器皿,20—100毫升玻璃药品包装器皿及玻璃穿墙管、泡花碱等,产量为850吨。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成本高,于1962年底停产。
  此后,于1969年、1987年两度恢复生产,仍因设备、技术落后,1988年终于停办。
  第六节 印刷业
  山丹县印刷厂
  1956年前,河南人葛传来等8人组成私人印刷社,有2台石印机,从事简单的印刷业务。1956年3月,成立公私合营山丹县印刷社。后由县财政投资2.1万元,改为山丹报社印刷厂,职工共25人。同年改石印为铅印,除承印《山丹报》外,并承印少量文件、布告之类。设备有四开机1台,圆盘机3台,切纸机1台。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山丹县印刷厂。1959年扩建,人员增加到120人。1965年后,先后投资82.9万元,逐年加以改造。至1988年底共增加自动圆盘机6台,方箱机1台,,切纸机4台,对开印刷机1台,订书机1台,电动铸字机1台,四开机2台,热合机1台,烫金机1台,磨刀机1台,字模7副,生产全部机械化。形成固定资产18.9万元,职工39人。承印表册、发票、凭证、帐本、学生作业本、烫金塑料皮等,是年产品销售收入37万元,比1968年3.2万元增加10倍,实现利润1.39万元。
  第七节 电力
  民国34年(1945年),培黎学校用汽车带动6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后改用蒸汽机,自发自用。1946年4月正式安装8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2台,除学校用电外,还供县政府、邮电局、银行照明。1946年7月又在四坝滩校办农场安装10马力风力发电机1台,解决农场的照明。
  1955年山丹矿务局筹建山丹电厂。1956年第二季度在县城南碗窑沟鸳鸯河西岸破土动工。由武汉电力设计院设计,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提供设备,并派专家来厂工作,三十三工程处安装。1号机组于1957年5月5日移交生产,容量800千瓦。1958年2号、3号两台800千瓦机组投入运行,1959、1965年4号、5号机组先后投产运行。1970年安装1500千瓦机组1台,最大实际发电量2400千瓦。除对城区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供电外,并解决位奇公社十里堡、高寨、二十里堡和四坝农场、以及清泉、西街、南湖三个大队的生产生活用电。1979年,刘家峡大电网通电后,由于该厂设备陈旧,装机容量小下马。
  1965到1980年期间,水电局与有关公社利用本县水能资源的有利条件,先后建成小型水力发电站8座。即,祁家店1号电站(1967年建成,装机50千瓦),2号电站(1979年),马营河1号电站(1976年建成,装机84千瓦2台),2号电站(1980年),花寨公社1号电站(1974年),2号电站(1976年),霍城公社河西水电站(1976年),西坡水电站(1977年)。这些小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农副产品加工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未能很好地发挥效益。至1988年,仅存马营河两座,祁家店1座。其中马营河1号电站年发电量为71.9万度,供马营河水管处及其周围的高庙、杨坝、山湾、范营等25个行政村1500户的生活及其农副产品加工用电。1986年,并入李桥变电站,架设10千伏连网线路3公里,10千伏直供线路2条16公里,有10千伏升压变2台,容量为280千伏安。1987—1988年供电量33.5万度。
  刘家峡大电网供电至永昌后,1973年,张掖地区电力局架设由永昌至张掖110千伏输电线路,并同时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器容量为1万千伏安。1978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送电至山丹,成立山丹县供电所。1985年改名为山丹县电力公司,下辖东乐、崖头、李桥3个35千伏变电站,及城区5条10千伏馈路。崖头变电站建于1979年,李桥建于1985年,东乐建于1988年。1985年建成红寺湖35千伏简易变电站,由红寺湖乡人民政府代管。变电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值班长巡视高压维护,负责安装、收费、安全教育。电力公司直辖的城区组主管县城内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清泉组主管清泉、南湾、北湾、双桥、郇庄、祁店、十号等自然村。位奇组主管高寨、列巴滩、十里堡、二十里堡、东湾等村。南湖组主管运输队、陶瓷厂、一四五队、清泉砖厂、南湖砖厂、西街砖厂及平坡小煤矿。水铁组主管山丹水泥厂、山丹化工厂、炭黑厂、汽车站等企业。红寺湖变电站主管红寺湖乡所属各村。崖头电站主管新河、老军、陈户、位奇4条10千伏馈路。李桥变电站主管霍城、花寨、李桥3条10千伏馈路。东乐变电站主管西屯、大寨、五墩3条10千伏馈路。1988年,全系统有职工82人,全县配电线路总长503.25公里,变压器557台,总容量为32640千伏安。
  供电、用电
  60年代全县供电量年均300—400万度,70年代上升到876万度。1988年底供电量增至3334万度,为1978年的4倍,1957年的100多倍。1988年底全县除个别散居山区的农户外,10个乡已村村有电。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